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天使无声 / 第三十章 脑梗 二

第三十章 脑梗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晚上她买了菜回到家,李大壮还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张洁一进门他还是那句话:“那边有消息吗?”这看上去是一句简单的问话,但反应了李大壮迫切想知道李跃进状况的心理。
  张洁看着老爷子那希冀的目光,心想不能让他着急,他血压高经不住着急,于是说:“嗨,一上班好几个重病号,刚抢救完了,就回来了,还没顾得上打电话,我这就给跃进打电话,”她换好拖鞋,回到屋里,脱了外罩,然后拿着手机,回到客厅给李跃进打电话,但里面的提示仍旧是:“你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她放下电话,摇摇头叹道:“还是无法接通。”
  李大壮说:“我刚才看电视上说,有的灾区至今没有音信,武警派直升机去了,由于大雾无法降落,中途返回了,有的地方断水断电断通讯,有的地方道路塌方,交通中断,有的地方下大雨造成泥石流,堵塞了交通。”
  张洁觉得老爷子已经开始为儿子着急了,她尽量安慰他:“您别着急,武警和解放军正在抢修呢,等通讯修好了,他自己就把电话打回来了。”
  “是的是的,他们可能在大山里,信号不好,要能打早就来电话了。”李大壮顺着她说。
  张洁说:“可不是吗,再等等吧,估计也快了。”她顺手拿着刚才放在门口的蔬菜进了厨房,开始若无其事地做饭,其实她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敲着小鼓。
  到了晚上六点多钟的时候,李世达放学回到了家里,一进门就问:“妈,我爸来电话了吗?”
  张洁在厨房边做饭边说:“还没有,可能通讯还没有修好吧。”
  世达说:“有可能,”他一边说,一边把书包放到自己屋里,又噔噔地跑出来,坐在爷爷身边,拉着爷爷的手:“爷爷,您在家看电视有什么新发现吗?”
  李大壮盯着电视说:“你看屏幕上的滚动新闻写的是什么,我眼花看不清楚。”
  李世达看看屏幕下方滚动的字幕,说道:“上面写的是,11:30分,国家领导人到达ZC县城考察。啊,太好了,”他高兴地从沙发上跳起来,挥着拳头说:“啊,太好了,汶川能进去了,看来道路打通了。”
  李大壮脸上顿时有了笑容:“那就是说,你爸爸他们已经可以到达救灾的地方了?”
  “对对,我马上给我爸打个电话。”一边说着李世达拿着手机拨电话,可手机里传出的仍是:对不起,你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李世达放下手机,无奈地说:“唉,还是无法接通,我今天打了不下十个电话。”
  张洁在厨房里说:“你们爷俩呀,别着急了,只要他们那通讯修好了,他自然会把电话打回来的。”
  张洁的话音未落,她的手机就在卧室里响起来了,李世达像只猫似的从沙发上跳起来,跑到他妈妈的屋里拿出了手机,他一边往厨房里跑,一边看来电显示:“啊,是许丽明护士长来的电话。”
  张洁接过电话,自言自语地说:“看,一定是她们也着急了,”她对着电话说:“喂,丽明啊。”
  “是我,张姐,跃进大哥他们有信儿了吗?”许丽明在电话里不安地问道。
  张洁一猜就知道她也等不及了,才来电话打听的:“还没有呢,估计地震灾区通讯破坏严重,电话打不出来吧。”
  许丽明说:“是呀,真让人着急啊,可别出什么事呀。”
  张洁劝道:“别太着急了,再等等,我估计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把电话打回来的,可能是通讯问题,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你就放心吧。”
  “听说那边余震不断,山体滑坡、泥石流到处都是,从昨天开始那边就一直下着雨,我看天气预报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震区还有小到中雨,局部有大雨。”
  张洁本来是拿着电话走出厨房来的,为了避免李大壮听到许丽明在电话中的声音,她又下意识地回到了厨房。其实她今天一直在网上关注着汶川的救灾情况,汶川地区的天气情况,交通通讯情况,在网上是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的,随时都有从灾区发出的消息。从CD通往汶川的道路多有塌方,或被泥石流阻断,武警、解放军彻夜不眠地在抢修,而且这几天震区一直在下着雨,她和李跃进联系不上,她比谁都着急。但为了不让李大壮着急,她表面故意装出平静的样子,尽管李大壮身体还好,但他毕竟也是年近九十的人了,一旦他有个好歹,李跃进又联系不上,那会更麻烦的。她故意大声说:“是呀,那么多解放军战士都进灾区了,估计道路很快就会打通的,通讯也会很快修复的,别着急,再等等,一有消息我就马上给你打电话,好不好。”
  “好的,我们保持联系。”许丽明放下了电话。
  小世达就站在厨房门口,听到了张洁和许丽明的通话。电话打完了,李世达从张洁手中接过了电话,回到了李大壮身边。李大壮看着他们娘俩的动作,他虽然身体好,但还是有点耳背,他看着坐在他身边的世达:“怎么样,有什么消息没有?”
