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承平啊,此战之后我可能命不久矣,而我也知道想要一战打败云诏国也并不可能。你虽在我部下任职,但才华胆略远胜于我。如若我不在了,希望你一定要将云州收回来。”赵离重重地说道。
“总督大人客气了,万不敢当。下官不才,也愿竭心尽力为国效力。”梁道衡说道。
“你能跟我保证今生你都忠于大夏王朝,你愿意以你的力量守护大夏王朝吗?”赵离问道。
“我愿以保证。”梁道衡说道。
“在你的眼中我看到了野心。你不是一个甘于人下的人,必然会一展宏图,甚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我希望到了那时你能够坚守你内心中的忠诚,不要被野心冲昏了头脑。”赵离说道。
梁道衡听完,陷入了沉默,没有说话。在他的心中,他为自己的上司感到不值,为大军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但这没有办法,在一个黑暗的朝廷中,忠臣的命往往是最不值钱的,忠臣死绝了,国家就灭亡了。现实和历史一样,从来都是两极分化。君明臣贤的时代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有了用武之地,而更多人的付出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同样的,昏庸残暴的时代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时代:黑暗的时代没有忠臣的容身之所,而忠臣越来越少也就导致了时代越来越乱。可惜,每一次大的动乱,受苦的都是百姓,是军队,是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忠臣。
此时,前方的战报赶来,拉回了梁道衡的思绪。
“报,我们还有半天的时间就可以直插云都,到时候整个云诏必然会大乱。我军派出了侦查的哨兵,并没有看到敌军大举调动的迹象,显然云诏国那边还没有防备。”一名部下说道。
“云诏国内部派系林立,目前云诏国是由最强的派系来统治,只要我们能够把最强的派系拔掉,让他们自相争斗,我们再坐收渔利,反而对我们更有利。现在云诏国的情况比较复杂,想要收复云州还需要一定的准备才行。”梁道衡想了想,说道。
“那就听你的,直插云都,让他们指挥瘫痪,然后我们坐山观虎斗。”赵离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云都城墙又高又厚,强攻恐怕伤亡太大了,而如果短期拿不下,敌军的增援部队一定会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赶来,那时我们的状况就危险了。”一名将领说道。
“围城打援,敌人若敢支援,我们就迎头痛击,这样可以震慑助那些想要支援的小族。小族不敢支援,那么我们只用面对最强的部族,压力就会减少很多。也幸亏云诏国还保留着部落联盟的风俗习惯,如果集兵一处反而不好用兵。”梁道衡说道。
“不过,虽然围城打援有一定的效果,我想云都也不一定能拔掉吧?”赵离说道。
“云都唾手可得,总督放心,我估计我们能够不战而胜。”梁道衡很自信地说道。
“何以见得?”赵离很吃惊地问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当守军看到我们围城,肯定希望援兵能够尽快赶到。只要他们心中抱有希望,肯定殊死战斗,固守待援。我的意见是,先打掉几支援军,让抓来的俘虏对城中喊话,摧毁他们的希望,最后以重利诱之。守将知道守城没有希望,投降可以保全,我相信没有几个硬骨头能扛的过去,这样他们一定会开城投降,而我们也能省去强攻的伤亡。”梁道衡说道。
“打心理战,好方略!”赵离赞叹道。
“打仗不是一个拼人头的数学游戏,要拼的是策略。而策略,无非就是尽可能削弱敌人,要么激怒敌人,要么摧毁敌人的信心,要么诈败使敌军骄狂,要么让敌人晕头转向疲于奔命。以我全盛之师对阵削弱后的敌人,足矣以一当十,还可以抓住敌人的纰漏连出奇兵,一举建功。”梁道衡说道。
赵离听从了梁道衡的话,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了起来。
自十一月二十二日蜀州出兵以来,一路上以最快的速度攻城拔寨,仅三天的时间就推进到云诏国腹地,等消息传到云诏国云都的时候,大军距离云都也只剩一日的路程。云诏国的军民一下子像炸了锅似的,一个个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云诏国的高层只得草草地制订了防御方案,一些贵族甚至已经卷好铺盖随时准备撤离。
