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别慌,天明还早 / 第九章 接风

第九章 接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带着烦躁与不安,杨叶子踏上了开往凤襄的公交车。
  炎炎的烈日,打蔫的不只是村民,还有庄稼。出生的玉米苗像是要枯萎了一般,无精打采的,苦苦等待一场雨水的滋润。
  在双集镇下了车,一踏上回村的路,放眼望去,庄稼地里有很多熟悉的身影,都是在忙着灌溉。
  庄头的小树林里,三五成群的聚集着没有任务的男男女女,下棋的,打牌的,逗孩子的。有几个正在斗地主的年轻人抬头望见杨叶子,暂时撂下扑克牌,用力的打着招呼。
  有几个都是杨叶子的发小,早早的辍学,去南方打了工,如今早已成家,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叶子,你咋回来了呢?放假了?”
  “毕业了!”
  “毕业了?不上了?”
  “学是上完了。”
  “你也终于上完了,你看,你大侄子都会打酱油了。”
  “来牌不?”
  “不了,还没到家呢。嘿,大爷,你也在这玩呢。”
  “叶子回来了?天热,没啥事,树林里还凉快些。”
  “是啊,是啊,受副高的影响,这段时间有的热了。”
  “副高?什么副高?”
  “也没啥,就是一种气象”
  杨叶子和他们七嘴八舌的打着招呼。
  “晚上喝啤酒吧,在座的都有啊,一会儿我去整几个凉菜。”杨叶子向正在打牌的几个发小发出了邀请。
  “哪能让你整,我来弄。”年龄稍长的杨二饼说道。
  “不用争,晚上再说吧,你们先玩着。”
  看着穿着大裤衩,身体已经发福的这些发小,杨叶子感慨,如果不是上学,自己大概也会和他们一样,早早成家,生个几个孩子,这就是一生。
  很久很久以后,杨叶子羡慕过他们,毫不掩饰的表示对他们生活的向往。不过,现在,他是满心的优越,并且对他们满怀着同情和怜悯。
  陈兰正在家中拆洗冬季的衣物,杨树立去了东丘补充货物去了。
  这个时节,是生意的淡季。马路市场上,卖家比买家多。但饶是如此,杨树立还是保持着五天一进货,确保自家经营的都是适销对路的。
  一个月能赶24个会,剩下的六天,杨树立去东丘进货,陈兰在家休息,也和上班似得,说起来,陈兰倒也满足。
  杨树立回来了,一天的疲惫也难掩心中的喜悦。为了这一天,他付出了太多太多。拿着杨叶子递上来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虽然看不明白上面写的是什么,但还是端详了很久,“杨叶子”“修完全部指定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看着这些字眼,像是毕业的是他自己。
  还是老规矩,顾不得盘点货物,杨树立带着两个证书来到了杨家的祠堂。将证书当做贡品,恭恭敬敬的摆放在了供奉着先人牌位的台桌上。
  杨树立点了香,口中虽不曾说出什么“列祖列宗”一类的话,但在将四个响头扣在祠堂的地板上时,眼中竟也是满含热泪。
  提到祠堂,现在社会已经很少能见到了。在那个有些****的时期,早就被看做是封建残余一扫而尽了。能够躲过劫难,零零落落散于穷乡僻壤的少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经受了一遍人们从思想上的抹杀。经过这两次之后,恐怕是走遍全中国也找不出几个像样的或者说功能完整的祠堂了。能留下来的几个也被束之高阁,成了供人留下一面之缘的旅游景点。
  杨树立的这个祠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算作祠堂,它充其量算是一个议事的大厅。杨树立统领杨家的家族事务之后,将自家的老房子,按照想象当中祠堂的样子,作了改建,并购得隔墙邻居家废置许久的院落,作了翻修平整。这样一来,原来的老房子,可以用来商议事情,隔墙的大院子可以用来操办家族的红白喜事等重要活动。
  在院落中,又另辟一间净室摆上了先人的牌位。在杨树立的倡议下,大年初一拜祖的仪式原来都是分散在几个长辈的家里,现在统一在这个院落举行,尝试了两三年,也确实觉得庄重,隆重,所以族里其他人也不在说什么。后来,杨树立又把家族重要事情的商议地点统统选在这里,也是有意让先人见证的意思吧。
  杨家的这个祠堂,就这样,在杨树立的主导下,也随着杨树立的个人奋斗,在古月楼成了一个象征,也在杨家一族成了一个精神的高地。
  用毕业证书祭拜先人这样的举动,在旁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甚至觉得小题大做,但杨树立就是这样,总是让生活充满着仪式感。“不得不说,正是这种近乎愚昧的生活仪式,让我们家族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是杨叶子在多年之后对杨树立某些做法的一个评价。
  时钟过了《焦点访谈》的点了,暑气退去,杨树立家的小院热闹却刚刚上来。知道父亲的安排之后,杨叶子将和发小的聚会改在了别日。
  杨家族里几位长辈都来了,主题只有一个,杨叶子毕业的家庭典礼。
  杨叶子忙不停的在让着香烟,忙不停的在回答着叔叔大伯们的毕业问询,不亚于又一场的毕业论文答辩。
  “工作分配哪了?”
