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量子态生命体:
它们通常具有千变万化的外观,但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渐渐的自持圣洁高雅起来,随后不久,它们开始推崇一种既美丽而又不使实用性的一种外观,它们的求生欲望不同于人类这样的生命,几乎不会有临死改变形态、反扑的个体。
力量等级:
衡量一个量子态生命体力量的关键数值是个体的计算能力,它们通过“释放个体能量”的方式对一定范围内的粒子加以干涉控制,从而达到如裂变、爆炸、切割、传送、坍塌等等效果;这也就是为何说计算力是衡量个体实力的标准了,计算力越强的个体,意味着同时计算到的粒子数目和种类,能够应用到的反应方式更多。
(一部分其他生命体也具备相同或相似的战斗方式)
繁衍:
量子态生命体的”DNA“以能量(波)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内”,你可以想象一下各式各样颜色和形状各不相同的能量萦带以各种复杂的形式纠结、联系在一起的画面,实在是美丽异常。
它们求偶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追求型和决斗型。
它们决斗的形式类似于网络攻防战,率先侵入对方意识并取得控制权者为胜,胜者触动对方意识之中的“繁衍开关”迫使其导出自己的“DNA”或者说是个体生长索引序列,再将其与自身的“DNA”融合,制造出一个全新的个体。
量子态生命体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自己进行编程完善的过程,你可以将其想象为在我们的大脑之中安装上一个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从而优化我们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操作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提升;这是量子态生命体变强的重要途径之一,之二则是知识的储备,在此不做详解了。
量子态生命体也有着天赋之说,天赋大概可以分为:
系统优势
计算天赋
学习天赋
创造天赋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个体的系统优势,就是每个个体在诞生之初便形成了的“系统”。
影响力排名第二的天赋是创造天赋,创造能力强大的个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自己做一个重装系统。
其三是学习天赋,最后才是计算天赋,这是因为计算能力可以通过以上三者得到加成的缘故。
由于硬件和软件(类似于基层驱动),也就是个体的“DNA”存在着差异,因此个体之间的系统往往不能通用,即使能够使用,也并不一定能给模仿者带来更同样的效率,这就如同安卓手机很难刷上ios系统一样。
双胞胎的诞生:
在两个个体的“DNA”融合期间,可能会发生一些类似于薛定谔的状态,例如粒子A在构成了个体a的同时又构成了个体b,注意,不是连体婴,冷幽默一下;那么就会诞生出特异的一些个体,它们往往存在着一些类似于“一心异体”“心灵感应”这样的“超能力”,除此之外由于相似性趋近于100%,意味着它们的同步运算能力极高,这可不是1+1=2这么简单。
事实上,任意两个个体之间都能够搭建“网络”,但由于需要克服“兼容问题”同步计算的速率必然会有一定损耗,当然,通过优化等手段也是能够达到双胞胎的那种效果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是先天性的,后者是后天性的。
事实上,任何粒子都可以同时构成多个“物体”而不冲突。
量子态生命体的欲望单纯且少量,它们通常会表现的十分执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思维单纯。
生命体的最高级形式是——零维生命体,有且只有一个,它就是“THEWOELD”,量子态生命体是最接近于零维生命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