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科幻灵异 / 民间道士先生 / 第十七章 主持丧事

第十七章 主持丧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道士先生的活看似简单,其实事情也非常多,特别是到了第三天的时候,给尸体入殓。主家一群亲人围着尸体哭,然后让长子抬脑袋,其他人抬身体抬入到纸棺材之中。为什么用纸棺材呢?近些年都是火葬,一般人家都会准备两口棺材,尸体装在纸棺材里入殓之后就送进焚化炉烧了,木棺材用来放骨灰,当然,也就是农村才有这条件。
  落棺之前先给死者口中含上一个红纸包,里面包着金银类的东西,然后要给死者贴盖脸纸。这是一张四方形的黄纸,由有经验的材夫主持,黄纸的四个角分别指向逝者的上下左右。当亲人们最后一次看完逝者的面孔之后,就由逝者的子女纸盖在逝者的脸上。
  入殓落棺时,还需要与死者属相相冲的人回避。
  落棺时,孝子所赠的被褥垫放在底部,然后遗体入棺,再依次覆盖上女儿与其他亲戚送的被子。除了亲生子女的被褥较大一些,其余的则很小很薄,象征性地以表心意。此外,还须在死者背部处,垫上七个铜钱,现在一般都用,俗称“垫背钱”,意为其子女们日后就有钱花,不会受穷。同时,还会将死者生前喜好的一些物品陪葬,或烟斗,或茶具,或麻将等;如是文人,就离不开琴棋书画与文房四宝这类高雅物件。当然,最多的还是衣物这些生活用品。盖棺前的最后一刻,材夫会摔掉一面小镜子。
  落棺时,锣鼓唢呐齐奏哀曲,所有的本家孝子孝女,孝子头戴三梁冠,身披麻布衣,脖子上挂着麻绳,腰间也绑着麻绳,孝女则是穿着布围栏,每人手擎一炷梵香,当亲人的遗体入棺后,便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其情景令人动容。
  接下来就是师傅的事情了。
  做道场时,师傅身穿道袍,一边以吟唱的形式诵经,也叫唱经,伴随着铜铃、小罄、木鱼声,边唱边敲打。一边辅以唢呐、笃板、锣鼓等乐器,场面甚是热闹壮观。
  期间孝子还要身披黑衣去买水,道士需要帮孝子撑一把黑伞。所谓的买水其实是去最近的小溪边烧一把纸钱,然后用碗盛一碗回来。
  此外,须以孝子名义做一篇祭文,以文字形式对亡故亲人的祭奠与哀念。一般都请当地的老学究、老先生代为撰写。旧时祭文多用文言或半文言体,讲究文辞华丽,格式严谨,且感情真挚,悲痛之情跃然纸上。
  文稿拟定后抄于质地较好的白纸或黄纸条幅上,也称为轴,挂于灵堂帷幔左侧,现在这种事情也归道士先生负责了,因为一般的孝子都无法完成此任。
  这一天晚上我们一直要弄到半夜才能睡觉,期间一直要负责诵经而且中间还有不少事情要主持,比如孝女们的哭场等等,第二天一大早又要随车去火葬场,甚是幸苦。
  一般人家都会争取抢头炉,也就是第一个进炉子烧,所以早上很早就得起床。送逝者去火葬场,讲究原路去,原路回,每次过路口过桥都需要孝子喊路,是怕刚过世的亲人会迷路。
  等到回来之后,就要摆在村口祭奠逝者,这叫路祭。
  一张方形祭桌,桌上摆放满祭品,有一般是一些小菜,还有梨、桔子等水果,花生糖、芝麻糖等糖果,花生、瓜子等壳果,酥油饼、麻饼等粉果各摆五样,称为“五色果子”。在祭桌上首,另放一把高背椅,椅上披一件死者生前衣服,地上放一双鞋,象征死者端坐于此接受祭奠。
  丧礼一般由道士主持(古时有专门的丧事司仪,至清末民初后,就多由道士来执事首先由孝子拜祭。此时,孝子除了披麻戴孝外,还头戴用草绳编织的“三梁冠”,足穿草鞋,腰中系一根草绳。这是孝子以一种寒悲形象,来体现其悲痛之情与慈孝之心,与丧事形成一种合谐的氛围。随着哀乐奏起,孝子束衣整冠,行三跪九拜大礼后,就由道士代为诵读祭文。
  接下去,便是本家族人,以及所有亲戚朋友,除长辈之外,以亲疏尊卑为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年长者跪在前,晚辈跪在后,依次进行跪拜行礼。
  另外,女性家眷每个人手里都要拿一个红纸封口的竹筒,竹筒里面放着米,是给逝者去阴间享用的。
