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达尔文进化论出世后,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因为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制作了很多标本,对比物种之间的差异,从动物,植物到菌类。
英国皇家准备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进教科书,这遭受到教会的反对,有人说达尔文亵渎了宗教,将会带来社会的混乱。
英国皇家是从卢梭社会学改良派出来的,那时候的英国人认为他们不需要像法国一样走流血牺牲的路线,通过相互的契约,通过社会制度的改良,可以继续保持着全球日地位,在全球建立殖民地,形成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辉煌,让一些人雄心勃发,众多人雄心勃发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开放与理性的社会。达尔文进化论既然在传统的束缚中获得突破,但或许有很多人对他的理论不清楚或有误解,不如让几大研究门派做一场辩论,毕竟,真理越变越明。
经过高层的授意,一场规模宏大的辩论会就此展开。
在举办这场大型辩论会的时候,皇家派人对达尔文做了一些工作,他们首先亮明立场,帝国对达尔文进化论是十分支持的,当前帝国发展也遇到重要的思想障碍。有些时候愚昧思想,禁锢了人民的发展,我们需要发展资本主义,形成大规模生产力,我们需要完成资本、原料与市场的积累扩张,这样,通过实实在在的生产制造,让更多的人有房子住,有面包吃,有牛奶喝,有幼儿园上,有科研创造环境。
达尔文表示,我愿意。
皇家人继续说,但是这对我们也是一场挑战,如果在这次辩论会中,我们胜出未来进化论将成为主流学说,进入教科书,而一旦失败,那么,达尔文将身败名裂,皇家的威严也将受到重要冲击,整个英国将继续回到教会控制时期,继续连绵不断地遭受压迫,并在压迫下有人站出来反抗与牺牲。这次严峻挑战的地方是,达尔文代表的进化团队,以一对多,分别接受亚当·斯密学派的创造论,托马斯·贝叶斯代表的物种不变论,乔治·格林代表的目的论,艾萨克·牛顿代表的突生论。
达尔文表示,我有信心。
达尔文这边的一辩手达尔文本人,二辩手自己的妻子艾玛,三辩手自己的助手格兰特。
对于达尔文来说,妻子艾玛是自己坚实后盾,但是,这个辩论会经会让妻子陷入重大的伦理漩涡。妻子是一位忠实的信教徒,她温顺善良,人际关系非常好。但是达尔文对宗教从来都是当成一个笑话,夫妻俩也曾闲谈的时候,多次做过宗教辩论,两者不相上下,谁也战胜不了谁,甚至有发展下去离婚的趋向。但是妻子情商高普通人一格,她对达尔文说,“亲爱的,宗教信仰是我们各自的选择与自由,那些都是虚构的,或存在或不存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夫妻,我们相爱,并且有一个可爱的宝贝”。所以他们夫妻多年,妻子去做祷告,丈夫给送到教堂门口,从来不进门,妻子很理解丈夫,他起初也想知道账户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对信教的思想,从这几年时间的陪同调研,他终于明白了丈夫的研究。但是,当前这个时候,是他应该站出来支持达尔文的时候。
主持方让达尔文成为辩论的主擂方,让达尔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达尔文说:“我与妻子艾玛,还有助手格兰特先生,亲自踏上许多个岛屿,收集了大量物种材料,做了很多标准,解剖过很多动物尸体,我们的结论是地球上所有物种起源于同一个祖先;物竞天择每个生物共同面临的同类竞争与环境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每个生物在生命长河中只会有微弱的进步,正是几十代,几百代时间的积累才会有大的变化;当前的生物还在继续发生着变化,朝向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进化。”
