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时候家里开始陆陆续续地来人了。
因为天快黑了,出海的渔船大都回来了,当听别人说道自家孩子出事的消息,家族里的亲戚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一路小跑地过来探望。
看到这么多记忆中的亲人出现在面前,林大海也没时间多想了,和本家的叔叔大爷婶子大娘热情得打着招呼,接受大家发自肺腑的关心和问候。
老爸老妈回来的有些晚,眼看着晚霞都要烧透半边天了才见到飞奔而至的身影。
王丽华在半路上就听说儿子为了救人差点淹死的事儿,虽然知道现在已经没事了但仍然被吓得魂儿都要飞了。一进家门就搂着儿子上下打量,心疼的不得了。
“大海,你想吓死妈呀?以后可不能这么愣了,在海里救人那是闹着玩的?而且还一下救两个。这次没事儿算你命大,以后一定要小心,记住了没?”
林大海没心思听这些,只是想哭。
当看到父母的那一瞬间,巨大的幸福感便充盈着全身。
这会儿的父母多么年轻啊,虽然快到五十岁了,但是老爸依然高大威武,体格壮硕;老妈依然身材高挑,干净利索。
和儿子聊了会儿,王丽华也不顾时间有多晚,愣是围起围裙在厨房忙乎开了。在现有的条件下极尽所能的做了四个菜给儿子压惊,一盘蒸海蟹、一盘韭菜炒鸡蛋,一盘炖梭鱼,一盘炒土豆丝。主食是长长的手擀面,寓意多福多寿。
白天救人的时候就耗尽了体能,又经过重生之后的惊吓,林大海早就饥肠辘辘,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再加上又地道又新鲜的野生螃蟹和梭鱼,所以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香,风卷残云一般,愣是吃了四碗面条。
吃过晚饭,一家三口开始整理今天的鱼获。这个时期一般人家还没冰箱冰柜啥的,所以晚上上岸的鱼获就卖不出去,只能拾掇拾掇进行晾晒,做成鱼干后留着自家吃或是再到集市上贩卖就方便多了。
这次的鱼获大部分是浅海的小鲅鱼还有黑鱼红头鱼梭鱼什么的,还有几只半大的飞蟹,晚上已经蒸着吃了。因为还是春天,所以鱼儿都挺肥,大大小小的加起来也有半竹筐。
看着鱼获中没有多少大鱼,不少都是只有一捺多长的小鱼,林大海没了往常的笑容,皱了皱眉,开口道:“爸,咱家现在用多大的网眼,怎么这么小的鱼也弄上来了?
狠狠地咂巴了一下手里的烟屁股,林振国用粗糙的大手抹了几下乱糟糟的头发,无奈地说道:“这么小的鱼崽子都弄上来了,你说多大的网眼?三指的呗。”
渔民都知道,所谓三指网,就是指网眼只能允许成年人三根手指通过。这么小网眼的渔网撒到海里去,半大的鱼几乎是跑不掉了。
上辈子林大海一直读书,九三年大学毕业后直接读了研究生,专业一直和海洋挂钩,对国内和世界的海洋研究颇有心得。
虽然在科研上没达到顶级专家的水平,但是因为其超强的记忆力对所有读过的海洋知识及文献几乎是过目不忘,所以在研究所颇受重视,还得到一个活字典的光荣称号。
“没想到九三年青龙湾这片海域的状况就比较严重了。自己后世研究来研究去把世界上和国内的很多海域的海洋生物状况研究的很透彻,没想到倒是把青龙湾这片给疏忽了,汗颜呐!”
按下内心的想法,林大海叹了口气接着问到:“爸,青龙湾这边都用这么大的网眼吗?”
“嗯,都这么大,再大了也打不着鱼啊。
其实村里人都明白,这么打下去鱼会越来越少,大伙儿早晚都得喝西北风。但是没办法啊,人总得活下去吧?你说我和你妈要是不出海打鱼,就靠咱家那六亩苞米地能供得上你和你妹妹读书吗?”
林振国说完后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唉,现在不比以前了,其实咱们青龙湾这边还好点,渔获虽然少了点,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的好,所以海里的海参、各种贝类还是不少的,可惜那些玩意没人要,卖不出价钱。你再看看蛤仙岛和大王岛那边,也没人去管,好好的两片海被他们糟蹋毁了,造孽啊。
我记得我年轻那会儿和你爷爷去捕鱼,虽然也是小渔船,但三四斤五六斤的大黄鱼还是经常能捕到的,不管是卖掉还是自家吃那才叫真正的好东西啊。
可是你再看看现在,海边是很难看到了,或许远一点的海域还有吧。听说现在野生的大黄鱼都能卖到七八十一斤了,七八十块钱啊,而且有钱都买不到。
咱家的船那么小,而且还是木头做的,你说我和你妈出海敢跑多远?几海里都多说了,也就敢沿着海边撒撒网,水深十米以内,这网眼大了能弄到鱼吗?
听说县城里公家的捕鱼船都有二十多米长的大船,船后面拖着大眼网,直接就敢突突到深海去。好家伙,这一网下来得捞多少鱼啊?那不就跟白捡的似的?
话说回来,要是你老子我有一艘三五十吨哪怕是十吨八吨的纯机动船,我早就往深的地方捕大鱼去了,还能看得上这么小的鱼崽子?”
林振国的话透着无奈,也是对近况的发泄,还有着对未来生活那么一点点的奢望。
林大海听了老爸的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近海的鱼越来越少这不是一家一户的事,而是整个华夏海洋的伤痛,这就是这么多年来没有计划恶捕乱捕以及不注重保护海洋环境的后果。同时心里也心疼老爸老妈的艰辛。
由于重生的关系,他知道这时候因为自己和妹妹读书家里是借了外债的。话说谁家只凭着一条小渔船就能供养出两个大学生?那不是扯蛋吗?只是因为怕孩子分心,所以父母也没告诉兄妹两人。
看到父子俩的话题有些沉闷,正在收拾鱼的王丽华瞪了丈夫一眼。明明知道儿子学的专业就是这个,对海洋环境啥的特别敏感,还偏偏往这方面聊,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让他高高兴兴的不好吗?
做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王丽华不懂得多少大道理,也不想懂。她只知道拼命干活,照顾好公公婆婆、丈夫和孩子,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好。
更何况儿子已经快要大学毕业了,女儿也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成绩也不错。这样的现状很是令她骄傲和满足。
华夏人过日子过得是啥?不就是孩子吗?孩子有出息了那才叫好日子呢。
至于自己吃苦受累,那算个啥?老百姓不都是这样?也没看哪家不干活不出海就能赚到钱,不付出劳动不拼命干活钱能从天上掉下来?
看到丈夫不支声了王丽华满意地笑了笑,对着儿子说道:“大海,咱不聊这些事了,你想管也管不了。
要说咱青龙湾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差了,起码咱村没有往海里倒垃圾倒粪便啥的,而且也没有使用二指网的。
再说你看看咱们的金沙滩多美?一点垃圾都没有,那沙子金黄金黄的,蓝洼洼的海水十米二十米深的海底都能看清楚呢。我和你爸在那附近打鱼时心情没来由就是觉得好。
哦对了,我再说个事儿给你听。前两天我听吴老大说蛤仙岛那边已经开始用二指网了,那可是绝户网啊。本来吴老大还想找你大伯商量也想用这样的网,碰巧你爷爷当时也在,结果这话刚说完吴老大就让你爷爷用鞋给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