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天使无声 / 第二十八章 地震 四

第二十八章 地震 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跃进和队员们紧紧地跟在担架后面,蓝燕和两名护士在担架两边扶着小女孩的胳膊,生怕再受到伤害。武警战士们帮着几名大夫把小女孩抬进了卫生院,刘和平说:“哥,是不是先在一楼做一个X光片子,再上三楼啊?”
  李跃进说:“对,拍完片子到了三楼就不用再下来了。”
  小女孩拍完片子后,四个武警战士一溜烟把小女孩抬到了三楼的临时手术室。李跃进和刘和平还有二院三院的几个大夫立刻对小女孩进行了检查,小女孩呼吸微弱,心跳缓慢,意识模模糊糊,还发着高烧,体温在39度,血压已降到了80——40,她的右侧胳膊前臂已经被水泥板压得血肉模糊,由于X光片子还没有出来,李跃进和刘和平对她的伤口进行了检查,她的前臂由于挤压伤,皮肤和肌肉已经破裂,上臂由于没有被压迫,只是受了挫伤。小女孩已经几天没有吃饭喝水,急需补充液体。
  刘和平说:“哥,你看怎么处理好呢?”
  李跃进说:“这孩子几天来没有吃饭喝水,要马上补充液体,恢复电解质平衡,同时给大量的维生素和抗生素类药物。她的前臂感染很严重,我的意见是立即做清创消毒处理,一会儿片子出来后,再看桡骨和尺骨的损伤情况。”
  刘和平说:“好的,蓝燕,立刻给葡萄糖和盐水,加VC和头孢三代,另外肌肉注射破伤风疫苗,防止破伤风感染。”这些药品他们带来了一部分,由于卫生院没有被损毁,所以,卫生院的药房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有些常用药卫生院还是有的。蓝燕和两个护士分别准备了药品给小女孩输上了液,并注射了破伤风疫苗。
  这时,放射科的片子送了上来。刘和平看了看后,交给了李跃进,他说:“哥,情况不好,这孩子的前臂尺骨和桡骨都是粉碎性骨折,”他拿着片子的一角,指着上面说:“你看,桡骨压缩成了几片,她的尺骨断成了三截,而且还有碎片,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小女孩经过输液,好像已经清醒了一些,她微微睁开了眼睛,看到了周围都是身穿绿色工作服的大夫,她轻轻地说:“叔叔,我的胳膊还能保住吗?”
  刘和平说:“孩子,我们正在给你检查,从目前看,你的伤口已经被严重感染,你的胳膊和手恐怕难以保住。”
  小女孩的眼泪立刻下来了:“叔叔,我的右手是写字用的,我还要上学,还要写字,我不能没有右手,你能帮帮我吗”
  刘和平看着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他的心被小女孩的求助打动了,他看了看李跃进,李跃进走过来说:“孩子,我们刚刚检查了你的伤口和你的胳膊受伤的情况,你的伤口感染很严重,你的高烧是由于伤口感染造成的,”李跃进看了看刘和平,似乎是在用着商量的口气:“我们要保住你的胳膊首先要彻底消除你的伤口感染,你知道吗,伤口感染容易引起败血症的,那样你的生命就有危险了,刘主任你说是不是?”
  刘和平听了李跃进的话,感到李跃进还是想争取保住她的胳膊的,她说:“孩子,李院长说的对,骨折受伤后如果感染,往往是在发生败血症前就应把受伤感染的胳膊锯掉的,这样才能保住生命,你知道吗?”
  小女孩刚才那颗期盼的眼神慢慢地变得暗淡了,她失望地看着眼前的两位叔叔:“那么我的爸爸妈妈都会急坏的,他们就我这一个孩子,我的爸爸还有病,我的妈妈还得照顾他呢,”
  站在一旁的雷书记忙问道:“你是哪个村的?”