创造论代表先回答:“达尔文先生,你的妻子艾玛,我们经常在一个教堂祷告,我与你的家庭可以是好邻居好朋友,但是我不赞同您的观点。你认为人类是由原始人进化的,而不是上帝创造的。我看过你的证据,但是,你的证据是不足的,仅凭借几个岛屿上的生物排列,就否定伟大的上帝造人事实,是非常愚昧的。上帝造人在圣经里面记载的清清楚楚,经过了数代人的真眼与真心审核,我们都知道是上帝用7天时间创造了这个世界。随着人类的认知,我们更清晰地明白上帝是如何创造了光,空气,山川及我们人类。但丁写的天堂与地狱,就是证明天堂的存在,牛顿博士也是认为,所谓的规律或许都是上帝的安排,他晚年一直都在证明上帝的存在。达尔文先生,你不觉得物种起源只能是一种假设吗,对不起,你的论述亵渎了上帝。我与艾玛曾提到,应该多为你祈祷,否则将会遭受上帝的报应。”
达尔文哈哈大笑:“如果就因为我揭示了真理,上帝就来报复我,我们可以猜想上帝是一个什么样的邪神啊。当然,不会,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的一切生物都来自于原始生物。只要有水、光、热,就有可能诞生生物。而生物是会随着岁月成长与环境变化发生变化的,所有才有了生物的多样性。这些都是自然变化规律与现象,哪里是上帝造的呢?上帝在哪里,我们谁都没有见到,但是我们见到了一只小牛,诞生于母牛妈妈,而母牛妈妈诞生于它的母亲。尊敬的斯密先生,你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你是上帝造的,还是母亲生的吗?我告诉你,我是我妈妈生的。”
辩论会场响起啪啪的掌声,达尔文那个神棍朋友却在神创团队里带头鼓起了掌。
托马斯·贝叶斯发言了,“尊敬的达尔文先生,我们感谢您过去几年时间做的科学考察,为大英帝国争取了重要荣誉。我与您的观点不一样,我认为物种是不会变化的,例如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蓝种人,那么,我们更愿意相信这些人是从外星球殖民过来的,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物种。也就是说,如果物种可以变化的话,那么,我们吃的萝卜与白菜,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年代,始终都保持各自的特性呢。如果按照您在《物种起源》里面的推测,人是猴子变的,那么,现在动物园里的猴子或大猩猩还能变成人吗?所以,我说物种是不变的,在座的先生们,女士们,你们不用担心,你们的后代还将是人类,我们永远都不会变。完毕,谢谢。”
达尔文与妻子艾玛也都鼓掌祝贺。
艾玛作为第二辩,站起来为达尔文发言。艾玛说:“尊敬的贝叶斯先生,我们注意到您的疑问非常值得辩驳,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为了验证我们的推论,我与达尔文先生也就是我的丈夫,跑了更多的地方,因为,达尔文的推论是每一代生物只会进步那么一点点,而不是立等可见,并且也不能通过养殖培育可以立即得到比较。我们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原始岛屿,发现有的鱼有腿,有的鱼没有腿,通过排列对比,发现他们之间微弱的不同,就像一个数字1,2,3,4,5到100一样排列有序,而它们的生理结构也在变化,排在最前面的第一只鱼完全在海里游泳,但排列在最后面的第100只鱼已经可以在岸上呼吸。于是达尔文先生结论,这就是物种变异的最有力证据。为什么当前动物园里的猴子或猩猩不能在变化成人了呢?这是因为,现在的自然大环境已经与几百万年前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几百万年前地球环境还非常不稳定,也就是说那时候的猴子每天都要心惊肉跳地担心生存问题,因此,它们必须要从森林里面走出来,它们必须要使用工具战胜猛兽,猎取食物。如果一个生物,已经没有动力再去进化,就好像一个人没有动力去改变一样,那么他对事物的认知还会停留在原地。如果将黑人与白人一起生活,经过几代人,也会相互融合,物种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发生重要改变。例如一个白人妈妈找了一个黑人丈夫,那么他们结婚后生出的宝宝,通常介于两者之间。完毕!”
