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曹恒琴如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最近会碰上这么件糟心事。
曹恒琴出生在1960年代的江苏北部农村,父亲是大队里的会计,母亲是出身医药世家但是家道中落的大队生产队长。上面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她是老幺。碰上了文革,曹恒琴也没能读多少书,初中毕业进了县里的纺织厂开始做搬线团的工作。九十年代中后期碰上改制大潮,她在改制后被买断工龄以后,直接下岗了,陆续跟着大姐和大哥干了一些零碎的活以后,在聪明的独生子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以后,她去市里陪读三年。在儿子上大学以后,她开始负责开始照顾在青年时期就孀居的妈妈和接连生病的二哥和大姐。去年大姐生病的最后时间里,也是她在负责接送大姐化疗。直到大姐的丧事办完以后,快60岁的曹恒琴才觉得自己终于退休了。她开始策划和小姐妹出去旅游,偶尔探望一下儿子儿媳。
曹恒琴在家人同事邻居朋友的眼中,是最善解人意的一类人。即使在她的儿媳妇看来,这个婆婆也是最省心省事的,连儿子儿媳的事也是尽力帮衬,很少评论。
所以连曹恒琴自己也不明白,楼下的邻居为什么没有来由地视她为眼中钉。曹恒琴住在老纺织厂家属区的一幢建于1990年代的五楼的最左端,旁边还有两户。这是四幢纺织厂家属区楼当中的一幢,坐落在县城的老中心区,面对着穿过县里的一条河,河对岸是闲置了很有些年的县里之前的纳税大户,光明药厂。这四幢楼没有门禁,一楼是商户,从左右两侧的楼梯都可以直接进入这四幢楼。虽然没有门禁,但住了这么些年,楼道里的人都知根知底,治安倒是一贯良好。
直到前一阵子,曹恒琴听到了四楼搬来了一户,准确的说是一个老邻居。这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之前住在四幢楼里的另外一幢的二层里,和前夫在去年离了婚。前夫很快搬离了这片家属区,老太太也从之前的房子里搬出来,住进了曹恒琴楼下。奇怪又闹心的事自此多了起来。
曹恒琴有天下楼和住进来不久的老太太打了个招呼以后,老太太就开始处处针对她。第一次是老太太说曹恒琴在阳台晒衣服的时候,水嘀嘀哒哒流到了自己晒在外面的被子上。曹恒琴不记得衣服是否脱水,只好道歉了事。后来过年期间楼顶不知道哪家的太阳能水箱漏水,老太太也一并算在了曹恒琴头上。曹恒琴耐心解释不是自己家里的太阳能水箱漏水,老太太也并不买账。
后来老太太的行为越来越反常,她开始抱怨五楼的曹恒琴家里总是发出噪声,为了报复“回去”,她深夜在家里敲盆唱歌。曹恒琴很无奈,她多数时间一个人住在五楼的这套房子里,丈夫从三十多岁开始就一直在外工作,近些年都在一个高速公路的服务区里维修电路;她本人轻手轻脚惯了,很少发出声音。要么就是这些家属楼的楼板结构问题,比如她深夜也总是能听到六楼的老钱翻身以后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曹恒琴有一些郁闷,一天路过四楼的时候,就从四楼的猫眼向内看了一眼。不看不要紧,老太太正好也在向外看。曹恒琴吓了一跳,赶紧继续往楼下走。等她买完菜回来,就发现自家的猫眼被人凿碎了。她很无奈,怎么会有人因为别人往自己家里看了一眼,就把别人的猫眼凿碎。
后来事情发展的更离谱,老太太用一根裹着沾满黑色墨水的布的竹竿,把曹恒琴的不锈钢晾衣架都涂黑了,擦也擦不掉。
曹恒琴很苦恼,老太太为什么只针对她一个人以及如果只是针对她一个人的话,她有什么办法。“所幸”老太太深夜敲盆唱歌,惊扰的不只是曹恒琴一个人,基本上上下下的住户都持续遭受这样的深夜噪音困扰。
曹恒琴和其他住户陆续向街道反映了噪音扰民的问题,当然只能得到街道不痛不痒的回复。但是街道也“不经意”透露了一些老太太的个人情况,比如她和前夫多少年不对付,俩人吵到七十多了终于离了婚,比如老太太女儿女婿常年在苏州工作。
曹恒琴心下想,这下找她姑娘女婿说说也许还能行。结果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家门锁被502胶水结结实实地糊住了。她没办法,先叫来开锁匠把锁换了,然后坐在家里想辙。她觉得这不能是别人干的出来地,只有这个老太太了。她打定主意终于敲开了四楼地门,老太太从门缝里看了一眼,“什么事?”
曹恒琴火冒三丈,只能问说,”我们这个事情,上升到用502胶水糊锁了吗?“
老太太愣了一下“你家锁也被糊啦?”
见老太太不接茬,曹恒琴问,“什么叫也?你锁也被糊了”
对质没有任何收货以后,曹恒琴把这个事跟儿子和老公说了。儿子想了一下,让曹恒琴在家门口装了一个摄像头。
摄像头刚装了没多久,就有收货。有一个一米七五左右的男子,撑着一把伞走在从四楼到五楼的楼梯上,伞上印着“苏州汽修”四个字和一串电话号码。那天并不夏雨,男子的脸也被伞遮了个严严实实。
自从摄像头拍到了这个行踪诡异的男子,曹恒琴终于决定坐下来好好想想这快一年来的怪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