  李世达说:“是我丽明阿姨打来的电话,”正说着,张洁那放在茶几上的电话响了,李世达一看来电显示是郭佳的电话,他拿起电话又跑到厨房:“妈,是郭阿姨的电话。”
  张洁接过电话:“喂,是郭佳啊。”
  “张洁,李大哥他们有信儿了没有,他们情况怎么样?”郭佳在电话里关心地问道。
  张洁看了李大壮一眼,李大壮正在看电视。张洁小声说:“还没有回电话,听说灾区通讯都损毁了,估计电话都打不出来了。”
  郭佳说:“张洁,别着急,我琢磨着也快修好了,已经有五万名官兵进入灾区,武警和解放军战士干事利索,你就耐心等一等吧。李大伯他没事吧?”
  “没事,他当年是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模范,比咱们沉得住气。”
  “啊,李大伯唐山大地震也参加救援了?你们家是抗震救灾模范之家了。”
  “嗨,他们这两代人都赶上了,也巧合了。”张洁说。
  “那你们别着急,再等等,他们一旦恢复了通讯,马上就会把电话打回来的。”
  “好的,一有情况我就告诉你们,谢谢关心了。”
  郭佳说:“谢什么呀,咱们同甘共苦这么多年了,晚安。”郭佳放下了电话,她总是说话办事那么酣畅淋漓、干脆利索。
  张洁把电话递给一直守候在厨房门口的李世达:“你郭佳阿姨打电话问问情况。”
  李世达又回到了爷爷身边。
  李大壮看了他一眼,没有吱声,又接着看电视节目了。
  张洁做好饭,像昨天一样端到了茶几上,大家还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
  终于等到了七点的新闻联播。
  今天的新闻联播,首先报道了中共中央召开第二次抗震救灾会议,国家领导作重要讲话,主要是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接下来是国家领导人乘飞机降落在汶川,并向受灾群众慰问,向全体救灾官兵和受灾群众做了动员报告。从画面上看,汶川的大部分房屋倒塌或损毁,ZC县城已有900名官兵进驻救灾。目前群众最缺少的是吃的和水,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让李世达抓住了根底,央视主持人说,“目前,受灾各县和各乡镇也全部进入部队和武警官兵,开始了救援任务,通往灾区的道路已全部打通。”
  李世达高兴地说:“听见没有,目前受灾县和乡镇已全部进入了抗震救灾工作,通往灾区的道路已全部打通,这说明什么,”他看着李大壮神气地说:“爷爷,这说明了我爸爸他们已经到达了任务所在地,但是,”他故作聪明地说:“可能通讯还没有修好。”
  接着新闻联播报道,由于受灾情影响,灾区的大部分通讯基站被损坏,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抢修。
  李世达说:“是吧,我说是通讯被震坏了,没信号,我爸他们打电话打不出来的,好了,爷爷,你可以放心一点了,灾区的道路已全部打通,通讯设备正在抢修,等修好,我爸爸的电话就自然打回来了。”
  李大壮点点头:“没什么,唐山大地震那会儿,那时也没什么手机啊,一个村才一部办公电话,我们赶着马车一出发,就跟村里、公社里失去了联系,去唐山我们跑了好几趟,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赶着马车送伤员,送BJ送TJ。你爸那个时候正在公社的社办中学上高中,你姑姑已经出嫁,他一个人在家里,他一点都不害怕,自己做饭,自己上学,等我回来后,他一点事都没有,还问我伤着没有。”
  李世达随声附和地说:“爷爷,你们父子两个都是抗震英雄啊,看来将来我也得赶上一次救灾任务,继承光荣传统嘛。”
  张洁打断他的话说:“别别,可别再说了,闹一次地震死多少人啊,你知道唐山大地震死了多少人吗?”
