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又一个失眠夜。
在父亲病床前守夜的这一个月里,我常常想起我的情人们,尤其宋年。可以说,他是除父亲外,在我写作时,最能与我交流的人。我们第一次相遇,是在广州参加企业培训师的培训班上。2011年。
他很独特。一眼看到他,就猜他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同学。他很显老,我又不太会看男人的年龄,只觉得他看起来快六十岁。本来参加培训班,就很特异。因为我们的外表,都很成熟、很精明(当然我是装成熟装精明),且在社会上工作多年(我编造的),也似乎每个人都能当老师。重回教室,接受应试教育,重新成为某人的同学或同桌,有种时光倒转的感觉。那一期培训,是为取得企业培训师的资格认证而举办的。合格后,将是国家第一批持证上岗的企业培训师。我还记得,他一进教室,便直奔第一排,将各种文具一一摆放好后,才开始和周围的同学打招呼。我看到他,明显有松一口气的感觉。我习惯坐第三排,和他隔着一条“河”,但我们正好是靠边的位置,所以离的近。我涔着头,就能看清他洗的发白的衬衣。再细细看去,多看几回,就能发觉他的举手投足,他的字里行间,甚至他的衣着物事,都很有年代感。只是看着他,似乎就已回到那个年代。
那一刻,我觉得他是一个让人引发怀念感的人。那一节课后,我主动和他攀谈,并交换了彼此的名字。看到他姓宋,我便在心里与他又近了一层。因为我的生父姓宋,名长春。(我的父亲是我的养父,现在正躺病床上那个。)
.
我们第一次深入交谈,是在宋年的出租房里。
我准备开始写小说,班里有同学推荐,说他正在出书立作,我便和他预约了时间。他的出租房,明显有他的作风,一些不再看到的习惯和事物,瞬间跳腾出,却又让我感觉,它们只是在细细的流淌,清浅吟唱。我有些恍惚。明知自己身在何处,却急于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回到那,只能从母亲的口中听说,只能在众多的作品中,品读的年代。当时,宋年定不会料到,我对他及他的相关所引发的联想,超过对他言语的关注。
我还记得,那一上午,他讲的话,比我们以往的几次见面,加起来都多。我有零星回应,但只收藏了一个内容。因为他在讲的同时,手势很大。我们不知怎么就聊到,历史上伟人的手势,而宋年,不仅学毛主席的挥手之间,学的神似,列宁每次演讲的招牌手势,他也学出热情。他边学边解释。整个上身尽量前倾,手臂也尽量伸直、伸长,说很多伟人的手势是向上举、向上顶或向上挥,但列宁最独特,是往前尽力伸直。手臂和身体的夹角,几乎为直角,这样在形式上,就最接近群众。他解释着,然后又重复的做了一次,好似身临其境。
接着,他留我吃饭,却不需要我帮任何忙。他将我推到他庞大的书架边,总的介绍一遍后,才换了外衣,套上一件蓝色工作服,再套上围裙,才钻进厨房。厨房与大厅之间有扇可拉伸的玻璃门,他进了厨房后,完全将那玻璃门关严。这样,不会有任何油烟混乱这边的气味,我可以仍像之前一样,闻闻花香,逗逗不知名的绿色植物,以及完全静下心来,看他的藏书。
开始吃饭了。我有些惊喜于饭菜的质量,和其发散的气质。我有多久没吃上母亲为我做的居家饭了。在广州,徐怀山曾为我下厨做过饭,我吃的有些紧张,有些受宠若惊,那时我没准备,也可吃到男人的出品。在武汉,家务活全是母亲包了,恰巧我以前接触的男人,多不下厨房,即使有,也不得机会相处。但这一次,在受宠若惊的同时,我又感到母亲的温暖。我还觉得,那饭桌上流露的,不止如此。结果,我哭的理所当然。一动不动,对着那一桌饭菜,静静流泪。仿佛我在进行一场祭奠。
有一个人,也和你一样,看着这桌菜,只看不吃,边看边哭,不过你们俩哭的大有不同。等我哭了好一会儿,坐在对面的他,发出声音。随即,我便嘎然而止。他笑笑,声音放软。开始吃吧,喝道很不错的。当我喝了第一口汤时,他又说。怎么样,这汤还不错吧,起个名字吧。好喝的汤,我说。哈哈哈,他连笑出声。你猜我的二女儿给这个汤起的名字。我摇摇头。叫芙蓉汤。他又说。不仅如此,她还认真的解释一番,说这汤里有红红的蕃茄、绿绿的青菜和薄薄的羊肉片,综合起来,像一场艺术的舞蹈,还带着芬芳。你有几个孩子。我不得不提问,因为他的表情像迫不及待的等人发问。三个,都是女儿。他回答。计划生育可是国策。我脱口而出。但又很快后悔,我想起了一些沉痛。的确,不过我从不后悔,我将她们教育的很好。他回答。你多大。我又问出一直存在的疑问。我五十一岁。他说。我哦了一声,开始专心吃饭。
但我们下午的谈话,因那顿饭,正常的多。
我几乎打开话匣子,从武汉谈到广州,从养生谈到宇宙,他也积极配合着我。我还记得问他为什么不出国发展,他的回答很令我满意。他说,至少近十年,最有前景的是中国市场,最值得研究的是中国文化,竞争力最激烈多元的也是中国的人才,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全球华人,何况国情稳定,新一代领导集体又作风稳健,而且据分析,全球“中国热”也非偶然。说完,又顺便举了些实例,进行了一些延伸。然后,我们开始交换经历。我先说了我的经历,但听到他的经历时,我的内心不止一次的嫉妒。简单说,他先在河南当农民,后去北京当矿工,在当矿工时也不忘记学业,后考大学,学英语,拿文凭,进著名外企,后又在两家跨国公司工作,直到来广州,自己成立工作室,他在名企的工作经历满三十年,所以能总结出书,将自身经验与人分享,如今博士在读。
我越听越嫉妒不已。我嫉妒他,从很小就知道要自强不息。我知道培训班里,高手云集,几乎每一人的经历都曲折精彩,但真正听其现身说法,还是觉得深受打击。因为我一直对十八岁以前浪费的时光,耿耿于怀。我不止一次的想,那十八年,如果每一天都认真度过,认真学习,该有多好。该打下学习基础的大段的宝贵的时间,我却只是在游手好闲。十五六岁后,我才开始醒悟,迫切的想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学什么都觉得卖力。手忙脚乱,毫无章法,劳心劳力,至决定写书那一年为止,我赶超了近三年,马不停蹄的三年,无视健康和身体,拼命的三年,才觉得,将原来不曾掌握的、不得机会接触的,有了基本的根基。而这宋年,从小就知道珍惜时间,知道积累,虽然家境贫寒,但由于平时下的功夫深,一有机会就能把握,直至他的经历,明显要比我精彩热烈的多。
我的经历,很明显的简陋,这让我耿耿于怀。那一次过后,我将他看成新的竞争者,刻意减少和他聊天的次数、电话的次数和见面的次数。我不和他见面,他倒常打来。有时回老家一趟,还会特意为我准备一份特产。比如,千里迢迢带回一烧鸡。我开始写小说后,换了手机号,断了几乎所有的联系,他就是其中能找到我的人。后来,他帮了我一件大忙。我们的关系也得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