昌明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蜀州总督布下重兵,将云诏国都城云都团团包围。不得不说,即使云诏没有什么时间准备,但云都的城防也确实没那么容易攻破,强攻还是会产生很大的伤亡。
赵离听了梁道衡的话,首先派重兵佯攻云都城,装作一副全副武装攻城的样子,投石车一辆接着一辆投入战场之中,攻城的云梯也遍布在云都的四个城门。实际上,蜀州方面投入的只是预备役部队,而攻城的器械也是为了壮大声势,但云诏却不知蜀州的计谋,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到云诏的各个部落。各个部族虽然有一些摩擦和矛盾,但此事面对外敌还是团结在了一起,都派出了援兵。
但云诏国的组织是松散的,各个部族援兵各自为战,战力上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似人多势众,但每一个部族出动的人数却并不多,这样分兵多路前来,更是正中蜀州军队的下怀。云诏各部族原以为自己是猎手,没想到成了猎物。
结果也是显而易见,前来支援的援军全部都铩羽而归,一些小族的首领为了保全自己的部族下令退兵,整个松散的云诏部族联盟一下子就被强敌给打垮了,第一阶段的部署算是彻底完成。
然后,梁道衡负责将部落联盟援军惨败的消息传遍整个云诏,一时之间人人自危,没有一个敢再出兵支援云都。
紧接着,赵离给予俘虏很大的优待,所以他们都愿意向城内喊话,让城内的守军反戈一击,献城来降。结果,城内的守军听说各路援军被打得打败,顿时从希望的殿堂跌落到绝望的谷底,士气和战斗力急剧下降。紧接着,俘虏们又向守军介绍投降之后的好处,将他们又从死亡的深渊拉了回来。不得不说梁道衡的计策太毒了,先让人心沉入谷底,然后再给他们一线希望,而他面对的对手,不是林瑾这样的名将,也不是宁远军那种不为利益所动、视死如归的硬汉,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强大的内心还是很难的,至少云诏国的大部分士兵做不到。
人心浮动、军心动摇,那些云都中的高层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知道云州已经守不住了,再这样下去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然而四面都被蜀州大军团团包围,这些人就是想逃也逃不出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一些人乔装打扮,混在人群中企图蒙混过关。
高层都没了必胜的意志,底下士兵的情况只能更坏,过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云都的守城将领就反戈一击拿下了云都城,这也标志着赵离的这次出兵获得了圆满的胜利,他也为此长舒了一口气。
“有了此战的胜利,蜀州可以换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我也可以含笑九泉了。”赵离欣慰地说道,看着这个战果,他很满意。
“将军有没有考虑到下面应该干什么?”梁道衡在一旁问道。
“自然是进驻云都,不然还应当干什么呢?”赵离说道。
“占领了云都,只能够说明我们打垮了云诏国最大的部族,并不能说我们已经收复了云州。本地的土著民族并没有承认我们,而我们也不可能一直在此地布下重兵,而一个个部族打又太过麻烦,而且浪费时间浪费兵力。最关键的是,云诏各部族的军队实力也没有削弱多少,这次只是各自为战被我们占据主动,万一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云都发难,甚至直接攻入我蜀州,我军就会陷入很大的被动。”梁道衡说道。
“你的意思是什么?”赵离问道。
“昔年魏武帝曹操想要乘胜诛灭三袁,郭奉孝劝阻曹公,让曹公按兵不动,使三袁相互争斗,最后从中谋利。此次我们长驱直入进取云都,各部族忌惮我们军力强盛,必然联合起来,但若我们放弃云都,把云都当做诱饵,他们必然互不相让,我们就隔岸观火,看他们狗咬狗,岂不是快哉?”梁道衡说道,“现在我们进攻,就是逼迫着他们联合起来,而我们现在离开,他们反而要大乱一场,选出一个新的主人,我们也可以借此获得一段时间的安稳。现在灭他们时机未到,此时出兵并非上策。”
