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雍正十一年,由于处理崆峒山反军和川西叛军之事被雍正皇帝赞不绝口,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朝中大臣们也对弘历殿下刮目相看。宝亲王把受封后的第一次出行选择在了江南。
宝硕王府内喜气洋洋。弘历让家丁把哈德龙和展一龙叫来。不一会工夫,两人就大步走了进来。参拜行礼后,弘历示意两人到内室。对哈德龙说道:“你先去准备一下,三天之后,我们到江南办点事。这次去,你把马官魏宗带上,一路上也好把马喂好点。”
哈德龙有些不解地问道:“魏宗一个喂马的,我们每次出行都没有带上个喂马的,这次出行……”
宝亲王微笑道:“哦,这次出行任务特殊。路上需要他把马喂好才行。”接着又对展一龙说道:“你这几天收集一下江夏这边的动向。等我拿到圣旨后,我们先到江夏,安抚一下上次江夏城那几个宁死不屈的壮士,特别是江夏盟主陈东南。然后顺便到富春山看看。”
一切准备就绪,宝亲王带着哈德龙和魏宗一行先到了江夏城,宣读了圣旨。处理完江夏城的事务后,径直来到富春山脚下。他们先在山脚下的“春山”酒店用餐,点的酒也是酒店特有的“富春”佳酿。前几年的小酒肆现在已经发展壮大了。环境也大为改观。酒过三巡,魏宗不解地看着宝亲王弘历:“王爷这是要到什么……”
宝亲王看了一下大家,对着魏宗微笑道:“魏宗听令,都到了这个地方了,还不知道我要到什么地方吗?”然后,对哈德龙说道:“都说这富春山好得不得了,今天我们正好路过,就上山看看。魏宗对这里很熟,就让他在前面带队就是了。”
魏宗听后心中暗喜,没有出声。默默在前面走着,越走越快,心里恨不得立即来到雷音寺见到上官教主。原来,宝亲王带上魏宗来到富春山雷音寺,一是为了感谢上官蓠劝崆峒、平四川的所为,也想第一时间把受封的喜悦一起分享;二是让魏宗与上官蓠见面,他们几年未见,一定十分想念。看看能否通过魏宗感动上官蓠,争取让上官蓠还俗。沿着绿树成荫的山路,欣赏着风景如画的翠绿山峦,不一会就看到了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雷音寺。宝亲王让其他人在此逗留休息,自己带着魏宗向雷音寺走去。
雷音寺前是一片茂盛的竹林,阳光散落其中,微风吹过,引来一阵婆娑声响。宝亲王和魏宗两人穿过竹林、登上台阶来到了雷音寺的前院。刚一站定,就从里面走出一位清瘦俊朗的年轻僧尼:略显肥大的僧服,紧致的僧帽,胸前挂着晶莹剔透的菩提念珠,颗颗圆润饱满;左手捻动着黑亮的曜石串珠。微笑着走出大门来迎接宝亲王和魏宗。
宝亲王弘历心中一阵酸楚,快步上前关心道:“上官……”竟然不知道如何称呼是好,想拉住上官蓠的手,但又收了回来。一时间,尴尬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上官蓠退后一步,双手合十,微笑道:“阿弥陀佛。和硕宝亲王亲自驾到,本寺不胜荣幸。里面请。”
宝亲王弘历退后两步,对着上官蓠说道:“上官教主,你看我把谁带来了?”身后的魏宗上前一步“扑通”一声跪拜在上官蓠面前。抽泣道:“小人魏宗参拜教主。”
上官蓠上前扶起魏宗微笑道:“自从宝亲王把你带走后,我一直惦记于心,不知道你在人家大府上能否称职?以前的小马官现在长大了,都认不出来了。”
