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天上午,三里村干部们召开了关于帮助该村五保户、贫困户、特殊户的经济生活会议,周村长如实汇报了三里村帮扶对象。中午帮扶队进村了,村干部们一行九人向三里村前进。由于村干部们经常把柴油、米、盐、化肥等送进家门,把关心和温暖送进家里,为改变村风民风起到了带头作用,三里村民在他们的影响下,尊老爱幼,扶贫助困,遵纪守法的风气蔚然成风。
帮扶队来到一户人家,只见门前栽着树,养着鸡,堆着些柴火,视野范围内是一大片种上蔬菜的坡地。六婆婆无疑是位好客的老人,已是耄耋之年的她笑呵呵迎出门来,“来来来,快喝喝茶水,你们从哪来啊?”不待村干部介绍,六婆婆主动招呼起客人。她步履稳健,声音洪亮,清瘦但不显老态,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周村长对六婆婆说,“六婆,你有啥困难请尽管说,我们会帮助你的。”
老人满脸惊喜地看着大家,贺敏英对着六婆的耳朵重复说了一遍,六婆眼里噙着泪花,喃喃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太好了。没有扶贫队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也没有今天这么好的村风和民风啊。”
大家听了她的话都被感动了,周村长关心地嘱咐老人家要注意身体,聊起了家常,然后他环顾一下四周,象是寻找谁似的,忍不住问,“六婆,怎么没有看见梅红,她不在家里?”
六婆嘴里嘟呶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摇摇头。周村长自言自语说,“梅红二十好几了也没处对象。”说完看看身边的男同事,老周忙着摆摆手,乐呵呵地对周村长说,“周村长,我可是有家室的人。”
老周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周村长的双眼落在阮勇和布雨季身上,阮勇连忙摆摆手说,“周村长,我刚读书出来参加工作。”雨季安静地看着大家。
一丝失望的神情掠过周村长的脸上,很快他又不失幽默地说,“看来我想做一回月下老人也不成呀。”他这么一说,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六婆婆送走扶贫队后,在收拾茶杯,看见两个姑娘进来,她惊喜万分,明明走出去的是村干部呀。梅红兴奋地叫喊着,“奶奶,奶奶!”然后搂住奶奶的脖子亲个不停。
奶奶爽朗地说,“回来就好,我没事,我好好的。”梅红看着满桌面的茶杯,满脸疑惑说,“奶奶,刚才谁来咱家了?”
奶奶看着梅红,想起周村长说要给她介绍对象,她笑呵呵地说,“村官们,你看,政府对咱们多关心。”梅红脸一沉,显然不高兴了。
奶奶看着阴沉着脸的梅红,似乎看出她的心思,叹了一声,象是把所有的苦都吐出来似的,“梅红呀,奶奶年纪大了,这个家的重担就落在你身上了,以后无论怎样,你都要坚强地走下去。”奶奶的一番话如一阵热流击在梅红身上,她拼命地用猛力点头代替回答。
“六婆,我来看你啦。”翠玲边说边走进来,六婆一看到翠玲就忙着要倒茶水,翠玲一把拉住六婆婆的手,激动地说,“六婆,你安好!两个月不见你,很是想念你!”
六婆看着翠玲,眼神里藏不住对自家亲人的关心,翠玲把礼物递给六婆婆,六婆婆无奈地摇了摇头,喃喃说,“翠玲,有劳你了。”
翠玲脸上堆起了笑容,完全一副晚辈要尊敬长辈的自然表情。大家闲谈了一会儿,翠玲起身要去贺敏英家,两家紧挨着,翠玲和梅红向屋子走去,远远便看见客厅里坐着一个人,梅红一眼就看出来了,那是伯父在编织着篓箕,竹篾在他手里舞来弄去,那是非常熟练的动作。翠玲和梅红都叫起来,
“爸。”
“伯伯。”
听到声音,周日喜先是一怔,很快回过神来,赶紧放下手中的工具,站起身来说,“翠玲,你回来啦。”翠玲点点头,周日喜问起翠玲酒家的生意情况,然后说翠玲好不容易回来就要一起吃顿饭。尽管翠玲说要急着回东田街,周日喜没有听完翠玲说的话就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