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尚美,你家中有些什么人?”
“我太爷爷是举人,之前在石板街那边,建有好大一片举人府,那边的老房子和门面房都是尚家的。”
“爷爷解放前就做过本县的县长,后来辞官了又做生意,娶了几房夫人,生下的子女也有十几人,所以后来形成了一个大家族。”
“家族重视教育,走仕途,经商,所以后辈子弟就多在这几个领域里发展,可以说是人才鼎盛,家业兴旺。”
“我爸爸是工校的教授,做过一任校长,妈妈是妇产科医生,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我是最小的。”
“尚荣是你大哥还是二哥?”关红兵问她。
“他是大伯家的长子,是我的堂兄。
我爸有兄弟五个,姑姑有八个,都生了好几个孩子,你说我爷爷这一支传下来的人都过百了。
你要准备礼物,也就是爷爷,爸妈,哥哥姐姐等人,其他人认不了那么多,要是在过去旧社会,那是全部要认的。
尚荣大哥算是媒人吧,也要认他们家。”
“那都准备什么礼物呢?”
“我怎么知道?我今天回家,问问我妈,再让她们挑个日子,你再上门。”
“跟你妈妈偷偷说,我现在只有二万来块钱,多了我没有。”
“就知道你没什么钱,你放心吧,钱的事,咱俩一起来想办法!”
“说的好象你有钱似的。”
“我虽然没钱,但妈妈有呀。”
当晚到了家,尚美就拉了她妈妈说悄悄话。
“妈!传言是真的。”
“真是那个交通局的副局长?叫什么?”
“是的,叫关红兵,关公的关,红色的红,士兵的兵。关红兵。”
“怎么认识的?”
“尚荣大哥介绍的,交通局归他管,关红兵是他的属下。”
“噢,尚荣介绍的,那应该靠得住了。他多大了?当了副局长,也有三十多了吧?没结过婚吗?”
“妈,他今年二十三岁,比我小八岁,之前离过婚。”
“什么?这么小?还离过婚?尚荣怎么也这么不靠谱?”她声音大了些,让尚美的爸爸也听见了,他走过来了。
“你娘儿俩吵什么?”
“老头子,尚荣给尚美介绍了一个人,比尚美小八岁,还离过婚,这个尚荣是不是太不靠谱了?”
“就是传说的那个儿子伢?在医院门口抱你的那个人?”
尚美就尴尬的说:“爸爸,是他。”
“他为什么离婚?有没有孩子?”
“他之前在乡镇工作,被领导整了,他前妻以为他前途难了,就离婚了,他前妻离婚前去引产了。”
“噢,那没关系嘛,没孩子,也只是有个婚史。美美三十一了,找个未婚的,也不好找,有也是歪瓜裂枣的。这伢怎么样?”
“挺好的,我喜欢他。”尚美就说了。
“喜欢就行,找个时间带回来看看吧。”
“老头子,就这么随便让人家上门?”
“美美都回来说了,咱们不见一见,你放得下心?”
“那就先见见也好。美美,你约他明天来家里。”
“妈,他准备什么礼物为好?”
“这八字还没一撇呢,要什么礼物?让他空手来,给你爸和我先见见。”
“那好吧。”
美美妈第一眼见到关红兵时,就挺满意的。小伙子个子高,身材好,体格健壮,英俊帅气,气度沉稳,又斯文有礼,这比自己女儿美美强多了,还年轻八岁呢。
关红兵给美美爸带了一副实木象棋,给美美妈带了一个化妆品礼盒,绐美美带了一双旅游鞋。价格不贵,还挺实惠。
虽说是农村的娃,但尚家在本县那可是大家族,配的亲大多也不如尚家,也没什么关系。
二十三岁能当副科级的交通局副局长,也算年轻有为了。
几个人坐下来喝茶聊天,明显看得出来,女儿美美很上心,倒是人家小伙子,处事冷静,又神态温和。倒像他三十一,女儿二十三似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
“小关,你家里还有什么人?”美美妈问道。
尚美不由紧张起来,这个不好回答呀。
关红兵说:“阿姨,我家里,有个奶奶,她今年六十五岁了,身体还很好。还有一个大娘,一个大嫂,两个侄女。”
“啊,你爸妈呢?”
