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羽是在炕上醒来的,身为新“王”的他,还与子民挤在同一条炕上,但是他非常享受在这炕上躺着。
没办法,炕比树洞香多了。
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扯动到伤口的他呲牙咧嘴,唏嘘着下了炕,赵羽今天打算闲逛一下,看看部落里还有什么没收拾妥当的,他得都去督促督促。
“这么早醒来了?受伤的人应该多休息休息”苍老的声音从炕旁边幽幽传来,突然发出的声音可吓人一跳。
一扭头
哦豁,原来是巫弦,他旁边还围了一圈小朋友,他正借着壁炉的火光,在那教小孩们读写念字呢。
巫弦现在已经搬过来新屋住,每天早上的空闲都会教小孩们认字
赵羽见巫弦在教学呢,想来自己又左右无事,于是干脆又坐了回去,听听巫弦是怎么讲课的。
“啊~哦~呃”这是小孩子们在跟着念拼音,一个个小嘴撅的老高,等他们学会了拼音,以后就可以根据拼音,来更快的明白文字的读音,拼音和字的组合,才是一整套完整的文字体系。
赵羽看到他们,就想到了自己在地球上的小时候,也是这样撅着嘴,“yu~yu~yu的”,半天下来,都快要学会吹口哨了。
一节课的时间,拼音也念的差不多了,巫弦又开始教他们写字,他给一人发了一块干泥板,这还是赵羽之前特意找陶和土做的,只需要用削尖了的小树枝,就可以在平整的泥板上刻字,写错了还可以用泥块润湿了补回去,非常的耐用。
其实这也是赵羽的无奈选择,毕竟纸和竹片一类的玩意,到目前不是还没机会发明,就是还没有找到,再加上也不算要紧的物资,因此赵羽也并没有在这方面下太多功夫。
泥板已经足够使用了。
而且赵羽有个计划,他现在已经把这个计划交由星去完成。
那就是,把记录部落历史的那些绘图石板,都临摹到泥板上烧成陶器,这样就能让部落历史更好的流传下去。
修史,算是他地球故土上的一种特殊传承了,他要把这种文化带到绿山。
和巫弦说了一声,赵羽不再影响他教学了,他打算出去走走。
推开屋门,刺眼的阳光让他忍不住用手挡了一下,看来今天的天气还不错喔。
赵羽用背篓背着一筐泥板,这是星拜托他拿去给陶烧制的一部分,路程也不长赵羽就顺路帮忙了。
一路上部落里都没啥人,看来大家都出去忙活了,最近采集队的重心放在了柴火上,细枝和大柴都收集,捆成一垛垛的放新屋旁边,过冬的物资终于也不用担心了。
路过熏肉棚,几个部落族人给他打招呼,叫力的呼王的都有,也有叫他本名的赵羽的,赵羽笑着和众人打了个招呼,就去找陶了。
陶窑前,陶和土正忙活着,在替部落众人烧制了足量的餐具和水盆后,他们一直在烧制的都是水缸和部落的记录泥板,再加上即将冬天了,这活现在安逸的很。
“哟,两位在烤火呢?”赵羽凑了过来。
陶扭头一看,乐了,赵羽他可太喜欢见了,每次赵羽来都有新东西,赶紧招呼着赵羽坐下。
地上放着两块藤蒲团,这正是由赵羽提出概念,牙小组来实现的新产品,内里填满了蒲绒,因此坐上去十分舒服,这两个还是赵羽之前特意拿给陶和土的,要不然这两人烧制陶器,在这一坐就是一天,确实挺辛苦的。
背上的泥板卸了下来,赵羽和陶正在讨论着一些小玩意,说着呢还上手捏起了泥来。
很快一团形状不明的东西就在陶面前出现了,像竹节一样的小东西,头有个小口子,侧面还捅了个三角小细孔,肚子稍微鼓起,赵羽见陶疑惑,告诉他这是一个小哨子。
没错,这就是个哨子,为啥赵羽突然想做这个呢?
