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早朝文武百官列队,山呼万岁!
今天特别的是,徐公公穿上了将军银甲与皇叔站在武将班子里。
小吴子喊朝,“有事启奏,按序奏来!”朝堂上的规矩,军情大事当在议论之先。兵部崔尚书有军情要事启奏。
“西部战事紧急!…”
皇帝四平八稳地说:“各位卿家,谁可以领兵挂帅,平西部战乱啊?”
臣工们在朝堂小声议论起来。有人站出来,手持笏板,“启禀万岁,微臣斗胆,首推朱佑宸王爷领军挂帅。”
其他很多人复议!
有一个人,任四品官监察院领管,有异议建言:“朱王爷面临东部战区巡抚军政之要职,且倭寇一直虎视眈眈,如果由王爷亲自领兵挂帅征西调兵遣将,势必造成东部战防空虚,得不偿失!”众人都觉得这位四品监察官说得有道理。
皇帝问曰,“卿家,你可是监察院林秀杰?你的奏折朕看过,难得你能在朝堂上直言,为朝廷分忧!那么,不推举佑宸王爷,你推举何人挂帅呢?”此时,佑宸王爷手挽袖子,一副不以为然,舍我其谁的样子。
“启禀陛下,微臣推荐徐公徐将军挂帅平西。”见文武等他继续发言,这位林秀杰说,“徐将军武艺超群,随先皇亲征与佑宸王爷一样都是两朝元老,都曾领兵挂帅,军法熟练于胸。如果两位擎天柱一样的大才能兼顾东西,从京师引军西征,想那蒙古残军孤军犯险,深入我大明境地,定将有去无回,而那东部远洋倭寇也定然不敢犯我天朝秋毫。臣还建议,当下应对东方倭国潜入边境团伙实行清剿,做出对东寇攻打之势头!令其自保,而无暇窥我西部战情,趁机而入。”皇帝与群臣大喜。
皇帝问朱佑宸:“皇叔以为如何?”
朱佑宸敞开心扉地说:“我天朝人才辈出,可喜可贺啊。臣当恪守东部战区,为徐公,哦不对,为徐将军争取有利战机。”
皇帝说:“好,皇叔就是皇叔,不愧是是我大明朝东禹擎天一柱啊。众卿家还有议论吗?”
皇帝见群臣没有谁发言,就走下殿堂问徐有才:“徐公,徐将军,您与佑宸皇叔都是两朝元老,功勋卓著,您老近花甲时间,先皇赐府邸一座,本可以安享晚年,不知道徐皇叔还愿意临危受命否?”
那徐公公跪叩在皇帝面前,听到皇帝的心里说:“我都恭维到这份上,如果你敢托大,不答应,马上斩了你”。徐公公感觉到好险啊,要是没有这个特异功能,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徐公马上呼应陛下:“吾皇万岁,感恩陛下信赖,老臣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那语言中带着刚气,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豪迈。但是他又怕别人看出了问题,马上又咳嗽了几下。
皇帝又拉着朱佑宸的手,“有两位皇叔,及众位爱卿齐心协力,我大明江山何愁不固若金汤,只有我大明对外开疆扩土,对外攻伐的份,哪里有外国攻击我天朝的份。那蒙古国新勇小儿,选错了对象,去取下他的脑袋来纪念先祖!还有那冷鹰,把他活着带回京都,朕要给他凌迟处死,诛他九族。”
群臣山呼:“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取出虎符军令,这是可以调兵遣将的凭证,用一个盒子装上,总计有6个半块令牌。虎符本是中国古代传授下来校验军权的一种信物,接头的军官只认虎符能否相扣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老虎,不论来人是谁,或什么说辞。这时候皇帝给的是6个半圆形虎符,正面合对上是一只老虎,而背面图案一半是日,一半是月,正好两块拼到一起是一个“明”字。
第二日,皇帝率领文臣武将,列队为徐公祭旗送行,队伍在礼花72响鸣炮后就出发啦。这72响既是礼仪,也是验证刚研制的大炮威力效果。徐公这次出征除了大炮,当然还有其他的黑科技,战场上将自见分晓。
徐元帅喝下皇上御赐的一樽酒,马上带领众将大义凛然地朝向西部而去。
路上不知道一股脑大军行走了多少里地,手下负责工程将领薛开恭迎徐元帅借此安营扎寨。徐元帅进主帐后,转屏风到后帐休息厅,军士打来一盆水,徐元帅清洗脸上的化妆后,身体轻松下来,马上传令升帐开会。
军师及各位战将迅速聚齐,那帅帐足以容纳百员大小将军,中间铺上地毯,两边厚实太师椅子,椅子旁边是条桌条凳。徐元帅第一次升帐,全员聚得很齐,包括工程兵将领,粮草官,后勤将领都已经入账。徐元帅法令说:“诸位将士辛苦了,现在除一级将领,其余人员可以暂行休整。”
众将得令后,退出营帐。徐元帅接着说,“请安明军师宣布作战计划!”
