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南京在人前有他的无限风光繁华,也同时在背后有着他的心酸血泪。这个城市真正的伟大,就在于他在无数的伤害之后,依旧可以以微笑示人。但,我们绝不能因为微笑而忘记背后的伤痕。
南京是一个好哭的城市,每年的12.13,天必雨,为了当年的一场浩劫,为了那无辜的30万亡魂,为其哭泣,请其回家!在我们心里,没有什么国家公祭日,仪式典礼也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每年这天的十点整,当警报声响起,整个城市都必然是静止的,哪怕最小的孩子都会严肃地站起,为当年默哀。五分钟,十分钟,警报不止,哀念不息,“哪怕不上课,也不能不默哀!”这是老师对我们最初的教导,在我们还不懂人事时,便塑造的我们深入骨髓的价值观。我们悼念,所有在RB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我们铭记这段历史,它已经从城市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世界记忆。我们自强,因为我们知道,一切的和平都是假的,都是暂时的。唯有自强,方可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南京人一年可以甩364天,但是,那天不行!”12.13,所有的笑声都从南京城生生剥离,删除了。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南京的外地人,麻烦在警报响起的那一两分钟,停下手中的一切,庄严而肃穆地站起。这,算是一个南京人,对你的请求吧。16的12.13是第一个我不在南京的纪念日,早上依旧微雨,我看着手机里公祭仪式的直播,默默无言。亡者,请安息!晚上的朋友圈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图片,路口在警报声中暂停了,司机都下车站在车旁,默默地低下了头,交警摘下警帽,庄严而肃穆,一时间,竟有些让人热泪盈眶。再有人问起,你为什么爱这座城市?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们绝不是战争主义者,更没有想要通过任何方式去挑起战争。1937,我们的亲人亲身经历了这场浩劫,他们离我们一点都不远,甚至就是我们的祖父祖母经历的。或许,他们是这场浩劫的幸存者,却有太多太多的同辈成为了牺牲品。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死难者的后代,我们的身上流着一样的血脉,一样的传承。那年,江边屠杀,血染长江,万人坑中,无数尸骨,纵横交错。战争本就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但是,军人可以死,将领可以死,指挥官可以死,但你们挥刀指向妇女,孩子的时候,就犯下了滔天大错,他们是无辜的,绝不可滥杀!这仇,这恨,我们记一辈子,我们也将代代相传!岁月流逝,如今在世的幸存者越来越少,仅剩下107位。与死亡相比,他们更害怕被遗忘。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永矢弗谖,永愿和平
当日还在极力否认这样事实的时候,每一个南京人都会昂着头站出来,一个嘴巴重重地甩到他脸上。我们不会像总书记一样说:“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我们只知道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我们只知道我们的亲人死了,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屠杀,因为日军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我们不会答应!这,是我们最起码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