  “多少?”李世达不解地问。
  “20多万,整个TS市几乎成了废墟。”
  “啊?”李世达睁大了眼睛,吃惊地说:“得了,我也不当什么抗震模范了,咱中国也别再闹大地震了。”说着说着,李世达一看墙上的石英钟,放下碗筷:“我该走了,昨天的晚自习我就迟到了。”
  张洁说:“吃饱了吗?”
  李世达说:“差不多,晚上回来再吃。”他跑进屋穿好衣服,背上书包,咣当一声关上防盗门就噔噔地下了楼。
  李大壮在后面喊道:“慢点,这个莽撞小子。”
  世达走后,李大壮不紧不慢地吃着饭,继续看新闻联播。主持人报道了各国政要打电报或是通电话向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表达慰问。吃完了晚饭,张洁刷锅洗碗,李大壮按照往常的习惯,开始看他的《动物世界》。今天的《动物世界》是非洲一年一度的角马大迁徙。那黑压压一望无际的角马群,像涌动的洪水,沿着非洲大草原长途跋涉,途中狮子、鬣狗、金钱豹等各种食肉动物,紧随其后,角马随时都有被猎杀的危险。角马在旱季寻找水源过河时,鳄鱼等在河里,角马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鳄鱼的美餐。但他们仍然顽强地行进着,生存着,在灾害面前,他们一往无前,他们别无选择,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前行。
  张洁在厨房收拾完了,走过来想把李大壮扶起来让他在客厅里溜达溜达,他说“爸,起来散散步吧。”
  李大壮动了一下,他觉得右胳膊有点麻,抬不动,想说话,但舌头有点发僵,说出来的话含糊不清,张洁一看,他的嘴角和眼角都有点歪。
  这下可把张洁急坏了,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她,情况不妙,这是老爷子中风的前兆。他急忙拿出血压计,给李大壮量血压,血压是180——120,职业习惯告诉她,李大壮是中风的前兆,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他让老爷子不要动,她立刻拨通了医院车队的电话,要救护车。
  然后,他迅速给马奎峰打了电话:“喂,马主任吗。”
  “是我,张主任有事吗?”
  “李跃进他爸爸手脚发麻,说话不清,你在家里还是在科里呢?我想带他去医院请你给他检查一下。”
  “噢,我在家里,我马上就往科里赶。”
  张洁说:“我要了救护车,一会儿见。”
  “好的,我在科里等你们,唉,对了,张主任,先去CT室吧,先给他做一个头部CT,如果说脑血管的问题,我们回到科里立刻处置。”
  “好的,一会儿见。”张洁放下了电话。
  这时,李大壮闭上了眼睛,看来他已经感到了身体的不适。
  张洁问他:“爸,你感觉怎么样?”
  李大壮指着头部,含混不清地说:“有点头疼头晕。”他说话的时候,他的舌头明显发僵。
  张洁说:“爸,您别着急,救护车很快就到,咱们去医院检查一下。”
  李大壮“嗯”了一声,没有说话。
  十几分钟后,医院的救护车就赶到了。司机小王和神经外科的值班大夫凌莉敲门,张洁开开门,他们打开担架,放在了地上,和张洁一起把李大壮扶上了担架,让他躺好,司机小王在前,凌莉和张洁在后,抬着担架下楼。由于李大壮也是一米八的个子,虽然不胖,也有一百六七十斤,他们家是三楼,费了不少的力气,才从楼上抬了下来。上了救护车,为了不打扰居民休息,小王只是打开了急救灯闪,救护车疾速向医院开去。
  马奎峰开着车早就到了医院,正和CT室的值班大夫在医院的大门口等候,见救护车进了医院,他们立刻帮助凌莉和司机小王把李大壮抬下了救护车。当把李大壮抬下救护车的时候,他有些意识模糊,这让张洁心急如焚,早在救护车里的时候她就想给李跃进打电话,但犹豫了一下没打,她觉得还是对老爷子有个初步诊断再说,当把李大壮抬下车的时候,他喊了李大壮两声,李大壮只是模模糊糊地“哼”了一声,连眼都睁不开了。
  来到CT室,马奎峰和CT室的值班大夫几个人联手把李大壮抬上了CT检查台,李大壮仍然模模糊糊地躺在那里,CT屏幕上很快就显示出了他大脑的图像,经过分析,在屏幕上看,CT室的值班大夫确定是腔隙性脑梗塞。
  张洁问道:“马主任,你看如何处理好呢?”
