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5.12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让整个世界为之动容。中央电视台、各地电视台、各大报纸,每天都在持续不断地报道着汶川地震的救灾情况。似乎人们把对2008年BJ奥运会的激情也淡化了,一下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对汶川地震的大救援上来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七点的新闻联播,创造了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纪录,人们晚上吃饭之前,第一时间就要打开电视,等待看央视关于汶川抗震救灾情况的最新报道。汶川在流泪,整个中华在流泪,13亿中国人民的心揪在了汶川救灾上,全世界人民也跟着汶川在祈祷。48小时营救的最佳时段,72小时的极限救援时段,一周之内生命极限的挑战时段,这些都在人们心目中生发着一个又一个对生命重生的期盼。
那天在火车站广场授旗仪式结束后,张洁送走了李跃进和工作队员们,
回到了医院继续处理他的病号,到下午三点的时候,李跃进从省会飞机场打回了电话,告诉她省卫生厅周厅长在机场为他们送行,并做了鼓励和鞭策性的动员讲话,之后他们马上登机,请她放心,到了CD市双流机场下飞机后,再给她打电话。到了下午五点半,张洁处理完了病号,准备下班回家的时候,又接到了李跃进的电话。李跃进告诉她,他们已经在CD下了飞机,由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陆续在CD集结,各个宾馆饭店都已住满救灾人员。按照指挥部的命令,晚上安排他们住宿在一所小学的教室里,明天由总部派车,送他们去ZC县风铃镇进行抗震救灾工作。张洁嘱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把队员们带好,别让队员们出事。李跃进让她放心,家里的事情就交给她一个人承担了,特别是李世达高考越来越近,让他注意休息,老爹那别让他着急,就说他在这边挺好的,别为他担心。张洁说家里的事你就别操心了,把你自己照顾好就行了。
李跃进走后,李大壮没事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他不看别的,只看汶川抗震救灾的报道。自从昨天他知道李跃进去了汶川抗震第一线后,他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就坐在沙发上一边看,一边发表评论,有时候是对着张洁说话,有时是对着李世达说话。有时候是自言自语:“呀,这么多房子都倒了,这得死多少人啊。”“唉,这比唐山大地震还厉害呀。”“唉,路都震毁了,这军队和救灾的怎么过去呀。”“通讯也没了,电线也断了,这灾区吃什么喝什么呀。”他又想起了唐山大地震,那时的他赶着马车,拉着席子,拉着粮食,往唐山送的情景。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啊,又子承父业,带着医疗队上了战场。
张洁下班后,回到家就看到老爷子李大壮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滚动播出汶川救灾情况,见了张洁下班回来了,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回来了。”
“回来了。”张洁说。
“跃进他们回信儿了吗?”
张洁一边换拖鞋,一边说:“爸,回信儿了,他们已经在CD下了飞机,今晚上就住在CD市。”
“啊,还没有到灾区啊?”他有些着急。
张洁说:“指挥部已经给他们下达了命令,让他们明天一早动身,去ZC县的一个叫风铃镇的乡政府所在地救灾。”
李大壮说:“还等明天啊,你看灾区倒了那么多的房子,就连夜出发呗。唐山大地震那会儿,我们接到县里的命令,装上马车,跟着公社党委书记,连夜赶着马车就出发了,救人如救火,早一分到就可能多救出一条命来。”
张洁说:“爸,您别着急,汶川那边是山区,有的路都震塌了,武警们正在连夜抢修道路呢。他说呀,CD大街小巷都住满了全国各地的救灾人员,他们得听指挥部的命令和安排。那边都是山区,道路跟平原不一样,山高路险,路面狭窄,就是山里还有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余震不断,晚上急行军走不了的。”
李大壮说:“对,我们那都是平原,晚上赶着马车,全公社救灾的马车排成一队,前面领头的马车带路,后面的马车就跟着走就行了,那马呀也通人性,它就跟着前面马车的屁股走,我们坐在车上的人就可以躺在上面睡大觉了。两天以后,我们的马车也进了唐山界,只见唐山那个惨劲儿啊,你就甭提了。”
这时,李世达也回到了家里,一进门也是一边换拖鞋一边问:“妈,我爸他们到了SC了吗?”
