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圆月高悬,洒下皎洁月光,照的夜空如同白昼一般。
区家晒场边上,蹲着两人,一个人拿着烟斗,一个人拿着烟卷,两点亮光,时暗时明。
“村长这么晚找我啥事?”区仁义抽了口烟,看了一眼旁边的赵宝明,开口问道。
“这次修路这事,你说我对你们家怎么样?”赵宝明低着头,看着地面,缓缓的说道。
“嗯!村长对我家的照顾我是知道的!”虽然先前占地这事儿区仁义是有点不高兴,但让他家一下去了三个劳动力,又经过了这段时间洗礼,那点不快早都抛到脑后,甚至区仁义这一刻都有些感谢赵宝明,所以说出这样的话也是他的心里话。
“你知道就行,你可能不知道最近村上有人说我不公平!偏袒你区家!”赵宝明说完,长叹了口气,神情有些惆怅,虽然是夜晚,但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还是被区仁义看的一清二楚。
“咋可能有这事儿?”区仁义惊讶的看着赵宝明,问道,心里甚至想着最近也没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啊?。
“咋不可能?你看看你家现在一天是多少工分?”赵宝明阴着脸,一口认真的说道。
听到这,区仁义不说话了!目光也从赵宝才身上转移到了脚下的地面。
沉默,两人都不在说话,这一刻区仁义听到的,也只有内心“砰砰”的跳动声,两股白烟从嘴中吐出,很快消失的银色月光中。
时间也不知过了多久,赵宝明狠狠的抽了两口烟,看着烟火都要烧到手指时,才不舍的扔到地上。
“关于你二娃,村里决定就只给记5工分。”赵宝明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
“啥?为啥?我娃干的比村里哪个差了,还不如一个妇女了?妇女都是7个共分的!”区仁义听到赵宝明的话,不乐意了,立刻反问道。
这平时干活区仁义可是看的清清楚楚,自家两个娃干活那也是没得说,要力出力气,就算别人休息时俩娃都在干活,虽然可汗年纪小点,但要论干活的质量,比其他那些男劳力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活没少干,为什么到记工分的时候就要比别人少?尽然还不如一个妇女挣得多?区仁义心里当然不满,甚至有些气愤。
“这也是村里决定的,你看你一家人一天就是25个工分,村里谁家有?”听到区仁义的不满,赵宝明说话的口气也有些生气。
“村里决定,我看就是你自己决定的吧!”区仁义张口就道,说完顿时有点后悔,紧盯这赵宝明的目光也慢慢又一次落下。
至于真的是不是村里的决定,也许只有赵宝明心里知道。
“你这胡说啥呢?不愿干了明天你们爷仨就不用去了!”赵宝明看着区仁义的盯着自己,顿时火大,这自己是来客客气气说事情的,可不是来受气的,生气的说完,一甩衣袖,转身就走。
月光下,只剩下孤孤单单的一道身影,看上去是那么凄凉。
内心无数次的呐喊和挣扎,最后也只有无奈的接受,因为有总比没有好,生活还得继续。
那晚,区仁义进屋后,李芬芳拿起碗,正要给盛饭,却见区仁义失落的样子,谁也没敢问。
一张刷了油漆的桌子已经擦的干干净净,反射着耀眼的灯光,桌子旁边,坐着一为妇人。
“噗嗒噗嗒……”
听见门外的脚步声,妇人起身便向厨房跑去,很快手中就端着一碟切成块儿的烙饼,和一大碗炒土豆丝。
“咋这么快就回来了?”妇人将手中的碟和碗放到桌面上,关切的问道。
“难不成还在那吃完饭啊?”赵宝才瞅了妇人一眼,没好脸色的回答道。
“事情说的咋样?不行就算了,反正那娃干的也挺好的!”妇人一边说着,一边去挪了一把椅子,放在桌子旁边,让赵宝明坐下。
“好个屁,全村就他区家工分最高,谁心里能好受?”赵宝才生气的说完,弯身坐在椅子上。
“那也是人家该得的啊?”妇人摇摇头说道。
“你一个妇人之仁懂个屁,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这次把那工分记在咱们家,反正这事都说了是我说了算的,别人根本就不知道。”听着妇人把话说完,赵宝明瞪了妇人一眼,继续说道。
“行,那就这样吧!来来来,赶紧吃饭!”妇人说完,便拿起筷子,夹了些土豆丝放在饼上面,卷了一下,递给赵宝明。
……
在一夜的气愤后,第二天,区家照样出现在了修路的人群中。
生活啊,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无能为力的反抗,还不如默默的接受。
红日东升,落日西沉,日升日又落,花落花又开,仿佛转眼间三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一条崎岖的水泥路如同一条长蛇,盘卧在山间,好似壮观。看着那修好的水泥路,家家户户喜笑颜开,因为在他们有生之年终于不用再走泥巴路,遇到雨雪天,子孙们上学再也不用光着脚丫去上学……
想到这些,每个人都很是开心。
修路竣工的时候正好干上小麦成熟,在忙碌中的人们并没发现什么区别,可当农忙结束后,村里的人们似乎又有些失望,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有着这样的期许,为什么不能再多修上几个月的路呢?那样的话最起码还能再忙活一阵子,可眼下又没什么事儿干了。
路修好了,走着走着,很快人们发现交通便利的重要性,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想着如果自己路边上有块儿地,以后用来盖房子多好啊!于是有很多人都开始后悔,为什么当初自己不让公路从自家地旁边过,甚至有些人就开始说区家这次捡了便宜,谁也不去提当初自己反对的情形!
人啊,也许就是这样,永远都不希望好东西给了别人,可这一刻,谁也不会去想当初区家答应时内心的酸楚。
自从路修好以后,这区仁义的心情也是大好,没想到都被自己认为是废地一块儿竟然还成了宝,当然村里人议论声,区仁义也听到了,但都没有去理会。
几天来,每天都有人去区家说换地的事,可都被区仁义拒绝了,因为他要把那地留给以后的两个儿子盖房子。
赵宝明也是个聪明人,村里人都看到的事情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这天亲自去镇上买了些酒菜,并且下午老早的就让老婆去喊区仁义晚上到他家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