  “东岭村的。”
  “你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叫沙莎,姓沙的沙,草字头的莎。家里就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走路不方便,是我妈妈在家照顾他。”
  “你上几年级?”
  “我在咱们风铃镇小学上五年级。”
  “你们的同学和班主任呢?”
  “我们的教室在一楼,那天是我值日,我们两点半上课,那天同学们都在教室外面玩耍,上课前我在教室擦黑板,班主任就在讲台下面,可没想到地震了,班主任想来抱我,可是我们班的学生亮亮推门进来了,她抱起小亮就往门外跑,并让我快跟着她跑。这时教室屋顶上的楼板掉下来了,我靠在墙上吓坏了,很快整个楼都塌了下来,我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雷书记看看李跃进和刘和平说:“他们的校长在这次地震中也遇难了,那个小学也是个三层楼,是风铃镇的镇办小学,东岭村还有十几户人家,大部分村民都搬到城里去住了,所以剩下的几个孩子乡政府就安排他们来风铃镇上小学了。”
  李跃进说:“那其他的学生呢。”
  雷书记说:“那所小学的学生地震后都放假了,各自回家救灾去了。”
  李跃进说:“有多少学生?”
  “加上村内村外的,一共有一百多个学生。由于山村穷困落后,改革开放后,不少村民到城里打工,挣了钱在城里买了房子,就把家搬到城里去住了。现在山里有不少村成了空巢村,有的只剩下十几户人家留守,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原来村办的小学也都撤了,乡政府就把剩下留守的少数孩子安排在风铃镇小学来上学了。他们的校长遇难了,先让孩子们放假回家救灾,等灾后小学重建好了再让他们回来上课。”
  李跃进听了思考了一下,他对刘和平说:“和平,你看能不能这样,我们先给沙莎治疗伤口,把她的伤口消毒后,去除坏死组织,然后对伤口上药包扎,同时静脉点滴抗生素类药物,如果能控制住感染,把烧退下去,保护伤口生长新鲜肉芽组织,使得愈合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给沙莎做桡骨尺骨整合对接手术,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骨骼移植手术,从而保住孩子的手和前臂不留下残疾,争取让这孩子有一个健全的肢体,让孩子能健康的学习,你看行不?”
  刘和平说:“咱们可以考虑试一试,目前关键是要控制住她的伤口感染,防止出现脓毒败血症,就用你的治疗方案,我看可以一试。”
  李跃进对雷书记说:“雷书记,为了这个孩子能保住这只胳膊,我们只有试一试了,现在请你们离开手术室,我们立即对孩子进行伤口消毒清创处理。”
  雷书记说:“好的,我们回去继续救人,等你们的好消息。”
  雷书记和大家摆摆手带着乡干部走了,李跃进立刻吩咐大家说:“麻醉师准备麻醉,蓝燕准备器械,和平主任主持手术,我们大家配合,马上开始。”
  小女孩一直听着他们的谈话,听到李跃进的安排后,她含着眼泪冲大家说:“叔叔,你们真棒。”两行热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刘和平、李跃进和医疗队的同志们开始进行术前准备,等大家准备好了以后,小女孩也进入了麻醉状态,由于前臂损伤严重,麻醉师采取的是全麻,蓝燕是刘和平的护士长,两个人已经配合多年,所以这次是蓝燕亲自为刘和平做器械护士。李跃进则给他当起了助手,其他几位大夫在一旁观察,随时为他提供手术用品,由于没有监护仪,由护士小齐专门负责监测她的血压、脉搏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刘和平首先对她的伤口进行了消毒,她的伤口表面的组织已经化脓坏死,他先用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然后他轻轻地一手拿镊子,一手拿剪刀,把那些坏死的组织一点一点的清除掉,由于是软组织挤压挫裂伤和粉碎性骨折伤,伤口深处碎裂的骨片上的肌肉他尽量给她保存下来,以便将来保证骨质对接后有充分的营养,尽量保存她那稚嫩的肌肉组织,刘和平小心翼翼地给她一点一点地清理。
