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亡灵收割机)”查找最新章节!
于是,她首先摆好了架势,正准备大显伸手,让那些围观的已变形未变形的小弟小妹见识见识的时候,对方抬高右手道:
“慢!”
若按照以前萧景儿的个性,那绝壁是二话不说直接上。
但是现在嘛,好歹她也是个有身份地位的人物,说话做事方面,也要给那些小弟小妹们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关于这一点,人类使用的更是炉火纯青。
无论古今东西,身份地位如此诱人,芸芸众生竞相追逐。
在这样孜孜以求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极少人能够坦然承认的「地位焦虑」:顾虑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顾虑自己在别人眼中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而依附权贵、钻营投机、为了妆点门面而过度消费,都是典型的症状,造成人们晚上辗转难眠。
崇高的身分地位,带来资源、自由、享受……然而,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伴随爱慕身分而来的「地位焦虑」,却普遍困扰着世人,解脱之道,在于从追求身分地位带来的财富,转向其他人生焦点。
崇高的地位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包括资源、自由、空间、生活享受、时间;而另一项同样重要的好处,则是受到别人的关爱与珍视——表现在外的行为是邀请参与聚会、奉承、欢笑(即使笑话很冷)、恭敬,以及殷勤。
许多人都认为(但很少人公开承认),崇高的地位是世间财物中最美妙的一样东西。然而,伴随爱慕身分地位而来的,是一种焦虑感,担心自己无法达到社会所定义的成功,而将因此丧失尊严与他人的敬重;担心自己目前在社会上的地位太低,或者自己的地位可能会跌落。这种焦虑感危害极大,足以毁掉我们的大半人生,但许多人着迷的程度却与日俱增。
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这种普世存在、却极少有人直接提及的焦虑,那就是︰顾虑别人和看待自己,顾虑自己在别人眼中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赢家还是输家。
回溯两百多年之前,拿破仑是当时欧洲最有权势的人,但是他在幽默感面前也一样脆弱不堪。他在一七九九年即位之后,就下令关闭巴黎所有讽刺性报社,并且向警务部长富歇(JosephFouche)表明,他不会容忍漫画家开他外表的玩笑。他宁愿把他的画像全部交给大卫(JacquesLouisDavid)负责。拿破仑曾经请这位伟大的画家画他英勇地骑在马上,领军穿越阿尔卑斯山的情景。他对于完成后的作品《穿越大圣伯那峰的拿破仑》非常满意,于是再度委托这位画家画出他一生功业的颠峰,也就是一八○四年十二月在圣母院的加冕仪式。那是一场盛大非凡的典礼,法国所有重要人物都聚集一堂。教宗庇护七世(PiusVII)亲自出席,欧洲各国代表也都到场致意,并且现场还演奏黎苏耶(JeanFrancoisLesueur)特别谱写的音乐。
教宗为拿破仑祈福,对着教堂内静默的众人朗声说道:「皇帝万岁。」一八○七年十一月,大卫把这个场景画成《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并将其献给「我功勋彪炳的主人」。拿破仑乐不可支,于是以「奉侍艺术」为由,颁授荣誉勋章给他,而且还对他说:「你把优良的品味带回了法国。」
不过,不是所有艺术家对拿破仑的看法都与大卫一样。在《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这幅画作完成前几年,英国讽刺画家吉尔瑞(JamesGillray)也画了类似的场景,此画作标题为《法国首任皇帝拿破仑的加冕游行队伍》。没有人说他的这幅画把优良品味带回了法国,也没有人因此颁给他荣誉勋章。
这幅画呈现了一位趾高气扬的肥胖皇帝,带领着一群马屁精和囚犯。教宗庇护七世也在画面里,但是与大卫的版本不同的地方是,吉尔瑞笔下的教宗袍子里藏着一名唱诗班的小童,这个小童正拿下面具,露出魔鬼的真面目。约瑟芬(Josephine)也不像大卫画中那个面容清秀的少女,而是一个满脸痘痘的大胖子。捧着皇帝袍襬的人,是被拿破仑所征服的国家的代表,有普鲁士、西班牙及荷兰。他们对这项差使显得心不甘情不愿。在他们身后,还有一排排戴着镣铐的士兵。这位皇帝显然没有受到人民心悦诚服的拥戴。警务部长富歇看管着这些人,而吉尔瑞在图画下方的说明文字中写着:「手持正义之剑」。这把剑上满是血渍。
拿破仑对此怒不可遏。他命令富歇,只要有人敢把这幅漫画带进法国,不经审判就可以将其直接关进牢里。他透过驻伦敦大使向吉尔瑞正式表达抗议,并且发誓自己有朝一日入侵英国,一定会把这名画家逮到手。这是拿破仑的典型反应。他在一八○二年与英国议订《亚眠条约》(TreatyofAmiens)时,甚至还试图要在条约中加入一项条款,规定以他为作画对象的讽刺画家都必须被视同谋杀犯或伪造犯,引渡到法国受审。英方的谈判代表觉得这项要求莫名其妙,而予以拒绝。
在《诙谐与潜意识的关系》一书里,佛洛伊德写道:「对于敌人身上荒谬的特点,我们如果因故而无法公开或刻意攻击,就可以透过诙谐的方式来予以讥刺。」他接着说,重大的讯息一旦透过诙谐的方式来传达,便「可以让听者深刻意会,这是其他表达方式达不到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人批评位高权重的人士时,特别喜欢以诙谐的方式为之」。
如果幽默只是一种无害的游戏,那么拿破仑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应了。他早就知道,诙谐是一种批评的方式,也是一种拐弯抹角的抱怨方式:向傲慢、残酷或者自以为是的性情,以及缺乏德性和是非观,抒发抱怨。
如果这种抱怨方式特别有效,是因为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要博得读者一笑,却把真正的讯息包覆在内,不知不觉地传达出去。漫画不需要透过说教来谴责权力的腐败,却能够让我们在一笑之间便看出其中一针见血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