张洁已经换好了衣服,正在厨房里做饭,他一边炒菜,一边说:“到了,你爸他们在CD下的飞机,临时住在了一所小学里。”
“噢,那他们什么时候能赶到汶川哪?”他换好了鞋子,放下了书包,又跑到厨房门口跟他妈说话。
“你爸说了,他们接到了指挥部的命令,明天一早出发,去ZC县一个叫风铃镇的地方救灾。”
“噢,这地震太惨了,我们学校不少同学要去做志愿者服务呢,我也报了名。可学校规定,高三毕业班要全力备战高考,其他年级待命,等待市教育局的命令再说。”
张洁说:“你们离6月7号高考不远了,你就不要为这事分心了,专心致志地迎接考试吧。”
李大壮听着这娘俩的对话,说道:“孙子,过来。”
李世达是李大壮的心肝宝贝。他们这个家族世代单传,他把这个孙子看成掌上明珠似的。李世达见爷爷叫他,便跑过来乖乖的坐在了爷爷身边:“爷爷,有何吩咐,请指示。”他总是嘻嘻哈哈地和爷爷开着玩笑,逗着爷爷高兴。因为在他的情感世界里,他对爷爷的感情比对爸妈的感情还要亲。他从小是跟爷爷带大的,从他生下来那天起,由于李跃进和张洁工作忙,顾不上带孩子,那时候工资低,又雇不起保姆,所以只有把老爷子接来看孩子,李大壮还很高兴,因为他又有孙子了,李家又有了后代传人了。
当时,李大壮已年近七十,到了古稀之年,一个人在村子里住,还担任着村党支部书记,张洁和李跃进几次动员他到城里来住,年岁大了,就不要再当党支部书记了。再说,他一个人在村里住,他们也不放心,毕竟是年近古稀,身体不做主了。他们俩每逢星期天,只要没有重病号,他们俩都要回老家去和老爷子住上一个晚上,帮他料理一下家务,张洁把他一周换下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给他蒸上一锅大馒头,炖上一锅粉条肉,这样他下地干活回来,自己在锅里熥一熥就可以吃了。并几次动员他到城里来住,他说他在农村野惯了,在城里住不习惯,憋得慌,不如农村的空气好。再说了,村里的老百姓一说他进城,那些老人们就不干,非让他当一辈子村支书不可。可后来他却来了个急转弯,当他听说儿媳妇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孙子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激动的几天几夜合不上眼,当李跃进说要把他接到城里来看孩子的时候,他竟出人意料地做了一个决定,让李跃进给他写一份辞职报告。
李跃进又和他开玩笑说:“爸,写辞职报告干嘛呀,在村里当村支书不是挺好的吗。”
李大壮把眼一瞪:“混小子,这不明摆着吗,我这大孙子比什么都重要,我要看着他长大成人,这你还不懂吗?”
李跃进故意说:“爸,这城里住可是憋的慌啊!”
李大壮急了:“少给我耍贫嘴,就这么写:就说我李大壮有了一个大孙子,儿子儿媳工作忙,没人带孩子,因此,得辞去党支部书记,请乡党委务必批准。另外,我年纪大了,思想保守,跟不上形势了,应该让年轻人接班了,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了。”
李跃进说:“爸,现在不分阶级了,您就说培养接班人就行了。”
李大壮把脸一板:“不行,你们不分阶级了,我分。咱穷苦人就得找穷苦人的孩子接班,要不老百姓不放心,就按我说的写,不许差半个字,我就不信老爹我还不如你觉悟高,反了你是不是?”
