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射日补天 / 第十章 秦桧出使

第十章 秦桧出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个男孩挣扎着爬起来,给柳长青和龙少儿跪下。
  无病哭道:“师父、师娘,我们要学武,我们要报仇,教我们武功吧。”
  说着,他们拼命磕头。磕到血流不止。
  “你们快起来,”柳长青与龙少儿道,“我们教就是了。”
  雨停了,他们找到锄头和铁锹,挖了一个大坑,将尸体一具具搬到坑里焚烧后掩埋。
  柳长青是大夫,对孩子们道:“如果不焚烧,很容易产生瘟疫。”
  看着亲人们的尸体在火中化为灰烬,无病与项松、项勇在心里发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埋葬完村民,柳长青与龙少儿商议去哪里落脚。
  龙少儿道:“宋、辽两国可能要发生战争,边境已经不安全了,我们去洛阳吧,洛阳距离东京很近,那里应该是很安全。”
  龙少儿本来想去汴京,但考虑到汴京有墨教最大的的分舵,也不安全。
  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雁门县被屠戮一空。他们向太原府赶去,路上遇到很多逃难的行人,一打听,原来他们都听说了雁门县的遭遇,担心家里不安全,纷纷逃往太原府,毕竟河东路经略府在太原,有几万驻军,而且随时能得到支援。
  难民拖家带口,行动十分迟缓。龙少儿担心,这样更易遭到敌军的攻击,她催促孩子们快走,脱离难民队伍。
  难民中发现一些牛车和马车,估计是大户和地主。
  龙少儿好说歹说,花高价买了一辆牛车,让孩子们坐上去,减除奔波之苦。
  ……
  雁门屠杀的消息经过八百里加急,于一周后送到汴京。接到消息,政事堂一干大臣不敢怠慢,紧急进宫找赵佶商议对策。
  赵佶眼睛红红的,问道:“各位爱卿,辽国欺人太甚,去年耶律浚继位,我们还送去重礼,谁知道还不到一年,他们就兴兵犯境,伤我百姓,屠我城池,此次决不能轻饶了他们,一定要派兵!”
  丞相、鲁国公蔡京道:“出兵是要出兵的,但需从长计议。”
  宋朝政事堂由7人组成,一名丞相,四名副相,一名枢密使,一名三司使。枢密使和三司使与副相地位相当。但一般商议重大国策出席会议的都不止7人,2名枢密副使,2名三司副使也都参加,以便随时垂询。
  东方家族有两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副相东方树人和枢密副使东方无敌。
  在座的11位大臣只有枢密副使高俅担任过河东路经略使,虽是文官也算是知兵的。
  赵佶和其他10位大臣一起看着他,请他发表高见。
  高俅干咳两声,不好再卖关子,出列道:“陛下和各位大人,下官认为,当务之急是弄清辽国究竟想干什么,据情报显示,此次入侵的军队只有千人左右,不太像大举入侵的架势。”
  东方树人道:“高大人此言有理,陛下,一千人的队伍就能轻松扣关,太原知府该杀啊。”
  副相王黼哼了一声道:“刘樵已经吓死了,东方大人没看到消息?”
  “呵呵,”东方树人道:“便宜他了。”
  赵佶对大臣们的扯淡很不满意,问枢密使曾庆熬道:“曾大人的意见呢?”
  曾庆熬道:“河东路经略使李政已加强防御,下官建议,让太原其他各县老百姓都先迁往太原府,这样,辽国军队见不到人也就退回去了。”
  东方无敌道:“曾大人的意思是放弃边境的四县吗?”
  赵佶脸一沉,道:“祖宗的土地绝对不能有失!”
  曾庆熬连忙道:“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辽国军队只知道抢掠,不喜欢占地,那三个县抢完了他们就该走了。”
  赵佶气得在龙椅上差点站起来。
  蔡京瞪了曾庆熬一眼,道:“陛下稍安勿躁,那一支入侵的军队肯定是要驱赶出去的,李大人在信中说,已经派兵搜寻那支队伍,相信很快就会找到。目前河东路已加强防守,陛下可传令河东路和府州的折家军,命令他们加强防守,这样,辽军无论从哪里进攻,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获悉。”
  “另外,可暂时关闭边境榷场,”蔡京道,“朝廷可派出使臣出使辽国,责问他们主动挑起战争,如果不能给出合理解释,我们将永久关闭边境榷场,并保留下一步行动的权力。”
  “那蔡相以为派谁出使合适?”赵佶问道。
  “陛下,”蔡京道,“老臣以为,左司谏秦桧是合适人选,可以以秦桧为正使,河东路经略副使邓水兵为副使。”
  赵佶心里的怒气没有完全发泄出来,但想了想,这可能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只好同意了。不过,他对曾庆敖很是不满,会议一结束,下了一道圣旨将曾庆熬贬出京城,去随州担任知州,并限令马上离京,一刻也不想再见到他。
  赵佶本来想升东方无敌为枢密使,但估计政事堂不同意,只好让高俅接任,高俅目前也是他和政事堂都能接受的人选。
  这一天下来,浑浑噩噩,赵佶脑仁有点疼,他想了想,叫过贴身太监梁师成,让他派人去趟武当山,看看太子赵构,并请王三万掌门来京一趟。
  三天后,秦桧等7人在200禁军的护卫下从京城出发出使龙国,途经龙门县作短暂停留,并与邓水兵汇合。河东路经略使李政为秦桧等人接风,两人是同科进士,有同门之谊,显得比较亲热。
  李政是蔡京最得意的门生,深受蔡京器重,之所以派到河东路,因为蔡京觉得河东路最安全,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偏偏河东路出了事。
  秦桧向李政宣读了赵佶的旨意,圣旨上,赵佶将李政和河东路众官员一顿臭骂。李政听得冷汗直流。
  宣读完圣旨,秦桧道:“安全兄,怎么搞的,捅出这么大一个篓子。”
  李政苦笑道:“会之兄,你以为我想啊,刘樵那个老货,我根本就管不了。其实这事也怨不得刘子扬,人家每年都申请致仕,上头都不理不睬,他是破罐子破摔,而且他赔上了一条命,政事堂那帮人呢,黑不提白不提了吧。他们肯定还特高兴,死无对证不是?”
