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完美大娱乐 / 第二十章 专辑面世

第二十章 专辑面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葛经理摇摇头:“我不同意,成功的可能太低了。换一个角度说,如果菡菡的专辑真的能超过高小曼,我们再公关宣传,一样能摘下‘新生偶像’的封号,根本不必假手他人。”
  “话不能这么说,菡菡的人气还是低了一点,只演过一部电视剧,还是第一次出专辑,可以说乐坛里现在根本就没她的位置。要想巩固地位,确实需要一个对比对象,把她压下去,也就是陈瑾瑜说的踏脚石。”
  “当然,前提是菡菡的专辑要比高小曼的好。而且网民都有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还是要拉出一大截距离,有明显差距的那种才行,不然真的只是白白给人做嫁衣。”
  说话的是顾思敏,宣传部经理,包装艺人、宣传公关,都是她在管。
  葛经理看顾思敏也这样说,那就没什么好争的了,看向徐鸿博:“老板,你怎么看?”
  徐鸿博也很纠结,娱乐圈从来就不是脚踏实地的地方,说他不心动是假的。
  再说,自己和艺兴那边虽然有些火药味,却也不是一直对立的,双方之间其实没什么利益纠葛。
  成就了高小曼,自己也没什么损失,最多就是心情不爽而已。万一要是这场仗打赢了,给张韶菡和公司带来的好处,就多了去了。
  这是一个无本生意,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专辑的销量问题了。
  “姚总监,你的看法呢?我们的专辑真的有可能超过高小曼?”
  “单从专辑来说确实是的,她的专辑主打歌比《遥远的爱情》好,但是达不到陈瑾瑜那三首歌的水平。但是我们的宣传渠道各方面都比艺兴弱小,菡菡人气也低,所以并没什么优势,唯一能既往的,大概就剩下大众的口碑了。”姚璇有条有理的分析着,陈述优劣。
  “老板还想什么啊?当然要干啦!看看现在的公司,小猫两三只,你就没一点想法吗?”
  姚璇一群人看着陈瑾瑜,真的很想打他!
  徐鸿博其实早就心动了,看到没人明确反对,当即拍板拼一把。
  其实操作也简单,找点水军带下节奏就行了,艺兴那边看到甜头,自然会接力跟上。等要把名头抢回来,才是真正要发力的时候。
  艺兴传媒,这两天公司都在全力给高小曼保驾护航,能不能打造一个新星出来,就看这一把了,没一个人会掉以轻心。
  网络方面,自然也有人监视着各种动态。陆陆续续,他们发现,有不少网民把高小曼称为“新生偶像”。
  这真是意外之喜,看来大众对高小曼的接受程度很高啊!也足以说明这张专辑很成功。
  这一情况很快就上报到艺兴总经理邝成峰那里,高小曼市公司近期最重要的计划,他当然也在关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好消息。
  宣传部那群饭桶干什么吃的?这么好的一个点子都想不到,还要靠群众发掘出来,差点就错失了这样一个好噱头。
  骂归骂,他当然不会错过这大好机会,当即安排人手,扩大战果,以“新生偶像”为核心,发起新一轮的宣传攻势。
  甚至还花钱一口气买了几位乐评人,从专家层面给高小曼定性,彻底巩固“新生偶像”的封号。
  第二天,陈瑾瑜就看到了艺兴铺天盖地的宣传,可是在这样的攻势下,专辑的销量才堪堪突破六十万张。可见之前的销量有多水,说不定六十万这个大关,还是自己搞上去的。
  真没前途,就不能大气一点有魄力一点,自己买他个十万张吗?哪怕数据造假也好啊!和造一个新星相比,那点税算什么?
  这才三天就开始颓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后劲不足,何来的“新生偶像”?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们,艺兴财大气粗,宣传早做足了,前几天,该买的也买了。还有就是粉丝消费,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第一时间买的。
  剩下的,就是口碑的发酵了。所以,看一张专辑的口碑如何,看它后面的销量就知道了。
  果然,没多久,就有人发起了攻势,对高小曼“新生偶像”的封号各种冷嘲热讽,同一时期出专辑的可不止她一个人。
  虽然一时赶不上你的风头,可也没差多远,你这样给自己自封,置我们于何地?我们会答应?喷不死你!
  就在这两天热热闹闹的氛围中,张韶菡的专辑终于制作完成,母带交给合作的公司印制。
  这段时间一直忙得天昏地暗的张韶菡,还来不及松一口气,就被安排去参加专辑发布会。
  陈瑾瑜本来还想着一起去参加露个脸蹭个热度刷点人气的,结果徐鸿博压根没想带他。
  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说专辑有几首歌是你操刀的?很影响销量的好不好?等专辑真的大卖了,再给你宣传宣传,作为另一个卖点。现在?安分点!
  你丫的过河拆桥,要不是你是我表叔……
  随后,徐鸿博还利用电视台的关系,让张韶菡连续上了两次电视,给自己的新专辑做宣传。
  这个时候,人情该用就得用,等腰杆挺直了,大家互惠互利,就是合作关系了。不然空拿着人情牌拽手里,没点起色,还不是废牌一张。你一直没作为,难道人家还会等你不成?
  凭徐鸿博的能量,也差不多就做到这种程度了。至于奔走全国宣传新专辑?没有的事情。
  各方面准备充足,张韶菡的专辑正式面世发售!
  必须要说的是,星梦娱乐是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的,这方面一直是徐鸿博在亲自管理。单是公司旗下,就有三家音像店,分布在羊城不同的区域。
  另外,徐鸿博手上还掌握着分销商这一渠道,这是他在电视台多年经营的成果,也是他现在的一大资源,更是公司重心偏向唱片这方面的一大原因。
  尽管公司已近乎孤注一掷,徐鸿博还是不敢印制太多唱片,第一期只印制了十万张。万一扑街了,连本都收不回来,就真的可以回家种地了。
  慢慢来,不急,看销量再追印也不迟。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