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活字印刷术,说起来挺简单,但要实际来做,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wWw.aiyouShen.cOm】一个是雕刻活字要用的材料,可以用木材、铜、铅、胶泥等。二是排版问题,这个可是个技术活,要排版的人认识字,还要版面印刷效率高。经过考虑,叶凡决定雕刻活字的材料就用胶泥,这是暂时最好的选择。因为木材有纹路,易坏,稳定性差。铜、铅之类的金属又较贵,花费较大,不适合。
而排版问题,叶凡采用了后世明朝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架。
转轮排字架的主要构造,有轻质木料作成的圆桌面似的大轮盘和轮轴。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约3尺。轮盘是贮存活字的,可旋转自如。
轮盘上铺有圆形竹制的框子,将活字按韵分类放在里面,每韵每字都依次编好号码。同时准备两架轮盘,一架存放选出可用的字,一架存放普通常用的字。
另有两本册子,登录轮盘上活字的号码次序。排版时一人从册子上报号码,另一人坐在两架轮盘之间,按所叫号码转动轮盘取出活字,“左右俱可推转摘字”,很是方便。
所以叶凡最终选选择了这种排字时以字就人,减轻排字者劳动强度,提高排字效率的科学方法。
经过五六天的辛苦实验,叶凡终于将胶泥活字制作出来。而后他又在仆人中选取那些会雕刻的人出来,但让叶凡失望的是,几千人里总共就找到两个人会雕刻,而且他们还识不得太多的字。
原来这两个家伙的长辈以前是帮人雕刻坟碑的,他们由于年轻,才二三十多岁,根本就没学全学到位,所以就成了会雕刻,但不识字的奇葩。
不过叶凡也知道这样的事急不得,所以雕刻字的时候,他总的协调,让两人跟着他,虽然人少,但也比自己一个人来的强。
而后又过了两天,王麻子找的木匠也把转轮排字架给做出来了,叶凡试了一下,感觉不错,就让木匠加紧赶制,先做个十套出来。
之后,叶凡带着两个会雕刻的仆人就宅在书房里不停的雕刻活字,经过一个月的不断努力,叶凡终于将一套《论语》给雕刻了出来。
他大喜所望,立刻来到工坊,让人叫来崔景、梁妈两人在旁边看他操作,让他们好好学习,今后这印刷坊就交给他们了。这让两人大喜,两人表示一定会好好学习,负责好今后的印刷坊。
通过一天的断断续续的实验操作,叶凡终于将这转轮排字架给捣鼓清楚,操作也流畅了起来。而后叶凡让崔景换字,梁妈报号实际操作了一遍,看他们的样子已经了解了这种印刷术的技巧,这样他才离开印刷坊。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八月底,这段时间叶凡在忙碌,庄园里的仆人们也没闲着,因为秋收,他们比叶凡更忙。
在叶凡忙的差不多的时候,庄园里的粮食也收割入库,那粮食一袋袋在仓库里堆着,这让叶凡今年吊了几个月的心落了地。
八月的最后一天,叶凡终于有时间来到仓库,他之前只是大概来看情况,但不了解实际的收获,今天他过来就是为了此事。
接过春兰递来的统计薄,叶凡仔细查看,上面记载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情况。共播种七万五千亩稻谷,收获十万零五千石,播种五千亩红薯,收获八万石,播种一万亩玉米,收获十万石,播种一万亩土豆,收获一万五千石。播种两万亩小麦,收获三万石。还有一些其他粮食比如大豆收获一万石,绿豆五千多石,高粱两万石等等。
叶凡看着手中的统计薄,一页一页的看,他知道,这么多的粮食是经过去年和今年累积起来的,但他还是很激动。有了这些粮食,对于眼下叶家庄的几千号人吃饭的问题,叶凡就不操心了。
是的,人有了饭吃,才能干活,才不会造反。他相信,在最近的十年以内,他庄子里的仆人可能是全大汉最能吃饱的仆人了。
而看着那不断新建成的一排排仓库,叶凡努力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可最后还是控制不住,对着天空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叶凡更是跑到那些仓库一个一个的查看,那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见少过。
叶凡终于体会了什么叫做“家有余粮心里不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眼下他就是这样的感受。
之前去山外之时,他可是看到了无数妻离子散的百姓,那凄惨的状态让他很是担心自己的庄园,如果今年受到天灾的影响而收成减少是个什么后果,自己庄子里的七千多号人吃不饱饭那将会怎么样,这让他无时不刻在担心。
还好,还好,叶凡冷静下来之后心里默念。
不过虽然眼下庄子里的粮食颇多,但叶凡还是跟春兰招呼一定要合理用这些粮食。
