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科幻灵异 /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滚筒式太空平台!

第三百一十六章 滚筒式太空平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com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虽然核心动力系统我们现在还解决不了。”
  张星扬抽出两张A4纸,和耿博讨论起来。
  “但是大型太空平台的架构设计,已经可以开始了。”
  耿博:“大型太空平台要有什么样的功能?”
  在这之前,国内进行过最大、最复杂的太空人造物设计,就是现在还在运转的天宫一号核心舱。
  他的设计也主要参考了大毛曾经在空间站之上的设计。
  而张星扬所说的大型太空平台,他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对象。
  设计难度上升了不止一倍。
  几乎是指数级别上升。
  “你觉得大型太空平台应该要有哪些功能?”
  张星扬反问道。
  思考了一小会儿之后,耿博开口道:
  “首先要有不同的空间划分,例如生活区、科研区、制造区这样的区划。”
  “不同区划,实现不同的功能,这些最好是模块化的,可以比较容易进行更改。”
  张星扬摇了摇头:“模块化设计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在地面上模块化设计有不少的好处,但是太空之中这些好处都没有用武之地。”
  “一体化设计,比模块化设计要更好,成本要更低、结构要更加稳定。”
  张星扬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专业区划的划分,确实有可取之处。”
  “但是有些必要的东西,每个功能区都还是要有的。”
  “就比如说,维持人体生存必须的空气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
  这些其实在过去的空间站设计之中,就已经有所体现。
  如今只不过是将他们稍微整合了一下罢了。
  耿博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平台的结构,还是要采用目前的舱段式结构吗?”
  “还是说我们要开发出全新的结构?”
  张星扬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
  “你觉得目前的结构设计,上限能够支撑多少人生活在空间站之内?”
  耿博陷入了沉默之中。
  即使是在这个航天科技已经比较发达的时代。
  能够登上太空的,依然是人类之中的少数精英。
  全部进入太空的人加起来,还不到三百人。
  占全人类的比例,甚至都不到百万分之一。
  实际比例,大概是两千万分之一。
  有史以来,设计人员容量最大的空间站,也不过能够同时容纳十二个人。
  而且这还是短期容纳。
  如果是长期成员,最多只能容纳六个人。
  “设计上限,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大概是不到二十个人。”
  耿博有些艰难地开口道。
  这已经是他能够想到的最大数值。
  超过二十个人,空间站的空气过滤系统就会失衡。
  无法制造出供这么多人使用的氧气,那么等待飞船之内众人的,就只有窒息死亡这一条道路。
  “我们的核动力星港会有多少人在其中工作生活?”
  在之前的PPT演示阶段,张星扬就曾经给大家画过这方面的大饼。
  耿博感觉到自己的喉咙有些干涩,咽了一下口水之后说道:
  “初期规划乘员150人,中期规划乘员580人,最终建设目标3600人。”
  如果按照张星扬的最终建设目标来看,这简直是要在太空之中建设一座城市。
  虽然3600人连一些正常城镇都比不上。
  但是考虑到它所处的位置。
  一旦建成,那么它将会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奇特的一座城市。
  太空城市!
  仅仅是这个名头,就能够秒杀地球上的一众超级大都会。
  不过从人数,也能够看出这样的太空星港建设难度。
  三千多人每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物资,就能够让人崩溃。
  成年人每人每天,最少需要两公斤的各类食品,才能够维持自身的身体健康。
  尤其是在太空之中,比之大航海时代的船上条件还要恶劣。
  除了必要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之外,还需要不少的水果,用来补充各种类型的维生素。
  当然,也可以通过吃药剂来补充维生素。
  但是长期药剂补充,有可能会导致心理不畅,甚至是抑郁。
  粗略一算,星港每天需要消耗的食品就有接近八吨!
  如果完全依靠地面给养,那么真的要等到张星扬将太空电梯捣鼓出来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这么大规模人口在太空之中的生活。
  这还仅仅是食物方面。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设计,才能够支撑这么多的人生活在太空之中呢?”
  张星扬继续问道。
  他并不是很着急,甚至还有心情给自己新倒了一杯热茶。
  其实他能够很轻松地拿出一整套的星港设计方案。
  甚至就要连核动力星港的核反应堆,张星扬都能够拿出成熟的设计方案。
  但是他不想让大家,对于他过于依赖。
  他现在就好像是一根拐棍一样,在曾经艰难的时候,众人不得不依靠他这一根拐棍前行。
  但是现如今大家其实已经成长了很多,可以甩开他这根拐棍独自前行。
  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张星扬也发现了另外一件事。
  自己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
  十年前,刚刚回到这个时代的时候。
  他甚至能够连续熬几天几夜,就为了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材料成型的那一天。
  但是现在的他,到了晚上十一点之后,就已经困到根本无法思考的地步。
  大脑虽然还在想要疯狂运转,但是电源已经被拔掉了,根本无法思考。
  这一发现甚至让他有些惶恐。
  一度认为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了。
  在未来,身体素质下滑这种现象已经和人类绝缘了。
  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让人类诞生了大脑装罐的科技。
  而且也有能够让物理身躯,一直保持在巅峰的办法。
  通过微纳米医疗机器人,让身体的激素水平、神经系统、肌肉系统一直维持在巅峰状态。
  所以这种衰老,是张星扬在过去的生涯之中从未体验过的感受。
  因此不得不思考一个更加长远的问题。
  如果自己死了,该怎么办。
  这就让他对于各种新技术的开发,更加的谨慎。
  尽量不给出超出时代太多的技术,而是引导别人进行各种方面的思考。
  “最少要能够小范围的物资循环,才有可能供给数量这么多的人,在太空之中生活。”
  耿博思考过后说道:
  “比如,各种蔬菜瓜果其实是可以在太空之内完成自我生长、循环的。”
  太空种植业,其实已经不算是特别新鲜的事情。
  在刚刚结束的天宫一号第一批乘员组之中,就有不少相关的项目。
  乘员组成功在太空之内,培育出了数种不同的瓜果蔬菜。
  包括,青菜,莴笋,娃娃菜,土豆,西瓜,哈密瓜,香瓜等等。
  有不少的品种,在太空生长实验之中有着非常好的表现。
  不仅仅可食用部份变得更大,糖分也更加充足。
  这主要得益于太空之中充足的光照。
  只要他们想,甚至可以一整天24小时保持光照。
  “不过这么一来,我们是不是还要在星港之中建设一座太空农场,不会将星港的体型变得更加庞大吗?”