  还有一个环节叫做余财,每个人经过供桌一侧的时候需要向上面丢一元钱,以图好兆头。
  接下来便士由材夫开路,送逝者上山入土了。由材夫开路,花圈在前,接着是死者的灵座骨灰盒遗像等等。
  坟茔是死者的居屋,故丧家对此都非常重视,择好墓地后,在做坟的当天一早,便准备一份祭礼,摆放于此,然后点上香烛,烧上纸钱祭祀,谓“开坑祭”。它主要是祈求管辖此山的山神爷,也称“土地菩萨”,这里要挖土筑墓,多有冒犯,请予宽恕,并望多多照应与保佑。祭后用锄头掘几下,然后喊一句“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再动土开山。
  做坟一般在死者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做了,这几天不过是完善一下。墓穴多用砖头加蛎灰砌成,大小有一定尺度,顶部呈拱形。以前做坟的材夫很辛苦,材料都是挑上去的,山间小路,多弯曲不平,非常累人。所以,主家不敢有半点怠慢,中餐及点心都送到山上,且以好酒好菜款待。现在虽然有了骡子,但是材夫的活还是不少,主家对材夫还是得好酒好菜的招待。
  棺材被放入墓穴里,称为“进坑”。在此前,要用芝麻秆烧于墓穴中,叫“暖坑”,意思是墓穴阴冷潮湿,用火取暖后,老人住进去就舒服了。而用芝麻秆为燃料,其寓意有二,一是其子孙后代,会像芝麻籽一样人丁兴旺;二是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
  期间材夫会把死者生前的所有东西都装进棺洞,还需要拿一个麻袋,让死者的嫡亲每人抓一把土,抓的愈多越好,一起送进棺洞。
  下山之前,每个人都会分到一些糖,必须要吃,寓意以后的日子不会苦。在以前一般用甜米裹,现在程序都简化了。
  丧葬程序一般都在上午完成,所以,丧家都得在中午办丧宴招待宾客,俗称“回山饭”。以前的丧宴比较简单微薄,一般喜酒不能上桌的菜,它都能搬上去,比如猪头肉、溪鱼、豆腐、豆芽、海带等等。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眼下所办的丧宴,已不可同日而语,其质量与喜宴已没什么差别了。
  送葬回来的人们,在入席前,必须在身上甩些许“净水”。它是道士念过净水咒的清水,说是可消除身上送葬后所带来的阴气、晦气,达到驱邪避祸的目的。其实是,经过一上午的丧葬礼仪后,人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混混沌沌的状况,现在,用清凉的水刺激一下,就会促使头脑清醒,回归到现实状态中。
  丧宴没有严格的礼节,席位随坐,吃得也比较随意。如若是寿星老丧,也叫喜丧,有些女人就会在吃肉时省下自己这份不吃,将其带回给小孩吃,说是孩子吃了这样的“羹饭肉”,就会身体“蛮赖”无病灾。
  当天下午,孝子还要去亲人坟上送面汤、脚汤与茶水,也叫“还山”,这是再一次的尽孝之举。孝子仍披麻戴孝,除了拎着烧开的茶汤,还捎上一个用干稻草捆成的稻草把,一路慢慢燃着,故也谓“火种把”。
  做完之后就没道士什么事情了,道士需要把做七的时间写在纸上告诉主家,这一次的活就算是圆满结束了。
热门推荐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我在帝国当劳模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黑化男主总想套路我玩家凶猛快穿花招:扑倒专属男神!轮盘世界快穿之陪你看星辰大海神级快穿:病娇宿主,求轻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桃源俏美妇穿成黑化男主的白月光美漫:名场面全被我曝光了透视仙王在都市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女主她是个bug从四合院开始的天道轮回大佬今天又凶残了吗穿书之每天醒来师尊都在崩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