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俞夏木愣着站起身子,挪动着双脚,往办公室门口走去。
朱长友说的一点没错,即便是永隆集团的隐患,昭然若揭于众人,恐怕也难以改变引资建厂的定局。大庙村需要一个改变的机会,整个洪县也需要一个希望,在触手可得的利益面前,没人会去为了未必发生的灾难而放弃的。
“你真想阻止这件事?”
王俞夏停下了,缓缓的转过身子,空洞的眼神正在扪心自问着。
“我该不该去做呢?”
就大庙村而言,王俞夏即便是村委干部,也不是党员。在所有的村民之中,没有德高望重的威望,也没有引以为傲的辈分。如此普通的村民,实在没有承担这么大事情的责任。
“如果你真敢去做,你就坐下来,听听我的看法。”朱长友抬了抬手示意着,继续道,“如果你不愿去承担后果的话,你回去洗个澡,睡上一觉,就把你知道的事情忘记,权当什么也不知道。”
“我。。。。”王俞夏不知该如何回答,但是身体却不由自主的坐了下来。
朱长友站起身子,转身又倒了杯白开水,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一包铁观音来,丢了数十片茶叶,将茶杯推在王俞夏的面前,“这可是好茶,平时我都舍不得喝呢。”
“我不爱喝茶。”王俞夏苦笑道。
“尝尝嘛。”朱长友将剩下的半包放在了自己的杯子里,“如今县委十分重视咱们村引资建厂这个事情,这也并不奇怪,人穷志短嘛。我每次去县里开会,都不敢挺起腰板,我估计呀,县长去市里开会,肯定也是驼着个背的。”
“咱们这地方不好,太穷了。”朱长友似有所明白,点了点头苦笑着道,“要不是穷,估计那个永隆集团,也不会在咱们村搞投资了。”
“可是。。。”王俞夏欲言又止,索性喝上一口茶,只觉得苦涩不已。
“呵呵。”朱长友瞧着他极为苦涩的表情,不由得笑了笑道,“马上换届选举了,村委主任的位置,要不你来试试?”
噗!
王俞夏险些将嘴里的茶水吐在朱长友的脸上。
王并喜眼瞧着自己那招蛊惑人心失败了,内心不得不服,引资建厂所产生的影响力,不单单是在眼前的赔偿耕用地上,更是有着长远的劳动了输送。
一向不服输的王并喜,在得不到王俞夏引资的情况下,只得服输。
输的心不甘,口不服。
如果刘以德没有这笔引资建厂的筹码,自己如何能输呢?
“一肩挑”的幻想,终于成了真正的幻想,既然进不可取,唯有退而安身了。
王并喜沿着莫水湖堤走着,前面便是姚汉明的水塘了,上次与朱长友的摊牌,算是拒绝了他的建议了,如今就算是有意听取朱长友的安排,可也得有个中间人不是。
“姚老板,忙着呢?”王并喜见姚汉明正在撒网,上前笑呵呵道。
“王主任呢。”姚汉明应着,“我算什么老板呢,不过是糊口饭吃的买卖。”
“可不能那么说,三层小楼在咱们村,可是独一帜呢。”王并喜夸捧着,“我当了这么些年的村主任了,全村哪家是啥样,还不是一清二楚的,要说着做生意的头脑,还是你姚老板最精明了。”
“呵呵。”姚汉明苦笑道,“您这是拿我取笑了不是。”
“不扯闲话了。”王并喜走上前道,“咱们聊点正经事,你这鱼塘也承包了有五年了吧。”
“恩。”姚汉明点了点头,“下个月就刚好五年了。”
“我记得村委会里承包合同上的承包期就是五年吧。”王并喜故作思量道,“这眼看着就要到期了,姚老板也没别的打算?”
姚汉明略微沉吟,正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敢情王并喜来为了这片水塘的。自己这几年确实挣了点钱,为了家人住得舒服,当时不顾朱长友的反对,盖起了三层小楼,果不其然惹人眼红不已。全村人以前都不打正眼瞧瞧这片水塘,自从三层小楼立起了,个个馋得直流口水。
王并喜虽说是村委主任,可这么些年来,在老丈人的面前,也不过是听吆喝的份。如今换届大选在即,老丈人肯定是要退下来了,没想到他也打起了水塘的心思,真是人走茶凉呢。
“怎么了?”姚汉明装傻问道,“王主任也想养养鱼咯?”
“不是,不是。”王并喜连忙摆手道,“我老王这么多年了,一直跟着你丈人为村里服务,哪会养鱼呢。”
“那你是什么意思?”姚汉明不解道。
“你也知道,马上就换届选举了。”王并喜吐露直言道,“你老丈人退休在即,这次肯定是要下来,刘以德搞个引资建厂,现在在村里威望高得不行,村委书记的位置恐怕就是他的了。”
“这我都知道。”姚汉明不以为意道,“刘以德那德行,估计村里的狗都知道了。”
“可不是嘛。”王并喜道,“你说他当上了村委书记,这水塘的承包,还会给你吗?”
姚汉明顿了顿,欲言又止。
王俞夏从来没有想过当官的问题,而且由于王并喜的小心眼,甚至十分憎恶这些掌控权力的人。没事的时候吆五喝六的嘚瑟,一旦有事了,总能跑在最前头。
朱长友是个例外,在王俞夏的内心,对这个老头还是有几分尊敬的。那夜暴雨堆河堤时,王俞夏就在其中的,怎么不心生敬畏。
“我只是想您有个更好的解决办法。”王俞夏低声道。
“问题你是发现的,最好还是你来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嘛。”朱长友笑道。
“可我不是村委干部,只是普通的村民,阻止引资建厂需要村委来解决。”王俞夏有些生气,怎么能将担子丢给自己了呢。
“你坐了村委主任,不就是村委干部了嘛。”朱长友似有深意道。
那片水塘,在大庙村村民眼里,彷如一棵“摇钱树”一般。姚汉明不懂得官场,不过他知道,刘以德那样的人,一旦掌控大局之后,绝不会再将老丈人放在眼里的。就家族利益而言,更是没有理由会将这棵“摇钱树”外送的道理。
姚汉明已经挣够钱了,也不担心这片水塘会承包给谁,只是自己刚下了三千多的鱼苗,恐怕得打水漂了,没人会为他这笔钱买单的。
“这满塘的大鱼小鱼,总不能抽干了水,一扫而尽了吧。”王并喜瞧出了他的犹豫,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