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探丸录 / 第一章 古旧的新新杂志社

第一章 古旧的新新杂志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嗡——”
  在老空调第四次停止了转动之后,新新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易小山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走到洗手间,接了一大杯凉水,推开了窗户,将凉水浇在了空调的外机上面。
  当浇到第四杯水的时候,已经热得不行的空调外机终于似乎终于恢复了正常,易小山这才关了窗户,走到一边,打开了吊扇。
  没错,就是吊扇。在各大写字楼十几年就已经是装配了中央空调的情况下,新新杂志社还依然使用着旧式空调和吊扇。吊扇和空调柜机上白色的塑料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时间的洗礼,呈现出一股陈腐的暗黄色。
  如果外人来到新新杂志社的总部,一定产生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老式的日光灯管,不锈钢折叠椅,沉重的暗紫色大办公桌,有的桌子上还盖着透明的玻璃板,很多格子窗上面木质的窗棂虽然重新粉刷过,但是那股陈旧的气息怎么都掩饰不住,头顶的大吊扇嗡嗡嗡的转动着,只有寥寥无几的一台最新的笔记本电脑证明这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某国企的办公室。
  事实上,它还真是上个世纪90年代某国企的办公室。
  新新杂志社,上个世纪90年代月城著名的杂志社,社长吕小平是当年月城私人开办杂志社的第一人,新新杂志社也被成为月城第一民办杂志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某位伟大的老人南巡之后,全国各地开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下海潮,当时还是月城某银行办公室主任的吕小平毅然辞职,靠着从银行贷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开办起了月城第一家民营杂志社。
  当时的杂志社还是事业单位,此时竟然出现了一间民办的杂志社,这在当年无疑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社长吕小平更是在前几期的《新新奇谈》中,痛批某些杂志已然脱离群众,里面的内容言之无味。把矛头隐隐指向了当时卖的最好的几本杂志之一。
  这种炒作的手法在现在看来很低级,但是在当年那个资讯完全靠广播电视杂志,广告都还是“xxx冰箱,好好好!”的年代,这种手法带来的效应无非是恐怖的。
  而且《新新奇谈》摒弃了当时主流杂志介绍名家散文,生活小窍门的套路,主打各种离奇古怪的市井传说和国外的离奇故事,靠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主旨,很是抓人眼球。
  所以,《新新奇谈》甫一出现,杂志几乎脱销,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一时间,新新杂志社和《新新奇谈》,已然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
  而这栋大楼,就是吕小平在新新杂志社创办2年后,收购的一家濒临破产的国企的办公楼,重新粉刷装修之后,作为新新杂志社的总部。
  时过境迁,随着资讯的爆炸式发展,现在的《新新奇谈》已经跟它那些同时期的杂志一样,卖多少赔多少,只剩一栋4层的古旧办公楼,在这个被时代遗忘的角落,诉说着那个资本野蛮生长的年代的种种过往。
  相比于那些同行,新新杂志社之所以还存在的原因,则是因为它的金主,新新集团。
  吕小平确实是月城商界的一代枭雄,在《新新奇谈》如日中天的时候,靠着当时新新杂志社的名气和自己的人脉,果断成立了新新集团,投资了一个当时大家都不看好的产业。
  这个产业,是房地产。
  月城多山,整个城市依山而建,市内江河纵横,马路上面是房屋,马路下面也是房屋!房屋上面还是房屋,现在被称为魔幻4D城市,夏天酷热,冬天湿冷,居住环境相当恶劣。房地产这个行业相当不被看好。在商品房这个概念刚刚提出不久,当时还是月城第一杂志社社长的吕小平果断放弃杂志社,投资房地产,被业内成为敢吃螃蟹的第一人,也被很多同行讥笑为疯子。
  而现在,新新集团已经是全国有名的不动产商,旗下拥有数不清的小区、写字楼和酒店,涉及不动产,金融和娱乐几大行业,赚的盆满钵满。吕小平也成了月城第一个进了中国财富榜前100的月城人,当年那些笑话他的同行们,大多都成为了商海沉浮的小虾小鱼,只有吕小平,成长为商海巨鳄。
