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让人值得高兴的不仅是匆匆那年这本书的火爆,匆匆那年的相关话题的微薄阅读量在众多大V的推荐下,也一下子打破了最短时间破亿阅读量的记录,并且阅读量还在持续增加中。
这也是李牧意料之外的,先抛开起阅网的首页的宣传推荐不说,光微博上大大小小的作家、明星和营销号转发就有一百多个,哪怕有的可能只是跟着热点顺手转发一下或者想蹭蹭阅读量的,但这都不是重点的,最重点是,匆匆那年一下子在很短的时间进入到了大家的视野里。
就连那些最开始追匆匆那年的读者们也都骄傲不已,匆匆那年能有现在这样的成绩,他们也感到很开心。
当然,这一切一切都也和现在的匆匆那年的高质量有关。
前世的匆匆那年这本书存在着不少诟病,李牧从一开始写的时候能修改的尽量都修改了,毕竟他也写了那么多年小说,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总之好能避免的毒点基本就都避免了,避免不了的那也尽量减轻。虽然称不上十全十美,但绝对是优秀的。
《匆匆那年》就像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一样。
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朋友身上,也有可能是邻校的学生上。它没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霸道情节,也没有什么幻想的盛世婚礼场景。
有的只是那份真实,让许许多多的人感同身受。最后再加上各种巧合碰到了一起,才有了今天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随着匆匆那年的爆火,匆匆那年的作者牧歌也被推到了大众的视野前,不过自然没有作品的名气的大,但也有许多的人好奇,牧歌这个作家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能把感情写的那么细腻,那样深入人心。还有许多人猜测,也许这根本就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否则怎么能写的那么传神?
本来起阅中文网是打算塑造一下作家形象,不过因为没得到李牧的同意,所以起阅中文网也一直没有公开李牧的身份。
让众人不知道的是,火爆微薄的作者牧歌此刻正在剧组辛苦的扛着摄像机拍着戏。
又拍完好几个镜头,导演才让众人休息一会。
趁着中途休息有时间,李牧找到了杨静的电话,拨了过去。
“喂,李牧,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因为作品两人也慢慢熟络了起来,杨静也没再李先生李先生的叫了。
“刚休息就给你打了过来,这不想好好谢谢你吗,匆匆那年能有现在的成绩可有你的功劳啊!”李牧笑着说。
“这是我应该的做的,不过你既然想谢谢我,那到时可别忘了请我吃饭哦!”杨静也跟着开玩笑道,相比杨静帮的忙,一顿饭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惹得李牧一阵大笑,“行,没问题,这段时间我还要在剧组呆着拍戏,等结束了回HZ了第一时间就请你吃饭。”
“剧组?”杨静听后下意识的好奇问道。
“是啊,在一个剧组里面当摄影师呢。”李牧笑着回答道,倒没有遮遮掩掩,也没必要。
“是吗,挺好的,听说剧组都挺忙的,那就先不打扰你了,有时间再聊。”
“行,那我先挂了,拜拜!”
李牧说完便挂了电话。
杨静的确帮了他很多,不说首页推荐,就说微薄上那么多作家帮忙推荐,肯定费了不少功夫,这个人情自然是要还的。
还有就是陈雁,她的微薄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俗话说的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外行人看来,陈雁的微薄有可能只是一个玩笑,只是用来娱乐或者吐槽的。
但在李牧这个之前也从事过营销的人看来,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营销。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看到这个微薄的人他的第一想法不会觉得它是一个广告。
再就是第二点,看到这个短短的七字微薄的人都会很好奇,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好奇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因为人一旦好奇了,就能激发出他探索知晓的欲望。
要是直接打广告,反倒没有现在的这个效果。
“这丫头一直都是这么聪明!”李牧心里不仅想到之前两人在一起,她总能以独特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事情。
不过她帮忙宣传这个事情李牧还真没想到,的确是阴差阳错的就碰上了。
外人都谢过了自家人就更要谢了,不过李牧想着陈雁还不知道他就是匆匆那年的也不好直接道谢。
“倒是可以用匆匆那年作者的身份好好谢谢!”李牧忽然想了起来,因为不管怎样说,哪怕李牧不认识陈雁,身为匆匆那年的作者按理也要谢谢陈雁,帮了这么大的一个忙。
不过暂时怎么谢李牧还没想好,摇了摇脑袋,李牧打算先暂时放到一边,晚上休息时再好好合计。
就在李牧刚准备收起手机时,电话忽然响了起来,李牧看了眼,发现是刚刚挂了电话没一会的杨静。
“喂,怎么了?”李牧疑惑的问到。
“刚刚南英的助理找到了我,说想见见你!”杨静有些激动的说道,“我估计是看上你后面的那个歌词了。”
“南英?”李牧在想了想,还真记不起来这个人,不过既然是为了歌词,应该是个歌手。
“行,那你等会把我的电话给她就可以啦。”李牧思考了会说道,“之前的事情还没来得及谢谢你呢,就又麻烦你,太不好意思了。”
“没事儿,这么说可就见外了呀!那我等会就发给她,先挂了哈。”杨静笑了笑,然后挂了电话。
李牧这才收起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