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女生频道 / 莲开双蒂 / 第五十七章 陈年旧情

第五十七章 陈年旧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勋亲王府回来,李洵终于平静了心情,便和八王李相来到坤华宫。梁太后知道李洵去祭奠周曦,心里便七上八下的,生怕她一个悲痛再把旧疾给引出来,因此这阵子见李洵神色并无异常,心里才算是安定下来。再看看李相,只见他虽然黑瘦了不少,可精神却也很好,便笑着说:“我听说你此次出征,打得柔兰听见‘八王’二字就吓得不敢应战了?”
  “嫂嫂过奖了。”李相憨厚地一笑,说:“皇上圣名在外,蛮夷当然知道打不过,哪里还敢应战?”
  “呦,这出去了一趟,倒谦虚上了。”
  正说着话,流芳领着两个小宫女前来上茶,走到八王身边时,她特意停顿了一下,才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李相身边的小几上,轻声说:“奴婢在王爷的茶中加入了枸杞、人参和桂圆,王爷车马劳顿,多喝这种茶能缓解劳累。”
  八王顿时红了脸,手都不知该往哪放,憨笑了一声,才说:“有劳芳姑姑。”
  “王爷不必客气。”
  李洵有些诧异地望着二人,再看向梁太后,却发现梁太后面含笑意地望着二人。梁太后打趣道:“这流芳就是偏心,我们怎么没这么好的待遇啊?”
  流芳也旋即红了脸,退到一边头也不敢抬地说:“太后怎么也打趣奴婢?”说罢赶紧退了出去。
  又闲话了一些家常,八王便起身告辞了,李洵想了想,对梁太后说道:“儿臣去送送八叔”,接着便也出了屋子,却看到流芳正同李相说着什么。李相回头看见了李洵,忙抱拳对李洵说道:“臣先告退。”
  “八叔等等,我送送八叔。”
  二人一同出了坤华宫,李洵才问道:“八叔和芳姑姑?”
  “没什么没什么?不过是旧相识而已。”
  “旧相识?”李洵纳闷道:“芳姑姑可是宫中的老人儿了,叔叔和她如何旧相识的?”
  李相顿时语无伦次道:“没什么,没什么。”
  “叔叔,那****送大军离开,看见芳姑姑躲在暗处,今日我才明白,应该是送你吧?”李洵顿了顿,又说:“看得出来,芳姑姑对您有情,其实您若愿意,将芳姑姑接回府中也无不可,八婶乃是良善之人,怕是也不会计较。”
  “不,不,不。”李相忙摆摆手:“此事万万不可。”说罢又给李洵深深作了一揖,道:“臣告退。”然后就仓皇地逃离开了。
  李洵实在不解,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又回到了坤华宫。
  梁太后看见李洵又回来了,待她坐下,便问道:“见到周曦了?”
  李洵轻轻地点点头:“他很好,八叔处理地很好。”
  “唉,也算了了你的心愿,等你心情平复了,以后再遇到可心的人,哀家……”
  “母后,儿臣这辈子,只认周曦一人。”
  “那怎么行,你还这么年轻。”梁太后一听便急了:“再说,你无后,那以后这皇位给谁去?”
  “自然是洛儿了。”
  “洵儿啊,你,你怎么就这样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呢?”
  “母后,儿臣以后还要去见周曦,难道,再带着一个去吗?”
  “胡说。”梁太后沉下脸:“娘都活着,你说这种话。”接着无奈地摇摇头,叹口气道:“算了,看样子你什么都想好了,也罢,哀家不干涉你了,往后的日子,只要你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李洵笑着点了点头。
  “见了芮国公夫妇吗?他们怎么样?”
  “老年丧子,两个人憔悴地不成样子。”李洵想起了二老的样子,不无感伤地说:“母后放心,我会好好照拂周家的。”
  “应该的,周家世代功勋,如今儿子又死在了战场上,无论怎样照拂,都是应该的。”
  李洵点点头,朝门口望了望,问道:“母后,芳姑姑和八叔,是怎么一回事?”
  梁太后怔了怔,却无奈地笑了笑,说:“这两人啊,很久以前有过那么一段,流芳还怀过你八叔的孩子,你父皇当时已经决定把老郑国公的女儿许给你八叔,因此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生生将二人拆散了。”
  “什么?”李洵大惊:“还有个孩子?那孩子呢?”
  “孩子……”梁太后似乎不愿提起这个孩子,可想了想,还是说了:“孩子瞒着你父皇生了下来,那时你八婶已经嫁了进来,由她做主,把这个孩子给送人了。”
  “送人了?”李洵有些气愤,恼道:“八婶果然不是个大度的,说起来也应该叫她一声娘的,怎么就狠心送人了?结果自己又无所出,生生让八叔绝了后。”说着她看向梁太后,还要再说,却发现梁太后脸色难看极了,她立马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于是赶紧解释道:“母后莫要多心,儿臣不是那个意思,母后送走庶子是心疼儿臣,可八婶却让八叔连个后人都没有。”
  “行了,哀家明白。”梁太后望了望李洵,还想张嘴说什么,可终究把话咽了下去,只是说:“这事不要告诉你八叔,他一直以为这个孩子已经死了,他现在想要个孩子都快魔怔了,此时让他知道他有个孩子流落在外,不知道会想出什么办法要找那个孩子。你八婶身体不好,哪经得起他闹腾呢?”