魏宗再次跪地,眼含热泪参拜道:“感谢教主的救命之恩。教主不但救了属下一条小命,还给属下找到了好的去处,跟着主子享受荣华富贵。教主就是小人的再造父母。”
这时,旁边的宝亲王弘历对着上官蓠微笑道:“好吧,你们主仆好好叙叙旧。我到外面欣赏欣赏这美丽的好风光。”说完话,朝着旁边不远处一个凉亭走去。
上官蓠拉起魏宗仔细端详着,当年的小孩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师祖一脉现在只剩下魏宗一个亲人了。两人一起走进寺内,径直来到后室。上官蓠热情地给魏宗倒茶,魏宗连忙抢过茶壶,一边说道“使不得、使不得”一边先给上官蓠倒茶,然后才给自己倒了一杯。清香的茶水不冷不热的,正好适宜,魏宗端起茶杯大口喝了几下,顿时感觉到浑身舒服至极。两人先唠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考虑到还有其他人在外面,特别是宝亲王还在院外,上官蓠赶紧对魏宗说道:今后还有许多大事需要你去做。你要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帮助宝亲王,不得有半点差错。此外,一定要切记守口如瓶。
魏宗实诚地回答道:“属下一定铭记于心。”
上官蓠又压低声音说道:“魏宗,还有一事要记住,三年后,你要以身体有病为由告老还乡。我把肃宁县城的客栈和酒店全部交给你,你一定要管理好,再娶妻成亲,把小日子过好。这也是对师祖的最好报答。”
魏宗放下茶杯,来到上官蓠面前跪拜道:“魏宗一定不辜负教主的教诲。”
上官蓠亲切地笑道:“快起来吧,我们一起出去把宝亲王接进来。”说完话,带着魏宗出了寺院大门,正好宝亲王弘历已经回到了小院。上官蓠微笑道:“多谢宝亲王的一片好意。快快请进品茶。”
宝亲王弘历对着魏宗说道:“你到山脚下跟他们说一声,我拜佛后就下来。”魏宗高兴地朝山下走去。
宝亲王弘历跟着上官蓠来到了另外一处靠山的大客厅。这时,有其他小僧尼已经摆好了茶水。
上官蓠给宝亲王弘历敬上一杯茶,自己端起茶水微笑道:“贫伲先给王爷恭喜了,以前是假的‘黄宝硕’,现在可是真正的和硕宝亲王了。以茶代酒,恭喜了。”两人相视一笑,一起把清香的茶水干了。上官蓠又从身上掏出一本账册交给宝亲王弘历,微笑道:“贫伲也跟其他俗人一样给王爷准备了一份薄礼。”
宝亲王愣了一下,接过册子打开看到第一页就大吃一惊,连忙说道:“上官教主,你这哪里是一份薄礼,这可是我大清国库一年的收入啊。”
上官蓠笑道:“这个真是一份薄礼。两年后再送你一份大礼。”
宝亲王愣了一下,诚恳地说道:“上官妹妹,你能还俗跟我一起回到京城才是送我的最好礼物。”
上官蓠叹息道:“我乃出家之人,这等财物有何用?你现在正是需要钱的时候。至于还俗的事,已经绝无可能。我已和破缘大师约定好了,我必须遵守承诺。”
宝亲王接着说道:“这个册子上的字好面熟呀。是谁写的?”
上官蓠笑道:“宝亲王真乃聪明绝顶,过目不忘。这个人你认识。现在不敢见你。今后殿下如果筹建水军,这个人绝对是把好手。”
宝亲王微笑道:“你说的是……”
上官蓠紧接着说道:“就是被你吓跑的那个算命先生。”
宝亲王弘历也笑了起来:“原来是他。我还想找到他,想知道他为什么看了我的生辰八字逃跑了。”
上官蓠“嘘”了一声说道:“天机不可泄漏。两年后我再告诉你。我相信他是算准了。”
宝亲王笑而不语。过了一会反问道:“他个算命先生还识水性?”
