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都市毒蛊 / 第七十章 被迫相亲

第七十章 被迫相亲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白仙姑转为苏书后,笑答道:“现在不怪我爱管闲事了!”
  “你得理不饶人!好吧,我原谅你了。”杜清韵见他还提这件事,有些生气,但想想母亲,就勉强原谅他了。
  苏书逗了逗杜清韵,见杜母烧完纸钱后,掏出一把零钱,要全塞在功德箱里。忙上前阻止了杜母,说:“不用这么多,意思一下就行。”说着从杜母手中抽出一毛钱放功德箱里,说:“这样就行了!”
  “太少了吧?”杜母为难道。
  “没事,我这就是量力而行,随心意。”苏书辩解道。
  看苏书温和地微笑着跟母亲说话,杜清韵不得不承认,这人真不错,心肠好,又帅,又能干。
  阻止了杜母,苏书准备去拿东西,突然想起件事,问:“婶,你们准备怎么回去,坐车吗?”
  “我们脚走着回去!”杜母回答道。
  “到你家要走多久?”
  “四个多小时吧!”
  杜母不太肯定地说。
  “现在我们村里也没马车了,走回去的话,天早就黑了。要不你们在我家住一晚,明天有车再回去?”苏书想了想建议道。
  杜母想了想,自己赶夜路倒没什么,只是看苏书不愿意。有些为难道:“可是她奶奶还在家里,我们不回去怕她着急。”
  “这好办,给你们村委会打个电话,让人告诉家里一声,不就行了。”苏书出主意道。他实在不想连夜走路去这么远的地方,还不如白天坐车去。
  母女两相互看了看,勉强同意了。
  苏书带着她俩去岳万国家,让岳万国找找静河村委会的号码,然后领着去村委会打电话。
  岳万国和静河村的村官很熟,聊了几句。杜母又让帮忙报声平安。
  母女俩放下心来,杜清韵聊到小学新建的教学楼,说想去看看。
  苏书就领着去看看,楼已经盖好两层了。高大的楼房在农村基本没有,镇里都少。
  新建的操场,水泥的光滑漂亮,比以前土垫的操场强多了。
  还有新建的篮球架,旗杆,都是别的小学不具备的。
  在新楼旁边,还有一块碑记录了苏书捐出大笔诊费,新建了这教学楼,让学生要好好学习什么的。
  苏书觉得有些夸大,但杜清韵却很崇拜,跟苏书说:“我们在来的路边,就见一石碑上有你捐款修路的事,再看看这里,我突然觉得你真的很厉害,心地又善良。”
  看杜清韵突然夸自己,自己还真有点不适应,苏书不好意思地说:“也没做多少事,上面都夸大了。”
  杜清韵见苏书有些脸红,觉得很神奇,他怎么夸几句脸就红了?
  见杜清韵一直看着自己,苏书摸摸脸问:“你一直看着我,我脸上有东西吗?”
  杜清韵才觉察到这样看着别人有点傻,害羞地低头道:“没没,没什么?”
  见杜清韵害羞,苏书笑着说:“你脸很红呀!怎么了?”
  “要你管。”杜清韵回了一句,故作骄傲地走了。
  旧教学楼后边,一群木匠在做课桌,陶木匠也在里头。
  苏书过去问:“陶叔,你不是在帮我做家具吗?怎么又到这做课桌来了?”
  “你的家具做好了,正上漆呢!要好几遍,这不这边做课桌给钱,我就过来混几天。”
  “你可别把我的家具做坏了?”