会场对艾玛女士提供的证据与推测表示赞赏,主持人说为女士有这样的学识感到骄傲。
乔治·格林发辩论致辞:“女士们,先生们,《物种起源》给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达尔文团队的努力,给我们的研究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我与达尔文先生的观点不同,它认为生物的进化是随机的,没有目的性,而我及我们团队的研究认为,生物的进化是有目的性的。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事实来推论,我们都知道在黑暗中种植的豌豆苗会朝向有阳光的一面茁壮成长,在原始森林中,有很多的植物给自己进化为很高很高,叶子宽大,以便更好地吸收阳光。除了植物,很多动物也是,为什么猫长着猫的身体,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它去捉老鼠,而狗的身体则善于奔跑,且嗅觉非常发达。难道这不是生物进化目的性的例子吗?我们的结论是,我们在进化论方面其他观点与达尔文先生团队完全一致,而进化的方向是有目的,朝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在前进中。”
乔治格林的发言,让辩论会场相对轻松,因为,他认同物种起源里面的进化论思想,仅仅对进化的目的去做研判,他的观点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不同见解。主持人做了简要总结,提醒达尔文团队谁来出辩论词。达尔文也示意助手,是否发辩论词,助手感谢达尔文老师给的机会,站起来发言。
格兰特说:“感谢格林先生的研究与提出问题,我理解我们两个团队仅在进化方式方面存在分歧,您方列举植物与动物各自进化出最终结果,是产生了最佳有利于自己是生存与生活的结构。在这个方面,在以我的导师达尔文先生为研究论述中是完全赞同的。也就是说,我们赞同生物最终产生了qq有利于自己的进化结果。但是,我们认为通过结果并不能反推,生物进化具有目的性,而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具体举例子来说,对方认为猫的身体为了更好的抓老鼠,在父辈的母猫与公猫身上可能已经产生了记忆,然后再生下来的小猫都是身体被拉长,更善于迅速出击健步如飞。而我们我方提出的进化论认为,这种记忆或许是不存在的,公猫与母猫一下子会生下来四只、五只乃至更多的小猫,每只小猫的变异方向各不相同,猫的身体有的被拉得更长,而有的缩短了,最后因为环境的原因,那些身体被缩短的猫抓不住老鼠饿死了,而身体被拉长的小猫更善于抓老鼠活了下来。完毕。”
格兰特的发言,周围响起掌声,在掌声刚落下,达尔文先生示意有补充,主持人同意。
这时达尔文先生,申请补充:“感谢格林先生也做这个方向的研究,并提出宝贵的问题争议。我对我们团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方式,我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对于格林先生提出的生物进化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不是通过选择牺牲的方式,而是直接通过目的性朝向一个方向进化繁殖,我是持保留意见的。因为,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或许在存在这种可能性。我非常尊重对方的研究及存在这种目的性进化方向的可能,或许存在两者的兼容性,如果两者二选一的话,我更愿意相信我们的研究结果。”
达尔文发言后,对手及所有在场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再次响起掌声,大家为这一群高级精英们鼓掌,有竞争但不失去英国人是绅士礼貌,非常的客观,但对学术问题当仁不让。主持人接着示意,艾萨克·牛顿发表辩词。
艾萨克·牛顿,该牛顿不是物理学的那个牛顿,而是生物研究领域的牛顿。牛顿发言说:“感谢各位的辩词发言,让我能在这样的场合里与大家一起切磋交流学习,我对达尔文先生进化论非常钦佩,仅在一个观点上不能完全赞同。我及我的团队研究认为,生物的进化是突然的,是遇到突发环境变化后,产生的近期变化行为,并且变化的尺度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大,而在环境没有变化的时候,在漫长的岁月里,都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不知道达尔文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否与您提出的进化论有很大悖逆呢?”
达尔文微笑着说,“感谢牛顿先生的研究与问题,您的观点表述的非常清楚,我及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清晰明白。我们在进化论方面的结论是,生物的进化周期是很漫长的,这主要是变化的环境与诱因导致的,同时也是由生物的生命周期决定的,物竞天择,是让优秀者生存,而让劣者被淘汰,生死之间,往往需要几代,几十代,上百代生命周期才能完成。有没有可能生物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加速进化的进程,这个可能性应该还是有的!或许未来有更好的科技可以获得验证。但我更愿意相信,在当前自然环境下,生物是经过漫长周期的进化过程,而不是对方结论的在只在环境变化时候的突发性。”
掌声不断,主持人又对双方做了简要点评,因为存在的矛盾不大,双方都存在一定的疑问,有待未来更好科技条件验证,也许人类经历几代几十代人才能真正下最后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