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曾是春闺梦里人 / 第二章 流民

第二章 流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承平十三年,营州。
  凛冽北风夹杂着白雪刮的人睁不开眼睛,站在城门瞭望垛口的老石头怀里抱着一杆长枪,狠命吸了吸因天气寒冷冻出来的鼻涕,心底狠狠咒骂了一番这该死的天气,随后一哼“呸”的一声,一口浓痰就从城头落到了结冰的护城河里。太冷了,老石头的手不由自主伸向了腰间的酒葫芦。可转念一想,离下哨也就还有一炷香的时间,忍一忍吧。大帅李暝烈治军极严,自己作为大帅多年的老兄弟,不能给他丢脸,更不能丢自己的脸。毕竟边上还有这么多娃娃们看着呢。
  老石头还只是小石头的时候,家乡闹了旱灾,父母双亡,他和哥哥也差点饿死,幸好营州军从内地运粮的车队路过,给了几个馒头他和哥哥活了下来,一路个跟着车队来了营州参了军。后来他和哥哥还有现任大帅李暝烈通过选拔,成了营州城里为数不多的大曌北境营州貂锦骑军,后与老大帅一起出兵蛮族。没想到一仗下来,三千精锐回来的不过三百多人,哥哥也战死在断后的路上。这么多年下来,曌的国运如同日落西山,营州从大军出征的要塞变成了一线,回来的的兄弟们也老的老,死的死,就剩他和大帅还在这守着这座营州城,时刻防着蛮族入侵。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守城士兵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校尉大喊“敌袭,强弩准备!”老石头转过脸“七骑而已,应该是斥候们回来了。”果不其然,风雪中窜出七名骑兵,一人当前,两人居中,四人在后,身着黑甲,人马一色,如同凭空出现的黑箭一般,仿佛要射开这冰天雪地。熟悉营州军的人都知道,这是北境有名的貂锦骑军。就在值班校尉感叹石老哥经验丰富,骑兵威武之时,转瞬间七人就来到营州城下,为首一人风雪中卸下牛皮面甲,居然是一十七八岁的少年,生的剑眉虎目,薄口悬鼻,俊朗不凡。骑着快马一路奔来,在这冻死人天气,居然脸上热的大汗淋漓,高举一面“杀”字令牌。校尉一看,忙喊了一句“少将军回来了啊,一路辛苦”马上传令“快开城门,敲关鼓,通知帅府。”可那人也不回话,纵马入城,向着帅府赶去。校尉自讨没趣,不过骑军向来如此,何况今天的骑军既是国家的军队,更是帅府的亲军,他倒也并不在意。
  倒是老石头望着远去七人的背影,嘴里嘀咕“这几个臭小子越来越没谱,连叔叔也不喊一声,回来了还这么着急,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今年北境大雪,这样的白灾之下,来年蛮族的骑兵少不了要来掠劫一番。到时候刀兵一起,又不知平添多少荒原白骨了。
  大瞾律令,城内不得随意驰马,但营州地处边地,为便于指挥,早在太祖立国之初,就于城门与帅府之间修有一条驰道。寻常人等不得随意涉足,若耽误军国大事,可按通敌叛国之罪论处。七人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帅府门口立刻翻身下马。那少年将军随即下令“我去找父帅回令,老二去案牍房存档,剩下的回营待命。”众人忙答“是”,也就散开了。
  少将军来到帅府门口解下配刀、手弩,早有一名身着黑色轻便夹袄,和他相同年纪的少年候在一旁,见他进来,持刀拱手行礼,带着他一路来到帅府大厅。
  北境营州护军使李暝烈年近半百,豹眉环眼,通天鼻子狮子嘴,一脸络腮胡,正不怒自威地坐在大厅正中一张苍狼蒙皮的座椅上,上手是帅府首席谋士萧宇诚,再无旁人。虽说是帅府大厅,可看成设和普通军营房舍没多少区别。不外乎就是多了个处理日常军务的实木大案上,地上多放了个火盆罢了。
  那少年进了大厅,行了一上辑礼,口中说道“见过义父、萧先生。”
  萧宇诚忙说少将军客气,李暝烈却不会回礼,问到“李无夜,我派你们出去查看蛮族动静,如今却提前回来,可是有什么收获?”
  “回父帅,我们兄弟七人出去侦查,蛮族近期并无大动。只是河北道出了民变,躲避灾祸的流民原本想着走北境去以前的羁縻地讨生活,可现在闹了白灾他们过不去,我们周边的大城镇又不收他们,加上咱们多年来善待流民的传统他们就贴着大河往营州走。感觉事情重大,特提前回来禀告父帅。”
  多少流民?
  只怕不下五万!
  此话一出,李、萧二人皆动容!这等大事,居然无人事先告知一声!
  营州城,大瞾九边之一,原本人丁稀少。承平十年,均食天将军张全义为救全县百姓,杀官放粮,官军追剿不定,天下乱而民变起。营州在大帅李暝烈的铁腕治理下倒也相对安宁。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原本是一苦寒之地的边城,一下子成了流民眼中的世外桃源,纷纷来投。可那本地粮食原本产出有限,近年来收拢流民较多,府库渐渐入不敷出,如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安置就成了首要问题,稍有差错,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也将不复存在。
  坐在上手的萧宇诚不由深吸一口凉气“五万,多少青壮?”“回先生,男女各半,老人小孩居多,壮年男子不足两成。”
  “何时到营州?”
  “不出意外,今晚三更。”
  李暝烈和萧宇诚略一对视,随后吩咐。“无夜辛苦,去府库领100两银子,早点休息吧。”
  说完,略一挥手,无夜也不多话,拱手行礼退了出去。
  三更时分,巡夜的校尉发现了前来投靠的流民,不敢怠慢,即刻命令报信飞骑前去帅府通报,却迟迟得不到帅府回应。只得命令手下弟兄小心戒备,报信飞骑候在帅府门口随时通报。好不容易捱到天明,帅府才传来消息。流民即刻入城,校尉往城下一看,能站起来的已经不到一半了。
  城门一开,一骑先出,高声宣令。“奉李帅令,所有流民依序入城,先于北军校场集结,按人员类别登记造册,分别安置。如有无故喧嚣、乱窜着,格杀勿论。”
  营州军本是大瞾精锐,流民入城不到一日,就已登记造册完毕。男童肆仟伍佰陆拾贰人,女童贰仟陆佰人,壮年男子柒仟捌佰肆拾柒人,女子叁仟肆佰人,鲜有老人。五万流民,活下来的不到两万人。
  唉,英雄拔剑起,苍生十年劫!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