  突然,他们感到脚下颤抖起来,几个人同时抬头看屋顶上的灯泡,灯泡在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地晃动着,他们几乎同时说道:“啊,又地震了。”接着他们看到屋顶上的吊扇也在晃动。蓝燕生怕放器械的手术盘掉下去,忙用手扶住那个放器械盘的小方桌。刘和平看了看李跃进,李跃进冲他点点头,两个人又开始了小女孩的清创手术。正在楼道里等候的鲍院长推开门说:“李院长,又地震了。”
  李跃进说:“没关系,手术不能停,你们先下去躲一躲。”
  鲍院长和卫生院的几个同志见医疗队的同志们泰然自若地还接着干,他们也毫无惧色地站在楼道里等候着。但是放在楼道里的从会议室里搬出的小方凳子由于是摞在一起的,经不住地震的晃动,哗啦啦地都倒在了楼道里。李跃进和刘和平他们听到响声,以为是楼要倒塌了,两个人同时弯下身去用身体护住小女孩,就听楼道里鲍院长大声说:“李院长没事,是摞在一起的凳子震倒了。”
  李跃进和刘和平几个人相视一笑,他们两个人又心照不宣地继续为小女孩进行着手术,好像就根本没有地震发生似地,可麻醉师、蓝燕和护士们都急出了一身冷汗,因为病人是全麻,如果大家逃走必须把病人一起背走,那么整个手术就会半途而废。他们不能逃,也不可能逃,使命所在,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直到两个小时以后,刘和平给沙莎把伤口清理完了,他们几个人才松了一口气。但他们不知道,在发生余震的时候,乡党委雷书记和武警支队的岳峰连长带领几个战士都同时跑上楼来,站在手术室门口,准备随时救援他们。这是一场患难弟兄的生死考验,也是在大灾面前人性的恢宏展示,也是一个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生命大营救把所有的陌生人变成了亲生兄弟一样的生死与共。
  清创手术终于结束,等在楼道里的岳峰连长、雷书记和卫生院的鲍院长他们,见医疗队员抬着担架从手术室出来,他们主动接过了担架,送到了地震棚里。这次余震过去之后,乡党委雷书记告诉队员们,这次余震是自5.12大地震以来最大的一次,震级是6.5级。卫生院这栋小楼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只不过是靠近楼顶的墙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裂缝。乡党委雷书记说:“如果再经历6.5级的地震,恐怕这栋小楼就保不住了,李院长,是不是把手术室转移到地震棚去。”
  李跃进和刘和平商量后,觉得在地震棚不能进行大的手术,那样感染的风险太大。李跃进对雷书记说:“手术室不能转,手术要求无菌操作非常严格,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交叉感染,这个三楼手术室是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后建立起来的,为了伤员安全起见,我们宁愿冒风险,也不能让伤员感染,那样会损失更大。”
  队员们也坚决不同意搬手术室。
  在这里不断出现生命的救援奇迹。就在那所小学旧址的楼梯下,一个小男孩不断地发出“老师、老师”的呼叫声,武警战士们是用生命探测仪找到他的。他们为了不让楼梯上倒塌的楼板和墙面再次把他埋住,武警战士们用手一块一块地把上面的水泥砖块搬掉,把楼板用钢锯锯掉,一块一块地搬走,才使那个小男孩在废墟底下露了出来。终于他们看清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女老师抱着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小男孩拉着老师的手,不断地呼唤着:“老师,谢老师,你醒醒,谢老师你醒醒。”当他看到楼梯的上方露出了一束光芒的时候,他哇地一声哭了。
  武警战士们大声喊道:“小弟弟,别哭,我们来救你。”
  小男孩哭着说:“叔叔,快救我的班主任,她快不行了。”
  雷书记大声喊道:“孩子,她是你们的班主任谢芳老师吗?”
