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金钗志之蟾妻传 / 第七十六回 妖道灭亡 贼僧出马

第七十六回 妖道灭亡 贼僧出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银蟾中剑而翻,倒地不起。通法真人笑道:“原以为遇是何等高强人物,敢于对抗本真人。不想劣鸟一只,不足杀耳。”转而喝斥徒弟鲍信:“居然连一柔弱的牝儿都不能降制,反为羞辱,真真不长脸。大大废物,空长这么高的个子。”鲍信低首承骂,不敢张声,也莫敢大气。
  却突然,通法真人身子一震,原是背部似遭物扎而感大痛。随即,捧心口而跌地滚翻,声声呼号。可把鲍信吓着了,连忙问道:“师父,您这是怎么了?”通法真人道:“心痛厉害,未知何因。”“啊,”鲍信又问:“那怎生是好?”通法真人道:“药,速行回去拿药。”鲍信问:“什么药?”通法真人道:“我那药箱拿来,里头有。”鲍信应个“是”,方要转身去。却忽闻有人言:“拿药无用,非本仙姑娘娘不能解厄。”“啊,”鲍信瞅来,却是对头。他不禁纳闷:“这臭婆娘明明已经中剑死掉,怎么又活过来耶?”岂知,银蟾行施诡诈。之前倒毙的那个,乃为假身耳。骗过了通法真人,令教麻痹大意,失去防范。从而,为己所乘,一袭功成。将问心针,也即如意电光针,致于其体内。
  鲍信叫道:“定是你这雌鸟用了什么阴秘手段,害我师父承难受苦。爷我收拾掉你。”向前来扑。但遭银蟾飞剑,伤创右足。鲍信再张,抱足大号,好悬因痛极而昏死过去。银蟾没有顾他,而是厉声言于通法真人:“这妖道,尔中我神针,扎在心内。本仙姑娘娘可令尔死于即时。如果想活,从我之命。”通法真人哀告:“仙姑娘娘留情,仙姑娘娘慈悲,饶小道性命则个。但若丧生,千年道行尽化空梦,痛惜非常。您何吩咐,小道定从。”银蟾道:“且先来问你,你是如何对诸龙施下的禁术?”通法真人实言而告。
  原来,他冒充天降仙人,谎称诸龙修行刻苦,全心向道。从而,得上苍恩垂。特赐每龙仙桃一枚,以助飞升登天,接受官封。自己便是奉了玉帝钦命,下界而来。诸龙大喜,高兴之间,失去戒备,遂接受了这“天赐恩赏”。孰料,将所谓的仙桃食下同时,随之入于腹内的是于桃中所藏的秘制丹丸。但此丹只能抑功难发,而不可化功。妖道尚不得化功之方。丹丸作用同时,再加一定的咒法且布一道肉眼难以看到、只作用于诸龙的法屏。如此,诸龙则只有俯首称臣,任由摆布了。
  银蟾听了通法真人之言,方才明白诸龙受祸之相。她暗道:“陌生者,万不可轻信。”再问通法真人:“接下,可是你差派自己的徒弟鲍信,采龙血、取龙肉,以为饮食吗?”通法真人顿了顿,还是交代了:“的确如此,为了益身保健耳。”银蟾怒道:“卑鄙。”喝令通法真人解除禁术。通法真人不敢不从,遂对诸龙解术。取回秘丹,除去咒法。
  诸龙获得自由。欣喜同时,怒于妖道令己平白遭厄,遂欲加杀之。通法真人胆惧,赶紧乞命告饶,并请银蟾为自己向诸龙讲情。银蟾本不想饶他,却见妖道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便有些不忍心了。于是,请诸龙放过通法真人。其虽有过错,罪当责罚,但毕竟没有伤害到它们的性命。诸龙念及银蟾救困之恩,不好不予人情面,遂不再同通法真人计较。通法真人求请银蟾除去自己体内的神针,这扎在心上,无以承苦。银蟾收针释之。
  虽说犹有余痛,但毕竟好多了。通法真人非凡夫,尽管针伤于心,但未致命忧。何况施者捏着分寸,并没发送他死路走者。通法真人谢过银蟾,并问还有什么教训与吩咐。银蟾警告于他,往后莫再重犯失德违道之事。教他好自为之,随后允去。通法真人再谢,转身而走。银蟾呼之:“带上你的徒弟。”却又哪里想到,通法真人猛然回身,双手高举,掌心冲天,喝一声:“贼妇,见识本真人的星流大法。”
  所谓星流大法,乃采夜星之气,随着修炼层次增加,可于瞬间集聚一定的能量数,再速加爆发释放,以制于敌。它自然只能在夜间操作。通法真人将高举的双手,向下、向前一扑。劲气夹有细小飞星,如若洪流,疾驰而撞银蟾。此术又名“银河倒泻”。银蟾见势不妙,飞速走避。星流将池边一丛矮林尽行败毁。有石块为飞星所触,致崩碎。银蟾暗自惊心,“真是好险。”
