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皎洁的月光如圣母般慈爱地抚摸着她的心头肉——那静谧,安详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家园——浣绫湾。它有着江南水乡般的闲适与优雅,绿叶葱茏,恣意盘踞在墙壁上灵光四溢,扑鼻的花香使鸟儿们早将腹中饥饿抛诸脑后,只留下物与自然融为一体,返璞归真的纯情与浪漫。自然也以它独有的慈祥和广阔的心胸回馈着万物,包容着万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切皆是物语。任选一枝一叶都遒劲有力,大方得体,生怕慕名而来的人们怅然若失。绿荫下上百种野花卯足了劲,百家争鸣,妄图一沾雨露,便在春意的鼓动下,尽情舒展她们娇嫩的面庞,令人在欣喜之余,更多了几分敬意——这是生命的本色啊!古色古香的小桥和绵密的绿叶如胶似漆,就连桥边蔓延的点点绿意也慵懒地卧在上面休憩。从远处眺望,宛如一位小家碧玉,温婉善良,知书达理,和蔼体贴又宽容大度。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会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它足以使人们忘记旅途的劳顿。但是,说到浣绫湾,不能不提起倾国倾城的百合花。白色,黄色,红色,橙色,满怀信心地争奇斗艳,仰望蓝天,真是令人欣羡。
湾中心是一座小岛——码岛,它三面环水,一面与焦山相对,岛中心高耸入云的教学楼又为这个充满自然气息的胜地注入了一些人文活力。赵龠正是岐川大学化学系大一三班新生。这个身高一米七五多,身材微胖的大男孩,在走进校园的那一刻,收起了脸上的稚嫩,而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他不苟言笑,但他却渴望笑容,微笑也好,开怀大笑也好,放荡不羁的笑也好,自己的笑也好,同学的笑声也好,也许在骨子里他就有着追求童趣的精神,也渴望发现生活中的幸福。他喜欢做化学实验,在一次又一次的化学反应后得到理想的结果,体验一个个小成功带给他的乐趣,同时也映射出人生即是一场化学反应,有时令人啼笑皆非,难以琢磨是其特点。他爱好写作,用神来之笔抒写对人生最真诚,最切实的感悟,与读者交流彼此的心声,将更多的喜悦奉献给他们,同时也以他们的快乐为成就。生来一副“管状视野”的他,对象棋运动也情有独钟。九宫之内,河道两旁,驱车挺兵,马炮争雄,他能用锐利的目光捕捉棋盘上每一个转折点和对手的失误,因此在同龄人之间难逢敌手。他身材矮小壮实,自然也喜欢上了自由搏击,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且造诣并不是很高。
和那些有理想,有志向的名人们一样,赵龠自小便不甘于平凡。自诩“文武双全”的他,立志要用实际行动改变未来,为国家和民族做一点事,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认为自己并不聪明,因此他更懂得以勤劳来弥补,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没有人教过他放弃,所以他的努力是个无底洞。也许是因此,他在心灵上一直是孤独的。单亲家庭培育的幼苗,对爱的渴望自然超乎常人,特别是在历经风雨时,更需要简单的体贴和关怀即可温暖受伤的心灵。从小到大,没有人探求过他的内心世界。“伟人都是孤独的。”他只好这样想来安慰自己。
在他眼中,自然就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能够给予他爱和关怀,并且能包容他的一切缺点、错误的救世主。大学生活还是相对轻松的,因此他的课余时间,大半是在踏青中度过的。他承认,自然是给与他最多爱的最温馨的港湾,给了他太多的舒适,给了融化他心房坚冰的温暖。是自然教会了他与人们沟通,交流。看来他能喜欢上化学,真是奇遇呢。不仅自然,这大千世界也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可以说他在以高级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品读自然。置身美景之中,一切忧愁和烦恼都会被忘却,投入“母亲”的怀抱,不时地撒个娇,别提有多幸福了。往事回忆起来总是那么的甜蜜,真可惜,那些与自然共度的记忆终有一天会融化殆尽。
