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改造大宋 / 第十章:狄青

第十章:狄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赵曦表现出惊人的能力之后,赵祯就很对赵曦的教育很上心,亲自教他处理政务,记得赵曦说他不通军事之事,就找来了狄青来教他兵法。
  狄青是赵祯最看重的武将,不仅因为他能打胜仗,还因为狄青不忘本,知进退!赵祯曾劝说狄青去脸上的刺字,但狄青却说留着这些刺字可以表明官家用人不拘一格,也能激励军中士卒。听狄青这样说,赵祯更加看重狄青,也因此才会找他来给赵曦授课。
  听说赵祯请了狄青来教他兵法,赵曦很是兴奋,毕竟狄青的故事赵曦在二十一世纪听过不少,侬智高这事也是因为是狄青剿灭的才有些印象。
  不过在这个世界生活七年的赵曦知道,以前听到的那些故事也多有错误,比如著名的“好儿郎”事件,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而且韩琦和狄青关系不错。
  还有印象中狄青是当了枢密副使后,被人排挤,郁闷而死的,之前不知道历史的赵曦还以为狄青在做枢密副使前是一个小卡拉米,现在赵曦知道,文官排挤狄青,是因为狄青当了向来只有文官任职的枢密副使,属于文武之争。
  至于狄青现在,这个赵曦原本以为的小卡拉米,已经是节度观察留后,马军副都指挥使!
  这个官位是什么级别呢?
  北宋武将最高级别就是升入三衙,三衙分为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三个各自独立,互不干涉,三司掌管大宋所有禁军的统御权,三司的最高职位分别为: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其中都指挥使只有在战时才会任命。所以副都指挥使就是最高武职。
  狄青年才四十有余,就做到武将的巅峰位置,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和郁闷丝毫没有关系,至于往后,赵曦也会劝谏赵祯,不要执意让狄青担任枢密副使,让狄青多过几年舒心日子···
  “汪,汪,汪···”
  赵曦想过和狄青见面的各种场景,没想到会是眼前这样。
  就在赵曦准备夸赞狄青样貌的时候,黑虎跑到赵曦身前,狂吼不止,不让狄青靠近赵曦。
  之前的四只小狗,赵曦没心思养太多狗,只留下了黑虎,其余三只送给了张娘娘和姐姐福康公主。因为赵曦调教的好,平常看到陌生的宦官和宫女黑虎都没有呲牙。没想到一看到狄青,却这么激动。
  赵曦蹲下安抚它,示意狄青并无恶意,黑虎意识到赵曦的意思,停止了吼叫,只是眼睛还盯着狄青。
  赵曦摸着黑虎的头道:
  “这狗平日里乖的很,可能今日是被留后的气势所惊,留后勿怪!”(狄青官阶是节度观察留后)
  一边旁观全过程的狄青连忙道:
  “灵犬护主,天性使然,臣怎敢怪罪!”
  将黑虎打发出去,赵曦正式和闻名后世的狄青会面。
  只见狄青脸带刺字,面无胡须,站在不动竟有冲锋之势,怪不得黑虎被激起护主之心。
  赵曦将狄青引到桌上坐下,说道:
  “留后之名,本王早有所闻,今日一见,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
  狄青谦逊的说:
  “殿下过誉,臣不过一武夫尔!”
  两人寒暄了几句,才进入正题,赵曦问道:
  “留后打算如何教授本王兵法?兵书本王已经备好!”
  狄青摇头道:
  “臣的兵法都是从战场上学来的,教不了殿下,此事臣已和官家言明!”
  赵曦疑道:
  “那留后今日过来,是要?”
  狄青笑道:
  “今日,臣是来和殿下说故事的!”
  “说故事?”
  “臣在战场上的故事!”
  赵曦知道狄青的意思了,他的兵法是从战场上得来的,现在他将战场上的经历讲给赵曦听,能不能学到兵法就靠赵曦自己了。
  赵曦整理坐好,示意狄青开始。
  狄青站起身来,说道:
  “臣习惯走着讲,殿下见谅!”
  赵曦自无不可,接着狄青就讲起了自己参军的经历。
  “臣自犯事充军,便来到京师做禁军,一开始只是一名骑兵,而后得遇贵人赏识,被选做散直,后党项叛乱,臣奉旨前往秦凤路,时我大宋偏线屡战屡败,将士胆寒,无心再战!”
  “臣见此情形,当机立断,带着从京师跟过来的兄弟先打掉几波党项流兵,将贼军人头割下,挂于城墙之上,谈及朝廷对杀敌的奖赏,鼓舞人心,而后每战臣只做先锋,死战不退,将士见状,一同用命,多有身中数箭不退者,打退党项无数次的进攻。夺回数个城池,财富无数。”
  赵曦听的入迷,叫好道:
  “何其勇也,恨不能同留后并肩作战。”
  狄青笑道:
  “殿下,此乃匹夫之勇,非兵法,你可学它不得!”
  赵曦笑道:
  “留后此言差矣,当日留后抵达前线之际,军心不振,留后见状,当机立断,先小胜数场,许之以利,而后每战必先,振奋士气,方能连战连胜!此非匹夫之勇,而是将士之勇,这便是留后对战的兵法!孙子兵法亦有云:将有五德:‘智、信、仁、勇、严’,留后当年已有智,信,勇三德。”
  狄青不想赵曦竟有这般领悟能力,叹道:
  “殿下聪慧,不愧为天潢贵胄!”
  哎,和血统有什么关系,明明是我自己聪慧好不好,封建思想要不得!赵曦默默翻了个白眼,让狄青继续说下去。
  狄青感慨过后,接着往下说,这一说就是一天,中间除了喝几口水,便一直在讲,连饭也没吃,赵曦听的入迷,也跟着不吃。
  赵曦听着听着有个想法,将狄青的经历编撰成话本,每一个话本都配上与之符合的兵法,印在报纸上,定能帮助报纸畅销,狄青的威名也能流传于世,只是现在报纸还没发行,不好和狄青谈及!
  待狄青离开之后,赵曦挥笔在纸上写下:知己知彼,赏罚分明八个大字,这是赵曦从狄青讲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
  而狄青听了赵曦说出这八个字,回道:
  “殿下能明白这八个字,便已经学了大半兵法,只是知道是一会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赵曦听了默然,知易行难!自己只是听狄青讲述他的经历,对看过的兵法就有更深的理解,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跟着狄青在战场上亲身体验,看看这‘行’难在哪里···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