  虽然新新集团已经成了一个了不得的庞然大物,但是吕小平始终没有忘记给他带来第一桶金的新新杂志社,所以,哪怕赔钱,吕小平依然维持着新新杂志社的运转,财大气粗的新新集团当然不会在乎这点小钱,所以,新新杂志社依然这样不死不活的存在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新奇谈》由月刊,到双月刊,再到季刊,最后变成了半年刊,如果不是吕小平面子大,刊号早就被取消了。
  易小山,男,26岁,是唯一一个在新新杂志社干满了3年的年轻人,之前很多年轻人冲着新新集团的名气来杂志社应聘,来了之后发现这里似乎是被人遗忘了的角落,除了每年的年会去一趟总部以外,来这边的人根本没办法踏入新新集团大楼一步,工资也只能勉强够温饱,所以,新新杂志社除了偶尔有几个实习的大学生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人。
  作为新新杂志社的编辑部主任,易小山虽然名义上手下还有几个编辑,但是这几个编辑都是随着吕小平打天下的的老人的后代,挂在这边混资历的,除了年会去总部,平时根本就不会出现。所以,易小山也乐得清闲,每天呆在偌大的办公室打游戏。
  长期以来,易小山和门房老秦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看大门,一个看大楼。
  “嗡——”浇了水的空调终于恢复了正常,一股强劲的冷气从出风口吹了出来,易小山起身关了吊扇,这空调虽然费电,但是有个好处,制冷非常强劲,不到一会儿,150平的办公室已经彻底凉了下来。
  易小山小满意地伸了个懒腰,翘起二郎腿,点燃了一根烟。
  平心而论,易小山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满意,在现在寸土寸金的月城,自己竟然在中心地段拥有四层楼,虽然不是自己的,可是跟自己的没什么区别,偌大的空间都是自己一个人的,隔壁的总编办公室有床有热水器有电视,有冷气有网络有外卖,水费电费网费公司全包,感觉自己可以在这里呆到天荒地老。
  想到这里,易小山起身,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啤酒,中午吃剩的卤肉和毛豆,就着暑假的新番,一口卤肉一口酒,一口香烟一嘴豆地忙活起来。
  正当易小山在度过对于他来说一个正常不过的下午的时候,突然一个冷冷地声音打破了平静。
  “易主任,日子过得挺舒服啊。”
  听到声音,易小山头也不回,“安总啊,今天你怎么来了。要不一起喝点?”
  “滚!给老娘正经点。”一个身材火爆的年轻女性走了进来,随手卷起一本不知道哪一年的杂志,恨恨地砸在易小山头上。
  来人正是吕安安,二十三岁,吕小平的三女儿,据说是吕小平当年跟一名夜总会的女技术人员交流技术的产物,一直被养在城北的一栋别墅里,这在新新集团这是个公开的秘密,虽然母女俩从来没有踏过吕家的大门,也分不到吕家的家产,但是吕小平在钱上还是没有亏待她们,而且让吕安安接手了新新杂志社,这么多年来,新新杂志社连同这栋大楼一直没有动过,就是吕小平在他百年之后给她们母女留下的后路。
  所以吕安安,其实才是这栋大楼真正的主人。
  易小山是新新杂志社唯一没有走的老员工之一,而且出刊物也是易小山一人在包办,虽然已经成了半年刊,但是也是这个杂志社唯一能做事的员工。他跟吕安安已然很熟,吕安安虽然脾气跟她身材一样火爆,但是人却很大方,看着易小山几乎把杂志社变成了自己的安乐窝,从来没有任何意见。而且易小山脾气随和,好像各种事情都知道一点,一来二去,两人关系竟然不错。
  吕安安打开易小山买的二手冰箱,从里面拿出一听老月城啤酒,砰的一声拉开拉环,仰脖喝了一大口。
  “怎么了,安总,今天又有谁惹你了。”每次吕安安心情不好都会过来跟易小山喝酒吐槽,在一顿mmp之后,然后扬长而去。
  “没有谁惹我,就是过来看看。”吕安安走了过来,拖了把椅子坐下,随手把那听老月城放在了桌上。
  对面的吕安安画着浓妆,长长的乌黑睫毛和泛着淡紫的眼影让她那双媚眼越发的妩媚勾魂!略厚的嘴唇涂了粉紫色的唇彩,带着几分性感与野性。她今天穿着黑色低胸v字形无袖t恤,胸口露出一大片雪白,一对巨大的胸器挤出深深的沟壑,更令人鼻血忿张地是,她竟然没有穿内衣,易小山的视力很好,甚至看到她胸前微微的凸点,下身穿着短短的牛仔热裤,一双白皙丰腴的大长腿晃得易小山眼花。
  “看哪呢?”看着易小山的目光落在自己一对发育良好的大白兔上,吕安安扬手又敲了易小山一记。
  “这不看E,不,看F嘛。”易小山笑嘻嘻地说。
  “滚!没心情跟你闹”吕安安娇喝一声,踹了易小山小腿一脚,带起一阵波涛汹涌。
  “咋啦,老铁,今天怎么又气不顺,是不是飙车又输了。”平时易小山开点这些小玩笑,吕安安顺势就反调戏一波,但是今天好像有点不同。
  “给老娘正经点。有正事儿给你说。”
  “说吧。”听说是正事,易小山还是正襟危坐,不过配合上他的T恤、大短裤和拖鞋,怎么看怎么有些不伦不类。
  “1.明天要来几个新人,我爸吩咐下来的,你负责面试一下,还是要正经点。”吕安安看着易小山的拖鞋,皱着眉说到。
  “又来人啦,好的好的,明天我一定好好接待。”易小山轻车熟路地说。
  “2.明天陪我去趟诸定山。”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