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上古世纪之三国系统 / 第13章 无道无佛

第13章 无道无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林洛看到的正是那“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句对联。
  乍一看,字体点画之中带有一丝一条的露白,层次分明,正是蔡邕的独特笔法,飞白书。
  【飞白书:书写速度加倍,诗词文章威力加成五成,效用不凡。】
  “老师,这是飞白书?”虽然这给林洛的感觉就是飞白书,但是林洛还是想要进一步确认一番。
  “正是飞白书。”写完对联之后,将斗大的毛笔放回原位,看了看自己书写的对联,眼中尽是满意之色,对于林洛的问话,笑着回应道。
  “咦,洛儿,你是怎么知道我用的是飞白书的?”随后反应过来的蔡邕,看着林洛,好奇的问道。
  “呵呵,老师,我仰慕您由来已久,所以对您自是倍加关注,而飞白书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都是狗屁,要不是我是穿越而来,又有系统这一大bug,鬼才知道你会飞白书呢。
  林洛虽然在心中不断肺腹,但是嘴上却不会这般说的,“老师,能不能教我飞白书啊?我想要学习飞白书。”
  “嗯,你既是我的弟子,我自然会教授你飞白书。但是,切记不可忘了此乃是小道耳,儒家大道才是正统,却是不可松懈。”蔡邕笑着说道,不过转嘴又是警告道:“若是大道不修,反而追逐于此等小道,不修正术,为师定不轻饶,你可记得清楚了?”
  “老师放心,弟子省得。弟子一定努力学习儒家大道,习《论语》,学《春秋》,定不负师恩。”林洛低头躬行,保证道。
  “好,好。既然如此,你且先去后院等着,为师随后就来教授你《论语》。”蔡邕笑着摆了摆手,吩咐道。
  “是,弟子这就去。”随后,便是朝后院走去。
  至于小清和高顺,在蔡邕这种大儒面前,真没有什么说话的资格。
  到了后院,林洛便是发现蔡琰早就一袭青衣在庭院之中学习,不过,不是林洛所要学习的《论语》,而是《音律》。
  在此方世界,女子地位同样低下,哪怕是世家大族的嫡系女子也一样,都没有学习儒家大道的权利,只能修习音律、歌赋等小道。
  当然,男子是没有什么限制的。
  “琰儿,在学习《音律》呢?”即至近旁,林洛才说道。
  “是啊,洛哥哥,你这么早就来了,是要开始学习了吗?”在林洛进入后院时蔡琰便已经发现了,待到林洛询问起来,才开口轻声回应道。
  属于女儿家的羞涩之态尽显无疑。
  “嗯,是啊!琰儿,等你你学会弹琴之后,再弹给我听,可好?”林洛轻松的问道,不过心里却有些紧张。
  “好啊,洛哥哥,只是到那时洛哥哥不要嫌弃琰儿弹的不好才是。”
  “怎么会呢?我相信琰儿一定会弹得很好的。”林洛鼓励的说道。
  “嗯,我一定会弹的好的,到时候弹给洛哥哥听。”小蔡琰脸庞红扑扑的,羞涩的说道。
  “嗯,老师一会就要来了,我就先进去了。”说完,就转身向里面屋院走去。
  “嗯。”说完就认真的看起《音律》来,说不出的投入。
  片刻后,蔡邕便进入里屋开始教授起林洛《论语》来,至于高顺则是被当做童子,守候在林洛的后侧,变向的听蔡邕的说教,当然,这也是蔡邕默许的,否则,林洛是万万不敢这样做的。
  这个世界,没有老师的允许,像林洛这样做是不行的,会受到一众世家大族士子的口诛笔伐的,不仅是对自身的名声有影响,对蔡邕的名声也会有影响的,一般人是决不允许这样的行为发生的。
  至于小清,被林洛打发陪蔡琰学习音律去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而蔡邕,首先教授的自然是《论语》一书,这是初学儒道的基础著作。
  虽然,林洛之前也有三位先生教授,但是毕竟不是一脉相承。所以,蔡邕如何教授林洛还是要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来。
  《论语》一书共二十卷,首卷便是《学而篇》,共十六句,都是孔子语录或者孔子与其学生的对话。
  所有习儒者,刚开始都是从学习《学而篇》开始的。
  学而篇,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这是基础,引导初学者形成一种儒家对于道德的认识,并将其树立成初学者心中的道德标准。
  有着前世的认识,再加上经过爆炸性学识的冲击,林洛自是不会因为初学儒家经典而产生道德标准冲突的问题。
  初学《论语》对林洛唯一的影响便是文气了。
  此方世界,自远古时期孔子立儒道,形成儒家之后,文气开始出现。而每一个儒家子弟都因其对于儒道的理解和见解,开始快速汇聚文气,形成最初的文位等级。
  而文气,相传来源于文曲星。
  文曲星,位于这片浩瀚天空的宇宙深处。
  如此,在儒家大道的支持之下,势力迅速发展壮大,而势力的增强也反补了儒家大道,使其迅速稳固大道之基,顺利渡过道劫。
  其后,本就已成气候的其他流派学说也借势立道。有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
  然而,这些流派却没有儒家那么幸运,因大道之基没有稳固,大道实力不强,有的没有顺利渡过道劫,有的在道劫之中消亡。
  其后几千年的时间里,有的流派消亡,如小说家、农家等;也有流派合并成新的流派,如法家、纵横家和杂家等融合,形成新法家,并且新产生的大道顺利渡劫成功,形成法道,又如阴阳家、名家等融合产生魂道,也顺利渡劫成功,形成魂道;亦有新的流派产生,如武道,医道、修道等等。
  这些新形成的流派之中,又属武道最为强大,可与儒家一较长短,强横当世,武道也是一举渡劫成功,形成自己的大道。
  而医道、修道等因为实力相对较弱,便与墨家等流派融合,形成医道,当然,大道之基也因此稳固,渡道劫成功,形成医道。
  如此,五道并行,分别为:儒道、武道、法道、医道、魂道。
  但是,道教和佛教却没有。
  前世的世界,道教是由老子所创,庄子发扬光大。孔子曾经都向老子请教过学问,而后更是流传三千年直至现代也有道教的存在,可是在这个世界,却没有这一人,也没有庄子,庄周梦蝶的故事可是耳熟能详啊,同样也没有,一切关于道教的都没有出现过。
  至于佛教,前世在汉朝便已经从古印度引渡而来,开始在地方流行。即至唐朝,经唐玄奘西游取经兴盛,后明代还出现了《西游记》这样的四大名著为其助威,和道儒两家并行。
  【没有道家和佛家,是这个世界和前世的最大不同之处。】
  文气,作为儒生的实力体现,自然也是从对儒家的认识和见解之中产生。认知越深,文位越高,文气也越多,伴随的便是实力的增强。
  不过,说真的,儒家的文气虽然作用不少,但是也有限。
  由于没有对应的攻伐诗词能,大多数儒生空有文气而没有与之对应的实力。
  也正是因此,儒家自立道成基之后,势力便是难以存进,有时甚至还会下降,而那些新生的流派因为其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实力,还能将实力发挥出来,其中以武道最强。
  武道自产生乃至立道以来,便是伴随着强大的功伐实力,而不是如同手无寸铁之力的儒生,所以实力最是强横。但是,武道也有其自身的弊端,那就是没有足够的天赋,武道一途成就有限。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