  秦桧点点头,叹道:“唉,政事堂那帮老家伙,当然,蔡相除外,整天就知道内斗,真是内对内行,外斗外行。要我说,打就是了,出使个什么劲?”
  李政道:“打也不容易啊,你没在边关你不知道,河东军的战斗力很差,比不了西军,怎么跟人家打?要是西军能调过来或可一战。”
  说到这两人都沉默了,谁都知道,这是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的,可是他们是文官,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也不好说什么。所谓国策,想改变千难万难。
  李政道:“我们没有拦截到那支辽国军队,应该是抢掠了雁门县之后很快就退回辽国去了。”
  “一点消息也没打听到吗?”秦桧问道。
  “倒也不是,”李政道:“第一将黄朝高所部的一队斥候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他们是天狼军的一个分队,大约有一千人,领头的将官复姓西门,很年轻,应该是辽国大将军西门正的长子西门不弃。”
  从太原府出发,秦桧经过雁门县到边境,雁门县荒无人烟,好在路上没见到尸体,应该是都收集安葬了。但毁坏的田地和房屋随处可见,众人一片凄然。
  到了边境,经过交涉,由辽国边军出动一个百人队在前领路,于4月5日清明节当天赶到辽国上京。
  在驿馆安顿下来,秦桧大吃大喝一顿后,对接待的辽国礼部侍郎巴根道声抱歉,说是旅途劳累,回房倒头就睡,让巴根有点傻眼,他原本以为秦桧第一时间是递交国书,要求面圣呢。来之前,耶律浚还专门交代他,不要轻易答应秦桧面圣的要求,拖他几天,这回倒好,人家根本不在乎。
  巴根冷哼了一声,气冲冲走了。邓水兵一路陪着笑将巴根送出驿馆。
  回来后,邓水兵来到秦桧的房间,对正躺在床上的秦桧道:“秦大人,你这是唱的哪出戏啊。”
  秦桧笑道:“如果我们一来就上赶着去求见耶律浚,他知道我们有求于他,肯定不会见我们,与其这样,我们不妨以静制动。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有的是时间,而辽国不见得等得起。”
  邓水兵一想的确是这个理。
  秦桧又道:“辽国,虎狼之国也,草原的生存法则就是强者为王,跟他们讲礼义廉耻无异于与虎谋皮,所以我这次也豁出这张老脸,跟他们比不要脸。”
  邓水兵竖起了大拇指,道:“那秦大人就不怕落一个不好听的名声?”
  秦桧呵呵两声,道:“兴国,你觉得朝堂那些相公名声好不好?”
  邓水兵道:“在老百姓心目中还算好吧,但是在官员当中就那么回事了。”
  “还是啊,”秦桧抚掌笑道:“如果结果是好的,老百姓也不会说我的名声差,至于士大夫,就无所谓了,说你好就好,说你不好就不好,还不是一张嘴两张皮。”
  邓水兵由衷佩服,道:“我知道为什么政事堂那帮人精会派您当任正使了。”
  秦桧拉下脸,道:“兴国,你这是损我还是夸我?”
  ……
  巴根进宫向耶律浚禀报情况,耶律浚觉得秦桧这个人还挺有意思的,对巴根道:“不着急,等明天再说,这样,晚上给秦大人和邓大人送几名美女过去,洗洗风尘。”
  巴根大笑,拍马道:“陛下高明,我倒要看看他接是不接。”
  晚上,巴根又来了,带了30名美女,这些美女都是西域各国美女,长得都不像东方人,但是个个性感,丰乳肥臀,看得辽国使团那帮禁军眼神发亮,直流口水。
  秦桧、邓水兵笑着迎出来。
  秦桧一躬到底,道:“巴大人太客气了,不仅好吃好喝招待着,还送来这么多美女侍候,那我就笑纳了。”
  巴根点了两名美女出列,道:“这两名美女,是吾皇点名赐给秦大人的,秦大人一定要收下。”
  又为邓水兵点了两名金发美女。
  秦桧笑道:“巴大人放心,我一定自己留着。”
  巴根走后,秦桧让邓水兵把美女给众人分了,自己搂着两名美女径直回了房,一夜风流快活不提。
  第二天,那两名美女回报巴根,昨夜秦桧与她们俩盘肠大战,直到她们累的求饶才肯罢休。
  在小朝会上,巴根绘声绘色描述了秦桧大战两美女的风流韵事,众人倒吃一口凉气,纷纷竖起大拇指,赞道:“高人哪,没想到宋国人也能这么无耻。”
  要不说,辽国人又傻又实诚呢。大宋那些官员有骨气有气节的的确不少,无耻的更多,但无耻与享用美女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很多文人士大夫小妾都赠来赠去呢。耶律浚他们实在是少见多怪了。
  总之,辽国当权者们很受伤,本来想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谁知道最后被老鼠戏弄了。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