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绝地反击 / 第二十四章 渗透

第二十四章 渗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整个卫兵班在陈顺超的指挥下,展现出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战斗风貌。他们眼神坚毅,步伐整齐划一,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任务的认真态度和专注精神。
  队伍的最后,四名经验丰富的卫兵并肩而行,小心翼翼地抬着两个沉重的木箱。他们面色严肃,但眼神坚定,深知自己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性。这两个箱子里装着丁鹏麒精心设计和制作的39枚燃烧弹,这些燃烧弹将成为他们接下来战斗中的关键武器。
  这四名卫兵,尽管在战场上历经生死考验,但此刻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专注。他们深知这些燃烧弹的威力巨大,一旦使用不当,可能会给友军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他们格外谨慎,生怕在行进过程中发生任何意外。
  他们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前行。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箱子内燃烧弹的重量,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们的目光始终紧盯着那两个箱子,仿佛在守护着最珍贵的宝藏。
  刚刚转过两个街区,王弋硕突然停下了脚步。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气中一丝不寻常的波动,那是细微的颤动,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险。他迅速作出反应,身子一矮,如同猎豹一般敏捷地扑倒在路边的瓦砾堆中,将身体隐蔽在废墟的阴影里。
  紧跟在王弋硕身后的卫兵们,也立刻察觉到了他的动作。他们训练有素,无需言语,便纷纷效仿王弋硕的动作,迅速寻找遮蔽物隐蔽起来。一时间,整个队伍仿佛融入了街区的转角处,只剩下微风中轻轻飘散的尘土在诉说着他们的存在。
  陈顺超迅速爬到王弋硕的身边,他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前方的街道。他的心跳加速,但脸上却保持着冷静和专注,时刻准备着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王弋硕在瓦砾堆中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行了一段距离,随后停下动作,仔细审视着周遭的环境。他注意到,尽管四周的废墟显得破败而凌乱,但仍能依稀辨认出一些属于我军的标识和防御设施的痕迹。他缓缓抬头,目光穿过废墟,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的光芒。接着,他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身旁的陈顺超,低声问道:“这里应该依然处于我们军队的控制之下吧?”
  陈顺超紧跟其后,同样迅速地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他坚定地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了自信:“没错,这里确实还是我们的领地。再往前走过两个街口,就是县府大楼了,那里是我们的重要防线,小鬼子想要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来,绝非易事。”
  在紧张的战斗间隙,王弋硕轻轻地解下了挂在胸前的望远镜,他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细微的动静都可能成为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因此,他对待望远镜如同对待稀世珍宝一般,格外小心谨慎。
  他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将望远镜的镜筒缓缓对准了前方的街道。透过望远镜那清澈而精准的镜片,远处的景象逐渐变得清晰可辨。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生怕错过任何可能的线索或迹象。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轻轻地将望远镜放下,小心翼翼地递给了身旁的陈顺超,同时低声对陈顺超说道:“你看看外面的情况。”
  陈顺超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每一次搏动都像是在胸膛里回响着重锤的轰鸣,冰冷而沉重。他双手紧握望远镜,指尖因紧张而不自觉地颤抖,仿佛连空气都在这一刻凝固。他缓缓地将望远镜的镜片对准了那条隐藏在高大建筑物阴影下的街道,视线逐渐聚焦,眼前的景象却如利刃般切割进他的心田。
  街道上,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铺展开来,几十具尸体毫无生气地躺在地上,他们的面容被战争的残酷剥夺了原有的模样,有的扭曲变形,有的凝固着最后的惊恐与不甘。身穿洁白制服的医护兵们,这些本应手持医疗器具、穿梭于枪林弹雨间拯救生命的勇士,此刻却静静地躺在了他们本应远离的死亡之地,成为了这场无情战争的又一批牺牲品。
  而最令陈顺超心痛的,是那些同样身着制服,却更显柔弱与坚韧的女救卫兵。她们之中,有一位尤为引人注目,她的身体紧紧护住了一名伤员,以一种近乎祈祷的姿态趴在地上,仿佛是想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这位战友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她的眼神虽然已无法再见,但那份决绝与坚定,却透过冰冷的尸体,直击陈顺超的灵魂深处。她的姿势,定格成了永恒的雕塑,诉说着超越生死的勇气与牺牲。
  陈顺超的视线沿着女救兵那被鲜血浸染的背部缓缓下滑,只见她的制服被密集的弹孔撕得千疮百孔,如同被狂风肆虐过的蜂巢,每一个弹孔都像是无声的悲鸣,讲述着她如何以一己之力,抵挡着如雨点般落下的子弹。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一幅幅画面:在那决定性的瞬间,她毫不犹豫地扑倒在伤员身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盾牌,承受了本不应属于她的致命打击。即便是在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中,她的眼神依旧坚定,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职责与信念,比生命更加重要。
  这一刻,陈顺超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但他强忍着泪水,不让它们滑落。
  王弋硕的眉头紧锁,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穿透了望远镜的镜片,仔细审视着街道上的一切细节。他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迅速判断出日军伏击小队的规模不容小觑,至少达到了一个小队的编制,这是一股足以对任何轻装部队构成严重威胁的战斗力。尤其是当他注意到女救卫兵背后那密集如蜂巢的弹孔时,心中不禁一凛。这些弹孔分布均匀,穿透力极强,绝非普通步枪所能及,他立刻意识到日军很可能配备了重机枪,甚至可能不止一挺。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