  “那怎么可能,这些家具可是我的最高成就,我怎么会把它弄坏?”陶木匠解释说。
  和陶木匠聊几句,知道课桌的木头很充足,还做了些办公桌、书架什么的。
  三人在学校逛逛,就回到家里。休息一会,苏书指给她们晚上睡的地方,在进门右侧的新房里。里面已经勉强能住人了。
  苏书家棉被倒挺多的,都是苏奶奶洗干净放好的。
  苏书把它拿出来,趁太阳还在,晒晒潮气。她两也跟着忙前忙后的。
  见苏书的新房空空旷旷的,又帮他打扫屋子。见拦不住她俩,只好跟着打打下手。
  等清扫完屋子,太阳要落山了。苏书要去做晚饭,也被她俩阻止了。苏书只好指出东西在那,让她俩做饭。
  苏书趁她俩做饭的时候,去侯三家,让侯三明天送他们去静河村。
  路修通了以后,跑镇里变得有利可图,又多了几家马车跑镇里。要不侯三可不会接这活!
  回来后没多久,饭就做好了。杜母看着四五个菜,肉,鸡蛋都有,对苏书说:“你真的太客气了!我们找你帮忙,还这么丰盛地招待我们。”
  “你们不是又打扫卫生,又是做饭。而且我平时也吃这些。”苏书倒没说错,一有机会,他就弄点肉吃,馋得厉害。
  估计她俩也饿坏了,苏书也就不客气,先开始吃了起来。
  吃完饭,苏书又泡了杯茶。三人坐着聊天,大体上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苏书这才知道,这位校友叫杜清韵这么好听的名字。
  他父亲得了疾病去世的,杜母是知青,因为身体有病,当时怕熬不过去,就嫁给了杜清韵父亲。没想她父亲还先走了。
  加上她爷爷走得早,一家就三女人,两大的还一直生病。所以生活条件不是很好。还好她家做酱特别好吃,很多人购买,才能不停看病,同时还供女儿上学。
  苏书也讲了自己的事,当两人知道苏书现在已经是孤儿的时候,心里同情,但更加佩服。他这么小,不但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的,还能帮村里修路,修学校。
  杜清韵有些崇拜地看着苏书,他把自己想象中的事情变为现实。她也想过要怎么样才能提高家里的生活质量,让妈妈,奶奶不再受苦。
  但每次和妈妈讨论这个问题时,都会被骂一顿,总说她能力不够,在农村就废了,一定要她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为了不让母亲失望,她年年是第一,是红旗中学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人。
  因为自己做不到,对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能靠自己生活得不错。她确实是很佩服。
  杜清韵问:“你当时退学不遗憾吗?”
  “遗憾呀!我成绩还不错,老师都认为我有机会考上大学。但首先我要活下去,我奶奶临终前就担心我饿着,我不想让她担心。”苏书想起奶奶有些伤感。
  看着苏书的样子,杜清韵有些心疼,鬼使神差地抓着苏书的手,坚定地说:“看你现在的样子,你奶奶一定会为你自豪的。”
  苏书感觉到一只有些粗糙的手紧紧握住自己,知道她是为了安慰自己。
  他也握住她的手,说:“你也要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苏书说完心里想:她手指有些粗糙,手背却很软滑。
  苏书反握着她的手时,她就突然醒悟过来,自己还是第一次和男人手牵着手,忙要把手抽出来。但苏书握得紧,一下没抽出来。想到母亲在旁边,又不太敢用劲。偷偷看了眼母亲,见她正打瞌睡,才松了口气。
  又低声对苏书道:“快放开。”
  看着杜清韵要生气了,苏书忙放开她。说:“我在想事情,所以没发现。”
  杜清韵脸又热又红,低着头不敢说话。
  两人沉默一会,苏书凑近她说:“我不会跟别人说的。”
  杜清韵抬起头,瞪了苏书一眼。
  苏书笑着大声说:“有些晚了,我领你们去洗漱,早点休息。”
  杜母被吵醒,杜清韵只能跺跺脚,不敢再说什么。
  苏书带着她们去了洗漱的地方,这里是苏书根据李爱国的意见修的?据说城里人都这么修。
  有洗漱的地方,有浴室,旁边是厕所。浴室还用瓷砖镶嵌起来,有个淋浴喷头,连接着水管。最上面连接的是一个刷黑漆的汽油桶,有太阳水是温的。
  苏书给她俩说了下怎么用,如果要洗澡的话。
  介绍完,苏书就走了。
  母女俩走了一天的路,忍不住洗了个澡。杜母交代杜清韵小心不要把脸上的东西洗掉了。
  两人痛快地洗了个澡,抱着被褥睡觉去了。
  苏书稍微洗漱一下,就开始修炼起来。
  杜清韵想着今天的事,有点睡不着。苏书家的一切,都让她对苏书很佩服。
  她又想着今天和苏书手拉手,他的手很软,很嫩,很暖和。想到这,偷偷看了一眼母亲,她已经睡着了。还是害羞得用被子盖住自己的头。
  杜清韵在被子里想:奶奶老让她找个上门女婿,好让家里有个男人支撑,还说读书没用。不过妈妈一定要自己读书。为这事吵了好几次。
  要是自己嫁苏书,那自己家的事都解决了,奶奶,妈妈看病都方便多了。
  他不会看不上自己吧?凭本姑娘的容貌,他还不低声下气地跟过来?