“他们都不在了。”
“你大伯和大哥也不在了?”
“是的,我大伯和我爷是88年同一年因病去世的。大哥是91年去游泳,抽筋被淹死的。”
“噢,那你这负担挺重的。”
“是的,阿姨。如果您和叔叔介意,我也不会连累美美的。”
“诶,这点负担算什么?我们不介意,只要你们俩好好的,生活幸福就行了。”美美爸说,他也很满意这个未来的女婿。
女儿过了三十没嫁人,哪个父母不着急?
见时间差不多了,关红兵就说:“叔叔,阿姨,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去外面吃个饭吧?”
美美妈就有点尴尬了,她没有准备饭菜,现在人家提出来了,如果不去,人家怎么想?还以为他们反对他们恋爱呢,如果去,又不好意思,毕竟人家上门来,她作为女主人,连家常便饭都没准备,真的有点失礼呢。
见她犹豫,关红兵就说:“阿姨,走吧,正好我没带酒过来,就从家里带瓶酒过去,我陪叔叔喝两杯。”
人家连台阶都准备好了,再矫情就没意思了,就进屋里拿了两瓶好酒,一起往外走。
美美爸喜欢酒,酒量也可以,过去没什么好酒友,都不过瘾,今天与关红兵喝酒,感觉上来了,两瓶洒就给两人干掉了,美美爸大呼过瘾,恨不得与未来的女婿称兄道弟了。
美美妈知道关红兵家里负担重,又没工作多长时间,肯定没多少积蓄。
于是给了美美一个存折,以及准备上门的礼物:
爷爷是一把紫砂壶及两罐上好的普洱茶。
大伯,二伯,四叔,五叔,都是烟酒各一对。他们的夫人全部是化妆品。
八个姑姑全部是化妆品,姑父也是烟酒。
尚荣是烟酒一对,化妆品一套,媒金一千元红包。
美美的两个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两个姐姐,姐夫,外甥外甥女都分别安排了礼物,全部都是由美美妈买了放在家里准备送出去的。
竟然是没要他们小年轻花一分钱,还给了一份恋爱基金,一本存折,上面有余额五万元。
选了十一假期,尚家那么多亲朋亲戚都到美美家来看关红兵,绝大多数都满意关红兵,都准备了红包回礼,后来尚美汇报说,见面收了红包二万多元,关红兵就让她存着,他也不好收这个钱的。
尚美突然有了七万多块钱,就大手大脚的给关红兵和自己买了一对铂金戒指,当作婚戒。
尚美与他已经有了两个多月的关系了,自然也逃脱不了怀孕的结果。
尚美要奉子成婚,首先与关红兵办了结婚证。
尚家选择的新房是一套临街的三层小楼,一楼有两个门面在出租,元旦到期后由他们夫妻收租金,一个月的租金高达七千元,基本上保证了家庭开支还有节余。
一个门洞进去,二楼是一套二居室的房子,三楼也是,顶楼是防雨层,盖了半人高和铁棚子,也可以当晾晒的地方。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停车位,这也是为什么弥补他们,一楼有两间门面的原因。其他象美美二姐,虽然有院子和停车位,但是没有门面。
这也是美美妈选择的。考虑他们小两口都没什么钱,这样有助于提高家庭收入。
家族陪嫁的车子是一部宝马车,性能挺好的,进口的原装发动机。
美美结婚收的礼金,美美妈也没留,加上她自己给的压箱钱,全部给了美美,尚美也不客气,一礼全收,加上之前的好几万,总计尚美就有了二十万存款。
尚美不知道理财为何物。她妈妈就叫她回家与关红兵商量投资的事情。
关红兵就说了:“咱们这二十万,如果存银行定期,一年也不过几千块钱利息,物价在上涨,货币在贬值,划不来。”
尚美说:“老公,那你说怎么办呢?”