比如做米饭的时候,就做成土豆米饭、红薯米饭等等,这样可以节约大米,还能让仆人们抗饿。
再比如那些大豆,留下足够的种子后,全部压榨成豆油,多给仆人们补充油水,这样吃饭也会吃的少一些。还有豆渣也可以拿去喂牲畜,一举多用。
还有早上的时候不要光吃面条,馒头。应该给仆人们多吃包子,里面就包些土豆、野菜什么的,里面的陷儿多放点油,照样吃的饱饱的。
另外就是要多多加工副食,比如粉条、土豆块什么的,这东西易存放,仆人们又喜欢吃,就要多弄点。
可以说,叶凡为了节省主粮可是操醉了心,直把春兰逗的哈哈大笑。虽然笑过,但春兰还是同意了叶凡的意见,毕竟她管着整个庄园的物资,知道庄园每天的消耗,如果不节省一点,要是碰到什么特殊情况,那又得抓瞎。
九月,天气渐凉。粮田里的白叠子终于可以收获了,而那大片的玉米也要变得成熟。这让刚刚休息了没几天的仆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不过虽然忙碌,但他们心里都特别带劲。
因为今年白叠子种了许多,他们终于可以人手两床用白叠子做的被子了,这两床被子一床用来铺床,一床用来盖那真是美妙的不行。
去年由于白叠子数量不够,再加上后来新加入几千人,导致少爷只给了三级以上的仆人发放了用白叠子做的被子,听说那被子比木棉做的暖和多了,大家都在翘首以盼呢。
为了今年多收点棉花(后文开始不叫白叠子了,别扭),叶凡也是花了心思的,还特地将新开荒的一万亩地专门用来种植棉花。经过十来天的忙碌,收成还不错,总共收到二万八千多石的棉花。
收割了棉花之后,叶凡让人按照每床被子十二斤的重量弹制,先做五万床出来,一方面发放给仆人们过冬之用,多余的则储存起来;另一方面将剩下的棉花用来制作布匹,制作衣服。
工作安排下去后,叶凡当然就不会管这些杂事了。他觉得他今年过的节奏相当快,事情看着不多,但总是有忙不完的事,让他有点无可奈何之感。
可是他想休息也不行,因为活字的雕刻还得继续,这让他有点觉得自找罪受的感觉。但那又什么办法?庄子里人才太少,再加上其他人都在忙碌,自己虽然作为主人家,但怎么说也还是要眼光放长远一些,暂时的辛苦可以换来将来的太平,何乐不为?
于是乎叶凡又投入到了辛苦的雕刻活字的工作之中,在此期间,他也将一些教材编制了一份,主要是拼音、数字等基础的东西。
按他的计划,云雾书院将会分为外院和内院。外院主要学习识字写字、基础算术、礼仪以及简单的武学。
内院里的学生则是通过外院的考核之后才能入学,里面将会系统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而能入内院学习的学生,那肯定是识字的,那个时候学习专业的知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说他编制的教材暂时主要是让外院学习的,内容也是些简单易学的东西,可以让新来的学生们快速的拥有这个时代的人要很久才能学到的知识。
如果新生通过一年学习,拥有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比如算术,认字等,那将会让书院的名声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而书院也可以在外院之中招收一些本来学识就不错的,成绩优异经过外院改造之后的学生进去,以此来充实书院的整体素质。
当然了,叶凡教那么多的学生,说是什么为国储备人才,但他也没那么好心的搞什么免费教育。眼下天下尚未平定,免费教育太不靠谱,穷人连饭都吃不饱,生存都是问题,你让他们来学东西那不搞笑吗。
再一个有人会说,那叶凡可以提供粮食让他们学习啊。那可不行,要是这样的话,很多人不是为了学习而来,而是为了吃饭而来,这可不是叶凡的初衷。
吃饭的问题,可是大问题。举个例,就不算多,以一千人为例,一人一天吃两斤粮食,那一年也要六百多斤,一千人一年就得六十多万斤粮食。乖乖,那么多粮食,而且他们可是没有一点生产,那时间长了可是相当不妙。
弄好教材,叶凡的活字雕刻也开始快了起来,起初的外院也只要四本教材就可以了,所以经过两个月的忙碌,在农历十月底,叶凡终于把四本教材的活字弄出来了。除掉之前的《论语》之外,剩下的还有一本《云雾初级算术汇编》、《云雾初级识字汇编》、《云雾初级地理汇编》、《云雾初级风俗汇编》这四本书。
将活字拿去给崔景让他加紧印刷后,叶凡才算闲了下来。而在他刻字的期间,庄园里又收获了一批玉米等其他粮食,这让他又高兴了一阵。
他突然觉得自己当初无意间来到月亮湾好像是受到万物的指引一般,给了一个这么好的风水宝地,让他安居乐业。这让他万分庆幸,没有像前世小说的主角一样过着总是阴谋仇杀的日子。
感谢书友“网格情缘”、书友“我心飞翔”的推荐票,谢谢支持,谢谢。
(本章完)【本章节首发.爱.有.声.小说网,请记住网址(Www.Aiyou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