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人间正道 / 第三章 单位报道

第三章 单位报道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进了城,即将到单位报道,就是踏入了社会,离开了学校的象牙塔,肖秋林一下子有些不太适应,是不是改革开放,把人们也都变得现实了呢!
  公路局总部所在的位置是属于NY市区比较偏僻之地,之前就读于市中心南阳交大的秋林几乎没有去过那边。
  那时的很多大学都在市中心,还不像现在建立了大学城,大学都在往郊区规模成片,又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南阳是省城,是内陆城市,经济在周边省相比,不算最发达的,但是省会,在全省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总是火车头领军位置。
  进了城,父亲工地上还有一些急事,就交代了哥一定要把秋林送到单位,见到领导。父亲当时还把哥拉到一旁,窃窃私语了一番,大意是秋林刚刚踏入社会,天真和理想成份还比较多,你这个当哥的多年跟着我城里打拼,该打点的打点好,你弟以后在单位好做人云云。
  其实秋林到公路局报道是可以提前几天去了,单位有宿舍包住的,但是也有一个最迟报道时间,就是今天的下午2点之前。今天最晚的报道时间后,下午还有一个公司领导接见大会。
  肖秋林是属于最晚一个到单位报道的。他这一早从乡里的离开,上午的还在镇里参加了乡领导的饯行,现在一路赶来到公路局,已是中午时分。
  坐在哥的车里,空气有些闷热,哥把车里的风扇打开对着他吹,感觉要一点。
  南阳城里的风景很熟悉,经过中心城区的百货大楼,中心大道,又朝另一个方向开去,路也从中心大道变得要窄一些,九十年代已经开始建立起来的那些十层多的高楼已经渐渐远去,慢慢是一些路边杂七零八低矮的民房,在未来十来年间,这些城边的矮楼房将被拆迁,变成大量的高楼密集的商品房。一种看见未来的透视之感,让上午喝了一些酒的秋林有些错乱之感。
  即将去到的单位,他又想着会见到一些什么人,很多熟悉的人一下子在眼前景过,但是有些影像有些模糊,记不清楚。就像过不了几年全国兴起的彩票,要自己一下子去想某一注曾经彩票开奖之前的开奖数字,自己再有未来感,预言家也无法想得清楚那些数字。
  他深深呼吸了一下,要让自己更加清醒一些。
  “秋林,你怎么了?在想什么?”
  “哦,我……我在想……其实此时肖秋林的脑海里是想起了一个人,是姓朱,朱什么?就是他去到公路局的第一个直接顶头上司,一个在未来对他影响也颇深的人,但是自己现在还没有见过的人总不能给哥说吧,那可是自己的秘密,于是,他顿了顿。
  过了一会,他说:“哥,我们这个时代变化真快,而且会越来越快。我想起我中学时代,那时你刚到城里和爸做工,我就和妈来城里找你们,那次经过的百货大楼那边,有一些少数民族在那里跳六月六,那些少数民族老小小排成队,把身上的能摇响的东西边走边弄得呵咚响,不仅我们在看热闹,还有一些香港人也在看热闹。”
  “你和妈第一次来城里看我和爸,那时你还小吧,刚上初中,我初生读不进去,辍学到城里!”哥接过话。
  “是的,那时才八十年代初期,香港人穿的是T衫,牛仔裤,还破几个洞,还有他们的鞋叫旅游鞋!他们也来我们省城旅游看六月六,他们要拍照,好多人都说不会用相机。后来香港人找到我,我大胆学着用了相机,帮他们相了几张照片,他们感谢我,看着我是学生,送了我一包纸,还有一把自动铅笔,那时他们用的卫生纸太软了还有一股香味,还有那个自动铅笔,不用削,一按就出来……那时感觉那些东西好新鲜,好洋气……哦……香港那时确实好!”
  “香港有那么好?”
  “香港好,但是我现在也不羡慕,我都大学毕业了,我们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经济各方面蒸蒸日上的。
  沿海城市都在搞改革开放,经济在振兴,我们内陆城市也会迎头赶上的,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过富裕生活的。而且,香港过几年就回归了,大家都是中国人,香港人也不应该在我们面前有优越感!”