  想到苏书低声下气地求自己,杜清韵开心地笑了起来。又想到自己嫁给苏书,在被子里用手蒙着脸,脸烫得厉害。
  就这么胡思乱想,一会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真舒服,有些不太想起来。没有黄大仙打扰,也没有妈妈撕心裂肺的咳嗽和大声的喘气。
  一切都那么美好,想着自己幻想了一晚上的嫁给苏书,杜清韵更加不敢起来了。
  没想在被子里眯一会,又睡着了。
  苏书做了早餐,见她母女没起来。也没叫,自己全部吃光,又开始做午餐。
  午餐快做好了,杜母才起来,一看太阳老高了,忙把杜清韵也叫起来。
  见两人有点不好意思,苏书道:“这段时间你们休息不好,多睡会是好事。快去洗漱,要开饭了。”
  两人去洗漱,但苏书觉得杜清韵今天怪怪的,不理自己,又偷偷的看。她搞什么鬼。
  摇摇头,苏书继续去炒菜。
  等俩人洗漱完,三人一起吃饭,没多久,侯三来了,在门口就喊:“苏书,苏书,你什么时候走呀?我等了两个多小时了。”
  杜清韵看了看妈妈,两人都有点尴尬,在别人家睡觉,睡过头了。
  苏书在客厅说:进来,我们在吃饭,吃完饭就走。你吃没?”
  侯三进来,听苏书说:“我也没吃。”
  “那就在这吃点吧!”苏书问。
  侯三也没客气,苏书拿碗筷给他后,就吃了起来。
  吃完饭,收拾完。三人做着马车先到苏德中家,苏书把钥匙给他,让他帮忙看着点屋子。
  一路上苏书问侯三:“现在有几辆马车跑镇里?”
  “有四五辆了,一看路修好了,来回时间短了,马上来抢生意。”侯三愤愤地说。
  “那你现在收入还行吧?”
  “行什么呀!就以前一半。咋们村就这么多人,会去镇里的也就这么几个。马车多了,收入也少了。”
  “你也别急,他们都是没农活了,赚几个零花钱,到有农活的时候,大家都不会跑的。”
  “但愿吧!”
  “村里有没有人想过买辆汽车什么的?”苏书打听下。
  “没有,那玩意多贵呀!”
  “看来修路作用没我想象中的大。”苏书有点苦恼地说。
  “怎么没作用?以前卖点粮食,只能一次一次往外运。现在好了,雇辆汽车,一次就卖完。以前修房子,材料一马车一马车的往村里搬,多费劲。你看现在修学校,一汽车拉到学校里,多省事。村里谁没念着你的好。”侯三反驳道。
  几人聊着天,两个多小时就到了静河村。苏书付钱让侯三回去,又在村里商店买了些糖,糕点,罐头。提着到杜清韵家。杜母坚决反对,不让他买。还是苏书说是给杜奶奶的,她没权利反对。
  静河村从高空看是一长条形,杜家在村头。看苏书提着很多东西,一路有人问杜母是你家什么亲戚?还有人问:“清韵,你对象吗?是不是来订婚的?”羞得杜清韵狠狠地瞪了苏书几眼。苏书心想:“这又不怪我,谁让我这么年轻,帅气呢!”