  马奎峰说:“出现症状多长时间了?”
  张洁看看表:“不到四十分钟吧。”
  马奎峰说:“好,溶栓还来得及,马上去神经外科病房。”
  他们联手又把李大壮抬上了担架车,一路小跑着上了电梯。
  马奎峰早就给许丽明打了电话,许丽明接到了电话就跑到了科里,安排值班护士铺好了病床。
  等李大壮到了病房,许丽明早在电梯旁带着值班护士等在电梯门口,张洁说:“你们都来了?”
  许丽明说:“李主任不在家,我们大家都很着急。”
  张洁说:“真是太麻烦你们了。”
  许丽明说:“张主任,您就别客气了。”
  说着,他们把李大壮送进了病房。
  马奎峰让凌莉拿来了病人知情同意书,他对张洁说:“张主任,我想跟您商量一下,从老爷子的病情看,基本上可以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塞,我想马上给老爷子进行溶栓治疗,您看如何?因为现在还在溶栓窗口期内,溶栓是有希望的。”
  张洁说:“好,我同意,现在溶栓是最佳办法。”
  马奎峰说:“如果您同意,对不起,还要请嫂子您在知情书上签个字,可以吗?这是李主任教育我们的,再亲的人也要履行手续。”
  张洁说:“没问题,”她拿过知情同意书在上面签了字:“这是规定,既尊重患者,又保护了我们个人。”她签好后把病历本交给了马奎峰。
  马奎峰很快在病历本上下了医嘱。
  许丽明已经亲自推着治疗车在床前等候了,马奎峰说:“立即给药。”
  这次是许丽明亲自给李大壮扎液,输液瓶里的液体一滴一滴的进入了李大壮的血管里。马奎峰、许丽明、凌莉一刻不离地守在床前。
  马奎峰见张洁站在地上,一副焦急的面容,似乎眼里还噙着泪花,许丽明见此情景,忙说:“张主任,马主任,你们去办公室等候,我和凌莉在这里看护就行了。”
  马奎峰说:“是呀,张主任,您别太着急了,到我们办公室先歇息一会儿。”
  张洁说:“没事,我不累。”
  许丽明推着她的肩膀说:“张主任,快去吧,有我们在这您就放心吧。”
  李跃进当了副院长之后,虽然他还兼着神经外科主任的职务,但毕竟他还要以全院的业务工作为主,李跃进想把办公桌搬走,马奎峰坚决不让他搬,因为有些大的手术他还要请李跃进帮他上台主刀,他做助手。另外,李跃进每周一还要出一次门诊,因为有些老病号还经常来找他看病。马奎峰说:“李主任,你虽然当了副院长,可神经外科还离不开你,有些大手术我心里还没底,还要请你帮我坐镇,所以办公桌绝不能动,每次做完了大手术你在这最起码还可以休息一下。”这样,李跃进的办公桌在那里就始终没动。每次查完房或是做完了大手术,他和马奎峰还像老朋友一样面对面在办公室里交流一下,有些技术问题,马奎峰问一问,李跃进就给他讲一讲。
  此时,张洁坐在李跃进的椅子上。
  马奎峰说:“张主任,李主任在汶川那边怎么样?”
  张洁说:“嗨,别提了,昨天晚上还通了电话,今天就联系不上了,他们分配到汶川一个叫风铃镇的地方去救灾,估计那边的通讯全断了。”
  马奎峰说:“是啊,我今天几次给他打电话想问候一下,都是无法接通。”
  张洁说:“我现在还拿不定主意是不是把老爷子的情况告诉他,可就是怕他着急,又赶不回来,你说让他怎么办,还不如不告诉他呢,你说呢?”