李跃进一看老爹要动真格的:“好好,我就按您老说的写,行吧。”
李跃进写完了,李大壮又让他念着听了一遍,这才放心。他还让李跃进给他装了一个正式的信封,第二天他就一个人步行到乡政府去,把辞职信交给了乡党委书记。一个月以后,李大壮真的背着铺盖卷来到了城里。张洁每天做饭、洗衣做家务,李大壮别的不干,专门抱着李世达在屋子里转圈圈,等孩子睡着了,他就去大街上或是公园里遛弯。张洁歇完了产假,去上班后,他就成了李世达的保护神。他在农村养成了习惯,起得早,早晨起来在外面遛弯回来,给全家买了早点,等李跃进和张洁上班走了,他就收拾家务,然后,哄着世达玩耍,小孩子睡着了,他就给世达洗尿布,然后就趴在床边上看着孩子那胖乎乎、红扑扑的脸蛋,想起和跃进小的时候一模一样,高兴地就摸着胡子笑。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他就每天早晨起来,让小孩子喝了奶,在自行车的前梁上做了一个小椅子,他一边给小世达吹着口哨,一边骑车把他送到幼儿园。中午的时候,他就睡上一觉,然后他就早早地骑上自行车去幼儿园,蹲在路边马路牙子上,一边抽着他那SD大叶烟,一边看着幼儿园的大门口,等大门一开,他就站起来,双手叉腰站在路边等着,等孙子排着队出了大门口,小世达就一下子扑到他的怀里,在他那胡子拉碴的脸上亲上一口。他有时候给世达买上一个变形金刚,有时候买上一个木头大片刀,有时候买一支糖葫芦,没有空手的时候。买得最多的是小人书,只要世达有求必应,等回到家,小世达没个闲着,一会儿骑大马,一会拿大顶,要不就是坐在爷爷身边揪他的耳朵。有时候李大壮真地闷得慌了,就带上孙子回老家住上几天。
在SD老家,李大壮这些年没少给村民们办事,带领村民们勤劳致富。他和SD农业大学植保专业联系,在村里进行经济作物栽培,他们村自古有栽种大蒜、生姜和大葱的传统,但个头小,产量低,一直形不成规模。经过SD农业大学的教授潜心研究和品种改良,培育出了大蒜生姜大葱的新品种,并实验成功了温室栽培技术,大棚种植,产量一下子翻了好几倍,而且个头大,口感好,大棚种植,一年四季都可生长。李大壮在村里建起了农贸收购市场,一开始是BJTJ石家庄济南的批发商来采购,到后来连RB韩国都慕名来采购,村里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李大壮的影响下,附近的村也开始种植这种新品种,很快其他村也富了起来。
他采取的是分散经营,集中销售,个体种植,村里负责推销。每年村里都和外地签订合同,既保证了产量和质量,又能及时卖出。几年下来,村民们富得流油,家家盖新房子,他对村子进行了重新规划,全部盖成了清一水的两层小白楼,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小汽车,回家看彩电的小康梦。由于都是住上了两层小白楼,远近的客商们忘记了李家庄村的名字,都统称为SD的小白楼村,还美其名曰:小白楼、葱姜蒜,天下占一半。小白楼的葱姜蒜,成了SD的一大品牌。
李大壮也有自己的一幢小白楼,一个四合院,自从他进了城给李跃进看孩子,他的小白楼四合院,怕年久失修损坏了,他就让村委会搬到他家办公。原来的村委会是一栋四层小楼,他让村干部们改成了招待所,外地客商到了村子里,洽谈业务,吃住都在那个小招待所里,既方便了客户,又给村里增加了收入。
有时候他在城里待闷得慌了,他就带着小世达回老家玩儿上几天,村干部们见老支书回来了,就到小招待所里去办公开会,让老支书安静几天。在乡下,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村民们听说老支书回来了,都来看他。他就骄傲地把小世达介绍给大家:“看看,这是我的小孙子,叫世达。”
李跃进从小在村里聪明是出了名的,大家都喜欢他,小世达一来,大家一看就是小跃进的翻版,一个模子脱出来的,老乡亲们摸着他的头,跟他开玩笑:“你是小跃进吗?”