  连杜母都打量了苏书两眼,觉得如果做自己的女婿还是不错的。
  到了杜家,三间土墙瓦房,两间猪圈,就是杜清韵家了。院子土垫的,看屋后还有一片菜地。
  四周用矮石墙围了起来,院子收拾得很干净。
  杜清韵欢快地喊着奶奶我们回来了,跑了进去。
  苏书进去时,杜奶奶已经到门口了。
  苏书说:“奶奶我来看你来了。”
  杜奶奶牙齿都快没了,笑得合不拢嘴。说:“欢迎欢迎,这小伙长得真俊呀!”
  苏书把东西递给杜清韵,杜奶奶说:“这孩子,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
  “应该的,看长辈不能空手来。”苏书很有礼貌地说。
  杜奶奶越看越满意,问:“家里几个人,都有谁呀!”
  听说还是孤儿,那更满意了。安慰道:“别难过,以后娶了清清,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听杜奶奶这么说,三人惊呆了。杜清韵不敢呆在这都跑里屋去了。
  杜奶奶说:“都多大了,还害羞。”
  杜母忙拉着杜奶奶说:“妈,你搞错了。这这是过来帮我们赶跑脏东西的大师。”
  “这哪像什么大师?这么年轻。”杜奶奶不相信。杜母好说歹说才让杜奶奶明白这是大师,不是什么孙女婿。
  但杜奶奶还是不死心,说:“孩子,今年几岁了?”
  “今年十八。”这边都算的虚岁。
  “我家清清十六岁,正好。有没有合适的人了?”
  “没有,我还年轻。”
  “十八了,搁以前,孩子都有两了。该考虑个人问题了。”
  杜奶奶拉着他的手说:“我跟你说,我家清清又勤劳,又善良,做饭,洗衣,田头地里都是一把好手,模样也不错。你觉得她怎么样?”
  苏书尴尬地说:“很好,菜做得很香,也很勤快,人也很善良,又孝顺。”苏书看见杜清韵在偷听,忙夸奖几句。
  杜清韵在里屋用被盖着头,脸羞得通红,后来解释清楚了,才松了口气。听苏书在评论自己,才悄悄地上前偷听。不过门上有缝隙,被苏书看到了。
  “你觉得好就行,你说我把清清许配给你,怎么样?”杜奶奶听苏书夸奖自家孙女心里高兴,就问。
  苏书都蒙了,把求助的目光看向杜母,没想杜母也在考虑这种可行性,没看见苏书求助的目光。苏书这才支支吾吾说:“这,我们昨天才见面,我觉得我们太快了,是不是不太好?”
  “那倒也是。”
  苏书刚松口气,杜奶奶又说:“那你们就先处着,一年半载就可以结婚了。”
  苏书彻底抓瞎了,忙看着杜母。
  杜母忙悄悄跟杜奶奶说:“这孩子脸皮薄,你老这么逼迫,怕把他吓跑了。”
  杜奶奶才不提这茬了。跟苏书询问起家里的历史来。
  苏书如坐针毡,耐心地回答着杜奶奶的提问。
  直到杜母问:“你要请白仙姑,需要做什么准备?”
  “我要去周围看看环境,晚上才能行动。”苏书忙说。
  杜奶奶听了,忙道:“清清,你这死丫头要躲到什么时候,还不陪苏书去四周转转。”
  杜清韵见躲不过,才磨磨蹭蹭地从里屋出来,跟着苏书出门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