吴教授是三班的班主任,同时也负责化学课的教学。这位瘦高的,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老先生用和蔼的目光,关怀着每一位新生。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立德在前,首先爱是平等的,一视同仁正是一种美德。他向父亲一样用心关怀着,照顾着每个孩子。同时他自己又致力于化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化学功底,他的课堂上经常妙趣横生,不是奇怪的化学反应结果得出高深莫测的结论,就是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讲解引来同学们爽朗的笑声。吴教授带着一副金边眼镜,每当“奇迹”出现时他便故意大跌眼镜,更是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成了化学系最完美的招牌动作。
三班像是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班级——一个为现代化生活,多元化服务的集体。这朵由五十名新生组成的灿烂之花,在园丁吴教授的辛勤呵护下,流动着血液的活力,散发着持久的芳香——他深深地懂得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道理。因此在他心中,每位同学没有什么不同,但又像达芬奇所绘的鸡蛋一样,同样都名为鸡蛋,百里挑一却也无法寻得两个一样的,而且他们各有用处,不存在谁的作用大或小之说。这样,在他的带领下,三班成了一个最具有人文关怀气息的班集体。鱼跃鸢飞,各得其所才是幸福的开始。
力求完美,不肯言弃的赵龠是吴教授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并富有个性。教授眼中的他,是个充满了正义感的有志青年,但他最欣赏的恰恰是每当课堂上讨论时,同学们激烈的讨论,累得大汗淋漓,或争得面红耳赤,只有赵龠最会“钻空子”——冷静而理性的思考。的确,这是两种性格,大多数同学们爱动,赵龠喜静。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嘛。最后往往也是赵龠先发现问题的关键,并结合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有选择地思考,判断,第一个报出答案,基本八九不离十,于是成了吴教授的“爱将”。
新学期的第一节化学课,吴教授并未直接进入教学内容,而是给同学们留下一个任务,要求同学们找到秋水仙素的出处及简单了解其作用。同学们束手无策,连平日一向张扬的“四大天王”也顿时没了脾气,偌大的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秋水仙素?肯定是从秋水仙当中提炼出来的吧,那秋水仙又是什么呢?”“谁这么聪明,不要猜了,这个暂时留为悬念,大家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下节课踊跃发言。”吴教授含蓄地说。秋葵一脸茫然,转瞬间又变得略带忧伤。赵龠可不同,身为工作狂的他在百度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捷径,秋水仙素又称秋水仙碱,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炼所得。“找到了,找到了,可上哪去找秋水仙花呢?”浣绫湾野花有上百种,就算它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呀,不如另想他法。秋葵问道:百合科?那百合花里应该也有这种碱吧?有道理。赵龠自小在浣绫湾长大,浣绫湾以百合之美闻名于世,自然见过形态各异的百合花。“走吧,我们一块去看一看。”
可如今随着人们不断地扩大商业和工业用地,机器的轰鸣声代替了往日的鸟语花香,浣绫湾周边已接近沙化,只有对岸的峭壁上五光十色,依稀可见几朵幸运的野花。“真的要爬上去吗?”秋葵问道。“我们既然来了,就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岂能半途而废呢?这悬崖不算太高,我一个人上去就可以了,我相信自己会没事的,你在这儿等我。”“我也去!”这个倔强的女孩,不肯轻易被人超越。在她心中。这更像是一场竞赛,似乎不爬上去就不足以彰显她不服输的性格。赵龠知道秋葵的脾气,又不愿看着她一个人冒险,只好答应一块上去。那悬崖宛若一块巨星奇石,上边藤蔓缠绕,四周长满了青苔,又有几株旁逸斜出的低矮的树杈,这些都可以用作攀岩。