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政和是大宋皇帝赵佶的年号。赵佶已经在位11年,在他的治理下,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稳定和谐。
大宋重文轻武,在该国策的指导下,文官系统空前膨胀,武将系统极其式微。仁宗朝,曾经有一名仁宗的心腹武将出任枢密使,此人正是大宋数一数二的名将狄青狄汉臣,但仅仅不到四年,就被以欧阳修、韩琦为首的文官集团骂得自动离职,半年后抑郁而死。从此,大宋朝堂再无武将的身影。
东方家族虽是武林世家,但东方树德、东方树文、东方树武和东方树人都是能文能武,也从来没有出任武职。东方树德已经故去,现任家主东方无敌早年曾经在殿前司担任指挥使,现为枢密副使。
另一大家族折家情况则不同。折家本是鲜卑族,当年赵匡胤建国时,因仰慕宋朝文化,率军归附宋朝,太祖考虑到,折家所在的府州是宋朝和辽国的一个缓冲区。所以太祖让折家永镇府州,以夷制夷。
可以说,折家是宋朝唯一的一个军阀,折家统领的折家军是宋朝最重要的一只边军,鼎盛时达到八万之重,现在也有5万人左右。
折家现任家主叫折可求,也是府州知州。折可求是接替其兄折可大担任府州知州和折家军的指挥官。折可求的妹妹折美鸾是赵佶的第一任皇后,在生太子赵构时因难产而死。
折家在府州当土皇帝,没有人在朝廷为官,他们也不想与那些文官打交道。
在群臣看来,赵佶是一个文弱皇帝,但起初赵佶内心也是尚武的。他信奉道教,拜武当派掌门王三万为国师,因为国师是个虚衔,文官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总要给皇帝一个面子。再说了,皇帝信信道教,不与文官争权,文官们觉得那是极好的。
赵佶秘密将太子赵构送往武当,拜在武当门下。而在京城太子府,赵佶找了一个长相跟赵构很相像的人冒充太子,需要太子出面的场合露露脸,五年过去了,群臣竟然没有发现。
每每想到有此壮举,玩弄群臣于股掌之上,赵佶就觉得心口敞亮,提气得很,当皇帝当到他这种程度,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
政和三年春。
辽国朝堂。
一场关于辽国是否应该对宋朝开战的小朝会正在举行。参加这次小朝会的有丞相萧岗、副丞相完颜庆春、枢密使巴特尔、枢密副使莫尔根、三司使张昊,这也是一个汉人。
辽国的官职完全照搬宋朝,毕竟以辽国人的智商,单独设计一套体系,困难了些。
耶律浚高高端坐于龙椅之上。
辽国历任君主,在上任之初,总要烧三把火,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其中,对宋朝开站永远都是首选。
耶律洪基在世之时,以西门正为首的辽国军方曾秘密建议耶律洪基改立龙老大为太子,因为龙老大够猛,是辽国第一勇士。
龙老大是龙空创立墨教时的别名,中原武林都知道龙老大,而不知道龙空。而在辽国,则很少有人知道耶律空就是龙老大。
这个提议被耶律洪基否决了,但不知怎的,消息还是被耶律浚知道了。即位之后,耶律浚迫切希望通过一场战争让军方闭嘴,最好能战死几个武将,空出位置,好安插自己的亲信。但是,目前,宋朝政治稳定,全民战争似乎不可能。这次小朝会首先就否决了全面战争的提议。
“小打怎么打?”耶律浚问道。
萧岗道:“既然是小打,就不要深入太原府了,太原是大宋的屏障,军事重镇。”
众人点头附议。
巴特尔道:“那就打边境的雁门县吧。”
完颜庆春道:“我赞同,看看宋国的反应再说。”
“嗯,”三司使张昊道:“副相此言有理,这样也不用花费太多金钱。”
“陛下以为如何?”萧岗问耶律浚道。
耶律浚装模作样端了半响,道:“行,那就雁门县。”
一直没说话的大将军西门正忽然问道:“陛下,要不要告知楚王一声?”
(龙老大已被封为楚王。)
耶律浚的脸马上沉了下来,道:“你说呢?!”
也不搭理群臣,走了。
众人面面相觑,看着西门正,不约而同叹道:“唉!”