  “有女朋友了吗?”
  “要为杨家争脸啊”
  怎么问的都有,问什么的都有。三杯酒下肚,话题已经从杨叶子毕业这件事岔开了,已经被杨树立升华为整个杨家的荣辱与辉煌了。
  叔叔伯伯们,将记忆中能搜集到的关于毕业的线索用到了极致,什么太爷爷毕业之后的机遇与波折,哪家亲戚家的小孩毕业后去了BJ发展,哪家亲戚家的小孩毕业之后误入传销至今没有音讯,最后大家将话题回归杨家的荣耀,谈论起现在古月楼的势力分割。
  像这样的时刻,一年之内如果不出现特别重要的事情,往往只有在春节大的家庭聚会时才会有。
  杨叶子很熟悉这样的场景,在外求学多年,包括以后在外工作的很多年里,他也会从对这样的场面回忆中汲取一些奋进的力量。
  “清明不回家是忘祖,过年不回家是忘根”,杨树立常常这样说。可饶是如此说,一年当中清明回来的家族子弟还是很少。奔波在沿海各大城市打工的杨家儿郎,没有杨树立心中的坚守,清明节,在一年之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回来一次太麻烦。过年,就不一样了。这个全国人民大迁徙的节日,杨家的儿郎自然也是要回来的。
  院外雪花飘落,院内济济一堂,用美酒洗去一年的疲惫,许下来年的美好愿望。也不得不说,这个时候,是一年当中最适合说大话吹牛皮的时刻,因为这些统统会被定义成“美好的希冀”。
  杨叶子有时会很讨厌这样的时刻,因为就像雪花掩盖了这个世界的污垢一样,这个节日也掩盖了人们的辛酸。在外摸爬滚打,可以穿的破破烂烂,可以吃的难以下咽,可以住的抬头可以望见天,可以蓬头垢面做牛做马,但在回到家的这一刻,必须是干干净净的,体体面面的,在工地上穿破的衣服还在工包里放着,不舍得扔,因为节后出了家门,还要穿上它去讨生活。
  可在工作两年后的那个春节,喝着家里的酒,吹着自己的牛,他突然就被这种自己一贯鄙夷的欺骗感动了,这才是农家人最本真的生活,这种欺骗很可爱。
  这天的宴会,进行到很晚。杨叶子的大伯还是很守信用的喝醉了,他总是这样,一喝酒醉。三杯下肚,便是醉态,然后,再喝多少,都会是一个样子。
  如果以量来论断,谁都喝不过他,可如果以状态来论断,他谁都喝不过。冬季喝酒,他的美称是“凉菜”,因为,不等上热菜,就已经醉了,从来不知道热菜啥味。夏季喝酒,他的美称是“热菜”,因为,桌上的凉菜都放热了,他还不让结束。
  文三爷也喝多了,一直拉着杨叶子的手,说着吃大锅饭的时候,杨家是怎么怎么的受委屈,说那时候的日子有多艰难,还说到现在的生活不容易。这些内容,每年都会在春节的时候听他叙述,不同的时,今年提前了一些。
  宏艺叔状态还行,不过说话时舌头明显不利索了,在不停的拿杨叶子和他儿子作着对比,说起儿子在外打工的情状,半是怒其不争,半是哀其可怜。
  金涛叔也颤颤巍巍,在不停的拍打杨叶子的肩膀,用手比划着“好样的”!
  晚间的蝉一惊一乍的交换着,有的明显是到了时限,只听扑扑楞楞的从树上落了下来。杨叶子把他们一一送回家,回来的路上,杨叶子想到了柳容若,本想打个电话,平时这个点她还没有睡,可犹豫一下,还是作罢。
  奋斗,唯有奋斗,毕业了,为了爱人,为了家人,奔跑吧,少年。鼓荡着英雄的梦,杨叶子睡着了。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