  通法真人方欲再施一记上法,扑杀银蟾。这时,却有诸龙怒于彼心性反复、行为恶劣,群起予击。通法真人虽具备一定的根底,亦难以招架与抗御群敌之攻。前者,行施阴术,方才令诸龙受制。否则,极难做到。但现在,诸龙解脱了,可以完全释放神通与本领。龙本真灵,且均有数百年修炼,自非平常。又加极愤而化力量,更见强势。很快,将通法真人撕成了碎片。场面足以令人胆裂魂飞。但对于通法真人这等恶类,便当以暴制暴,诛而不留。要不然,遗害匪浅。银蟾脱口叫道:“杀得好。”却把那坐地抱足的擎天柱鲍信骇得魂不附体,战栗而似筛糠。
  诸龙欲杀鲍信,银蟾止之。鲍信从罪,且已承残足之苦痛,算是领受了惩罚。得饶人处且饶人,由之去吧。鲍信得饶不死,仓皇遁去。足虽残一只,但身具道法,不影响去来。诸龙显化人形,向银蟾深表感谢这搭救恩情。银蟾免谢。诸龙言:“女仙真但有用到我等之处,必加效劳。”
  银蟾别诸龙,回转驿站。白中玉犹沉睡。银蟾也未惊动于他。之后,也没有将义举告知,免他担惊受怕(后怕)一回。
  另道鲍信,惨惨归于白石山养气洞。思前想后,须为师父,也为自己报仇。于是,外出搬请高人。请谁呢?这厮将身来在韶山。传说,上古舜帝南巡经此,召土人奏韶乐,大家同乐。山由此获名。雄伟气势,景胜迷人。也为明人之柳应辰、戴珙皆曾以《韶峰叠翠》为题而诗。柳(时官任都御史)诗曰:
  奇峰矗立倚青霄,天籁时闻奏舜韶;
  左映金乌添秀丽,右窥玉兔更岧峣(金乌、玉兔,峰名);
  芙蓉湿处春初染,螺黛浓时雾欲消;
  爽气钟灵多俊杰,几回翘首想孤标。
  戴(时官任山东布政使)诗曰:
  翠削芙蓉几万重,雨余佳丽更无穷;
  影蟠天外横河汉,气压人间等岳嵩;
  石髓远随丹峤出,钟声只在白云中;
  春风下界多红紫,不遗岩阿有一丛。
  山有云门寺,现在的住持称作梵斋上人,且带发修行。自曰本名阿偏伲那,自于南印度华林寺,且有法牒(度牒)为证。云游天下,来到中国(印度称中国为震旦),走访各大寺院。年前,投宿云门寺。前住持志昆长老对之热情招待。梵斋一番天花乱坠,将志昆长老给震惊住了,“好佛法,此乃高僧。”得知其之前拜了嵩山少林寺(主要是祭拜达摩祖师),于今欲回返西域。志昆长老连忙相劝挽留。自己情愿将住持之位,让(贤)于他,以振兴云门寺。不知,正合对方本意。梵斋假意三推,但最终还是答应下志昆长老之请。于是,他摇身一变,而成为了云门寺的住持。志昆长老则做了监寺。不料,志昆长老看走了眼,招纳了害孽。
  这梵斋上人三、两月后大变,暴露本来面目、嘴脸。诸戒皆破。酒、肉之戒或可容忍,但色、杀之戒,则令人不仅仅是厌恶与不齿,更教痛恨。有一些到庙上降香的妇人,但凡年青且具有几分姿色,只要入于梵斋之眼,便难逃魔掌与厄运。梵斋(他那名字“阿偏伲那”,谐音乃“我骗你那”)借口如何,引之而入静室,行施**。并从此加以软禁,玩弄日日。假如妇人有亲人或其他友伴陪同,则会遭致贼僧的谋害。梵斋卑鄙残忍,杀命多条,双手沾满鲜血。罪恶累累,人神所不容。
  志昆长老自然为引狼入室,后悔不迭。非但不能光大本寺,还毁败名誉。他为此而责梵斋,且要扭之而送官府治罪。梵斋却将志昆长老杀死,并籍此而儆合寺僧众完全服从于自己,莫要对抗。有那具有良心的和尚,想要逃离云门寺。但不幸,基本上被梵斋擒获,剥取了性命。仅有其一成功,得以向人们揭露梵斋的罪恶。而个别品质上本就有问题(以前收敛着)的寺僧,则从此沦为了梵斋的爪牙、帮凶,走同一条路。变身恶魔,放纵自己的丑恶。不以为耻,反自觉乐在其中。云门寺这块清静之地,剧变而成魔窟,令无辜受难。或被谋财,或遭谋色,结果可悲可惨。
  贼僧同通法真人相善,鲍信旁近无有他求,也只能请到这梵斋上人头上。梵斋倒还仗义,决定出马替友报仇。对于渑池诸龙,且暂时放一放。想来它们不会离去,随时可以对之施加报复。其实,也没多大的把握。而眼下,重要的是当将那女仙真寻到。听了鲍信的描述,那可是一名大美人。而梵斋属于色中魔王,自是对之十分感兴趣。认真掐算一番,于心明了,遂动身离寺。
