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0当媒人 / 第16章 嫁上嫁下,都无比那耶共那巴

第16章 嫁上嫁下,都无比那耶共那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厅堂里,张解放父子正在联手打造一张架子床,这是替村里的一户人家打造的。作为村里有名的木工,村里谁家要添置什么家具,基本都是由张解放父子帮忙打造。
  架子床是汉族的传统卧具,起源于远古时代,在明代正式出现,是我国家具与传统建筑趋同的典型例子,在结构、工艺技术和装饰方法上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在古典家具界,架子床一直受到研究学者和收藏家们的极力推崇,被称为最科学的床。
  它的式样颇多,结构精巧,装饰华美。
  装饰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马山水等为题材,含和谐、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
  风格或古朴大方,或堂皇富丽。
  现在张解放父子联手打造的,自然是最简朴的那种架子床。
  就在父子俩认真做工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从门口传了进来:“请问这里是张解放家吗?”
  张解放停下手中的工作,看向门口那个扶着单车的陌生中年人,他迎出去问道:“我就是张解放,阿表你是哪位啊?找我有什么事吗?”
  邓世荣把单车停好,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糖果饼,递过去说道:“我是邦杰大队那耶村的九叔,听说你的大儿子张抗美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还没有成家,所以我想帮忙保个媒,不知道你们家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原来是媒人登门,张解放当即热情的招呼起来。
  张抗美不愧是脑瓜子灵活的,不用父亲吩咐,他就第一时间帮媒人拿来了凳子跟烟筒。
  邓世荣烧了两筒烟,双方又一番客套过后,才开始谈起了正事。
  “后生,我想给你介绍的,是我们村的一个姑娘,名叫邓昌梅,她比你小一岁,拥有高中学历,这文化水平在姑娘当中算是少有的了。”
  邓世荣简单的介绍道:“她身高大概有1米6左右,人长得挺不错的,性格也比较开朗,脸上经常挂着笑容……”
  张解放父子一直认真倾听,结果不知道是姑娘的条件本身就好,还是邓世荣这个媒人的口才太好了,反正父子俩是越听越觉得满意。
  “九叔,你说的这个姑娘确实不错。”张解放先是赞了一句,然后看向自家大儿子道:“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觉得这姑娘怎么样?要是合适的话就让九叔安排你们见上一面。”
  张抗美心中自然也是满意的。
  别的不说,光是女方拥有高中学历,在他这里就加了不少分,至于其他的也都符合他对另一半的幻想。
  当然,现在只是媒人的一家之词,具体是不是真有这么好,还得另外找人打听打听,然后双方见上一面才知道。
  心里这样想,嘴上张抗美则点头道:“我没问题,那就麻烦九叔你安排我们见上一面了。”
  邓世荣笑道:“没问题,具体安排你们什么时候见面,我得先问问你们生产队什么时候割禾?”
  张解放道:“队长没说是哪一天,不过大概就这两三天吧!”
  “原本后天是圩日,安排打相识是最合适的,只是后天我要安排别人看家门,时间就有冲突了。”
  邓世荣沉吟道:“这样吧,时间太赶了也不好,就等割完禾之后,我再安排你们打相识,趁这个时间,你们也可以安排人到我们村去打听一下,看看我介绍的姑娘风评怎么样,是不是像我说的一样。”
  张解放道:“还是九叔你考虑得周到,像你这么实在的媒人,还真是挺少见的,那就听九叔你的安排。”
  邓世荣笑道:“这姑娘按辈分算毕竟是我的侄孙女,我当长辈的做媒肯定是希望他们过得幸福,所以有什么我就说什么,肯定不会为了撮合这桩姻缘而恶意隐瞒。”
  张解放父子闻言就更加放心了。
  谈完正事,双方又闲聊了一番,邓世荣便起身告辞。
  此时已经快到中午了,张解放父子自然是极力挽留,说什么也要他吃两碗粥再走。
  邓世荣推辞不过,便留下来吃了两碗粥,又吃了一块煎的木薯籺,才心满意足的骑车回去。
  ……
  下午,邓世荣刚回到家,邻居五婶便左手拿着纸笔右手提着米袋走了过来,说道:“九叔,明天百公(土地神)做社,你们家做不做?”
  邓世荣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当然做,我家做两份。”
  做社,这是当地一种传统民俗,规模有大有小。
  小则数家,多由同姓、同邻里或耕作同一字圩农田的农户自愿结合;大则聚集一村,数村农户合办。
  邓世荣他们这里做社的规模就比较大,是以那耶村为中心的几条同为邓姓的自然村合办。
  在这一两个月都吃不上一次肉的年代,做社可以说是最让村民们高兴的日子了,因为代表这一天能吃上肉了。
  在后世,都是先收钱后做社。
  但现在做社只是提前收米,不提前收钱,换句话说,现在做社是可以赊账的,这也是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原因,哪怕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的家庭,也可以先报名做社,搞点社肉回去祭一祭五脏庙。
  至于欠的社钱,等有了再给就是了,这也导致不少卖社猪的人家几年都收不回猪钱。
  做社,是整个博白县都有的风俗,不过每条村做社的规定都不一样,有些地方一年只做两次社,分为春社与秋社。
  大部分地方,都是一年做四次社,分别是春夏秋冬四次。
  然而,那耶村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它一年是要做十二次社的,平均一个月一次,这做社的频率可把其他村的人给羡慕死了。
  因此,还有好事者给编了顺口溜:“嫁上嫁下,都无比那耶共那巴,无有猪肉都有碗饭挖。”
  意思是说,无论嫁到哪里,都比不上嫁到那耶村与那巴村,就算没有猪肉吃都有碗饭吃。
  这那耶村与那巴村,都是一年做十二次社的。
  听到九叔说要做两份社,五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这年代做社,能单独做一份的家庭,在村里已经是生活水平不错的家庭了,大部分都是跟人合伙做一份,稍微解解馋就可以了。
  能够开口说做两份社的,九叔可以说是村里的头一个。
  五婶瞪大眼睛问道:“九叔,我没听错吧,你要做两份社?”
  邓世荣笑着点头道:“嗯,家里儿女多,做一份社根本不够吃,还是做两份比较合适。”
  五婶闻言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这年代谁家的儿女不多啊?大家做社都只是稍微解解馋,谁家有条件放开肚子吃肉啊?
  半响,五婶才一脸羡慕的说道:“九叔,你还真舍得啊!”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