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传世诗作近千首,被后世誉为“诗仙”。
诗风清新俊逸,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诗既反映了大唐盛世的繁华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
表现出一种蔑视权贵和追求自由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关于其出生地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为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城),一为蜀郡绵州昌隆县(今SC省江油县)。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李白五岁,开始读书。
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李白十五岁,所作诗赋初得社会名流推崇与奖掖,同时开始接受道家思想。并好习剑术,喜任侠济困。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于大匡山(今江油县境内)读书。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等地,增长阅历见识。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二十四岁,辞亲远游。自成都、峨眉山乘舟东下至渝州(今CQ市)。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二十五岁,时值阳春三月,自三峡东下,经荆门至江陵(今HUB省JZ市江陵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相遇;夏游洞庭湖与庐山;秋游金陵(今JS省NJ市),并途经当涂县(今安徽省MAS市当涂县)。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JS省YZ市),盘桓近一年时间;冬季北游汝州(今HEN省PDS市),后来到达安陆(今HUB省安陆市),途经陈州(今HEN省ZK市)时结识李邕和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二十七岁,在安陆与已故宰相许圉师孙女许氏成亲,初安家于安陆。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李白二十八岁,于早春时节,游江夏县(今HUB省WH市),与孟浩然再次相会。
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李白二十九岁,回到安陆。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年三十岁,春时多次谒见安陆裴长史,因受诽谤,自荐遭拒。初夏时往长安,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谒宰相张说,并屡次向王公大臣自荐,均是无果。暮秋时游邢州(长安之西),冬游坊州(长安之北)。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李白三十一岁,初夏时离开长安,经开封(HEN省KF市),至宋城(今HEN省SQ市)。秋至中岳嵩山,雅慕故友元丹丘山居所在,遂初生隐居之意。暮秋时节,滞留于洛阳至来年春夏。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李白三十二岁,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季返回安陆家中。途经南阳(今HEN省NY市),结识崔宗之。冬季,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HUB省SZ市)。岁末,归家安陆。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李白三十三岁,建造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以耕读为生。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李白三十四岁,居家安陆,西游献赋。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三十五岁,五月,应好友元演之邀约同游太原,滞留至第二年。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白三十六岁,春时由太原北上游雁门关(今SX省代县)。后又南下洛阳与元丹丘重逢。秋日至嵩山访元丹丘,结识岑勋。南返安陆途经襄阳(今HUB省XY市)时,与孟浩然再会。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白三十七岁,居家安陆。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李白三十八岁,春季出游南阳、嵩山、陈州、楚州。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李白三十九岁,春季直至初夏,游安宜(今JS省YZ市宝应县)。夏日游吴地(今JS省SZ市)。秋时西上长江,经当涂至巴陵(今HUN省YY市),适逢王昌龄贬谪岭南,二人会晤。冬季,自巴陵返回到安陆家中。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李白年四十岁,夫人许氏因病去世。五月,移家东鲁,寓居任城(今SD省JN市)。夏秋时节,游兖州(今SD省兖州市)各地,求人引荐无果,遂生怀才不遇之感。冬季,结识韩准、裴政、孔巢父。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李白四十一岁,居家东鲁。与韩准、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沔等人隐居于徂徕山(今SD省TA市东南),每日纵酒高歌,号称“竹溪六逸”。后因学道意欲出游越地。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四十二岁,于四月游泰山。夏携子女至南陵(今安徽省WH市南陵县),欲往越中;因唐玄宗征召,重返南陵。秋赴长安,与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贺知章相会,贺监以“谪仙人”誉之,复荐于朝廷,终得玄宗优遇,任命翰林院供奉。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李白四十三岁,待诏翰林院。初春,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得赐宫锦袍;暮春时节,奉诏作《清平调三首》,一时深得唐玄宗与杨贵妃赏识。后渐厌倦御用文人生活,与贺知章等人结为“酒中八仙”;常常纵酒自秽,以致玄宗呼之不去。曾醉中起草诏书吓退蛮兵,又令权宦高力士为其脱靴。乃遭宫人嫉恨,于玄宗前谗谤李白。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四十四岁,正月送贺知章归越;三月,上书请辞,终得玄宗赐金还山。初夏时,与杜甫会于洛阳,后又同往开封。秋与杜甫、高适共游梁宋(今河南KF市和SQ市)一带。冬季,北往安陵(今HEB省吴桥北),其后留居任城,娶妻宗氏。
