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有文化真可怕 / 第2章:不会老师教你

第2章:不会老师教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国时期的大军事家诸葛亮,毕生鞠躬尽瘁,一道《出师表》,道尽了诸葛孔明的忠信风范而千古流芳。《诫子文》是另一篇诸葛亮告诫和教育子女的短文,虽然寥寥数言,却句句发人深省,细嚼其味,令人回味无尽。
  文中提出以修身和养德为要,以治学和淡泊为径,静心治学以修身,淡泊俭约以养德,这可以说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一个总结。
  翻开史页,诸葛孔明出仕前乃一介布衣,耕读于南阳卧龙乡间,“不求闻达于诸侯”。研读经籍,向往先贤,与三五友好吟咏诗歌,甘于恬淡。即使在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踏入到纷繁复杂的乱世,“夙夜忧叹于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也一直洁身自好,修身养德于兵戎和治世的纷扰之中。诸葛亮所实践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达观的一生,可以说是为后人诵读《诫子文》留下了一个最好的注脚。
  在步步讲速度、事事要效果的今天,欲望和追求把人们拖入到越来越浮躁和浅薄的忙碌之中。人们在疲于奔命、追名逐利的社会发展潮流中,活得越来越累,捧起《诫子文》无异于掬起一捧清泉,帮助你我洗净在滚滚红尘中,被迷尘遮住的双眼和心灵。
  ……
  【恭喜宿主,明悟《诫子文》真意,现在将真意教授给五位学生,就可完成传承任务一!】
  欧晨走出宿舍大楼,心灵变得比之前更加空明。古人留下的文化传承,真是国人的无价之宝,让人在这浮躁的社会中,得到心灵上的升华与洗涤。
  半小时之后,背着黑色书包的欧晨,来到一处中档小区内。补课学生的家,就在小区2号楼501室。欧晨按下门铃,给他开门的是一位看上去30多岁左右的女子。
  女子名叫陆岚,在家里穿着一身淡蓝色的瑜伽服。客厅里一名看起来13岁左右的男孩,正抱着手机在那玩着游戏。
  “你就是新安排来的欧老师吧?拖鞋在这里。”陆岚从鞋柜旁拿出一次性拖鞋,让欧晨换上,然后带着他来到客厅,跟自家小孩见面。
  小男孩玩手机正玩得投入,谁来了也不多看一眼。男孩名叫昌鸿文,上小学六年级,年级中的排名中等偏下,属于那种家长老师逼着读书,自己却不用心的孩子。
  “昌鸿文!手机可以不要玩了!这位是新来的欧老师,给你补习功课,快跟老师打声招呼!”陆岚虎着一张脸,对儿子说道。为了自家这宝贝儿子,陆岚可是没少让他上补习班,请私人家教。但可是不论花多少钱,儿子的月考成绩却始终时好时坏,游离在年级120名开外。包括家教老师,陆岚这半年时间里,就给儿子换了三位。算上欧晨这已经是第四位家教老师了。
  “欧老师好。”听见老妈在那边管教,昌鸿文一脸不情愿的放下手机,然后垂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踩着拖鞋回房间,准备补课。要说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还处于贪玩阶段。
  “你好。”欧晨背着他的书包,对男孩回道。
  他跟陆岚打了一声招呼后,便随着昌鸿文一起,走进他的房间。欧晨关上房门,然后把书包放在书桌旁边,准备开始他的教学补课。
  欧晨拿出六年级的语文课本,然后对坐在书桌旁的昌鸿文说道,“昌鸿文小朋友,老师先帮你补习语文,这周你们学校的课上到哪里?有哪些作业不会做?”
  昌鸿文最讨厌的课就是语文课,其次是数学。只见他撇了撇嘴巴的拿出语文课本,然后表情生无可恋的对欧晨说道,“我们学校的课上到了《两小儿辩日》,老师叫我们把这篇文章背出来,但是我不会背,还被老师留下来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会背没有关系,老师可以一字一句的教你背。”欧晨随手把书翻到27页,准备给小孩子先上一会课。
  这时,昌鸿文侧着脑袋一直盯看着他,然后有些灰心的对他说道,“欧老师,上次我被学校的李老师留下来背书,一直背到五点多钟,连肚子都饿扁了都没有背出来,这篇文章实在太难背了,我不想背。”
  听完昌鸿文的抱怨,欧晨对他说道,“这篇文章很容易背啊,你先朗读一遍,我教你该怎么背。”
  “欧老师,我都读了好几遍了,而且李老师还罚我抄了3遍,但就是背不下来!”昌鸿文是真心不喜欢语文,特别是对这些文言文,更是不喜欢到脑瓜疼。所以这144字的古文,他愣是放学留下来,都没有背出。
  “听老师话,先读一遍,读完你再告诉我,背不背得下来!”欧晨不动声色的从口袋里拿出那枚菩提子,然后悄悄握在手心。
  昌鸿文见欧晨态度比较坚决,于是犟不过的翻开课本,不情不愿的开始朗读起那篇列御寇的《两小儿辩日》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正当昌鸿文大声朗读的时候,欧晨手心里的那枚传承菩提子,散发出淡青色的微光,帮助昌鸿文理解和记忆。
  一遍朗读完后,昌鸿文感觉原本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似乎比之前变得更为亲切了!包括原来那些不理解的字意,也仿佛渐渐明了起来!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原本那颗沉不下来的心,在不知不觉中静了下来,不再对文言文反感和排斥。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