  白中玉夫妇一早起行,于途,意外遇一披发僧人(从打扮上可以辨别得出)倒卧路上。白中玉忙教随行的任洪任捕头赶紧瞧看一下。这任洪本在广灵县做捕头,为事干练且刚正,深得白中玉的喜爱。于是,带而走马上任而赴夷陵州。任捕头也一向敬重白中玉的为人,而心甘情愿相追随效力。另还有一名伴随者,还是任洪的把兄弟,名叫蔡平。在县衙门,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干将。
  话说眼前,任捕头下得马来,顾视僧人。回白中玉道:“大人,该僧尚活着,应该是犯了什么急症。”白中玉道:“这当如何是好?”银蟾道:“让我来瞧瞧。”下马来察。她相当一段时间之内,闲来习学医法,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赶得上一名普通郎中。想不到的是,晕死的僧人突然睁开两眼,目暴凶光。飞速以自己的右手拿住了银蟾的一只手腕,而且指扣寸关尺。紧接,另手指点银蟾要穴。银蟾全无防范,不及反应,由此中招。顿时全身麻木,从而受制。僧人大笑,劫持银蟾而去。
  “啊呀,不好,原是妖人阴计,害加夫人,”一行人众大惊失色。尤其白中玉,差点跌落马下,失其魂魄。心揪不已,深为爱妻安危担虑。可现时,也只能求告地方官府帮助,寻找银蟾。除此,无有别的办法。
  另言劫持去银蟾的僧人,正是梵斋上人。打鲍信口中,得知那不知名的所谓女仙真根底不弱。因此,强抗乃属鲁莽,莫如计取为上。因此,他假装犯病,倒卧道途,骗过了白中玉一干人等。并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擒住银蟾,拿回了云门寺。他教鲍信来加辨识,可是此妇伙同诸龙,害杀了通法真人的性命?鲍信叫道:“正是此妇。上人,您真好本事,能够生擒她回。您把她交我,动手宰杀,以为吾师报仇。”梵斋止之,言道:“如此绝美尤物,杀而岂不可惜?待本师拿之快活一些日子,再讲杀留。”鲍信讨一无趣,暗骂和尚色鬼。无奈何,也只能任之。
  梵斋急不可待,将银蟾拿入禅房。他言道:“美人,今日便宜本师耶。你我云雨一番。”欲为银蟾宽衣解带。银蟾暗急,“但为所污,吾羞于活生,只有求死耳。”时下却又无能自救,无比火焦。
  却在此刻,寺院大乱。有小和尚于梵斋的禅房外擂门大呼:“方丈,不好了,有外贼闹寺,您请速出瞧看。”“啊,”梵斋气大了,偏这节骨眼出乱子,坏了自己的好事。但也只能暂将美人一放,先顾及外头。于是,出室而去。
  梵斋向前来,见一条大汉:
  须发如染金,脸面似泼银;
  眼目碧光烁,唇口朱色鲜;
  身高九尺半,腰围合十掐;
  胖躯腆胸肚,亚赛弥勒佛。
  穿了一领花里胡哨的袍子。细瞅,画满了钱儿。特别在脖项之上,更悬有一挂真钱币。人们会误以为,这位是个财迷,但实际上并不是。其项所悬钱币也绝不同于平常市行青蚨,不是用来花的。乃为道客之用,曰“法钱”。人家一般只带几枚,他好,则有千数,合一吊(贯)。这厮将数名和尚伏制,叠摞在一起。而他自己则坐于顶上,且一次次身升、再下落。以臀部,砸击诸僧。诸僧如承千斤,个个呲牙咧嘴。尤其于顶、于底的和尚,最为吃亏、受罪。血、胆汁齐吐,性命有忧。大汉嘻哈而为乐子。
  梵斋观此,不禁气冲斗牛,难加遏止。他高声喝道:“呔,何来狂徒,胆敢大闹我云门寺?且敛凶暴,收起劣性,本师来也。”大汉拢目光瞅来,见此长老:
  豹头结虎目,狮鼻伴獬口;
  胡须一把刷,牙齿若碎瓷;
  身凛见猛气,神威显吓力;
  怒冲增凶狰,恶相满一副。
  似于庙上一尊煞神,生活而步出供殿。大汉暗自吃惊:“这贼僧,好凶恶的面目,足以吓死胆怯之辈。”喝问:“尔可是那什么梵斋上人?”梵斋言:“然也,正是本师。这狂徒哪个?”对方道:“问我,你且听来。”未知此辈为谁,且听下回分解。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