尽管很不爽,耶律浚还是让西门正用飞鸽传书给龙老大,告知政和二年二月初八,辽国将进攻雁门县。
耶律浚不知道龙老大已经闭关了,他甚至不知道何为闭关。
政治的世界与武侠的世界有时还真是两个世界。
墨教收到飞鸽传书,马上送给主事的副教主安幼波。龙老大在闭关之前,不仅提升安幼波为副教主,还将长女龙子媛许配给了安幼波。
安幼波与龙子媛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叫安卓,女儿叫安静。
安幼波请来师叔高月和师兄魏宏商量对策,这三货都是汉人,对辽国挺不感冒的。只是畏惧龙老大。国师是个坚定的汉奸,以前国师在的时候给他们灌输了不少汉奸思想,国师一死,龙老大闭关,那点汉奸思想早消失的七七八八,觉得当个土匪占山为王挺好。
墨教成立时间短,不像武当、少林等千年名派那样有文化有理想有追求,武当、少林也有山头,人家从来不觉得那是占山为王,而是朝廷将那个山头赏赐给他们,他们与朝廷是合作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墨教从一开始就不是,因此,龙老大一放手不管,马上陷入了无政府无组织状态,虽不能说全无组织,但是凝聚力与向心力大不如前那是肯定的。
这几个货没啥理想,只想墨教在江湖上当个老大,两国纷争似乎离他们太远。
特别是安幼波,被龙老大宠幸之后,性格发生了大转变,开始喜欢男人。
生下安卓与安静,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之后,马上与龙子媛分居,而与魏宏搞在了一起。
“这个怎么配合呢?”安幼波像是在问魏宏与高月,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配合个鸟!”魏宏道,“这是打仗哎,我们这些人能与军队干?”
高月道:“人我们倒是有,但是万一我们暴露了怎么办?我们可是在中原,我们在大宋各地拥有那么多产业,几辈子都吃不完,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安幼波道:“主要还是这次只是试探性的攻击,我们潜伏这么多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能轻易暴露了。这场小规模的偷袭完全用不到我们。”
魏宏赶紧拍了下情人的马屁,道:“那就这样吧,就说时机不成熟,不宜过早暴露!”
耶律浚接到回书,气的推倒御案,破开大骂:“龙老二,你想造反不成?没有你,我还当不了这个皇帝了吗?”
他端起一个砚台,狠狠砸向西门正,骂道:“叫你这个老货问,叫你问,他把你放在眼里了吗?!”
西门正微一侧身,砚台砸空了,心道:“老大,他不把我放在眼里无所谓,不把你放在眼里才是真的呀。”
“陛下息怒,”几个班子成员一起躬身道。
“陛下,”西门正大义凛然道,“主忧臣劳,我建议马上出兵,偷袭雁门县,让小儿西门不弃带一千天狼军,保证完成任务。”
众人一阵鄙夷,心道:“这老家伙,变得还真快。”
西门正心道:“别这么看着我好吗?演戏谁不会呀。”
同时他也在埋怨龙老大太不靠谱了,怎么不能配合了,递个消息啦,杀个人放个火啦,不就能交代了?
耶律浚平复了一下怒火,道:“那就这样,三天后让西门不弃出兵,血洗雁门县!”
宋辽两国已经有近百年没有战争。宋朝现在主要的敌人还是西夏,神宗朝以来,西夏也被宋朝打残了,基本上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
也因此,宋辽边境地区都缺少战争意识。太原知府刘樵已经60多岁了,他几次申请致仕都没批,他在朝廷无党无派,那些大臣们都不怎么搭理他,所以致仕的事一拖再拖。
朝廷不搭理他,他干脆消极怠工,太原的日常事务都交给了二把手同知。因为一把手还在,同知也放不开手脚。太原府的事务被弄得一团糟,但每年的考评还都不错,大约是那些大佬觉得于心不忍,怕他真的撂挑子走人。
雁门县在太原府的东北角,与辽国的纵深不过10公里左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贫困县。
无病三兄弟所在的项家村正是雁门县靠近辽国的一个普通山村。
耶律浚虽说三天后出兵,西门正却不敢怠慢。第二天,西门不弃就带领一千天狼军出发了。
3月20日上午,西门不弃与八名士兵打扮成普通大宋老百姓混进城里,其他士兵已经运动到县城20里左右的一片树林里。
路过城门,西门不弃让两个士兵故意起冲突,造成城门口混乱,引起很多进城百姓的围观。而守城士兵拖拖拉拉,好半天才有人下来驱赶,维持进城秩序。
西门不弃仔细观察,城门上不过白十来个士兵,且大多数萎靡不振,一副睡眠严重不足样子。他感觉到以他们9人的力量,很容易干掉这些守军,打开城门。
20日晚,子时。
8人攀上城墙,另一人白天回去报信,约定进攻时间和信号。
城门上有两组士兵在巡视,一左一右,每组四人,其他士兵都在城门洞睡觉。
西门不弃他们必须同时干掉这8人,才不至于惊动其他士兵。
西门不弃挑选的这8名士兵,都是天狼军的高手,善于侦查和偷袭,而且他们都有功夫在身。
等到两组士兵巡逻到相距较远时,西门不弃他们展开了行动,飞快潜伏到两边的阴影里。巡逻士兵前队变后队、后对变前队,视角有一个盲区,趁这个空档,西门不弃八人贴上巡逻士兵,迅速捂住他们的嘴,嘎嘣声响,几乎在同一时间,扭断了他们的脖子。
西门不弃让人发信号,不多久,城外的天狼军近百人用飞爪攀缘上了城墙,与西门不弃汇合。
这些人纷纷涌进藏兵洞,将正在呼呼大睡的宋军士兵砍死,也活该这些士兵倒霉,藏兵洞竟无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