“怎么样,觉不觉得累?”秋葵摇了摇头。其实赵龠知道,秋葵真正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他,这个善解人意的女孩,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与赵龠别样的温暖和鼓励,让他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大大超出自己所预料的。“还好你很苗条,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赵龠庆幸地说道。不过刺手的藤蔓和荆棘丛也让他叫苦不迭,他的脸上被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顺着面颊直流,浸湿了衣衫,他的双手也都被划破了,但是此时如果放手,连退路都没有。赵龠一咬牙,“走!”双臂忽然生出了千万斤气力,先将秋葵硬拖了上去。随后赵龠才一点点踩着树根和杂草,小心翼翼地爬上去。
到了崖顶,赵龠忽然想起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今日一见,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古人的先见之明,今日才得领略。顶点是一个不被尘埃遮蔽,不被世俗所掩盖的世外桃源啊!到了崖顶,空气变得新鲜起来,呼吸顺畅无阻,心明眼亮,神清气爽。就连那几朵依稀可见的野花也只能俯首称臣。“这有一大片呢,都是百合花。”“不,这里的更漂亮。秋葵不甘示弱地说。他们顺利地采下了几朵插在注水的瓶中。
至于其他同学呢,不必非像赵龠这样“飞檐走壁”,与其说是研究的角度和方式不同,不如说是思维方式的差异。第二天的化学课,同学们踌躇满志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除了赵龠带来的百合花样本,梦琪还了解到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并加倍等等。“不错,大家做得非常好,可是你们谁知道它的化学性质呢?”“这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且有剧毒,可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吗?”所以我们要通过实践来得出结论。”吴教授边讲解,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化学仪器,加入百合花,利用回流提取的方法取得微黄色上清液部分即为秋水仙素提取物,随后也证实了梦琪的说法。“这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遇到一种物质,同学们会采取不同的手段来接近它,了解它,可有谁想过以它为圆心画一个圆,结果会是怎样呢?在科学面前,任何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是平等的,只要时时怀着一种探求真理,发现真理的求知欲,我们和这种物质的距离都是相等的,都是圆的半径。”吴教授的话给了全班同学很大的启发,也许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特别是赵龠,他一直都渴望能够献身于自己所钟爱的学业,渴望为科学做出贡献。他仿佛能感知这个世界交与他一个神圣而庄严的使命,就在不遥远的将来。于是他把课余时间大都花在了研究化学书籍和古典历史文学上,让自己尽可能多才多艺,这样不仅在心灵上得到满足,更具备了闯荡天下的资本。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间的脚步来得猝不及防,令人无法阻挡。秋日的肃杀取代了往日的春暖花开,而多了几分萧瑟与凄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赵龠喜欢秋天,凉爽的清风抚摸着他宽广厚实的双肩,荡涤他的心胸,秋天的来临告诉他黄昏是多么的残酷,多么地令人痛,令人心碎,好在他早已习惯并深爱上了这大自然赐予他的感受。要说唯一持久的缺憾,那就是秋天里百花凋零,看不见盛开的百合花。每一个秋天都是如此。
