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代的佐领额尔赫图说:以前他驻守吉木萨哨卡时,夜里听见窝棚外有呜呜的声音。人出来追逐,声音就渐渐退远;人停止追,声音也停下。人返回去,声音则又来了。
这种情况连续了几晚上。一个胆大的士兵,竟提着刀跟随着声音追寻下去,七拐八绕进入山坳,直来到一个僵尸前,声音止住了。看那具僵尸上有野兽咬吃的痕迹,早已干枯了。士兵回来后将所见报告了。”
“哎呀,这种故事我才不要听啊,什么《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有的是这种精怪鬼神的故事,我就想听听祖师爷的事儿啊,我也想知道他这么对付僵尸的。”我打断了师傅的话。
“哈哈哈,我忽然忘记了。”吕道士一拍脑袋,眼神躲躲闪闪的说道。
“我勒个去!”我倒是郁闷了,不想说你就直说嘛。
“下次我想起来了再和你说。”吕道士尴尬的笑了笑。
就在这时,忽然吕道士的手机响了。
“喂?恩,是我······”吕道士接起电话之后,边说边走到了门外,不一会儿之后,便走回来了。
“徒弟,来活了。大龙村有个老头死了,准备去做法事,你先和我去一趟看看什么情况吧。”吕道士笑着说道。
大龙村离这里不远,吕道士骑着电动车带我过去也就二十分钟不到。
由于靠近城区,造纸产业发达,大龙村住着几千的外来务工人员,这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造了六七层高的小楼,当起了包租公。
这次的主家姓章,事主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因为前几年中风了,活动不便,所以是几个孩子轮流照顾的,这次正好住在大龙村的四儿子家的车库里。
“道士先生,您来了。”
看到我们到了之后,主家立刻迎了上来,递上了烟。看的出来一旦出了白事,道士先生的地位还是挺高的。
“恩,先看看。”吕道士接过烟说道。
“谢谢,我不抽。”我摆摆手谢过了主家的烟。
吕道士随即往前走去,我马上跟了上去。
还没走进车库,我就闻到了一股香烛和纸钱燃烧的味道,里面传来了女眷的唱哭声。
事主正穿着一身青色的老式中山装,躺在床板上,脚后的小桌子上点着蜡烛,床下还燃着长明灯。
“和我一起上香。”师傅转头对着我说了一声。
死者为大,这种时候来吊唁的宾客,进屋之后先上香是规矩。我跟在师傅后面点上香之后规规矩矩的拜了三下。
床边坐着四五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头上戴着白棉花正折着蜡箔。一般来说,纸折的的元宝是供神用的,而蜡箔形似元宝,却不是元宝,是用来烧给亡魂的。
当我和师傅拜祭完之后,后面进来了一个年轻的后生,那边坐着的一个老阿姨立刻开始哭唱起来。
“阿耶阿公唉·······”
她的方言不太懂,哭唱的什么我听不出来,大概意思就是说这是谁谁谁来看来了。这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一般死者的媳妇,女儿,儿媳,姐姐,妹妹,甚至孙媳都要坐在床边,一旦自己那边的亲戚来了,自己就要负责哭唱,而且是唱的越响越好。
“吕先生,我阿爸是今天早上七点多一点去的·······他属羊,今年八十七,腊月十九日生的······”事主的四儿子一脸悲戚地说道。大概五十多岁,头上也散布着不少的银发,穿的衣服裤子也很一般,农村里人大多节省。
我心想世事无常,这老爷子早上七点多还在喝粥呢,一个小时之后就只能吃香烛了。所以,做人啊,还是得好好珍惜生命。
那边师傅正在和主家沟通,主要是了解事主的生辰之类的,问完之后谈好了价格,我们就回去着手准备了。这边一般人故去之后入殓是在第三天,当然也要看日子是否吉利,不吉利的话就要延后,而且得是单数,三天不行就五天,乃至七天。
不过农村里办丧事有一点好处就是有很多懂事儿的材夫。
懂事儿是指了解一系列丧礼的流程,这些材夫一般由固定的成员组成,基本上是四个人,包括给逝者修坟,完事儿之后出殡入土都是由这些人负责的。然而这年头有经验的材夫也越来越少了。按师傅的话说老一辈的有些自己也入土了,有些身体不行抬不动了,而年轻人大部分犯忌讳,觉得这行业不吉利。其实这是大错特错,无论如何给故去的人修坟抬棺,都是一件积阴德的好事儿。
在纸上记下了事主的信息,我就跟着吕瘸子回来了。
我们得先把我们要做的东西准备好,前两天我们不要整天呆在事主家,等到第三天正日入殓的时候我们的活就多了。
“徒弟啊,你先帮我查查八十六七岁,属羊,应该是哪一年生的?”回去之后,师傅从房内取出了大的洋白纸,红纸,以及剪刀竹条放在了桌上。
“应该是一九三一年。”我掏出手机打开了万年历:“一九三一年辛未羊年,今年虚岁正好八十七,嘿,正好比我大一个甲子。”
“恩,你过来帮忙,我教你做魂幡和灵座。”师傅拿起剪刀开始见了起来。
魂幡和灵座是上小下大两个长方形纸块幢在一起,边上还要用红纸剪出寿字之类的花纹镶边,做起来倒是挺费事的。倒是看不出来吕道士的手看上去粗壮肥硕,没想到用剪刀剪起纸来动作却非常灵活。
没过多久,红纸镶边的灵座和魂幡便做好了。
接下来就是要将事主的身份信息写在上面了,本来师傅让我来写,后来我想想就我那狗爬一样的毛笔字还是算了吧。师傅微微一笑,说道:“毛笔字可得好好练啊,不管是画符还是做丧事都要用到。”
说话师傅提起笔按照古法从右手边开始自上而下书写了起来。
“原命生於民国辛未年腊月十九日吉时
青玄摄召先考章公台甫府君赴上之华旙
大梦终於共和辛酉年三月十七日辰时”
“徒弟啊,这套格式你得学会,很简单的,到时候套用就行了。”师傅开口说道。
“啊,那啥,简单是简单,那个青玄摄召是什么意思?”我疑惑的问道。
“青玄就是青玄九阳上帝。”师傅挥笔说道,看着我依旧一脸疑惑地样子,他问道:“是不是没听说过?”
“对啊!”我回答道。
“呵呵,青玄九阳上帝就是太乙救苦天尊。”师傅笑呵呵的说道。
“哦!他呀!”我一拍手恍然大悟:“就是哪咤他师傅吧。”
“那是太乙真人······”师傅的脸瞬间拉了下来:“那就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太乙救苦天尊也叫寻声救苦天尊,同时也是我们道门的东极青华大帝,负责引渡受苦亡魂往生,对于积德行善、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所以,这里写的是我们对于逝者的美好期望罢了。毕竟阴魂能被天尊接引的,寥寥无几。”
“啊,有那么多名号啊。”我有点晕。
“你不知道的事儿多了,咱道教的神仙算来算去,其实很多都是大神们的化身。比如青玄九阳上帝,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以九阳之精秘密所化的应化身,而太乙救苦天尊又有十个化身,称为十方救苦天尊,分别化身成为阴间的十殿阎罗。”
“呃······”我彻底晕了。
“不过,你要记着,太乙救苦天尊六字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你现在也是我道门弟子了,遇到危难诚心念太乙救苦天尊这六字,或许天尊能循声感应,救你于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