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艺术天王 / 尾章

尾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家客厅。
  李凡弯腰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帮老爹穿肉串,这是老爹的生计,曾经也是家庭收入的一半来源。不过现在李凡是家里收入最高的人,一个人的工资顶两口子两个月赚的总和。
  牛犇犇今天也来了,他说他来帮李爸李妈干活来了,可结果呢,这小子此时正和果冻玩儿呢。
  电视里正演一部叫做《红杏》的乡村剧,很狗血,真正的乡村生活以及乡村人的思维方式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不过如果真按写实来拍谁还看?
  这个时空电视台刚有兴起的态势,台很少,节目或电视剧也很少。漠北省一共3个台,其中有一个台还几乎整天放广告。周日这天上午也实在没什么看的了,就只好拿这部狗血剧消遣消遣。
  一边看他一边想着卧室里的剧本,这都写了两个多月了,可进程依旧磕磕绊绊的,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鬼知道哪天能写完。
  也许等以后剧本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果冻都结婚了屁的了。
  《红杏》里面的一个女配角倒是很吸引李凡,长得有点儿像“晴儿格格”王艳,秀丽端庄,非常耐看,很有观众缘。
  李凡是比较喜欢这款面貌的,出于好奇,他特意看了演员表,知道这丫头叫叫米朵朵。她应该是个新人吧,演技还很生疏。
  李凡来到这个时空两个多月了,又在广电中心工作,可以说见了不少一眼惊艳的女人,但要真的说倾城佳人绝世无双的话,除了刘亚外他没有见到过第二个,这个米朵朵算是漂亮女人的范畴了,在人群里能让人回头看几眼。她身上有一种邻家女孩儿的气质,这种天然的亲切感很为她加分。
  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美女,就像没有那么多帅哥一样。即便李凡身处在还算时尚的广电系统里,他也没看到太多俊男靓女,大多矮矬穷土肥圆,不过很多人善于经营自己罢了,会穿会打扮的。
  自己的搭档刘亚的确是很漂亮的,100个人中得有99个说漂亮,另外一个眼睛瞎了。但刘亚才仅仅16岁而已,还很青涩,没有女人味儿,尚需要几年才能成为风姿卓越的倾世丽人。
  这个米朵朵也是如此,看上去十六七岁的样子。
  电视剧结束了,李凡开始转台,转到了漠南电视台,恰好台里正重播该台的一档明星访问节目,这一期的做客嘉宾是童话大王三叔。
  三叔的确年纪不小了,估计50出头,长得肥头大耳油头满面的,说话一本正经又信誓旦旦。
  李凡一边看节目一边往竹签上穿鱼丸,可慢慢地他停止了手里的动作。
  华国文学界最高奖项马上就要公布了,而文学界首次将这两年兴起的儿童文学纳入怀抱,真正地正视起来。
  以往,谈到文学都是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等等,但随着国家经济跃进,从上到下非常关注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以前并不被主流文学认可的儿童文学也终于名正言顺地登上了艺术殿堂。
  作为第一届的金童奖和儿童作品最佳销量奖的大热人选,三叔已经开始在节目里“语无伦次”了。
  他在节目里大谈儿童文学同样应该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就像对待现代诗歌一样,而作为艺术家,作为儿童文学的半壁江山,他有资格也有义务承担起这项历史给予的重任,并立志推动儿童文学的兴盛和发展!
  主持人问他对最近儿童文学里冒尖的一些新人怎么看,然后又说比如漠北的李凡呢?他则笑言对待新人要持鼓励的态度,虽然他们的文风并不严谨,还很稚嫩,甚至逻辑不通,但就像小树苗一样,他这棵参天大树要为之挡风避雨,对于后生他还是要鼓励的,以后有机会要好好指导指导。
  “那参天大树可是有可能阻碍小幼苗吸收阳光啊,您这颗大树还是得多给他们这些晚辈点儿阳光。”电视里主持人开玩笑道。
  三叔哈哈大笑。
  李凡丢下手里的竹签,眉头拧紧,盯着荧屏看。
  节目接下来的环节是好友采访,来的人是《儿童故事汇》的两个主持人林峰和孙雨萌,以及制作部王部长。
  主持人问林峰加盟《儿童故事汇》的原因,林峰则笑道:“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者而死。”主持人又问他对老东家怎么看,林峰则感慨道:“我祝他们好运吧。”
  牛犇犇此时一手抱着果冻一手指着荧屏道:“这种人最孙子,表面上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其实最阴险狡诈。”
  李凡看不透林峰,不过牛犇犇天生敏锐的洞察力是李凡望尘莫及的,牛犇犇看人很准很准,观察力细致入微,这个1米9的莽汉看似鲁莽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精细到毫厘的心脏,可以在短短的照面之间就将一个人判断得七七八八的,这份能力是从娘胎肚子里带来的,任何人都比不了。
  牛犇犇那个大律师妈妈眼光也很毒,牛犇犇有过之而无不及,差别就在社会经历上。
  李凡摇摇头,又想起了那天在师大附中的那个诡异的笑容,“我读不懂他啊。”
  “就你那榆木脑袋能读懂谁?你看看果冻,一看以后就保准比你聪明!”