上官蓠认真地告诉宝亲王:“他不是一般的识水性。当算命先生之前,他可是水军都督。特别擅长造船修船。”
宝亲王高兴地说道:“这个人今后必有重用。上官教主,能够说服崆峒一派和西南反清联军,真乃大功一件,实乃我朝之幸事,天下之幸事啊。能否说几件我能做到的事,以报答你的重礼相送。”
上官蓠若有所思地说道:“两年后殿下什么事都能做到。我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目前,我八卦教已经全部改弦易辙,绝无违反朝廷之事,与白莲教等也全部脱离了任何关系。希望宝亲王今后能善待我教。”
宝亲王立马答应道:“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上官教主,所有八卦教之基地和产业保持现状,继续留用。至于父皇这边,我去做工作就是了。”
上官蓠笑道:“从此,我就可以安心以青灯为伴,渡我今生的劫孽,普度众生的苦难。”
“上官妹妹,不知今后可否经常来此看你?”
上官蓠看了一下稳重干练的宝亲王,将装有扳指的金累丝松石带穗小荷包递给宝亲王:“这是我偷你的东西,今天,我还给你,完璧归赵。这今后你将君临天下,日理万机,惜时如金。我们也就缘起缘灭吧。”
宝亲王弘历接过小荷包急切地打断上官蓠的话:“你……阿蓠妹妹,岂不是苦了你一个人吗?真的就不能留在我身边吗?”
上官蓠微笑道:“你真的希望我能留在你身边吗?”
宝亲王坚定地回答道:“是的,只要你能留在宫里、留在我的身边,我可以给你所有……”
上官蓠长长地叹息道:“唉,我想要的,这天下谁也给不了了。”上官蓠缓步走到窗前,推开窗遥望窗外的蓝天白云深情款款地说道:“只要你能够让国家繁荣昌盛。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
“阿蓠妹妹,我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宝亲王走向窗前,继续说道:“朝廷已经为很多人追封谥号,树碑立传。只是、只是苦了阿蓠妹妹。”
上官蓠侧身看着弘历,一种姐姐心疼弟弟的感觉涌上心头。叹息道:“太不容易了……”
宝亲王弘历亲切地问道:“我们什么时候还能见面?”
“我们最好永远不要见面。”
“为什么?”宝亲王赶紧追问。
上官蓠深情注视着宝亲王弘历说道:“因为,如果你看到我,一定是你最危险的时候,我希望这样的危险越来越少。”
宝亲王感慨道:“那……我让人在南岳为你立一个‘百世流芳’的碑,侠之大者,救黎民百姓于水火,扶江山社稷之将倾。还社会一个朗朗乾坤,上官大侠当之无愧。”
上官蓠笑道:“算了吧,大侠之名担当不起,受之有愧。这世上有多少人想‘百世流芳’的、树碑立传的,结果都成了‘遗臭万年’。‘百世流芳’和‘遗臭万年’都是达官显贵们的特权。能够不愧对这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能够‘一世流芳’都已经足够了。”
宝亲王关心道:“今后,我一定会抽时间到江南看你的。如果身体不适一定要通知我一声。”
上官蓠微笑道:“这生死呀也是你们帝王将相享受的。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无所谓生死。活着的时候,在陌生人的心中跟死没有区别;死了的时候,在亲朋好友的心中仍然活着。只要你心中有我,我就一直活着。你心中没有了我,就是我圆寂的时候。”
宝亲王把荷包里的扳指掏出来看了一下,心中想起了第一次见到上官蓠的样子,不禁笑出了声,他把扳指装好递给上官蓠,说道:“这个扳指你拿着,就当是我送给你的唯一一件礼物。”
上官蓠接过来把扳指攥在手里说道:“来,我们再猜一次好吗?”
宝亲王深情地说道:“有你我赢,没有你我输……”对着窗外仰天长叹道:“有你我赢,没有你,没有你,我输了——”
上官蓠双手合十轻声说道:“阿弥陀佛。没有我,你也一定会赢得更精彩的。”
寺院外面传来悠扬欢快的玉箫声,回绕在大厅内,与寺院内敲奏的梵音缠绕着,飘向远处美丽的山水之间。
这正是:世事难料,辨忠奸千载历史谁流芳?愚者愚来,回首西阳叹晚;人心叵测,分善恶百年人生唯我行!贤者贤往,百姓苍天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