安明军师接过元帅令,对众军士说:“此次战役,我军从京都共出动80万军士,汇集前线守城将士应该在100万左右,敌军45万,在多次攻城与野战后,除却死伤应在40万左右。从数量上,我大明军队有绝对优势,克敌制胜只在早晚之间的事。但是,朝廷出征的目的,不是打败蒙古军,而是要全歼这只蒙古军,从此以后西部20年内将再无战事。”
众将领听的认真,徐元帅可以听到每一个人的心思,几乎所有人都感叹与赞同朝廷英明决策,这也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有一位年轻的将军,心里估摸“敌我这还不够2:1,人头不够啊”。
徐元帅听出来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手指一指,示意让那位小将上前来:“你叫什么名字?”
小将说:“我是李将军麾下,我叫秦明旺,元帅吩咐”!
徐元帅说:“你刚才想什么,给大家说一遍,无妨。”
小将说:“刚才听军师介绍,我军100万,敌军不足40万,要是我军每人摘敌人一颗脑袋,这脑袋不够啊。”众将军听了这小将的话,都呵呵乐起来。徐元帅也乐了,其实他是发现这孩子想法与别人不一样,看是不是诚实,好在这小将诚实,否则马上拉出帐外砍了立威。
徐元帅对秦明旺语重心长地说:“明旺啊,今年多大了?是第一次出征吧。”
秦明旺回答说:“启禀元帅,末将今年18岁了,是第一次出征,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的,并且剿匪有功,不是靠关系进来的。”
徐元帅说:“好,我大明好儿郎,这次会再给你立功的机会,但是要记住,打仗可不是儿戏,不仅需要勇敢,更需要智慧头脑,下去吧。”徐元帅扫了一下李敢不在场,麾下秦明旺在,等一会李敢到帐前报道,徐元帅非但没有生气,而且非常高兴。
李敢说:“报告元帅,因为亲自巡视大军扎寨,末将来迟,请元帅恕罪。”
徐元帅说:“李将军辛苦,一起参谋作战方案吧”,那小将军秦明旺应该是代替李将军来听帐的,现在主将来了,自然要退去。徐元帅说,既然是李将军培养的副官,那就一起参与吧。李敢、秦明旺谢过元帅,一起参与军事研讨中了。
安明军师接着说:“这次敌军来犯,主要是为了接应叛徒冷鹰,形成内外勾连。冷鹰叛变的主要原因是,几次包庇商队打劫,事件发生以后知情不报,贪赃枉法,并且这帮土匪摇身一变成为冷鹰部下,最终信息败露,将要受到镇西将军处罚,于是谋反与蒙古军勾结,冷鹰手下个个都是打家劫舍不要命的匪徒,并且对西部非常熟悉,这群匪军有10万人。由于部分军士不甘与之为伍,加上近期死伤,现在约7万人。”
李敢将军问:“那镇西将军,还有多少人马?能够任由叛徒胡来?”