  马奎峰说:“嫂子,我觉得你还是和他说一声好,因为他们毕竟是亲生父子,相依为命这么多年,假如老爷子有个三长两短,让他心理上也有一个思想准备。”
  张洁说:“也对,我一直怕他着急,在那边救人安不下心来,所以一直拿不定主意,你说得对,我现在就给他拨个电话。”可电话里提示还是无法接通。张洁放下手机说:“还是无法接通,这次地震看来破坏太严重了,从今天早上就打不通电话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好。”
  马奎峰说:“可能通讯设备在地震中严重受损,我看电视上说,山体滑坡,泥石流不断,从昨天到现在,汶川那边就一直下着雨,滑坡不断出现,就连进入震区的解放军,在有的地方还要爬山涉水步行才能到达。而且听广播讲,余震不断,塌方也不断出现,估计抢修也不太容易。”
  张洁说:“真让人着急,这老人家要是真有个事儿,这怎么向李跃进交代呢。”
  马奎峰说:“嫂子,你别太着急了,老爷子发病时间短,溶栓药给的及时,估计有可能缓过来的。”
  张洁说:“但愿吧,这老爷子也是整天看电视报道,李跃进又一直联系不上,他嘴上不说,估计心里比谁都着急,一着急上火,毕竟岁数大了,经不住什么了,所以,就出现了这种局面。”
  马奎峰说:“老爷子多大岁数?”
  张洁说:“八十八了,是三八式的老干部。”
  马奎峰说:“这么大岁数了,平时血压高不?”
  张洁说:“平时高一点,在150——110这个样子,他每天吃一片降压的药,能稳定在130——90之间。”
  马奎峰说:“这老爷子身体还不错哩,没有别的毛病吧。”
  张洁说:“没有,身体特别棒,年轻的时候生活困难,现在就喜欢吃小炖肉加粉条,就着馒头吃,吃得可香了。每隔几天我就给他炖上一次,让他吃一顿。”
  “他的血脂不高吗?”
  “就高一点点,其他的什么血糖啊、心脏啊都没问题。”
  马奎峰说:“这可真是一个奇迹。”
  张洁说:“他主要是在战争年代吃得苦太多了,抗战八年他带领民兵打鬼子,解放战争又参加淮海战役支前工作。你没看他肚子上那块疤,他的肚子让RB兵的刺刀捅破了露出了肠子,他说他抽下大刀片,一刀就削去了RB兵半个脑袋。他脱下衬衣把肠子塞回肚子里,用衬衣在腰上一缠,接着又举着大刀片去追鬼子。”
  马奎峰说:“真厉害,那还不把RB鬼子吓傻了。”
  张洁说:“据他自己说,RB兵以为他是个疯子,扛着三八大盖,哇啦哇啦地往回跑,他就像一头野兽一样,举着大刀片就呼喊着追个不停,每次拼大刀下来,县大队队长都要给他记上一功。”
  马奎峰说:“老爷子也没提上一官半职的。”
  张洁说:“他负了伤,在家养伤,他是独生子,他们家世代单传,他父母怕断了香火,就没有让他去部队,后来党组织就让他在村里当了党支部书记。”
  马奎峰说:“真是一个奇人。”
  张洁说:“他最爱吃的是小炖肉,他常给我们讲他过去的故事,他说过去过年才能吃上一碗小炖肉,家里常年吃萝卜白菜加粉条。如今日子好过了,我就天天过年,天天吃小炖肉,争取把过去的损失补回来。”
  马奎峰说:“上中学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看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时候特佩服保尔.柯察金,没想到这老爷子在战争年代也练出了一身钢筋铁骨,不愧是抗战英雄啊,他没写写自传吗?”
  张洁说:“他们那个年代哪上得起学呀,据他自己讲,在村里他只上过一年私塾,会写自己的名字,会简单的加减法,别的就不会了。”
  马奎峰说:“旧社会太穷了,如今日子好了,孩子们多数都能上大学,简直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啊。”
  正说着,许丽明风风火火地进来说:“张主任、马主任,这老爷子有点低烧。”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