  李凡不和他犟,因为在这点上真远不如人家,而且还被人家甩出去N条街。
  电视里这期节目其实就是为了宣传《儿童故事汇》的,借着三叔要得奖的机会,正好大肆宣传一下。
  三叔将获得两大奖项的消息今早已经传出来了,内部投票已经定下来了,至于年度新人奖好像给了京城的一个作家,名字李凡没记住。
  牛犇犇就替李凡打抱不平,认为李凡节目里的故事远比他们的作品好,现在很多人都是一期不落地在追,连班主任老陈都在听,据说听得还很开心,起码这阵子没体罚学生。
  李凡倒是很豁达,无规矩不方圆,人家组委会评选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你作品在市面上的销量和影响力,自己没出书也没出过音像制品,在这点上就没有评选资格了,能让人家提名一下就算给自己面子了,表明人家注意到自己了。
  电视里的三叔又开始吹牛逼了,说曾经很苦恼《童趣时光》的不思进取,毫无作为。而他之后更是一气之下和《童趣时光》解约,决定将经典作品带到漠南大地,开花结果。
  李凡哭笑不得,这孙子也太不要脸了,明明是台里主动和他解约的好不?他都半百的人了这些话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呢?
  ……
  下午的时候,李凡到文艺出版社和他们谈出版事宜,接待他的一个女助理有点儿倨傲,不过李凡很少受到女性这样的目光,还蛮新鲜的。
  这是典型的没事儿找虐型,他平时受够了陌生女性眼光里异样的兴奋,真的顿顿饺子谁也受不了!
  对方的开价很低,同样是8%,不过如果冠上漠北广电《童趣时光》的名头,也就是说和台里联合出版的话,可以给李凡10%的版税。说什么李凡没什么名气,脱离了《童趣时光》的名头根本没有太大的市场。
  李凡则不这么认为,听过《童趣时光》的人会不知道主持人的名字?会不买主持人的帐?不过如果加上广电联合出版的话,的确立马高大上起来。
  文艺出版社这里谈崩了,其实也不可能成功,毕竟广电局有自己的出版社,人家不可能和这家文艺联合出版。
  因为是自己原创的作品,又有版权在手,李凡可以和任何出版社继续商谈,台里很不满这件事情,孙总编气得胡子都炸了,不过毫无办法。
  李凡接下来几天里和几家出版社谈得也毫无进展,大家兴趣并不浓厚,不是人家不认可李凡的作品,而是这个时间点不正确。
  三叔是这届华国文学奖的金童奖和最佳销量奖的得主板上钉钉,而《儿童故事汇》将借此大为风光也是可以预期的,并且11月1号人家的同名音像制品就会上市,那时正好是颁奖典礼的那天,这时候给李凡出音像制品就注定扑街了!而且会死的很惨,况且本身《童趣时光》在收听率和影响力上就和《儿童故事汇》差距极大。
  电台本来还考虑出部音像作品来抗衡敌台呢,不过这两天台里决定缓一缓,避过风头再说,至于李凡在外面找出版社的事情,台里觉得他也找不到,没有那个出版社是傻瓜当政不是?于是也就不管他了。
  李凡这几天真是备受打击,除了文艺出版社给了报价外,其他出版社的意见都是让他先等一等,等过了年再谈。这让他开始怀疑自我了。
  他之所以想早点儿解决出版作品的事情,其实不光是因为市面上的盗版问题,更有台里的态度,台里摆明了想以《童趣时光》以及广电出版社的名头出版作品,也借此能刮掉李凡一层油,可李凡不服气啊,作品都是我自己的,凭什么你们拿大头我拿小头,而且还由自己一个人亲自录制,你们就挂个名后钱全是你们的了?
  如果按照台里的意思,自己估计只能拿到8%的最低版税。李凡倒不在意钱多钱少,而是不想当冤大头!
  趁着目前台里对出版事宜并不上心,也警惕性不高之际,李凡必须先下手为强。
  其实主持人里也就李凡敢这么干,谁让他对于《童趣时光》不可或缺呢?
  不过10月28号这天,有人打来了电话,说可以出版,并愿意以20%的版税签约。
  在华国20%是顶级作家的报价了,李凡对这份合同很满意,不过就是这个出版社的规模和名气太小了,是一家刚兴建起来的出版社,叫做新生活出版社,李凡很怀疑他们的运作能力。
  不过,他们很有诚意,老板要亲自约谈,就冲这份重视,李凡没理由不考虑考虑的,怎么的也得找找心理平衡,把这几天的挫折弥补一下不是?
  李凡最终和这家小小的出版社签约了。
  随后,整部童话集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李凡一举成为著名童话大师。
  11月份,他代言了一款游戏机,卖得断了货,次年一月,《童趣时光》获得最佳少儿栏目奖,李凡和刘亚也成为了国内最后欢迎的电台主播。
  从此,两个将将成年的少男少女走到了一起,幸福地开始了快乐的生活,并与日后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