  小男孩满脸的灰尘,哭着点点头。
  武警战士们把楼梯上的断墙残壁清理干净之后,楼梯的栏杆已经被倒塌的楼板和墙壁砸烂。小男孩和他的班主任就在楼梯下面,岳峰连长先下去把小男孩抱上来,问小男孩说:“小弟弟,你是怎么和老师躲到楼梯下的?”
  那个小男孩说:“那天上课我刚一进教室的门口,就被摔到了,老师抱起我就往教室门外跑,然后她就抱着我藏在楼梯底下了,后来楼塌了,老师的腿就被砸住了。”
  “你叫什么名字?哪个村的?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叫亮亮,北沟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姐姐。”
  岳峰连长把亮亮交给武警战士们,送回帐篷。他和李跃进下去,李跃进一看,那位谢芳老师的一只脚已经让一块滚落的砖墙砸扁了,他用尽全身力气才把那块砖墙般到了一边,看到鲜血流了一地,可能是由于失血过多,那位谢芳老师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他摸一摸她的脉搏,还有,但很微弱。他对岳峰连长说:“不错,还有脉搏。”李跃进把那位老师小心地抱起她的肩膀,由于空间狭窄,他让岳峰连长在楼梯上站好,他从楼梯下面把谢芳老师抱起来,托到楼梯的边上,岳峰连长用两手接住,楼梯上面的武警战士们从岳峰手里接过去,放到了担架上。李跃进对刘和平说:“快送手术室。”武警战士们跟着刘和平,跑步来到了卫生院的三楼,蓝燕和两位护士已经把手术台收拾好。刘和平让战士们把谢芳放到手术台上,李跃进和医疗队员们随后也来到了手术室。李跃进说:“蓝燕,马上输液,加大营养量,葡萄糖、维生素、盐水一起上。”
  刘和平给班主任谢芳试了试血压和心律,他忧心忡忡地说:“哥,血压才60——30,心律30次,怎么办?”
  李跃进说,“可能是大量失血造成的,可是我们又没有血浆和全血,再说我们不知道她是什么血型啊。”他立刻对鲍院长说:“鲍院长,咱们这能测血型吗?”
  鲍院长说:“能,咱们这里几个常规都能测,还是CD惠民脑血管病医院扶贫支援的先进的检验仪器呢。”
  李跃进说:“蓝燕,立刻给她测血型,化验一个血常规。”
  蓝燕护士长立刻给谢芳老师抽了一试管血交给了鲍院长。刘和平和李跃进立刻查看她受伤的左脚,一看把他们下了一跳,她的左脚已经感染腐烂,有些地方已经坏死变黑。
  刘和平抬头看看李跃进:“哥呀,这脚看来真保不住了,组织都已经变质坏死了。”
  李跃进看看蓝燕已经给谢芳打上了点滴,他说:“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先给他去拍一个片子,看看他的踝骨脚骨损伤情况,再做决定怎么样?”
  刘和平说:“好的。”鲍院长一直守在临时手术室门外,他出去告诉他:“鲍院长,谢老师的脚恐怕保不住了,我们想先给他拍个片子,看看骨头的损伤情况。”
  鲍院长立刻叫了卫生院两个工作人员,进来帮助李跃进他们把谢芳抬到了X光室,蓝燕手里举着输液瓶跟着他们来到X光室。在放射机的屏幕上,清楚地显示着谢芳的踝骨和脚骨已全部成粉碎性骨折,有的已经成了碎片,根本无法对接。他们回到了手术室,李跃进和工作队的同志们进行了讨论,大家的意见一致认为应该尽快截肢,不然的话将很快会导致组织继续坏死,并引发脓毒败血症,从而有生命危险,趁着还有一线生机,应尽快手术截肢。
  李跃进说:“病人因大量失血,现在还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应尽快给她输血,等她清醒了,血压恢复后立刻截肢。”
  这时鲍院长推开门把谢芳的血液检查结果交给了李跃进,李跃进拿过来一看说:“是B型血,重度贫血。”他问鲍院长:“鲍院长咱们卫生院有储存血吗?”