  “可这,实在是对八叔不公。”
  “不管怎么说,这事是他们夫妻二人的事情,咱们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李洵虽然觉得不妥,可既然梁太后这样说了,她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
  快近傍晚的时候,李洛和李添也到了坤华宫,李洛一见李洵也在,立马兴奋地扑到她怀里,一遍又一遍地问道:“皇姐好了吗?”
  李洵也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答道:“好了,姐姐没事了。”
  梁太后笑着将李洛拉开,道:“别老烦着你姐姐。”
  李添将搁在桌上的茶一饮而尽,笑着说:“大姐再不好,三姐都要去杂耍班子学艺了。”
  “什么意思啊?”
  “她说大皇姐心情不好,她得学几招给大皇姐逗乐子。”
  李洵心里一暖,将二人揽到怀里,说:“我有这么好的弟弟妹妹,怎么会好不起来呢?”
  “皇姐,添儿就会说我。”李洛仰脸说道:“他说皇姐喜欢看他习武,这些时日也勤快得紧,每日从早上练到晚上,说好练好招式表演给您看,您看到他长进了,心情也会好了。”
  “是了是了,你们两个都好得很。”梁太后欣慰地笑道:“你们两个倒是长大了,会互相夸了,不像以前一见面就打架。”
  “是啊,都长大了。”李洵若有所思地说:“洛儿今年都十二了吧。”
  “是啊,前两天刚过的生辰。”李洛嚷嚷道:“所以你们以后别老把我当小孩子看待。”
  梁太后却是知道李洵的心思,因此说道:“也不用太着急了,你还年轻,这么急着立储干什么?”
  李洵没有答话,她看着没心没肺的李洛,眉头轻蹙起来。
  晚上回到尚阳宫,李洵坐到书案前,摸了摸自己的心口,开口问道:“采新,那****犯病,太医怎么说?”
  采新被问得一愣,却立马又担忧起来:“陛下是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李洵朝采新一笑:“你别老是那么紧张,我就问问而已。”
  “太医说没有什么大碍,但是您得静心养病才是。”
  李洵想了想,说道:“你去把梅蓉叫来。”
  采新更是担忧:“您真的没有不舒服?”
  “真的没有。”李洵无奈地使劲摇摇头,把采新一推,吩咐道:“快去。”
  不多时,梅蓉便站到了李洵的身边,先给李洵把了脉,说道:“陛下没有大碍,只是身体太虚,臣开些方子,连服七日,能改善陛下身体。”
  李洵点点头,方问道:“梅太医,朕今日叫你来,是有事要问。”
  “陛下请说。”
  “朕的心疾多年未犯,此次再犯,可有什么要紧?”
  “这……”
  “但说无妨。”
  “是。”梅蓉悄悄看了看李洵的脸色,垂首说道:“陛下上次犯病其实并无大碍,只不过,陛下心疾多年未犯,若一直保持,陛下身体自然无虞,再过几年,这病怕是就好了也说不定。可陛下此次犯病,便是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再让这病不犯,恐怕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了。”
  李洵脸色尚且沉静,采新倒立时慌了:“梅太医,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上次不是说陛下犯病跟以往并无二样么?”
  “上次在太后面前,臣不敢直说。”梅蓉顿了顿,见李洵并无反应,便又问:“陛下此次犯病前,可有不舒服过?”
  李洵猛然忆起那次心口的钝痛,便点点头:“有过一次,只是当时并未在意。”
  采新听了,脸色更是难看,忙问:“梅太医,那,您的意思是?”
  “看起来此次发病并非偶然,而是之前就有先兆。”梅蓉说着便从随身的药箱里拿出一瓶药,递给采新,又说:“陛下这病关键还在静养,最忌讳动怒和受刺激,这药是臣这些年参照古书一点点配制的,陛下发病时便服下一粒,能立刻缓解疼痛。”
  “梅太医有心了。”李洵看了看采新,忍不住还是问道:“朕还有多长时间?”
  “陛下!”采新慌忙拦道。
  梅蓉却笑着说:“陛下多虑了,现在想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若陛下调养得当,也不必太过紧张。”
  “好。”李洵最后叮嘱道:“梅太医,朕的病还请太医替朕保守秘密,你既然说无碍,朕也不想让母后担心,朝政也不能乱了,朕的身体一直由你调养,太医院左院判一直空缺,就由你补上吧。”
  “臣谢主隆恩。”
  待梅蓉离开后,采新才红着眼睛问道:“您这是要干什么?”
  “梅蓉的意思我明白,我这病,若是好了,能多活几年,若是不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倒下了。若储君未立,朕把这江山托付给谁?”
  “储君?”
  “洛儿已经十二了,再耽误不得了。”李洵长吁一口气,又看着采新叮嘱道:“尚阳宫上下,把嘴给我看严实了,若是谁走漏了风声,朕先饶不了你。”
  “是。”
热门推荐
哥哥们都是天才唯我废柴重生国民男神:九少,请指教!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重生甜妻,超可爱重生八零之勒少又吃醋了重生俏军嫂:首长,放肆撩农女悍妻惹不起大佬们都为我争风吃醋重生七七俏媳妇重生七零:媳妇,有点娇花都逍遥医仙重生之辣媳当家靳先生他最苏了老祖宗她又美又飒大叔染指小甜心婚然心动:首席老公,抱紧我名门暖婚:燕少,亲够没?隐婚请低调遇上你是我的小确幸魅医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