他说:“不是,他是我爸爸,我是小世达。”
“那么小世达是小跃进的儿子,对吗?”
他点点头,认真地说:“对,小世达是小跃进的儿子,是的。”
一下子把乡邻们都逗乐了。
有时候李大壮就带上小世达到大运河边上去钓鱼,在夏天摇摇摆摆的垂柳枝下,李大壮坐着马扎,一钓就是半天。小世达感到新鲜急了,这里比城市好玩多了,他一会儿捉蜻蜓,一会捉蝴蝶,一会儿又从爷爷手里接过鱼竿自己钓鱼。爷俩在乡下过着世外桃园般的生活,一老一少的天伦之乐,让全村人都羡慕不已。
有时候李大壮问他:“小世达,你想你爸爸妈妈吗?”
他用指头点点脑门说:“不想,我只想和爷爷在一起。”
李大壮就对着蓝天白云哈哈大笑起来,好像他又回到了天真的童年……
岁月荏苒,光阴蹉跎,一晃小世达长大了,该考大学了,又回到了李跃进考大学的年代了,他好像是看到了世达要走了,要离开他了,所以,他更加希望世达在身边多待上一会儿。
此时的小世达坐在爷爷的身边,看着爷爷等待他的吩咐。
李大壮拍拍他的手说:“给你爸爸拨一个电话。”
李世达说:“好嘞。”他掏出手机,一下子就拨通了:“爸,我是世达,我爷爷让我给你打个电话。”
“噢,世达,告诉爷爷,我们现在挺好的,刚刚吃过晚饭,住在一所小学里,大家都很好。”
“噢,等着,让爷爷听电话,”小世达用手拿着手机,把电话贴在爷爷的耳朵上:“爸,你和爷爷说话吧。”
“好,爸,我们都挺好的,我们已经吃过了晚饭,明天我们就到达汶川救援,您就放心吧,啊!”
“你们也要注意安全,争取早点过去,多救几个伤员。”
“好的,爸爸,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发扬你们在唐山抗震救灾的精神,争分夺秒,救治伤员。爸爸您就别惦记着了,我一定把大家带好,您就放心吧。”李跃进知道老爷子不放心他,所以说得很轻松的样子。
“好的,这我就放心了。”李大壮推开了世达的手。
世达对着手机说:“爸,您还有事吗?”
李跃进说:“快到考试了,放松一些,别有压力,能考多少分考多少,依你的实力考大学没问题,别搞得太紧张了。”
“爸,您就放心吧,我自己心里有谱。我们同学都心向汶川,爸,加油。”李世达握着拳头说。
李跃进说:“好的,我们一定尽快赶到汶川,救治伤员,让你的同学们放心,我们会竭尽全力的。”
“好的,爸爸,注意安全。”
“好的,儿子再见。”
“再见爸爸。”
“开饭了。”这时,张洁已经把饭端到了桌子上了。
李大壮说:“张洁啊,咱们今天能不能就在茶几上吃饭啊,我们可以一边看新闻,一边吃饭,一举两得吗。”
张洁说:“好的,世达快帮妈妈把饭端过去,咱们跟你爷爷在茶几上吃。”
李世达从沙发上窜起来:“好的。”他一步跨到餐厅,把饭帮着张洁一份一份地端到了茶几上。
央视一频道的新闻联播开始了,李大壮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吃饭。这是他有生以来经历的第二次大地震救援,第一次是他自己在唐山,这一次是他的儿子在汶川。他有一种自豪的感觉,灾难无情人有情,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两次大地震他和自己的儿子都参加了救援,他发自内心地自豪。
央视男主播仍然不会忘记奥运倒计时,第一句话就是:各位观众,今天是5月13日,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87天。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是:
