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央视裤衩大楼
第二十九层,新闻评论部
六百平方大小空间,人群涌动走来走去,都在为即将播出《新闻调查》栏目,前期短片努力工作。
本来这一期节目已经录好了,台长老人家临时发话,将原新闻节目调整到下周,今天采用半直播方式,直接播出。
从现场采访到播出,时差只有短短半小时,这时候非常考验主持人控制能力,万一出了一点小差错,对电视台,对栏目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白石松是央视老员工了,这档节目便是由他主持,凭借敢说真话,实事求是的主持风格,白石松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
《新闻调查》栏目是央视打造一档评论类节目,每周六晚九点半播出,时长四十五分钟,主要针对时下社会问题,进行调查评论。
节目在社会各界影响广泛,有着极大受众群体。开播二十一年,为华夏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石松坐在主播台上,仔细阅读底稿,稿子是刚送来的,还有两分钟,节目就将切入导片,导片过后,便正式开始播出了,他必须保证不出一点小差错。
对于今天临时调制节目时间,白石松内心是有点埋怨的。早在九点钟时,原本应该在这一期播出的新闻《垃圾!垃圾!》,导片就已经播出。
这个时候临时调换,未免太草率了。
白石松是平时工作很严谨,属于完美主义者。对待自己的事业,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不过尊敬的台长老人家发话了,自然有前辈的道理,于公于私都没有拒绝的道理。
听说这次还是个新记者上阵,事已至此,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导播准备
十秒钟后切入导片
十
九
三
二
一
导播按下切入按钮,精心编辑制作的导片,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一句言论,倒下一批民族企业。一杯啤酒,引发全国热议。近日,世界著名品酒师川田小野,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对华夏京城小巷深藏宗师感到震惊,刊文中称赞这位酿酒宗师技艺高超,并且在结尾,对十年前向媒体发表侮华言论,向华夏酿酒界道歉。
敬请收看九点三十分,本期新闻调查《迟来的道歉》
主播准备
十秒倒计时
三
二
一
晚上好,各位观众。
欢迎收看本期新闻调查,我们今天讲一个关于酒的故事。
酒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平时朋友吃饭,家庭聚会,都必定要点上几瓶酒,朋友间还有戏言:感情深,一口闷。
然而对于酿酒,可能很多人听过,但现实生活中很少亲眼见过。
还记得几个月前,我和朋友出去吃饭。服务员拿上来一瓶青岛,朋友听说是国产啤酒后,立马要求换成进口的。我当时还挺疑惑,为什么?下面这条短片,就能给大家答案。
画面切换到十年前,川田小野穿着灰色西装,对美国CBC记者说道“华夏酿不出美味啤酒,它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一群农民酿出来的酒,能好喝?反正我不会掏钱购买。”脸上不屑之情不加掩饰,语气中充满了嘲讽。
CBC记者继续问道“华夏自称酿酒发酵技术,源自华夏先祖。据说啤酒最先也是由华夏发明的,您对此有何看法?”
“酒曲发酵技术,最早记载在曰本史书上。古代华夏的酿酒技术很糟糕,跟我们学习后,慢慢变得成熟,创新了很多秘方,然而现在都失传了。至于后面一点,我想用华夏一句词语来回答,它们不过是井底之蛙而已。”
画面切回直播间,白石松用平缓的语气继续说道“可能很多观众会很迷惑,就因为一个人的言论,倒下了一批企业,未免太儿戏了。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画面转换短片
很多人说起啤酒,会认为是从西方传入的,其实不然。早在宋朝,宋太祖依照原料调配酿出与啤酒成分相同的酒,据宋史记载称之为醉庭仙露。
自中国近代史以来,华夏人民饱受战争折磨,很多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在战争中因未能及时保护,而毁于一旦。
新中国成立,我国专门成立了多个历史遗物保护小组,然而在民间手艺这块,却因为寻找难,传承难,而慢慢消失。
在失传酿酒秘方调配方面,很多专家呕心沥血,仍未能将其复原。
川田小野出身在曰本东京,家族乃是酿酒世家,在曰本清酒领域,拥有至高话语权。据说清酒便是川田家族先祖酿造。
与其他家族成员一样,川田小野对酒情有独钟,然而这里说的并不是酿酒,而是品酒。
凭借家族资源支持,以及毒蛇言论,川田小野慢慢成为世界上著名品酒师。
十年前,川田小野凭借辱华言论,更是名声大噪。
画面回到演播室,白石松坐在高脚椅上,用沉重的语气缓缓说道“人辱则被欺,国弱则被辱!从那以后,国产啤酒在世界上声誉大跌,无人问津,甚至很多国人也不愿购买。我们来看看早些时候发回的报导。”
镜头出现“珠江啤酒厂”,老陈带着记者走进厂房,边走边给记者解释“这就是我们的厂房”
三千平方米大的一楼,只有寥寥几台机器,上面锈迹斑斑。记者很难相信,此时她手上那瓶啤酒,就是从这样简陋的设备中生产出来的。条件简直太艰苦了。
两人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老孙苦笑着说道“十年前当然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候我们全都是半自动化的机械,后来小曰本鬼子说我们酿的酒有问题,就再也卖不出去了。”
“十年,很难想象你们是怎么撑过来的?能和我们说说吗?”
“早先那段时间,看着生产好的啤酒,人家老外不要,一箱箱装好的货出不了港,后来实在没办法,又运了回来,只能烂在仓库里,我们心疼啊!老祖宗说:酒比粮贵,我们浪费了多少粮食,作孽啊!”老孙说着说着,眼泪流了下来,记者善解人意的递了张纸巾。
男儿有泪不轻弹,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情绪受到感染,眼角也湿润了。
理了理情绪,擦干眼泪。老孙继续缓缓说“从那以后,出口创汇的路子被彻底堵死了。国外做不了,我们只能做国内市场,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几十年,人民富裕了起来,也算有市场。”
“但若和外贸大单比起来,份额并不大。我们之前是世界第三啤酒出口大国,很多酿酒厂都是做外贸的。这就好比之前分的是蛋糕,你多一点我少一点,好歹不至于饿死。做国内,就好比分的是曲奇饼干,抢不到,厂子就活不下去。”
“再者,我们啤酒厂大多数都是合资企业,人家看外贸做不成了,立马撤资,我们也没办法。国内刚起步几年,啤酒价格很便宜。若按照以前配方,厂子得亏死,价格下去了,质量自然也掉了下去。”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是吗?”
“恩,再到后来我们发现路子走错了,也为时已晚。因为我们再国人眼中,已经产生了只能做劣质酒的感觉,现在想想,后悔莫及啊!”
“外贸市场的失去,老外撤资,加上产能过剩等诸多因素,导致这些企业被迫转型,因为没钱,只能降低生产标准,慢慢走入恶性循环。没人买,就没钱提高质量,质量上不去,就更没人买,消费者越来越少,这是一条死胡同。”白石松神情凝重的解释道。画风一转,“然而这一切,都被京城一家小店改变。”
镜头慢慢拉近,小店出现在画面当中,四周墙壁映着翠绿色竹子,天花板的白玉兰,旋梯旁黑色的钢琴,别样的吧台设计。
小米穿着乳白色唐装,站在吧台慢慢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