还是前两天的讨伐行动给他印象过于深刻了,人一过十,指挥起来就得喊,讨伐那天他是喊完左翼又喊右翼,光是维持阵型就费了老鼻子劲儿了,一天下来嗓子都不好了。
更别说当天结束时那一通演讲了,现在他喉咙还哑着呢,为了嗓子着想,必须做这个哨子,将他有限的嗓门提升一个档次,还能通过哨子的特殊声响更好的下达指令。
为了测试声响,他还特意多做了两个造型,一个是以前运动会用的那种大肚子口哨。
还有一个造型也是大肚子的,不过是鸟型的,这个以前赵羽去景区旅游时就见过,外观特别鲜艳,雕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当然赵羽现在外观上就无法做到一致了,只能勉强捏一个鸟形。
将这堆哨子放到一边干燥,赵羽又和陶聊起了另一件事,他打算过冬之后,将陶窑挪一个地方。
现在陶窑和熏肉棚在部落的西南角,占据了空地一部分,他打算明年都移到部落西北角去,专门打造成部落的“工业区”,以后所有工业类的棚子都在那块地方搭建。
至于西南这块地,因为属于是部落空地的一部分,所以推平后空地就又扩大了一部分,赵羽打算以后用这空地规划两片住宅区。
哈哈原始的房地产开发商
其实赵羽这么规划也是有原因的,目前新搭建的屋子只能挤八十多人,剩下的人还得分去树洞住,虽然大家也习惯了住树洞,但是赵羽打算一视同仁,尽力让部落每个人都能有炕躺。
这还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隐私问题,睡炕的这两天赵羽已经听了好几次墙根了,虽然对原始人的这些事情没有性趣,但是确实影响睡眠。
部落现在已经有小家庭的概念了,就好像养父牙和大伯头之类的兄弟关系大家都分得清楚,这种情况分开住也没有什么障碍,特别是大伯头这家伙,有三个女人,每晚就数他们最吵,这让赵羽分房子的信念无比坚决。
陶和土对于工作地方的转移并没有意见,反而听完赵羽对工业区的描述后,他俩十分的感兴趣。
见事情谈完,赵羽便和这两技术人员告辞了,他还得再“巡查”一番部落其他地方。
迈着八字步,赵羽绕到了倒树的北面,这里被倒树分割成了部落的一片独立区域,现在整个北面区域已经被栏杆圈住了,区域里正搭着一片棚子,正是给驴子们住的。
驴子们老早就从新屋里了赶出来,冬天它们就在这棚子里面过,新屋的畜区是留给猪和兔子的,驴子实在是塞不下。
在棚子里过冬也不必担心寒冷问题,本身驴子在冬天就会长厚毛发来抵御寒冷,棚子只需要用木头围几面墙挡风即可,地上再铺上厚厚的干草堆,这群驴子只会比以前更舒服。
这棚子因此也搭的很快,族人们已经开始往木墙上抹泥填缝了,而棚子顶也已经用厚厚的草和泥抹上了,就差把干草铺上了,此时驴子们在兽栏空地上正啃着草茎,倒是一派无所谓的样子。
菜地就在兽栏东面,部落的东南角,围着倒树的树桩种了一圈,大蓟、荠菜、蒲公英和野蒜都分别种植了起来,赵羽前几天更是在东面找到了萝卜,这下也种了下去。
植物的过冬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赵羽只能在它们土层上盖一层薄薄的干草,再铺上厚厚一层的树叶,剩下的就靠这些菜自己扛了。
逛完一圈不再“视察”部落了,赵羽回新屋去了。
新屋里,赵羽从巫弦旁边经过,直接走进树洞,他要再清点一下物资。
草谷一百多筐,野果也有六十多筐,烟熏肉更是激增了十几筐,晚点外面熏肉棚还会再收进来十几筐,这些熏肉天气好的时候还得时不时搬出去腊晒,总体来说在吃这方面是充足的,甚至已经有富余了。
剩下还有着杂七杂八的木料啊皮革啊麻料啊,都已经收进来归置齐整了,看来这个冬天的工作材料也准备妥当了。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日落,驴子都去棚里歇着了,部落外工作的众人也全部回来了,赵羽亲自下厨做了一锅炖肉炖菜,和部落众人分享起来。
没有盐的炖菜少了些滋味,还好木桃和野蒜的加入又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这顿饭众人还是吃的有滋有味,吃吃喝喝一直搞到了深夜。
这时候外面开始刮起了猛烈的大风,赵羽还能透过屋子听到树冠摇晃的声响。
“是寒霜来了”,说话的是星,他对此颇有研究。
赵羽暗暗算了一下,过了月圆也有两三日了,这寒霜确实也该降临了,这也意味着寒冬正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