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鹅的三国 / 第六百四十一章 周章本册

第六百四十一章 周章本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壶口瀑布,岩石岸边搭建木制塔楼。
  
  黑熊拿着图纸与周围旗帜坐标做对照,他可没有凿破壶口的心思,起码现在没有。
  
  自壶口往上游约四百里,就有一座碛口津。
  
  碛,音气,是指砂石堆积的河岸。
  
  自碛口以下河道变窄,河水汹涌,行船艰难。
  
  而碛口以上,航道连接云中、五原、朔方、北地,能一口气通到金城郡。
  
  自碛口到壶口,河道路程太长了,若是想拓宽,那就要开凿秦晋大峡谷。
  
  哪怕未来有了高性能炸药,那海量的砂石怎么处理?
  
  等有了高性能炸药……那种层次的生产力,炸山修路铺设铁轨,可比黄河漕运便利的多。
  
  因而此刻,黑熊只是单纯察看壶口这里的落差变化,并锻炼秘书台对工程的计算能力。
  
  当然了,这多多少少也是一种迷惑官吏的手段。
  
  喜欢折腾大工程,总好过喜欢折腾官吏那世代传承的家业。
  
  对黑熊来说,自三十吨大铁椎铸造好后,还未投入实用。
  
  用这个来凿三门峡,需要精确投放,才能控制碎石大小,一边开凿,一边清理。
  
  而壶口这里,就相对来说不需要这么精细的操作。
  
  反复从天而降,将范围内的岩石破碎,多花点时间,总能凿开壶口。
  
  壶口以下河道平缓,可以消化掉很多碎石,这跟三门峡下游不一样。
  
  那里河道太窄,落差又大,冲不走的石块就会盘踞扎根,引发暗流漩涡。
  
  心中认真估算开凿壶口的可行性,现在有利器在手,不试试,真的有些手痒。
  
  观望片刻,他对同行的宣良说:“朔方各郡舟船陈旧且小,我希望你接下来几年伐吕梁诸山木材就近运到碛口,由这里造船,以通上游漕运。待砥柱凿通,我再调兵、徭役凿山道,以连接碛口。一条路通往关中延安,一条通往西河离石。”
  
  未来,秦晋核心区域的物力可以运到碛口,也就是蔺县,可以直接运往金城郡。
  
  甚至也不需要运往金城郡,留在北地郡即可。
  
  远征西域,不一定非要走玉门关,走草原商路也不是不行。
  
  对于这方面,黑熊没什么地理认知,只记得很多人说唐努乌梁海很重要,仿佛交通要道一样。
  
  只要能通过,一路有稳定补给,绕个大圈攻入西域也是可以接受的。
  
  今年轲比能已经开始走这条路西迁,估计鲜卑人一路扫荡,等自己再走的话,沿途水草一定很丰厚。
  
  宣良一手拿着小册子,另一手拿着吸墨铜笔快速书写记录,又翻页看着自己的行程计划,就说:“君上,雀鼠谷多有险滩,不利于大船航运。臣恳请发五千军民,破除险滩。”
  
  不见黑熊否决,他就继续说:“臣计划秋后汾水枯竭时动工,每年九月中旬集合人力,次年二月初停止。以太原、河东二郡驻军为主,再雇佣善于破石、治水的匠人、士人。”
  
  只是治理险滩,这个工程量可控,运输量也不大。
  
  凿通砥柱工程计划六万人,真正能在一线凿石的不到五千人,其他主要人力主要是运输碎石、燃料,并修道路。
  
  到了冬季枯水期,还要分出人手去清理下游两岸的暗礁、险滩。
  
  “可以,你将详细的钱粮、物资、工役计算明白,交给幕府,由他们审核。”
  
  黑熊见宣良神情不解,就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现在内外平靖,不需额外支出军费。府库、民间也有积蓄,就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做不好,我换人就是。”
  
  “是,臣明白了。”
  
  宣良不需要多想,就知道现在幕府各曹是个什么状态。
  
  也就有个审核的权利,根本没有倡议、发起新工程的权利。
  
  就跟尚书行台一样,没有提出议案的资格,只能同意或者拒绝。
  换言之,也就没有调动人力、物力的资格,无法干涉县一级单位。
  
  也只有自己这些人提议的工程通过了,诸曹才能通过工程方案向涉及的各县下达人力、物力调动命令,再由各县执行。
  
  论实际管人的权力,诸曹还不如一个县令长。
  
  但县令长也只有负责执行时,才有执法的权力。
  
  真正时时刻刻掌握权力的反而是各处负责生产的百户、都尉府、船厂、矿场。
  
  时刻都有流动的物资,也在时刻管人。
  
  看完壶口瀑布后,宣良伴随黑熊返回元始号战舰。
  
  两岸相隔三五里就生着一堆导航营火,也有骑士伴行。
  
  元始号战舰一楼、二楼,灯火通明。
  
  出于防火考虑,舱内一层、二层光照有限,入夜后只能供休息使用。
  
  得益于水晶的打磨,现在黑熊已经有了两盏水晶马灯。
  
  因而指挥塔楼内,水晶马灯悬在顶上,黑熊才能从容处理各种书信。
  
  随着新秘书令杨俊的赴任,杨俊改革了书信的载体。
  
  不再是之前的散页,而是换成了周章书册。
  
  周章,一个奏章一来一去一个循环就是一周;此前虽然也是周章形式,但只有一个循环。
  
  一些复杂的事情,黑熊还要翻阅存档。
  
  经过杨俊改革后,专人专册,一个册子反复使用,基本上黑熊翻阅时就能看到之前聊天的‘历史记录’。
  
  节省了另外翻阅存档的时间,能让黑熊快速掌握事态,使得内容连贯。
  
  缺点也有一些,就是原本一盘就能装完的散页,现在需要三盘、四盘。
  
  直观看起来,就是黑熊似乎要处理更多的公文。
  
  实际上效率反而大增,另一个不好的就是秘书郎誊抄入档时,也需要对应副册誊抄,也能更直观的阅读黑熊与下面人的聊天记录。
  
  而此前秘书郎誊抄时,也是对应档案誊抄,但人员轮值变动,每个人也就能阅读当日誊抄的内容。
  
  对内容前后缺乏连贯认知,很多事情一知半解。
  
  而现在呢,秘书郎再频繁更换,只要经手,就能翻阅全册,掌握上下内容,以及黑熊的完整态度。
  
  个人私密性少了一些,却也能让秘书郎直接掌握、学习、领会黑熊的做事态度。
  
  有一点类似于‘判例法’的感觉,今后他们外放,遭遇类似的事情,就可以援引秘书台任职时的见闻。
  
  就算做错了,也不会过于离谱。
  
  若错的过于离谱,那肯定就是包藏祸心,刻意曲解。
  
  杨俊的改制不仅在于散页编册,也命令各处将此前的散页编册,誊抄后供本处属吏阅读。
  
  至于本册,则准许私人收藏,以作传家之用。
  
  虽然最初很多内容比较扯淡,诸如有羊生下三胞胎,黑熊则回应多喂奶;也有安排寡妇再嫁,甚至带人种树,还有一些县请求安排种马、种牛之类,黑熊也会批示许可。
  
  拿了许可,这些县官就能从附近百户所顺利借到种牛。
  
  有山区的百户信中反馈附近盗匪没有肃清,黑熊也会安排附近几个百户组织军队进行清扫。
  
  也有过于离谱、荒唐的内容,丢官、受鞭刑的百户也大有人在。
  
  (本章完)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