安军师说:“镇西将军一级军士不足3万,后备军10万人,现在能迅速武装起来上战场的,应该还有5-7万人,按理来说,镇西将军久经沙场,应该能与冷鹰周旋至援军到来。”
此时,帐外来报,有一人自称西部锦衣卫,有重要军情来报。
徐元帅准许进来,来人果真是锦衣卫外派,“参见徐公公,我是锦衣卫刘飞,奉命向徐公公汇报西部军情。”
军师说:“刘飞,现在徐公公已经担任统军元帅,还不参见徐元帅!”
徐元帅说:“无妨,不知者无罪。快说说前线军情!”
刘飞慌张地说:“徐元帅恕罪,前线军情是这样的。镇西将军府被围,待众将杀出重围的时候,仅剩下两千人,在岚坝镇汇集生力军与残部,现在迅速召集全部3万人,已经构筑工事,等待朝廷援军。”
徐元帅大脑里面听到,来者心跳正常,脑波没有什么异动,判断军情是真的,来人可靠,也便让他一起参加军情研讨。
军师接着说:“当下镇西将军部只有3万人,面对40万大军,覆灭是迟早的事。那么,刘飞可知道北部战区驰援多少人马?是否已经与西部军汇合?”
刘飞说:“还没有!不过已经得到战报,北部战区调拨的7万军士已经被蒙古军所困。”
军师说:“这是围点打援战术啊,谁说这蒙古军蛮干,很有章法啊。”
黄将军与安明军师说:“围点打援,在十年前战役中,我们大明军在南部征战中使用,好不痛快!怎么这蒙古鞑子的也使用上了?”
军师说:“这些都是雕虫小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切断他们的退路!蒙古军长途跋涉,进攻又这么迅速,一定是粮草带不足,希望速战速决,掠夺些财物罢了。围点打援只是他们的障眼法,现在他们应该计划着撤退了。”
黄将军说:“军师分析的非常有道理,他们如果万一不是撤退呢?”
军师说:“他们知道犯我边境,朝廷必来救援,军力远超越他们,自讨苦吃。他们这次出兵,一方面是为了叛徒冷鹰,另一方面无非是想抢劫财物,准备过冬罢了。现在这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最终目标只有一个:撤军。不过,他们可能会很贪心,希望多掠夺些财物与人口,估计现在大队搬运中,与我们周旋只不过是为了多些拖延时间而已。”
黄将军说:“那军师有何妙计?”
军师看了一眼徐元帅,徐元帅点头示意通过。军师说:“诱敌深入,迂回包抄!”
李将军等几位将领,趴到军事作战图上看,军师指指点点说:“现在我军集合西部残军,北部支援军,总计110万,敌军总计40万,如果正面与他们交战,正好中了他们计,他们边打边撤,然后退回疆外就得逞了。我们现在兵分三路,中间一路为中军,两侧为左右军,左右各50万人,中军10万人做诱饵,中军佯装救助西部残军与北部援军,久攻不下,正中蒙古军的下怀,而左右100万军队迂回包操到两侧封住退路,从西面向东包围将蒙古军包围起来进而合围。”
现在主要战将参谋完毕,只等徐元帅最终决定。徐元帅年近花甲,久经沙场,武艺深不可测,除了太监身份外,朝廷上下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徐元帅说:“依计划行事!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得将蒙古军分开,让其首尾不能相连,这样才可以安全地将他们吃掉。如果40万大军聚集突围,悍匪拼死作战,即便阻拦成功,我军也是死伤无数,这个代价是不可取的。”
安明军师慌忙赞徐元帅说:“还是元帅想得更周密!要让蒙古军上当,必须得有一个很香的饵。”
在场的刘将军说:“万一他们不上当,这40人没有划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一直聚集而战,我军对其前进后退无可奈何,该如何?左右50万大军行程万一泄露被蒙古兵发现了怎么办?”
安明军师也是很为难。
在场所有一级将军,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打好这一场对外蒙古势力的歼灭战,这场战役不是胜利不胜利的问题,而是如何用最小的伤亡获得胜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