大灾无情人有情,武警官兵心系汶川,5万名武警部队正在赶赴汶川;5月12日晚,政治局召开会议,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SC阿坝羌族自治区发生8.0级地震,要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要尽快赶赴灾区,全力抢救,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领导人在SZ市考察救灾工作,指出,目前还有些职工,还有些群众,被埋在废墟里,救援队很快就会到来。要求同志们团结一心,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汶川、北川、武威灾情严重,县城3万余人无法回家;白河上游被堵塞,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2万名官兵已赶到灾区;BJ各大高校自愿献血……
“受灾严重啊,比起唐山大地震要严重的多呀。这不知要死多少人呢,”李大壮摇摇头,叹息道:“唉,怎么去汶川的情况没有报道呢。”他一边吃饭,一边自言自语,忧心忡忡的样子,好像是他的老家受了灾似地。
“爷爷,没有报道说明救灾队伍还没有赶到呗。”
李大壮说:“那的灾情不知多严重呢,都一天多了,还没有赶到呢。”
“爷爷,你没看报道啊,有的地方还在余震不断,有的地方有塌方,有的地方有泥石流,有的是山高路窄,可能被泥石流堵住了呗。”
李大壮思索着说:“你分析的对,有可能,我们去唐山大地震救灾那会儿,那地面被震的裂开了十几个厘米的大裂缝,不远一条,不远一条,要是在山上出了裂缝,再有余震,那裂开的山坡就会垮下来,就会出现塌方,山一塌方,那路面就塌了,或者是堵住了,那都是大石头,要清理起来可就费事了。”他想了想问道:“唉,张洁呀,跃进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什么来着?”
张洁一边听他们爷俩谈话,一边看电视,听到老爹叫她,忙转过头来说:“噢,跃进说了,他们去一个叫风铃镇的乡政府所在地救灾,好像到不了ZC县城。”
李大壮说:“噢,到不了县城,就是说让他们到一个乡里去救灾。”
张洁说:“是这样的。”
李大壮说:“这次震灾看来是够严重的,连乡村都派了救援队,可是连县城都进不去,那乡里村里就更难走了,要是道路打不通,他们怎么过去呢?”
张洁说:“爸,您岁数大了,别给他操心了,他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是呀,爷爷您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救灾模范,现在您上了岁数,就让您的儿子代表您完成这个光荣使命吧,您就别操心了。”
电视上接下来演的是焦点访谈节目,介绍的是某地的抗震救灾物资在仓库里存放,6年无人问津,腐烂发霉,造成严重损失情况。
李大壮听了气愤地说:“这些物资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哪,有些是各地老百姓捐献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老百姓一片爱国之心,怎么没人管理,让它发霉了呢,这多可惜呀!”