  肖文武听了哈哈大笑,“秋林,你的感觉我明白,以前我刚进城穿的那些服衣现在翻出来,感觉好土,你嫂子一看见,就要扔了……现在我们家搞建筑,包工程,一样有钱,哪里比香港人差?……哈哈……”
  两兄弟聊着聊着,车不由已经接近到公路局,一到这里,路也变宽了,路边有铁栅栏转着,一个宽大的大门,正好到了下午上班时间,有一些小汽车,还有一些骑着自行车的人,步行的人三三两两朝这个大门里进去。
  进了大门,里面一个宽敞的院子,有阶梯向上,层层叠叠,阶梯两旁有棕子点缀,阶梯中间是叠水流下,从流中的两侧的阶梯往上,映入眼帘是气势宏伟的几根罗马柱,擎着整幢大楼。两侧的柱子挂着两排红红的大字:左侧:争创一流;右侧:报效祖国,从玻璃门进去,就是公路局的各个办公室里。
  在门卫室,肖秋林自我介绍是新来报道的大学生,然后掏出派遣证和人力资源局的文件,门卫知道,就热情地告诉他,今天是他们去人事科报道的最后一天,下午单位领导里还要开大会欢迎他们,就指着里面楼道的梯子,说上二楼左拐第四间就是,就是赵科长的办公室了。
  赵科长名叫赵衣学,是70年代退休兵,从单位一个保卫干部后来混上的人事科长,已经是局里一个老科长了。
  秋林往前走,文武跟在后面,后面还大包小包提着些东西,秋林问:“哥,我去报道了,你就回去吧!”
  “爸叫我跟着你,报道完了,正式进单位了,我再回!”
  “你手里提的什么?”
  “没什么,你不要管,就是你这两天要住单位宿舍的一些随身用品,你走前面,我跟着就好!”
  秋林不再说什么,就朝人事科办公室赶去。
  人事科的门没关,秋林在外敲了门,看见标准化人手一台电脑一张桌子的办公室里坐着几个年轻人。
  “请进!”
  “秋林,进去敬烟!”
  秋林便上前,掏出烟发给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有女士不抽,男士接了烟。秋林便微笑着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
  “肖秋林,知道,南阳交大的高材生……单位等等着你的,最后一个来报道的!”在自我介绍中说自己叫王柯的那个工作人员笑着对他道。
  “进去吧,赵科长在等你,你们这批来的大中专生他每一个都要先见一面,还有具体的工作分配。”
  “好,谢谢!”文武积极地代着秋林回应着,然后跟着秋林进了里面那间办公室。
  赵科长五十多岁,也只有不到十年就要退休了,白衬衫,打着领带,桌子面前放着一摞看摞的资料,戴着眼镜,扑在桌前,正在专门研究着什么,一看就是一个大忙人模样。
  看着人家领导忙,肖秋林不敢耽误他的宝贵时间,清了清嗓子,说道:“赵科长,您好,我是来报道的新人,肖秋林”
  “嗯!”办公桌上的人停了停才把眼睛从桌前移前,然后瞄了他一眼,道:“怎么才来?来报道最不积极的一个,就是了你!尾巴上,节骨眼上才过来!”
  “赵科长,我弟前几天身体不适,拉……拉肚子,小病,不好意思,担耽了!”罗文武上前,一下子手脚麻利地从他带来的那个黑色塑料包里掏出一条红塔山,动作麻利地放在赵科长的桌前,正好被那一堆资料挡住。
  然后又从黑色大包里掏出一个透明包,能清楚看清里面是一盒盒南阳三宝,那是当时在比较昂贵的滋养佳品。
  “这……”赵科长站了起来,看着秋林和着罗文武。
  “包里都是给我弟这两天住宿舍带的脸盘了洗漱用品,我就等你们领导安排落实了,我这个当哥给他铺床!”
  “好!”赵科长笑了,一改之前的严肃表情,马上翻开秋林的资料:本科生,学士学位,学生党员,学生会副会长,还兼团委干事,很好,我们单位就欢迎你这种品学兼优的。”赵科长看着肖秋林早就从学校转过来的人事档案说道。
  肖秋林知道,那些年,自己的这个条件,进这个国有建筑企业其实不算最好,那时的公务员招考还不是逢进必考,在政府单位还有分配各额。但是来这个公路局也不算差……
  这些,他和眼前的赵科长都是心知肚明的。
  “赵科长,我本来就是学工民建的,搞建筑是我的本行,来我们这里,正好对口,非常感谢单位接收我,我很荣幸的!”罗秋林大大方回应。
  赵科长点了了点头,“小罗同志,你分配到我们公路局呢,我们是欢迎的。但是现在局里的工程部人员是满的,原来,在安排你的岗位上,有领导建议说让你下去,到下面那些在建筑一线的分公司去,后来,又一想你这么好的条件,局里还是要培养一下,就给你调整了一下,安排你在局里的精测组!岗位在局里,精测组的办公室也在局里,但是也需要常常到一线,到各分公司的建筑工地上指导工作,作为一个刚来单位的大学生,在我们这种建筑单位,吃苦耐劳是要作好准备的。”
  “我们学建筑的,在大学实习,也是在建筑工地,风里来,雨里去,也才学到真正的本事。在工地才能学到经验和练出技术,不管是叫我进局里的工程部还是现在安排在精测组,领导安排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还有很多要学的。”不管赵科长是看见礼物对他态度转变,还是别的什么,肖秋林更要表现好的是态度诚恳,博人好感。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