  鲍院长说:“咱们卫生院没有条件储存血,需要输血的病人都要送到县医院去的。”
  李跃进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我们给她献血了,我是B型血,先抽我的血。”
  蓝燕说:“我也是B型,抽我的血吧。”
  这时,又有人敲门,李跃进开门一看,鲍院长带着一群人站在门口说:“李院长,这几位卫生院的人都是B型血,他们是来献血的。”
  李跃进说:“好的,你们先做好准备,需要的话马上通知你们。”
  鲍院长说:“好,我们就在们口等候。”
  李跃进说:“和平,先抽我400毫升,不够再抽蓝燕的。”
  第二医院门大夫说:“我是B型血,也抽我400毫升吧。”
  李跃进说:“好的,我们有1200毫升血估计差不多了。现在先抽我的。”他坐在了靠窗子的一把椅子上,把手垫在一张桌子上,蓝燕打开来时带来的输液包,先抽了他200毫升,给谢芳输上了血,鲜红的血液一滴一滴的输进了正在昏迷的谢芳的血管里。
  在给谢芳输进1200毫升血之后,到了晚上八点钟的时候,谢芳终于醒了过来,她睁开眼后第一眼就看到自己躺在了手术床上,旁边站着几位陌生的医生,只有卫生院的鲍院长她还认识。她迟疑地看着他说:“鲍院长,我这是还活着?”
  鲍院长告诉他:“谢老师你真的还活着。”接着他把如何在废墟中被武警战士救出来,又如何让平州市医疗队的同志们为她献血,如何全力抢救她的过程讲了一遍。
  她着急地说:“亮亮怎么样了呢?”
  鲍院长说:“亮亮在你的怀里,毫发未损,只是在废墟里饿了几天,把孩子饿坏了,他正在抗震棚里休息呢。”
  谢芳又想了想:“好像教室里当时还有沙莎,她出来了吗?”
  鲍院长说:“沙莎也得救了,不过她的一只胳膊受了伤,正在养伤。”
  这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听说自己的两个学生都得救了,高兴地说:“那太好了,我们班级看来没有伤亡的,这我就放心了。”她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安慰的神情。
  李跃进示意鲍院长把给她截肢的方案告诉她。
  鲍院长明白了李跃进的意思,因为,在医学上给伤员截肢是要征得本人同意的。鲍院长很婉转地对谢芳说:“谢老师,我不得不告诉你,由于你的左脚受到了严重的砸伤,踝关节和脚骨都粉碎性骨折,而且出现了组织坏死的情况,医生们不得不给你施行截肢手术,不然的话,就连你的大腿都受到了威胁。所以,医疗队的同志们让我征求你的意见,请你考虑考虑。”
  谢芳留一头乌黑的短发,圆圆的脸庞。据雷书记介绍,她是TJ市一所大学2004届的毕业生,主动来西部支教的大学生,她的父母都是HB农村的农民,家中还有一个妹妹正在读高中。她今年26岁,还没有结婚,大学时曾经有一个男朋友,后来去了美国读研究生,就和她失去了联系。她听了鲍院长的话,看着天花板思考了好长时间,两行热泪悄悄地流了下来,她说:“截吧,我还要给孩子们上课呢,我不能离开她们。”
  李跃进和刘和平两个人都很犹豫,他们为还是花季的少女就失去一只脚感到痛心。大灾无情人有情,如果谢芳不是救自己的学生亮亮,她自己完全可以逃出去安然无恙,她是为了救学生才失去的一只脚。李跃进他们不忍心,他们下不去手,可她们又别无选择,如果不锯掉这只脚,就会有生命的危险。鲍院长也是在医院工作很多年的老医生了,他看着两位专家不忍心的样子,他说:“你们做吧,不然就失去机会了。”说完,他也难过的离开了手术室。
  当天晚上,他们做完了手术以后,李跃进和刘和平悄悄地走出来,他们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心疼的情感,在另外一间办公室里插上门捂着脸哭了起来。他们作为医生面对这么年轻这么好的教师,过早地成为残疾人,今后她将整天拄着一只拐杖上班,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对于一个花季少女是多么的不公平啊?而自己作为一个医生却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爱莫能助,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又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啊,更何况她是自愿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的大学生呢?那天夜里,工作队员们回到帐篷里,谁都没有睡好觉,都为这位不幸的花季少女而惋惜。