天宝四载(公元745年):李白四十五岁,春日与杜甫同游任城。夏与杜甫、高适同谒北海太守李邕于济南。秋季与杜甫复会于鲁郡(今SD省曲阜市)。
天宝五载(公元746年):李白四十六岁,春时游鲁郡,后卧病任城。秋时病愈,再游鲁郡。秋末启程南游,至宋城游梁园,后至扬州。
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李白四十七岁,春游扬州后赴金陵,遇崔成甫。后来南下越中,途经丹阳、吴郡,秋至会稽(今ZJ省SX市),吊贺知章,登天台山。冬返金陵,此后留居金陵。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李白四十八岁,夏至扬州,秋游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冬到庐江(今安徽省HF市庐江县),谒见东平太守吴王李祗。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李白四十九岁,春日返回金陵,怀念子女之情甚深。
天宝九载(公元750年):李白年五十岁,五月由金陵迁居至庐山。后元丹丘相邀,举家前往嵩山。秋至浔阳(今JX省JJ市),旋又北上任城,途经谯郡(今安徽省ZZ市)时访友人元演。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李白五十一岁,盘桓任城半年。秋至石门山(今HEN省叶县西南)元丹丘居处。秋末,自开封北游至幽州(今BJ市),入河北经邺郡(今HEN省AY市)。
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李白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今河北南部)。十月,抵达幽州,亲眼目睹安禄山日渐跋扈,知其日后必生叛乱遂南返。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岁,早春途经魏郡(今HEB省魏县),游西河郡(今SX省汾阳市),沿汾水南下入潼关,登西岳华山。再由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横江浦渡江,入当涂。秋游宣城(今安徽省XC市)句溪、敬亭山。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李白五十四岁,春游金陵,五月又至扬州。后与魏万相遇,同游金陵,李白委托魏万为其编辑诗集。继游皖南南陵、秋浦、清溪、青阳、泾县等地。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李白五十五岁,夏游当涂,秋游秋浦,冬返宣城,后至金陵。此时安禄山乱起,自往宋城接宗氏。遣门人武谔赴鲁中接其子女南下。
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李白五十六岁,岁初携妻子宗氏南奔当涂避难,闻洛阳失陷后经宣城避难剡中(今ZJ省剡县),途经溧阳(今JS省溧阳市)时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回到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隐居于庐山屏风叠。隐居期间,永王李璘数下聘书,几经犹豫,终入幕府。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于永王李璘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后来永王兵败,李白下浔阳狱。妻子宗氏为其四处奔走求救,江南宣慰使崔涣、御史中丞相宋若思等人极力救之。宋若思辟白为军事参谋,掌军中文书事务,随宋若思至武昌(今HUB省WH市)。九月病卧宿松(今安徽省AQ市宿松县)。终以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遭判流放夜郎。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五十八岁,李白自浔阳乘舟溯江而上往夜郎,妻弟宗璟相送。春末夏初,途经江夏,访李邕故居;登临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五十九岁,春三月,至白帝城(今CQ市奉节县)遇赦,立即返回江陵。初夏至江夏,逗留到冬天。复萌用世之意,多次求人引荐,终以失败告终。其间曾游洞庭、零陵等地。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李白年六十岁,春由洞庭返江夏。秋至浔阳,再登庐山,决意修道以度余年。岁末至豫章(今JX省NC市)。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六十一岁,流落金陵一带。闻史朝义叛军复盛,再次请缨入李光弼幕府,因病半道返还。冬初,投当涂县令李阳冰。其间出游历阳,因病返回。
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六十二岁,早春卧病当涂。晚春三月,大病初愈,乃游宣城、南陵。秋归当涂,病况日下,自知康复无望,而李阳冰又临当挂冠(辞官),遂将平生诗作托李阳冰编集作序。是年冬日,李白因腐胁疾病逝当涂。卒前赋《临终歌》一首。
注:关于李白之死,另有一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源自安旗先生之《李白传》。先生初版本采用旧说法,即李白死于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后新版本采用新说,即李白死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享年六十三岁。
关于李白子女:“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宗。”——魏颢《李翰林集序》。
经过考证,李白的女儿叫作李平阳,大儿子叫作李伯禽;其女出嫁后不久即去世。李伯禽生有一子两女,其子年轻时出游失踪;两个女儿则是嫁给了当涂的农户——她们的丈夫一个叫做刘劝,另一个叫做陈云。
李白另有一个小儿子,叫作李颇黎。然而关于小儿子的生平,史书并未留下任何痕迹。可能在年幼时便已夭折……令人无限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