李世达说:“是那些当官的不负责任呗。”
李大壮说:“是呀,庸官误国,懒官误民哪。”
张洁看着他们爷俩一唱一和的,说道:“你们这爷俩啊,真是一个鼻孔里出气。快吃饭吧,饭都凉了。”
吃完晚饭,李世达一看表都七点四十了,忙说:“不好,我的晚自习都耽搁了。”他忙放下碗筷,匆匆背上书包,一阵风似地跑出去了。
张洁在后面喊道:“骑车慢点,别那么慌慌张张的。”
每天晚上,李大壮有一个泡脚的习惯。他在农村留下了一个老寒腿的毛病,那时农业学大寨,冬天带着社员们在盐碱洼里平整土地,晚上就住在地窨子里。那地窨子是在地下挖一个大坑,在上面盖上玉米秸和麦秸,用土把上面埋上,在地窨子里潮湿的土炕上铺上麦秸,社员们就睡在那土炕上。那土炕阴凉潮湿,外面寒风凛冽,社员们每天晚上用被子把头一蒙,穿着秋衣秋裤睡觉,冻得还打得得,从那时起李大壮就留下了这么一个病根。进了城之后,为了让他的腿舒筋活血,李跃进每天晚上都让他用热水泡泡脚,疏通疏通血脉再睡觉。早年他身体壮实的时候,吃完晚饭后,小世达要写作业,他就自己出去遛圈散步,如今已年近九十的人了,张洁怕他一个人出去不安全,就让他吃完了饭在客厅里走动走动,然后烧好了热水,让他在大客厅的沙发上泡泡脚,再扶他去自己的房间睡觉。
李跃进走了之后,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张洁一个人的肩上了。晚上,张洁刷完锅洗完碗,把李大壮从沙发上扶起来,把木拐棍递给他,让他在客厅里来来回回地散步,走上十分钟二十分钟之后,在木盆里给他对好热水,水温既不能太烫,也不能太温,温热适中最好,然后就又扶他坐在沙发上,帮他挽起裤腿把脚泡在热水盆里,然后给他打开电视,让他一边看电视一边泡脚。他不喜欢故事片,也不喜欢战争片,他最爱看的是那些《动物世界》,像非洲角马、大象、斑马的长途大迁徙,狮子家族的领地,北极圈浮冰上的白熊等等,还有马达加斯加的海底世界。他原来喜欢看打鬼子的影片,后来随着小世达慢慢成长,小孩子喜欢看《动物世界》,就把遥控拿在手里,不让爷爷看打鬼子的片了。李大壮就听从孩子的指挥,也跟着小孩子看《动物世界》,等小世达长大了,不再看《动物世界》了,学校功课紧了,开始上晚自习了,没人跟他抢电视了,他却迷上了《动物世界》,再也不看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了。
有时候小世达就问他:“爷爷,你怎么不看八路军打鬼子的片子了。”
李大壮摸着胡子说:“不看了,那打鬼子的事我都干过,再看也没有拿着真刀真枪的亲自打过瘾哪。这《动物世界》都是我小时候没看过的东西,所以我看着挺好玩儿的,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动物呢,真过瘾哪,你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
李世达又问:“那咱们老家不也有动物吗?”
“有哇,”李大壮说:“只不过没有电视里演的这么多罢了,在我小时候,咱们老家的野地里有狐狸,有野兔,有黄鼠狼,有刺猬,还有各种鸟类,大运河里还有大乌龟什么的,不过比起非洲的大象和美洲的花豹就差多了,还有南澳大利亚海面上的鲨鱼,这些我小时候都没见过。”
“噢,”小世达若有所思地说:“那你就多看吧,等我长大了兴许能到国外去工作,那我就带你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你想看什么我就带你去看什么。”
李大壮说:“好啊,到时候爷爷走不动了,你就得背着爷爷走了。”
小世达说:“没关系,我长大了就有劲儿了,上车下车,上飞机下飞机,我都背着你,你想去哪就去哪。”
“哈哈哈,”李大壮笑得前仰后合:“孙子,有你这句话爷爷就美得不得了哇。”
如今小世达要高考了,要开始新生活了,离小世达带他周游世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今天的《动物世界》,是美国黄石公园里的大棕熊教小熊捕鱼的故事,大熊在水里跳着捕鱼,小熊们在水面上也学着大棕熊的样子,一蹦一跳地捕鱼,等小棕熊捕到鱼的时候,大棕熊就开始慢慢地离开他们,让他们开始独立地生活了。
他泡脚的时候喜欢眯着眼睛,靠在沙发上,听着《动物世界》的解说,特别是赵忠祥那由远而近、不紧不慢、悠扬委婉、抑扬顿挫、迷人动听的解说,仿佛是真的把你带入了一个动物王国的家园,让你和他们同呼吸同快乐。每当这个时候,张洁就回到自己和李跃进的房间里,打开《心内科学》,结合今天新入院病人的情况,研究治疗方案和原则,同时打开电脑,查找当今世界各大医院的相关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每当他发现有新的治疗方法的时候,她就考到自己的U盘中,等上班后再和同志们一起讨论是否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
