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翌日一早,二人在银行取了现金,装了两背包的东西,吃的喝的,还有给刚子买的衣物等,乘车直奔江口镇。
蜀地江河众多,而岷江从蜀西高院海拔3700的多米的岷山南麓奔涌而下,在都江堰分叉,其中一支流经锦城市区,名为锦江,在江口镇再次汇入岷江,江口镇因在江河汇聚处得名。
到了江口镇,二人向当地人打听了石虎村的方向,买了一些干粮,找了个当地的摩的师傅将二人送到了石虎村口。
石虎村坐落在彭祖山脚,山上郁郁葱葱,植被茂盛,山顶云遮雾绕,山下炊烟袅袅,村内皆是小路,二人只好步行进村,进村之后鸡犬之声不绝于耳。
“穿说中彭祖生于夏,卒于周,历经夏商周三代,活了八百岁,这座山也因彭祖在此修炼得名。”杨英望着大山,向胖子介绍。
“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哪里有人真能活八百岁。”胖子自然是不信的。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我华夏历史的秘密太多了,据考证折合现代年龄彭祖活了130岁,这个还是有可能的。”杨英目光搜寻到一位干活的农夫。
“喂,大爷,您知道刚子家怎么走吗?”杨英向耕作的农夫问道。
“刚子?你们是什么人,找他干嘛?”农夫停止了耕作,疑惑的望着二人。
“哦,我们是他的朋友,来找他有点事,还请给我指一下他家在哪里。”杨英上前,递给农夫一瓶饮料。
“哦,我还没听说刚子能有什么朋友,他家在前面村西头,山坳右转那片竹林那,四间土墙房,很容易找,不过我听说他爷李老哥病了,不知道在家没有。”农夫接过饮料笑呵呵的说。
谢别农夫,10分钟后二人来到竹林处看见一个围着竹篱笆的土墙房,篱笆门敞开着,院内时不时有鸡跑出。
“应该是这了。”胖子说着快步跑到篱笆门前,扯着嗓子喊,“刚子,刚子。”
“谁啊?”院内鸡舍传来刚子的声音。
“哈哈,英子找到了,真是这里。”胖子回头招呼杨英。
“胖哥,你怎么来啦。”刚子出了院门,手上拿着还带有鸡粪的鸡蛋。
“我们来看你啊,你婆婆呢?”胖子问道。
“我婆婆一早去县医院照看我爷爷去了,要晚些才回来。”
“哦,这样啊,来,看我们给你带了什么东西。”胖子说完将背包打开,将给刚子买的衣物,零食等拿出。
刚子很高兴的接过东西,将二人带进屋内。
进了堂屋,屋内靠墙有一张古朴的八仙桌,上面有一老式电视机,看样子是黑白电视。四条板凳,一边靠墙有一老式木质碗柜,一个斗柜,看样子这里也是刚子一家吃饭的地方,地面虽然是泥地,但还算平整,用家徒四壁来说也不过分。
“杨哥,你吃鸡蛋吗?我刚刚捡的鸡蛋。”刚子对杨英说。
“不用了,我不饿,你留着吃吧。”杨英面对如此实诚的刚子,再看着这个家,心底略微有些酸楚。
“刚子,能带我们去村里转转吗?”杨英不忍再待在这里了。
“行啊,我先去把鸡喂了。”刚子转身向鸡舍走去。
“一会儿,我们先去村里转转,熟悉一下环境。”
胖子点头回应。
整个石虎村只有百来户人,村子不大,但是依山而建,自然风景很不错。
杨英二人在刚子的带领下,不一会便将在整个村子转悠了一圈,刚子逢人便介绍二人是他的好朋友。
三人穿过村子,来到村东头了江边,有块巨石雕刻的石虎伫立在江边,身形大概是常见石狮的两倍,周身长着绿色的青苔,望着茫茫江水。
杨英心想,这许就是童谣里的石虎了。
“杨哥,看,这是我们村的大老虎。”说完,刚子便爬上了石虎。
杨英用琉璃曌眼一看,石虎周身泛出蓝色的光泽。
杨英心里一惊,张献忠是明末的事,而眼睛告诉他这石虎却是明代以前,看这雕工造型应该是隋唐的产物,这相隔接近千年,那这石虎怎么能用来预言相隔千年后的宝藏呢?
胖子看杨英有些出神,询问原因,杨英说出心中所想。
而胖子却是一拍脑袋,“英子,你这可算是当局者迷,间隔千年又怎样,难道这石虎不能动吗?刻舟求剑的事不能做,这刻虎求宝倒是可以的嘛。”
一语惊醒梦中人,杨英拍手道:“对呀,这石虎也不是很大,完全可以从别处运到此地,做为标记。”
胖子见自己的想法被杨英认同,也是洋洋得意,“看来胖爷我还是很有做赏金猎人的天分嘛。”
可就算眼前这只是童谣里的石虎,茫茫江水何觅石龙踪迹。
“走吧,我们还是先回村里干正事吧。”杨英叹口气道。
杨英让刚子带他去了村长家里,告知村长他们是来村里收些老物件的,胖子给村长包了一千红包,村长掂量了一下分量,当即便用村里的广播替二人做了宣传。
三人顺便在村长家蹭了顿午饭,便开始等待村民前来送货。
可是到了下午两点半了,也不见有村民前来。
两人都是很纳闷,面面相觑。
“难道他们没听道消息?”胖子纳闷道。
“我想不应该啊,应该都听到了。”杨英也是有些不解。
“村长,你家的猪从猪圈翻出来啦,快把他抓回去!”刚子边喊边去赶猪。
村长和刚子合力,很快便将猪赶回了猪圈。
杨英看到这一幕,忽然一拍大腿,“胖子,我知道为啥没人来啦。”
“为啥。”胖子不解。
“我们常言道财不露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家真有好东西你会抱着招摇过市嘛?”杨英解释道。
“对呀,你这么一说我也懂了,难怪没人来。”胖子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最后二人达成共识,准备提供上门服务,后又请村长用广播知会了村民,改变了收购方式,二人才出发准备进村扫货。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