  通讯终于打通了。第二天吃过早饭,雷书记就赶来告诉大家,移动和联通的手机都可以打了,信号发射塔已经被两大公司修好了。队员们高兴极了,他们立刻和家里接通了电话。几天来他们夜以继日地抢救伤员,都忘记了给家里联系,也没顾得上打听手机信号的问题,当他们听说通讯终于打通了,他们立刻给家里联系上了。
  李跃进给张洁打通电话的时候,张洁几乎是喘着粗气接的,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哎呀,可接通你的电话了,我以为你在人间蒸发了。”张洁告诉他:“家里挺好的,没事,别惦记着,你们注意安全就是了,我们天天看电视新闻,看你们救灾挺苦的,千万注意身体啊。”
  李跃进说:“没事,我们这条件还可以,乡卫生院没想到还有一栋小楼是钢筋水泥浇筑的,完整无损,我们临时在里面建了一个手术室,抢救了很多伤员呢。解放军部队给我们送来了帐篷、食品和药品,我们每天就是救治伤员,大家都很充实,告诉老爹放心就是了。”
  张洁说:“老爹好着呢,他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他能装下的,你就安心救灾就是了,多抢救一个伤员就多为灾区做一份贡献。”
  李跃进说:“放心吧,有事随时打电话。”
  张洁说:“好的。”
  刘和平在给许丽明打通电话的时候,许丽明第一句话就是:“和平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怀孕了。”
  刘和平说:“啊,这么好的消息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呀?”
  许丽明说:“自从你们走了之后,你们的手机全部处于无法接通状态,不过我立刻给你发了一个信息,不信你看看。”
  刘和平一看,正好中移动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了。他说:“不错,刚刚传过来,丽明啊,你怎么这么聪明啊。”
  许丽明说:“那是当然啦,近朱者赤吗,你那么聪明我还能傻吗?好啦,我们要查房了,注意身体,别让我为你操心。”
  刘和平说:“注意身体的是你呀,你现在是怀有身孕,更要注意休息,保养身体啦。”
  许丽明说:“我知道,你就放心好啦,再见!”
  蓝燕的丈夫在部队,不过这次他们部队没有来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她的丈夫接到电话时第一句话就是:“蓝燕,我真为你自豪啊!”
  蓝燕问他为什么。
  他说:“全国人民都心向汶川,我老婆就在抗震救灾前线工作。我们部队的战士都急得团团转,看到受灾那么严重,大家恨不得一下子也去救灾,可我们部队没派上,我们只有为你们加油了,同志们都知道我老婆在救灾第一线,都为我自豪,我当然自豪啦!”
  蓝燕说:“看美得你,不知姓什么了,在部队照顾好自己啊!”
  她的丈夫说:“没问题,我担心的是你照顾不好自己,你们救援队太艰苦了,连热水都喝不上,白天有苍蝇,晚上有蚊子,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吃方便面,不分昼夜地抢救伤员,你吃得消吗?”
  蓝燕说:“没问题,你就放心吧。”蓝燕虽然是军人家庭,但她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受军队刻苦训练的影响和熏陶,意志还是比较坚强的。
  他的丈夫说:“记住,每天晚上睡觉前给我发个信息,要不我睡不着觉,生怕把你累病了。”
  蓝燕说:“好的,有你这句话我就满足了,放心吧,再见。”
  其他队员也都分别和家里通了电话,报了平安。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