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个月的书法培训时间很快过去了。家长们为小朋友举行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结业典礼--飞霞山一日游。
飞霞山景区的主要特色有:“一古、二雄、三大、四奇、五游”。我们可以畅游南方的“小三峡”;可亲临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十九福地--飞霞山,体验这里的仙境生活;可目着称XC布达拉宫之称的飞霞古洞;任游飞霞冰液池(山水游泳池)懈去一天的疲劳,坐船游江尝河鲜;以及欣赏、倾听“远古”的钟声——飞霞编钟古乐。
我们首先坐游船游览飞来峡景区。我当上了临时导游,向小朋友们介绍这里的景色和历史。
飞来峡全长九公里,雄伟最险峻,峡江两岸各有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千姿百态,历史上早有名称。这里江面开阔、峡江对峙,历代兴建的寺观、亭、楼,都有意将其隐没在林木葱郁的山水色之间,形成古雅清幽的天人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这里风平浪静、水波不扬、山峦青翠欲滴、江湾碧绿清撤、一派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在这里,“风光誉南国,古迹遍峡山”,已经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赞语。往今来它牵动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思,唐代张九龄、韩愈,宋朝苏东坡、朱熹,明代海瑞、屈大均,清代袁玫,方信儒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而来飞霞,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苏东坡“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方信儒“谁将劈山开,万贯顷波涛天上来,峡岸繁花迷去所,不知身入武陵台”等著名的诗句,其中,苏东坡“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的震撼诗句,正是对飞来峡最贴切的升华。
我娓娓道来,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家长听了,也感到很高兴,说:“今天旅游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孩子们不但活跃了身心,也陶冶了性情,而且学到了知识,真是一举多得啊。”
经过一个钟头左右的水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飞霞古洞。飞霞洞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场所,始建于1911年。是全国为数不多、岭南地区最大的“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是GD省最大的古建筑群,古洞内奉儒、释、道三教祖师及诸仙佛,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享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周围古树参天,霞气缈缈,是避暑的胜地。
我们下了船,一起走进这个风景区。一边走,我一边向孩子们讲述了有关飞霞洞的故事。
“飞霞”的得名,据说是与飞霞洞的创建人麦清扬和本地的风光特点有关,麦清扬在飞霞洞建筑基本完工时,曾和手下一班人走上旁边独松峰顶上,边欣赏边思考取名问题。这时刚好雨过天晴,一簇簇的霞气,阵阵升腾飞来殿宇上空,慢慢飘至幽谷之中,非常壮观。看到此情此景,麦清扬突然想到唐代诗人王勃在《藤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取“飞霞”为该洞的名字。同时也取了“长天”为自己的名字。就这样,这个就洞就叫“飞霞洞”,而他自己就叫“麦长天”了。
上山小道沿着一条小溪蜿蜒而上,就见到许许多多的石刻,以清代的居多。大的主要在峭壁上,小的在小溪的巨石。由于近年把字体都涂上了颜色,看得就分外清楚。我和孩子们很仔细的观察和欣赏这些石刻。古往今来,不少名流雅士、文人墨客盘转于此,刻诗写联,留下了千秀竞奇的摩崖石刻真迹,其中隶、楷、行、草四体字琳琅满目,其石刻之多,书艺之高,历史之久,称得上一部书法艺术全书。在这些石刻中,大部分都给人一种厚重的文化享受,从石刻中领略到古人对山的敬畏和崇拜,对人生、社会的的思考。孩子们都被这些石刻震撼了,赞叹不绝,羡慕不已。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飞霞古洞的主殿“三教圣真殿”,又简称“三教殿”。它是飞霞创始人麦长天的一个创造。将中间那位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的道教创始人“太上老君”和右边的儒教创始人“孔夫子”——即“儒、释、道“”三个教派的创始人,都供奉在一个殿堂内。同时麦长天还独创出一中莲花灯,向人们宣传“红白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一家”的思想。其意。其意是说“儒、释、道”三教与红色的荷花、白色的莲藕、青色的荷叶一样,表面虽不同,实质是一家。他们都可以放在同一殿内共同供奉,“三教”可以“合一”了。这样一来,各位善男信女,不管信佛教也好,信儒家学派也好,信道教也好,都可以齐齐来到飞霞山进香和修道了。
麦长天在创立飞霞古洞之前是一位商人,他用商业的头脑成功地管理飞霞,宣传“三教合一,万派同源”。结果当时来飞霞洞进香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名气远远超过飞来寺和藏霞古洞。
最后,我们走进孔圣殿,这里供奉着圣人孔夫子及其颜回、曾参、孔攸、孟轲,还有朱熹等十二位先哲;两旁为名贤殿,塑有历代驻留过清远的张九龄等十二位名流贤士;后有东西碑廊,东碑廊镌刻着朱汝珍、关山月、陈永正、郭子绪、王楚材等古今书法家作品,西碑廊则是“儒典精要壁”,刻有三万馀字,均是“四书五经”中的经典章节;殿外的广场上,雕栏玉砌,绿草茵茵,盛开的杜鹃、紫荆花缀陈其间。可见,孔圣庙,不仅仅是楼宇建筑工程,也不是简单的仿古工程,而是一项盛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在建设大文化的今天,孔圣庙的建成,必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们和孩子们徜徉其中,尽情享受着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熏陶,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