“言之有理,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赵离点头说道。
“我们召集各个部族举办一个联合的会议,大家坐下来和谈,签署停战协议。我们退兵交还云都,而云诏国也不得侵扰我大夏疆土。等他们争得头破血流时,我们再见机行事。”梁道衡说道。
紧接着,梁道衡又说道:“当然现在我们占据优势,和谈就一定要捞取一些利益。我的建议是,我们在云诏国也要划一块土地,由我们蜀州来管理,其它各个部族不能寻衅滋事。”
“有点意思,你是想在云诏国中插入一根钉子,一方面将我们中原的东西带到土著这里,消弭云诏国土著对我们的敌意,最后慢慢同化云诏国土著,另一方面也可以监视云诏国的动向,一旦云诏国有异动,我们也可以更快得到消息。”赵离微笑着说道。
“总督大人明鉴,但我最想要的还是云诏国的土著兵,他们的战斗力我是向往已久。”梁道衡说道。
他也不隐瞒:云诏国的部族士兵,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尤其擅长丛林战。这些人吸纳到自己的部队,就是一支特别部队,可以承担一些其它部队承担不了的作战任务。以后打穿插,出奇兵少不得这种行迹诡秘的部队,而且只要往丛林里一钻,任凭你人再多也很难找到他们,反而还容易被反杀。而梁道衡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时代最闪耀的将星,和他这种兵种意识密不可分。之后梁道衡在他的兵种理论之上创造了大量多兵种联动的阵法,即使是林瑾和慕容雪,在野战和丛林战中都打不过梁道衡,原因也是兵种上的绝对碾压。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打了这么一场大胜仗,大家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赵离的处分就要到了。这次能在半个月之内结束战事,赵离自己也没有料到,所以刚打完仗他就召集大家开会。
“这场仗打得很漂亮,诸位功不可没。”赵离先总结了一下这次的战斗状况。
但是众人却没有这个心思,谁都知道赵离凶多吉少,但在这个时刻,谁也没有开口多说一句。
“至于我的事情,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我家世代忠良,我没得选择,只能服从朝廷的命令。但是,你们作为朝廷的戍边部队,尽忠职守是你们的本职,即使朝廷要了我这个人头也和你们的本职工作无关。所以,我不希望蜀州变成第二个宁州,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为朝廷立下功劳,为国家收复失地。”赵离慷慨激昂地说道。
许多人忍不住留下了眼泪:一代名将,世代忠良,为了国家社稷抗旨出兵,大捷而归,最后却只能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他们怨恨不平,但他们要听从赵离的,不能够学林瑾。但是,军队不满的情绪已经滋生,隔阂已经出现,这就意味着蜀州兵马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忠诚。他们的忠诚受到了动摇,只是为了完成赵离的一个承诺才没有造反,这显然是一个很危险的现象。
十二月十日,帝都方面传来消息,革去赵离的所有职务,押解帝都。而蜀州方面的新任总督,就是那个经常和梁道衡对着干的孙俭将军。原因也很简单,孙俭对赵离早有不满,他认为就是赵离挡了自己的路,而且赵离这次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却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让他面子上过意不去。孙俭也是一个小人,他直接上奏朝廷,添油加醋地描绘了一番,让太后震怒,而他也因为这次举报,被太后重重嘉奖,成为了太后的亲信。
当然这件事根本不可能瞒住蜀州的军民,一下子孙俭被所有人看不起,但他们也知道,孙俭现在是太后身边的大红人,触怒他的下场可想而知,所以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而让众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是,向来与孙俭不和的梁道衡此时却不发一言,神色如常,好像并不知道此事似的,但众人都能感觉到,一场围绕着蜀州的风暴正在不断酝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