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模糊中看着李仲君,与他现今心中所思的女子脸重叠,叹气心酸又怜惜道:“我儿入军营已然十年。父皇思虑不周,害你们个个都不得不与这大燕的江山拴在一起。”
建兴帝何人?当初晋武帝末年,他曾经意气风发,在动荡跌沛的年代,为让蜀中百姓过上怡然自乐的生活,不顾君臣纲常起义,戎马倥偬。
但是,人一旦年迈,踏入知天命的年纪,心中期期盼盼的,除了大燕更昌盛,仅剩下自己三个儿子,还有独女,舐犊情深,期盼着他们能幸福安康。
在自己至亲的儿子面前,建兴帝此番话,已然掏心掏肺。
此话一出,太子和二皇子纷纷下跪,三兄弟齐齐恭敬叩拜:“父皇,为大燕江山儿子心甘情愿。”
皇帝欣慰点头。随即又看向李仲君,语气已然没有之前的凌厉,“都起来吧。坐吧。今日只当你们年迈的老父与你们叙叙话。”
转身,让丁福给三位皇子各自拿了个凭几过来,倒好茶汤:“如你所说,那般出尘女子,已超脱万物,为何又会卷入这璀璨俗世。甚至今日已然站在,这大燕权利顶峰的乾清宫!”
既无欲无求,今日又怎会站在这里,建兴帝终还是担心女子心机过重,自己儿子吃亏。这儿子,还是她和他的儿子。
荡王放下手中的茶盏,“此事,儿臣略知一二。”
此番除了皇帝,太子,甚至连楚王也微微抬头看他。
那日,他离去,益州安排卓景传递消息,但都只是一些表面肤浅的信息,比方说他又拿着她赠送的樱花随珠在院子里发呆等,具体当日尹伊是怎样改变想法,掺杂进流民之事的,卓景从未汇报。
“当时,益州时疫爆发,甚至阮尹源误染时疫。尹伊焦急与医仙之徒范延世从青城山来的益州。”
“尹源被范延世治好之后,她便日日扮作男装,出门施粥,教小童识字。直到益州困局出现:朝廷从江浙一带移的粟米被巫山及武陵区域的匪帮所截。”
“儿臣一面让乾仓军留在蜀中的任立去剿匪,一面另尹源拿儿臣玉璜再次调江南米。”
“可悲,天不由人,江南天气潮湿,任立与尹源仓促带回来的米皆霉变。当日尹源在太守府亭中思索对策,尹伊见他哥哥愁苦,又见了太多流民凄惨现状,联想起湖广区域地广人稀,便为她哥哥献策。”
“内容大家都知,速速派人去西羌和谈,将益州流民分而治之,愿意回已然和平西南区域的回西南,不愿意回的便去湖广开垦。”
“湖广地区,因三国战争还有开国战争,导致地广人稀。害怕策略通过后,流民不执行,她更是鼓动小童去影响大人。趁教小童认字的时机,将湖广建粮仓传达进去。”
荡王由衷佩服说道:“父皇她这番改变,只为天下苍生而已。并非为了跻身朝野。”
楚王一番释然,淡定上前,“伊儿喜爱逍遥的生活,故儿子隐瞒伊儿身份,化名王子伊汉州娶之。今伊儿既已回洛都,还请父皇圣旨赐婚正名。”
皇帝拿着茶盏的杯子一抖,“你在汉州娶的王子伊就是这阮尹伊?”
“正是。”
建兴帝放下手中的杯子,一脸洞悉:“罢了,既已成事实。为父即刻便为你赐旨。但是,老三,你可还有所隐瞒?”
楚王放下手中的茶盏,与皇帝对视,“父皇,我和她已成事实。不论怎样都会一起走下去。前途如何,儿子心中有数,自是不会伤我大燕分毫。”
皇帝摆手,示意他止住:“一个女子而已,与我大燕何干。”
楚王欲言又止,只好将话咽下,他的伊儿,不是普通女子。
“罢了,丁福,拿空白圣旨过来。始儿,你来代笔。”
“儿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