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二零零三年四月份,大家就在一片战战兢兢之中度过。
这一天,作为软件2班的班长,陈伟和另外一个专门设计的卫生委员,正在挨个寝室的给大家进行体温测量。
202寝室基本上是最后了,一脸严肃的结束了今天的体温测量,看见大家都很正常,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陈伟让另外一个人先回去复命,自己留下来陪着大家闲聊。
“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陈伟叹了口气,作为班长和学生会的干部,他的消息算是灵通通。连带着他们寝室也知道的多一些。
所以,对于目前的情况,大家是不怎么担心的。
因为至少在学校里,先期的几个被隔离的都是正常的感冒发烧,现在经过半个月的观察,早就出了隔离楼。
现在这段日子以来,全校师生是慎重又慎重,平时卫生习惯不好的,恨不得一天洗八次手。
虽说已经进入了四月份,天气渐渐地变热了。要是往年在金陵,晚上睡觉早就不盖被子了。
现在包括顾宇在内,在大条的人都会防止自己着凉。
果然,这段时间以来,再也没有发生状况。学校专门划拨的隔离楼,已经空置下来。
大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恐慌不安之后,心情渐渐的平复下来。
这一静下心来,就对现在的日子感觉到厌烦。每天重复的生活,快要把人给逼疯了。
顾宇一边仔细的给寝室的角落里撒上生石灰,又往空气里喷了大量的“84”消毒液。一边听着陈伟的抱怨,和周围陈鑫和王晓阳煞有介事的应和。
不时的点头答应他们,实际上却在分心走神。
因为这两天,他又想到了一个点子。正在思考者可能性。
再过十年,类似这次“非典”的情况恐怕都不会发生。
这一点顾宇是肯定的!
因为后来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时候,社会虽然有一定的恐慌,但没有像这一次一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转,长达数月之久。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肯定有信息不通畅的原因。
现在不像以后,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爆料人。
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用不了24小时,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了。
今年爆发的“非典”疫情,一开始就是各地情况不实,人民和政府了解过少导致的。
如果能有一个不受阻碍或者是受到阻碍少的宣传渠道,也不会导致现在这种情况。
以国家的力量,肯定可以第一时间把情况给控制住,缩小影响范围。
说到底,都是吃了信息不通畅的亏!
网络,自媒体时代的重要工具,现在还处在发展期。
说道这里,后世最有影响的几个平台之中,顾宇最为看好的就是微博了。
可以说,再过十年,最火的新浪微博。不管新浪公司怎样的作死,新浪微博一直是同类产品中的顶尖。
就连背靠腾讯QQ,拥有几乎全国潜在用户支持的腾讯微博都干不过它。
明星、商人、网红,甚至是政府部门入驻新浪微博,开通官方微博,都给新浪微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
那些纷纷扬扬的消息,如同雪花一样。
所以,虽然新浪微博经历了营销过度,消息造假等等丑闻,还是不太能够影响它的地位。
微博源于博客。
在2000年,博客开始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但都业绩平平。
直到2004年,发生的木子美事件,才让中国民众了解到了博客,并开始运用博客。
2005年,国内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原不看好博客业务,也加入博客阵营,开始进入博客春秋战国时代。
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他人参考和遵循。
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网络上数以千计的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
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
截至2013年,BSP商家风起云涌,已有数十家大型博客站点。新浪博客,网易博客,搜狐博客,腾讯博客,博客中国等。
与博客相比,微博有以下几个区别点:
1、字数限制:微博必须在140字以内,这是为了手机发布阅读方便,博客没有限制,因为它主要是让人在电脑上发表和阅读的。
2、被动阅读:看博客必须去对方的首页看,而微博在自己的首页上就能看到别人的微博。
3、发布简便:微博可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更新,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更新,当然也可以通过电脑更新,而博客一般来说,用手机更新非常麻烦。
4、自传播速度:博客要是靠网站推荐带来流量,而微博通过粉丝转发来增加阅读数...
5.使用人数和范围:微博的使用人数更多,范围更广,博客一般都是由专有人群使用。
因此微博对快速的生活节奏的人来说,更节约时间,更方便,同时语言也更简洁明了。
虽然已现在手机的功能,微博最方便的功能不能使用,但也不能掩饰他比现在流行的博客的优点。
还有一点吸引顾宇的是,微博可能是最容易国际化的产品之一了。
这有成功的先例,也就是国外的推特。
不像即时通讯产业,在中国QQ很流行,可出了国,用户就很少了。再加上国外老牌的Icq示弱,所以国际上即时通讯不算是太火。
即使后来出了微信也一样。
而推特确是能够在国外上市,市值几百亿美元的大公司,大产品。
推特的形式与微博相差无几,所以事实证明,这样的国际化还是很有可能的。
现在顾宇越想越觉得现在是发展这个产品的好时机,以他的技术实力,单独一个人肯定开发不出来。
但是反正现在有时间,做出一份具体的规划书,几个关键点弄好。
等到有机会,立即就启动项目,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
PS:感谢书友“真好大叔”的又一次打赏,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