关红兵说,有两个方案可供你选择:
“其一,就是在县城买房子或门面出租。房子或门面在升值,又有租金收,好处是稳定,可靠。缺点是增值慢。
其二,就是咱们回家去建钓鱼场,开餐厅,建别墅出售。这个就收益快,收益大,缺点就是短期内咱们生活水平提高不了多少。
你自己考虑一下吧。”
“老公,你的看法呢?”
“我当然支持第二种,咱们以后的负担重,要趁现在多赚点钱才行。”
“那就听你的吧。”
“你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啊。”
“不能商量,你想要是商量,爸爸妈妈过去看一下,你家里那么多的老婆儿女不就暴露了吗?”尚美说。
于是决定了先这样投资。
关红兵就让人在镇子里发了通知,他要盖别墅出售,一套别墅毛坯房子十八万,两层半,一层三室两厅,层高三米。送土灶厨房和饭厅,另送结果果树六棵,菜地一百平。
山青水秀环境好,离镇子近!
总数只有八十套,欲购从速,先来先得,莫失良机!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就震惊了镇里的人,当年已经货币分房了,以后单位不再分房了。
镇子里盖的商品房没有屋顶,那是上层人家的地板。
也没有地板,那是下一层人家的屋顶。
房子内空只有二米八高。
就这样一套房子,售价要十万。
而现在关家窝棚多了一层半。有天有地,有灶有饭厅,有菜地和果树相送,只多了八万块!
太便宜了!太实惠了!许多人赶过来看了关红兵自己住的别墅,说盖的别墅和自己住的是一样的!
现场交订金的络绎不绝!短短两个月,八十套别墅就预订一空!收了订金二百多万元。
陈茵的哥哥抖起来了,他拉起了一支七八十人的建筑队,做自己妹夫家的生意。
平均一个月就可以交付六七套别墅!成本总价不到七万元,一套别墅,关红兵就可以赚十多万,一年下来赚了好几百万。
出售的别墅单独用围墙与关家窝棚的其他地方分开来了。
关红兵自己家又新盖了二十套别墅在空着,这是准备留给儿女们住的。
餐厅,钓鱼场,鸡鸭豕养殖场也建了起来,内部路以及到镇子里的硬化水泥路都修了起来。
所有的这一切建设完成时,已经到了一九九七年的暑假了。
银行存款高达近六百万,关红兵又拿出来五百万,分别在市里,省城买了七套房,他七个女人每人一套,坐等升值再出售。
在房地产市场上,他赚了千万财富。
石国英和岳美娇停止了生育。前者一子一女。后者四子一女
。她们二人都去上了环,她们都还有生育能力,但关红兵不想她们冒险了。
毕竟石国英已年满四十八了,岳美娇也年满四十五了。既然不是生育黄金期了,又何必冒风险去拼呢?
陈茵和杜金凤放缓了生育。前者生了三个儿子。后者生了二子一女。
尚美头胎生了一个儿子,现在又怀孕了。她比杜金凤还大三岁,但她婚龄短,也想生两三胎,所以比较拼。
杨玲生了一子一女,上了环。
杨珑生了二子,也上了环。
关红兵有了七个女人,十六个儿子,六个女儿,两个侄女。
关红兵的性福生活开始了,因为有了4个女人随时可以侍寝了。
尚美爸爸和妈妈当然也知道了,女婿的荒唐生活,但是,女儿在明知如此,仍然自愿与女婿结婚,他们除了叹息,又能怎么办呢?
世上唯有自愿,价值最高!她愿意,别人反对也没用。只能尊重她的选择。
残败的关家窝棚,静悄悄地注视着,脚底下的两片别墅区和更远处的小镇热闹。
关家窝棚幸存的创始人张英,仍然在这片天地里,种菜园,养着鸡鸭豕,看着电视,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哗哗的流出来,不断的流出来。
关家窝棚后继有人了,再也不用担心是否可以生存下去了。
她看着关红兵,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