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座楼外楼,叶二宝驻足观望了很久。
从踏进藏剑山庄大门的那一刻,他就发现了这座四层楼高的古典宅楼,这应该是山庄里最高的一处建筑,在庄园的布局中,最高往往意味着中心,也就是说藏剑山庄便是依凭这座楼外楼作为核心建筑向四周开枝散叶进行布局。
楼外楼,某种意义上便可以直接代表整个藏剑山庄。
说它高,也只是相对于庄园其他二层楼高不到的低矮宅楼而言,在如今起步便是十五楼开外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即便是楼外楼也只能算作低矮。
但不知为何,当叶二宝站在楼外楼门前,仰望它的时候,就是有震撼的感受,惊诧于它的建筑风格,棱角梁柱,金砖碧瓦…….
从楼阁外表便能感受到的磅礴气势,正是古典庄园特有的风格,这种造园手法是文字所不能描述的,它无法被记载于文献中,单凭匠人间的口口相传,以及感悟衍生,模仿不来,也琢磨不透,想来如今这种造园手法早已失传了罢?
现代的建筑,修建到直插云峰的高度,做出匪夷所思的建筑体式,用玻璃代替外墙,大兴未来科技风……但这一切,在这不知道传承了多少年的古典宅楼面前,都褪去了颜色。
叶二宝在看楼,林主事则静静立在旁侧,打量着他,将他眼睛里表露出的情绪尽数看透。
“少庄主,楼外楼将是你以后的住所,你会有很多的时间来欣赏它,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带你去其他地方走一走,也好让你熟悉藏剑山庄的全貌。”
叶二宝收起了眼神,冲林主事点点头,跟着他一路走下台阶。
从楼外楼往外走,两侧都建有古朴的宅楼,而眼前的则是宽广的院子,芝麻般白透的石砖铺砌在地面,也垒起数个小池和汀步。
“这里是君风院,取君子如风之意。藏剑山庄自唐建庄以来,向来秉承君子之道,祖训便是「君子如风,藏剑西湖」,这便促成了君风院的建立。”
林主事步履未停,介绍完后便接着走。藏剑山庄很大,若是不走得快些,恐怕到日落的时候也未必能介绍完毕。
“跟我来,少庄主。”
叶二宝随着他,来到一处封闭的小宅院中,正对宅楼的那面墙镂空成景墙,站在墙前向往望去,有潺潺的水流经过,拍拂着岸边的圆石,偶尔发出清澈的鸣响。
“这是环碧湖舍,是山庄里最适合春时闲玩的住所,也会用来招待来访的贵客们。”
出了环碧湖舍的小门,雕栏玉砌的路面正建立在经过山庄西湖水面,靠近栏杆处向下望,水质清澈,甚至能看到湖鱼游弋。
“此处名为观鱼港,虽然名字中带一个港字,实际上只是单纯的临水观景台,并不会有船只经过,看那处,连接外面与庄园的那座桥,那是锦带桥,也是山庄里盛景之一。”
脚步未歇,他们又原路返回,绕到楼外楼的后面,密集的建筑群落瞬时间布满了视野。
林主事微笑着说:“楼外楼是庄主休憩与待客的地方,而这里才是山庄真正的住宅区域,右手处最高的那是天泽楼的主楼,而其他小宅楼也是天泽楼的一部分。”
叶二宝觉着有些眼花,过去的日子他可都过着租房子寄人篱下的生活,现在突然告诉他这么多的宅楼,起码能容纳数百人居住的地方归他所有,即便是自小培养了强大心理承受力的他,也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消化。
林主事带着他向左行去,出了天泽楼的拱门,一道蜿蜒的水上桥道将他们引到了一处湖上水榭,从这里向四周望去,碧蓝的湖水缓缓流淌,真是极佳的观水平台。
“这是小颖园,是当初山庄初建的时候,叶孟秋老庄主为他的掌上明珠——婧衣小姐打造的临水小舍,夏季在这里小住,非但不会闷热,反而自有清凉环绕。”
小颖园旁有支小舟,林主事亲自掌桨,带着叶二宝向湖对面行去。
荒芜的平地首先入眼。
“这里以前叫做听雷坊,也不知道多久荒废掉,坊楼不存,现在只是条道路,暂且就叫做听雷道吧。”
林主事难得放缓了脚步,慢慢走,偏头问一旁的叶二宝:“少庄主可知道我们藏剑山庄千年以来是如何延续至今的?”
叶二宝摇头:“老爹没和我提起过有关这里的一切。”
“那就让我来为少庄主解惑吧。”
林主事的声音莫名地沧桑起来:“藏剑山庄自唐建庄以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存在的时间甚至比数个王朝的总和还要更长,所凭的依仗,便是兵器。”
“兵器?”叶二宝问。
林主事点头:“正是兵器,藏剑山庄是铸器名门,独有的铸剑术以及铸甲术奇绝天下,无论哪个王朝兴起,藏剑山庄必将以神兵锻甲供奉,却低调自律,不因此而挟持帝王将相,这是山庄存续千年的基础。”
“但。”
林主事话锋一转:“只有精湛的铸造术,是不足以立足千年的,总会有强大的贪婪之辈,想要把藏剑山庄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的军火库,而铁匠手中的锤子,可挡不住刀枪弓戟。”
叶二宝的兴致被调起,等待着他的下文。
“藏剑山庄,不仅是铸造世家,更是闻名于江湖的武道名门!”
“江湖?武道?”叶二宝听到这些词汇只感到迷茫,甚至有些怀疑林主事是不是中二上脑了,怎么忽然就变得奇怪起来。
“不必怀疑,江湖与武功绝不仅仅是小说中的妄想,它们真实存在,却也可能不是普通人想象的那样,待会你就会明白。”
林主事看透了他的想法,浑不在意,接着说:“一教两盟三魔,四家五剑六派。这是江湖中盛传的一句话,指的是能左右江湖的庞大势力,而其中的四家,便有我们藏剑一份。”
“南叶北柳,西唐东杨,这四个世家千百年来未曾更迭过。北有霸刀山庄柳家雄踞,西有唐门唐家蛰伏,东有长歌门杨家驻足。而南,自然是我们藏剑山庄叶家矗立。”
越说越悬乎,越悬乎叶二宝越是生出不信任的感觉。
林主事忽然停下,抬头望着前方:“我们到了,这便是山庄的铸剑之地,剑庐。”
叶二宝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眼前所见,再次让他轻微失神。
巨大无比的炉鼎矗立在高台上方,铁铸的鼎身开有四道凹槽,炉鼎正沸腾着白烟,滚烫琢磨的钢水顺着凹槽向下流淌,无限近似于岩浆的色泽,高台下正有几个黄衣匠人,正擦着热汗,将钢水浇筑在模具,进而敲打精琢。
“那是炼天台,是山庄最引以为傲的两处之一,也是巧夺天工,再不会第二座建成的鼎炉。”
林主事发出一声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