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五章野性的男孩和爷爷的鞭子
一群群学生,或三个或两个一起,稀稀落落的从放学的路上归来,陆村通向学校的上学路也是一条土路,说是土路倒不如说是比较宽的田埂,在这乡间的土路上,一群群小学生们打笑嬉闹,留在这路上的是童年肆意的欢笑声。
陆三四个人也是在欢笑声中慢慢的走着,童年就是这样,打架的阴影很快就会过去,笑容很快挂在脸上,用一句文艺的话说,这叫童真,用通俗的话说这叫没心没肺。
不过陆三的心情可没有眼前的几位小主这样轻松,作为一个拥有三十岁心里年龄的大叔,陆三此刻的心情绝不像表面那样轻松,反而是有种期待又有种害怕。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说近乡情更怯吧,陆三深呼一口气整理下心情,自言自语道。
学校是在村子的东北向,陆三家也在村子的最北面,说是陆三的家有些不贴切,更应该是陆三奶奶的家。
红砖砌成的房子,上面是石棉瓦搭建而成的,房子很矮,这就是陆三小时候一直住的地方。
没有后世的楼房的明亮整洁,也没有后来房子的舒适惬意,但是陆三却从心底油然生出一丝亲近感。
陆三的父母在陆三二年级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那时候也正是村子里外出打工热,自然陆三的父母也跟着去了,这样陆三就成了后世所谓的留守儿童,一直跟着奶奶过。
陆三的奶奶有两子,一女,陆三的父亲名叫陆明勇,大伯叫陆明军,姑姑叫陆明哲。陆三是陆家本家的长孙,大伯家的堂姐陆玲是长孙女。
作为本家的长孙,陆三自然更多的得到奶奶的疼爱,在陆三的身上自然也就倾注更多的希望,基本上好的都留给陆三,哪怕是后来大伯家又添了一位弟弟,爷爷奶奶对陆三的疼爱一直不减。
陆三从小就是在奶奶的身边长大,从他懂事起就待在奶奶的身边,其实父母对陆三的影响很小,只是在陆三高中以后才慢慢的出现在陆三的生活里,在陆三心里,奶奶和爷爷是排在第一位的。
陆三还记得第一次跟母亲在一起过年的时候,陆三帮母亲下厨,在倒完油的时候习惯性的用筷子在壶口轻轻一蘸,不让壶口的一点油流下去,当场就被母亲说教一顿,说是做什么都像你奶,语气里对此特别吃味,对此陆三也无可奈何,奶奶对自己的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
不过陆三小时候太淘气,更是有些叛逆,只要是性子上来了说什么都不依,有时候陆三回忆起来觉得这个跟小时候缺乏父母的关爱有关,奶奶对自己正面影响很多,但是奶奶能做的毕竟有限,不更和父母相提并论,所以陆三的性子里带着一丝偏激和执拗。
自然的陆三这样野性的性子自然需要管教,在陆三的印象里爷爷奶奶对自己最大的惩罚和恐吓都是爷爷的那根鞭子。
说起那根鞭子,还是有些说头的,农村人除了地里抛食之外,自然的会养些家畜,陆三的爷爷就养了一头牛,有牛自然需要一根赶牛的鞭子。
本来爷爷那根赶牛的鞭子早已经坏了,平时就拿根细棍应付,有次后面的通电话线杆子倒了,陆三偷偷摸摸的用一把小刀把电缆割掉一大截,本来想在一群朋友面前吹嘘一番,可是回到家却被爷爷没收了,还吓唬陆三说偷电缆犯法,吓了陆三好长一段时间,被没收的电缆被爷爷抛开用里面的铜线做成一根鞭子。
自从一次淘气被爷爷这根鞭子打了屁股之后,陆三看着这根鞭子就有些发憷,等到陆三长大以后回忆起这件事,感觉自己真是自作孽不可活,自己亲自做了一根鞭子送到爷爷手里来打自己屁股。
等陆三回家,看到屋子还锁上的时候,陆三就知道爷爷奶奶还在地里,地倒是很近就在房子东面。
陆三往屋子前面一看,果不其然,爷爷奶奶都在地里,奶奶的头上还包个头巾,爷爷拿着锄头在地里忙活。
这已经快到夏天,天气热的要命,所以农村人会选早上很早的时候或者下午晚点的时候下地。
看到奶奶的那一刻陆三心里突然涌上来一股暖流,那种久违的亲切感让陆三全身都有些颤栗,泪水已经忍不住要夺眶而出。
陆三有些哽咽的喊了一声:奶。快步向她走去。
奶奶看到陆三回头看了一眼陆三,停住了手,看到陆三脸上的伤的时候,用毛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马上站起身来,人还没到就开始说教起来:三,是不是又打架了啊,跟你说了多少回,在学校好好学习,少惹事,这孩子怎么说就不听,跟谁打架了。
奶奶边说边从地里走过来,等走到陆三跟前的时候,抬起陆三的下巴,看着脸上的伤,奶奶立马心疼的嚷嚷道
哪家的孩子吓那么重的手,陆三,你告诉我,我去找他,我的孙儿啊,回家去,奶奶给你烧点酒洗洗。
说着就拉着陆三朝家走去,地上还喋喋不休的说着。
陆三自然不会告诉奶奶这是和徐钊打的架,不然保准一会奶奶拉着自己上他家去,不过陆三的样子看着虽然伤的很重,不过实际上也就和平时挨揍程度一样,不过只是在脸上而已。
用酒精洗,在农村是很流行的办法,就是把酒倒在一个碗里,然后用打火机点燃一片纸扔在酒精里,然后让酒精燃烧,把烧着的酒精往伤口上来回的蘸,陆三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不过一直以来农村人都是这样,所以他也没有深究,乖乖的坐在那里任由奶奶把燃烧着的酒精弄到自己的脸上。
奶奶忙活完就催促陆三写作业,然后自己就开始做饭,这时候的农村做饭还烧的是柴火,所以夏天坐在里面做饭烧火无疑是非常热的,经常是做完一顿饭身上都湿完了。奶奶就是这样下完地还要给自己做饭,照顾完儿子,现在又来照顾孙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从来不抱怨。
奶奶的命很苦,没有享受过几天好日子,爷爷是个老好人的性子,脾气很倔,年轻的时候做过大队的会计,但是爷爷却是很嗜酒,再加上姥爷死的早,长兄如父,爷爷经常为他的几个弟弟打算,所以原本就穷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家里全靠奶奶一个人撑着。
陆三的父亲和大伯要结婚,自然需要房子,因为当时家族里分地给爷爷分了一个池塘,奶奶就和爷爷一起担石头把池塘弄平,这才给父亲和大伯盖了新房,在当时本来吃不饱饭,再加上高强度的干活,奶奶年轻的时候留下病根。
到陆三长大,奶奶的身子骨就一天不如一天,要说陆三前世最后悔的事就是不该在小时候淘气,去气奶奶。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句老话很多人都知道,可是很少人却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