李大壮睡觉时有打呼噜的习惯,当她听到客厅里传来了鼻鼾声时,她就知道李大壮困了,于是放下书本,来到客厅,轻轻唤醒李大壮:“爸,回屋睡觉吧。”
李大壮揉揉眼睛,习惯性地说:“好好,睡觉睡觉。”
张洁就用毛巾给他把脚擦干净,给他穿上拖鞋,然后扶他站起来,他的身子很重,虽然不胖,但他的筋骨硬实,当张洁扶起他的时候,他就自己拄着拐杖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睡觉。张洁就又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研究科里每一个病人白天所出现的新情况,直到晚上十点半钟,李世达上晚自习回来,安排世达睡了,她才能回到自己的房间睡下,这时已经十一点钟了。
第二天,张洁像往常一样,五点半准时起床,用电饭锅熬上粥,玉米面的,这是李大壮多年来的早饭习惯。刚刚进城来的时候,张洁让他吃面包喝牛奶,但他吃不下去。他说就喜欢早晨喝玉米面粥,吃几根油条,就着小咸菜,就行了,这是他在农村最喜欢吃的早餐了。平州市的酱菜是出了名的,张洁就去酱菜厂门市部给他买来上好的酱菜,早晨早早就起来给他熬好了玉米面粥,然后下楼去买了油条回来,世达也就起床了,吃完饭世达去学校上早自习课。张洁收拾完了家务,给李大壮倒上一杯温开水,让他吃了降压药,这才放心地去上班。李大壮由于年岁大了,血管硬化,血压有些偏高,常常在150——110之间,吃了降压的药物后,可以降到130——90之间,是老年人的正常值范围,除此之外他再没有其他的毛病。等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她才下楼去骑上自行车上班去。她不会开车,她也不愿意开车,她觉得骑自行车挺安全的,还能锻炼身体。由于常年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她的血压处于不稳定状态,有时候高到140——100之间,但是一旦精神放松下来,她的血压就又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这样,她在血压高的时候就吃上一片降压药,不高的时候她就不吃,李跃进劝她要坚持经常吃药,保持血压的平衡状态。她却说:“自己没事,身体底子好,没关系。”
今天一上班,科里就收了一个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号,经过紧急抢救,病人的病情才稳定了下来,然后让病人住进了亚监护病房。她回到了办公室歇息一下,这时他忽然想起应该给李跃进打个电话,看看他们现在到了什么地方,但是拨了几次电话都无法接通。她心里有些着急,坐在椅子上沉思,她想他们医疗队可能已经出发了,而且进入了灾区范围,因为昨天晚上新闻报道说,灾区大面积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电话打不通说明他们已经进入通讯被毁坏的地区了,可能还是重灾区,所以电话无法接通。他没顾得上多想,继续组织查房和晨会,因为刚才抢救病人,耽误了查房和晨会,等查完了房,开完了晨会,时间就十点多了。她又拨了一次李跃进的电话,还是无法接通。她开始考虑中午回家给李大壮他们爷俩做什么吃好,因为李世达离高考就还有几周的时间,中午放学十二点半到家,吃完饭就要回学校,下午两点准时上课。他做饭必须和他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节奏合拍,这是到了高考最后冲刺的时候了,她一定要给他当个好后勤,同时给他尽量减压,这是她自己定的标准。
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她从医院的食堂里买了馒头和两个炒菜,带回家热一热,再做一个汤就可以了,这样既节省时间,还能让他们爷俩吃好。到了晚上,由于下了班路过菜市场,她就顺便多买上一些菜,晚上的时间宽松一些,她有的是时间,所以他就多炒上几个菜,让他们爷俩吃好一些,把中午没吃好的胃口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