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夫妻两人一愣,便急急忙忙跟了过去,过去一看,只见帐篷已经塌了,地上有一些破碎的衣料,正中央是一个洞。见谢少霆和杨元湘走过来,谢昴走过来皱着眉。
“爷,娘娘,我们已经查证了,这个洞是一口枯井,想必是很早以前有人在这里挖过井,可是后来干涸了,所以便用木板和石块把井口填了起来。
可是刚才地震,这井口就裂开了,木板塌陷石块下沉,才坍塌出来这个大洞。”
谢少霆皱着眉,只觉得运气不好。
“知不知道是谁掉下去死了?运气怎么这么不好,偏偏将帐篷搭建在这个地方,也不知道是谁。”
谢少霆的语气中满是惋惜,似乎是觉得死了人不太好。
谢昴摇了摇头,指着下头对谢少霆道。
“看衣裳的料子应该是个女子,但是不太清楚到底是谁,我已经派人下去看了,他动作很快的,一定能赶在下一波地震来之前就回来,爷不用担心,请先和娘娘到一旁的帐篷里面歇着。”
杨元湘却隐隐的觉得有些不对劲,自打知道要地震以后,她一直很担心,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事情,尤其是看到孟长露以后,她便越发的担心了,于是她拉住谢少霆的手。
“林生哥,我总觉得有可能是她。”
谢少霆怔怔的看着杨元湘,一时半会儿也反应不过来,可是见杨元湘脸上带着紧张,他也忍不住反问。
“湘儿,你知道是谁了?”
杨元湘摇摇头。
“我也只是猜测,之前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劲,想必就是因为这事,林生哥我要是感觉不错的话,八成是孟长露。”
谢少霆的手抖了抖,别真的是孟长露吧,他本不想杀孟长露的,要是孟长露因为这场地震意外死亡,那才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了,这样的死法也算是给了她的仇人一个安慰。
过了一会儿井口那边爬上来一个黑衣少年,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先是对谢昂抱拳道。
“昴叔,下头是一个女人,似乎是早先和娘娘王爷在前面抢孩子的女人,大概是姓孟吧。”
杨元湘一下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伸长了脖子往里瞧,那少年赶紧跪下,把杨元湘拦着后退了几步。
“娘娘不要太靠近,这井口的土质松软,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您还是不要过来的好,里面确实是姓孟的女人。”
杨元湘转过头看着他。
“你真的看清楚了,她确确实实是死了吗?会不会只是摔晕了,应当把人救上来才是的,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总得看清楚才好啊,万一她只是昏迷,我们却放着不管,那不就是杀人了吗?”
那少年拍了拍胸脯。
“娘娘放心,我已经在她腰上系了绳子,等下就能把她拉上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说着少年便看了谢昴一眼,谢昴找了几个人开始往上拉,谢少霆不着痕迹的走过来,轻轻把杨元湘搂进怀里,蒙住了她的眼睛,他可不想杨元湘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到时候做噩梦。
杨元湘挣扎了一下,到底还是没勇气拿下谢少霆的手,过了一会儿周围响起了一阵惊慌失措的呼声,还有个别女子们的尖叫,杨元湘叹了口气,看来她的感觉是对的。
“湘儿你还是别看了,不好看,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她确实再无生还的可能了,咱们回去吧,我会让人来收尸的,让她早点入土为安,这也算是一种解脱吧,她这辈子过得不好,只期望这一次她能投胎到一个好人家。”
说着谢少霆就搂着杨元湘转身离开了,杨元湘就这么被他带走,直到最后也没能看得上孟长露一眼。
孟长露死了以后杨元湘有些茫然,上一秒还让她胆战心惊的女人,下一刻就变成了一块死气沉沉的肉,装在木头棺材里,草草下葬。
孟长露死后墓碑上只写了孟氏之墓几个字,多余的字一个也没有,甚至她都没有葬在王府的陵园里面,而是就地葬在了这个山坡上,只能永远看着王城再也进不去。
下葬的时候杨重生也来了,他站在杨元湘的旁边,一副乖巧的样子,可是从头到尾没有一滴眼泪。
“重生,你难过吗?”
杨元湘拉住杨重生准备安慰几句,谁知杨重生抬起头。
“娘,她是我曾经的娘,你也是我的娘,可是我和她的缘分大概就只有这几年吧,我以后清明会来替她扫墓的,至于继承孟家我没有什么想法,只愿能好好孝顺爹娘,替爹娘分忧解难。”
杨元湘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里感慨,还好自己的两个养子都懂事孝顺,想来这辈子也没有什么不甘心的了,就这样就挺好的。
大家沉默的送走了孟长露,之后又陆续地震了好几次,但是都没有人员伤亡,不过谢少霆还是将此事上奏朝廷。
滇南安抚的工作也由各州各府的官员安排好了,整个滇南的死亡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受伤的百姓不少,但是谢少霆都派了大夫过去,滇南百姓对王府也是越发的信服。
此事到底还是传到了弘凌的耳朵里,除了拨款赈灾。
弘凌当即就表态,会到滇南来微服私访,他现在有了好几个儿子,最大的一个也九岁了,这个儿子是皇贵妃杨湘菀的孩子,他待杨湘菀很好。
但是有时候和谢少霆通信,他还是会问起苏婉儿,看来他对待苏婉儿也确实是上心了,要不也不会一直念念不忘。
孟长露死后三个月,大家便陆陆续续撤回各家,杨元湘本来打算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小住,可是有了这件事情以后,滇南步入了困难的重建工作。
她和谢少霆也作为滇南的精神支柱在各个州县奔走,慰劳当地百姓,以及查看各地的赈灾情况,忙得根本脱不开身。
这么一忙下来,就到了冬天,这一年的冬天下了很大的雪,都说瑞雪兆丰年,滇南的百姓便对来年多了期盼,转眼又是一年。
一秒记住笔(bi)下(xia)读(du).com,更多精彩阅读,等你来发现哦。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