秋日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转眼间秋季运动会要开办了,大家都忙于布置会场,即使再苦再累也丝毫没有倦意。就像一个大家庭正在有条不紊地活动。最吸引赵龠的还是象棋比赛。他的学棋之路非常坎坷。赵龠自小便以车马炮为玩具,长大后起初却较量不过同乡的棋手,也被父亲嫌弃棋艺太差、反应迟钝而不肯教他,便逞一时之勇背了一本【象棋中局搏杀】,才算是学会了下棋。但今非昔比,少有余闲他便“温故知新”,不断地研究大师棋路和招法,在象棋布局的深奥变化中体会那种博弈的乐趣。这次象棋比赛,冠军奖品是一株名贵的百合花!当天淘汰赛,赵龠迎来第一位选手,物理系之冠王启文。这家伙是个物理天才,不仅反应敏捷而且判断准确,如果得到名师指导必成大器。更何况象棋棋理与物理也有相通之处,在高水平赛事中对人的逻辑性思维要求极高,可以说赵龠开场就碰上了一个“大钉子”。而赵龠下棋相对来讲不善于应变,只是稳健保守,不善于攻,只善于守。尽管如此,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开局王启文执红棋先行,炮二平五打破寂静,刚猛直爽威胁黑方中卒,赵龠如履薄冰,以马八进七小心应对。红又跃正马,准备直车压卒以打通三路线,黑又跃正马形成屏风马之势——赵龠对这看似简单的布局颇有研究,而且赵龠的棋风以稳重见长。他始终认为,这将帅之争,棋盘之内,九宫之间,将帅之间永远隔着一堵墙——这不仅符合将帅不能照面的棋规棋理,更重要的是,它所考验的不仅仅是两位对手的心理素质这么简单,处世之道亦是如此。有时候,人们往往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因此很可能急功近利,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委婉地待人接物,反而可以化解许多矛盾,重拾心灵的净土,这才是曲径通幽的妙处,这样更容易使人们“就范”。屏风马看似简单,与世无争,殊不知它如同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惊世界。在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默默无闻者剑走偏锋,暗中积蓄力量,以直达成功功的捷径,也直接,明朗地表达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对世界的领悟。就像彩虹和百合,纵然彩虹更加丰富多彩,耀眼夺目,但也不及百合花的美丽——这种美,概括来说是单调的美,是本质的美。如果说彩虹是别出心裁的工艺品,凝聚了工匠的心血,那么百合则是锦上添花、纯洁无暇的爱的本色。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坚守本心,不为灯红酒绿而迷失自我者,未尝不是英雄。行至中局,王启文绞尽脑汁也未能突破赵龠的铜墙铁壁。但临阵对杀,胜负难料,象棋的世界,所拼搏的也并非胜负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战。象棋盘是无限大的,除了标定的九十个点之外可以无穷无尽延伸。记得那句名言:半壁河山半攻守,半争成败半悟道。王启文虽比赵龠聪明,但从根本上讲,他的经验不及赵龠,更不如他对象棋棋理的领悟深刻。残局阶段,赵龠镇定自若,而王启文略显烦躁。局势对赵龠有利,但他仍能不慌不乱,他懂得,只有输得彻底,才能让对手心服,也最能切身感受成功的喜悦,最终他以马炮卒迫使王启文单炮认输。首战赵龠先下一城,以快准狠打击了物理系的士气。王启文擦去额上豆大的汗珠,百思不得其解地喃喃自语道:“明明自己占优势,怎么还能输呢?”象棋艺术变化无穷,不是一个人短时间内就能悟透的,只能说它在于积累,在于学习。接下来几关赵龠发出鬼魅神功,充分利用优势击败实力比自己弱的几位选手,进入了总决赛。物理系也不甘落败,双方的弦绷得很紧,物理系以实力较强的程佳颖应战。这次赵龠中盘出现漏算,不得不一车二子弃子攻杀,但在程佳颖的顽强防守下,双方握手成和。赵龠光荣地登上了比赛冠军的领奖台。
这次得奖,赵龠感受颇多,但更多的是在实力大致均等的对决中以坚持“本心”,坚持“自我”的平凡神功取胜的反思。运动会圆满结束后,他偶遇正要回家的秋葵,不知该说什么好,便微笑着来到她面前,双手举着那住百合花,把它塞到秋葵怀里,兴奋而激动地说道:“送给你!”秋葵双颊略泛红晕,一时语塞,赵龠深情地说:“你看,它开得多么地娇艳,多么地自如啊,就像你一样。”
“坚持本心,惨淡经营,默默无闻,这往往也是成功之道吧。”赵龠若有所思地说道。秋葵微笑着点点头。从此以后,赵龠为人更多了一丝低调,一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