  张星扬问出了这里边的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不将太空农场建设在星港之内,而是专门建设一座太空农场。”耿博近乎于脱口而出。
  “太空之中的运送传输成本,还是要远远小于从地面将这些生活物资发射到太空之中。”
  张星扬笑了笑之后说道:“所以你现在知道我们的大型太空平台应该是怎么样的了吗?”
  耿博感觉到有一丝灵感划过自己的脑海,沉下心来想了一会明白过来。
  “通用性!”
  “大型太空平台要能够在各种用途之间来回切换!”
  耿博兴奋地说道:
  “我们并不需要将所有的功能区集成到一座星港之内,而是可以将他们分散开来,通过不同的平台来实现!”
  想到了这一层,耿博也明白大型太空平台应该有什么的功能。
  “首先他们需要数个能够和别的平台对接的接口。”
  “不仅仅是能够用来传输物资,还能够完成各个平台之间人员的流通。”
  “这一点,我们目前的自动对接技术完全能够解决。”
  在自动对接方面,之前已经在天宫一号上取得了极其多的经验。
  在航天员在轨的数个月之内,物资补给飞船有一大半采用的是自动对接技术。
  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可以说,自动对接技术方面龙国目前在世界上处于第一的地位!
  “核心舱段,我们可以采用滚筒式飞船设计。”
  耿博说起核心舱段的设计想法,则是要小心很多。
  因为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的方案参考。
  他也只能够从自己之前了解到的各种方面进行参考。
  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生涯,都是在拥有重力的地球上进行。
  这就让人类的身体条件,很难脱离地球重力环境生存。
  而数十年的太空探索,很显然无法让人类自然进化出适应太空生活的躯体。
  生物、医学方面,也很难解决人类的太空适应性问题。
  所以为了人类的躯体,太空生活时间要么很短,不超过两年的时间。
  如果在太空待的时间超过一年,回到地球之后,人基本上就废了。
  身体很难再重新适应重力生活。
  所以新世纪之后的航天员们,在太空生活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
  这样回到地球之后,恢复起来会比较方便。
  “想要长期在太空之中生活,必须要有模拟重力的存在,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想要直接制造出重力场还是不可能的事情。”
  耿博述说着自己的想法。
  其实别说是现在想要直接造出重力场不可能。
  就算是科学经历数次大爆发的后世,重力场的再现已经是十分困难,并且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我们实际上只有通过离心力来模拟重力场这一条路可以走。”
  “直径十公里的圆轮,当它转速为200秒一圈的时候,离心力就和地球重力差不多。”
  “圆轮的宽度可以做的很小,不超过一百米的空间就够了。”
  实际上,就算只有二十米,也能够满足超过3000人的生活空间需要。
  圆轮边缘的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
  这样的面积,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空旷。
  不过考虑到这之中有很多是功能区,其实也差不多。
  “十公里大小的滚筒式空间站,你准备怎么发射到太空之中?”
  张星扬没有直接反驳什么,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目前发射过的最大太空人造物的长度,不过数百米。
  十公里直径的圆形空间站,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这已经是一个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大小了。
  不论是谁,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想要一体化直接发射到太空之中,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也许我们可以分段施工的方案,就好像是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一样?”
  耿博歪了歪头,指了指道。
  “首先发射带有小型核反应堆的核心,然后再将各个弧形舱段发射到太空之中。”
  “这样还能够分散风险,将发射的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耿博越说,越觉得自己想出来的这个方案还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而且这还方便我们后期进行扩建,在圆环舱段上留出足够的接口,后续的外圈建设只需要不断加装就可以了。”
  “也许以后核动力星港上,也会有内外环之说,一环,二环,三环之说。”
  耿博说完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可真是一个建设鬼才!”张星扬也忍不住说道。
  能够将城市建设经验,应用到太空建设之中,也算是第一人了。
  “弧形舱室的制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以我们目前的机械加工工艺,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耿博说着看向张星扬:
  “所以现在对我们来说,最难以解决的还是星港的核心问题。”
  “你之前所说的钍基熔盐反应堆,什么时候能够解决,才是星港真正能够诞生的时候。”
  张星扬微微一笑:“你先做好滚筒式空间站的设计工作,钍基熔盐反应堆的事情,我来解决!”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
热门推荐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我在帝国当劳模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黑化男主总想套路我玩家凶猛快穿花招:扑倒专属男神!轮盘世界快穿之陪你看星辰大海神级快穿:病娇宿主,求轻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桃源俏美妇穿成黑化男主的白月光美漫:名场面全被我曝光了透视仙王在都市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女主她是个bug从四合院开始的天道轮回大佬今天又凶残了吗穿书之每天醒来师尊都在崩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